- 年份
- 2024(11891)
- 2023(17426)
- 2022(15413)
- 2021(14713)
- 2020(12409)
- 2019(29242)
- 2018(28755)
- 2017(54452)
- 2016(30283)
- 2015(34744)
- 2014(35217)
- 2013(34600)
- 2012(31984)
- 2011(28976)
- 2010(29148)
- 2009(26999)
- 2008(26871)
- 2007(23521)
- 2006(20420)
- 2005(18255)
- 学科
- 济(122097)
- 经济(121954)
- 管理(84742)
- 业(79728)
- 企(65715)
- 企业(65715)
- 方法(57718)
- 数学(50380)
- 数学方法(49628)
- 农(33113)
- 中国(31683)
- 财(31252)
- 学(28126)
- 地方(26024)
- 业经(25739)
- 贸(23049)
- 贸易(23044)
- 易(22324)
- 农业(21943)
- 制(21807)
- 理论(20806)
- 务(19863)
- 财务(19778)
- 财务管理(19725)
- 和(19246)
- 企业财务(18620)
- 银(18354)
- 银行(18292)
- 环境(18264)
- 技术(18043)
- 机构
- 大学(434840)
- 学院(434639)
- 济(168385)
- 管理(167608)
- 经济(164515)
- 研究(146527)
- 理学(144817)
- 理学院(143118)
- 管理学(140225)
- 管理学院(139444)
- 中国(108956)
- 科学(93702)
- 京(93386)
- 财(77376)
- 所(75554)
- 农(73528)
- 研究所(68877)
- 中心(67052)
- 业大(66304)
- 江(64600)
- 财经(61839)
- 范(60752)
- 师范(60178)
- 北京(59141)
- 农业(57819)
- 经(56008)
- 院(52935)
- 州(52659)
- 经济学(49907)
- 师范大学(48565)
- 基金
- 项目(293747)
- 科学(229346)
- 研究(213435)
- 基金(210538)
- 家(183948)
- 国家(182409)
- 科学基金(155172)
- 社会(130808)
- 社会科(123697)
- 社会科学(123662)
- 省(115930)
- 基金项目(111744)
- 自然(102442)
- 教育(100234)
- 自然科(99990)
- 自然科学(99957)
- 划(98300)
- 自然科学基金(98134)
- 编号(88780)
- 资助(87713)
- 成果(72848)
- 重点(66503)
- 部(64472)
- 发(62547)
- 课题(61818)
- 创(60130)
- 科研(56617)
- 创新(56127)
- 教育部(54712)
- 大学(54706)
- 期刊
- 济(183139)
- 经济(183139)
- 研究(125860)
- 中国(81172)
- 学报(71751)
- 农(66160)
- 科学(64649)
- 财(59945)
- 管理(58803)
- 教育(53721)
- 大学(53624)
- 学学(49984)
- 农业(45705)
- 技术(39669)
- 融(36271)
- 金融(36271)
- 业经(30037)
- 财经(29555)
- 经济研究(28532)
- 经(25198)
- 图书(24259)
- 问题(24227)
- 业(23710)
- 版(21379)
- 理论(21173)
- 技术经济(20990)
- 科技(20154)
- 资源(19935)
- 统计(19899)
- 贸(19606)
共检索到636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庞颖
基于对美国院校研究协会主办的《院校研究新动向》(1974-2017年)的考察可以发现,美国院校研究问题域的范畴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生了变化:学生地位从"边缘"向"中心"的递进使院校研究的教育属性更加突出;教师使命从"职业"向"学术职业"的转变使育人导向愈发鲜明;从经济拮据时代对资源本体的关注转向治理理念下对资源潜能的开发;治理理念的出现使大学从注重系统内部的组织发展转向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公共问责促进院校从"关注内涵"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余劲草 楚军 张扬
国家形象存在着自我本位与他者本位两重维度,兼有主观性和客观性,因此国外媒体同样参加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建构。考虑到国际传播中西方媒体占据主流地位的不均衡态势,可以在国家形象研究中引入批判性话语分析的视角来分析媒体话语,破解被西方媒体建构的中国形象之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权力机制,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或改善措施,优化国家形象,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一个更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熙
围绕着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双向建构,英国社会语言学家费尔克拉夫深入探讨了话语在何种程度上受制于具体的社会情境,又在何种程度上积极地推动社会变迁。在方法论上,由于批判性话语分析特别强调在情境中体会语义和语用,所以民族志与文本分析必须在研究过程中相互交织在一起。在意义诠释的基础上,批判性话语分析还具有一层"批判的维度"。研究者需借助社会学及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去挖掘蕴含在文本之中的权力。从批判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出发来研究教育问题,我们能够获得以往的社会研究模式无法提供的新视野。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程军 高文豪
基于批判话语分析的框架,主题词分析、搭配分析和索引分析呈现了美国公立大学使命宣言关于办学定位、组织活动、课程教学和资源策略四个话语变迁主题。研究发现,全球化3.0时代的学生中心理念由"教育机会供给"延展至"可迁移能力培养";知识经济社会中的大学社会活动学术质性增强,以"拓展"为代表的组织活动正在逐渐融入传统大学功能之中;"知识发展"与"社会服务"的互动是公民教育的核心目标,"全球视野"开始融入传统服务-学习框架之中;后经济危机时代,由单纯依赖学费增长转向以多元筹资为基础的可持续性财政管理是公立大学资源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奂奂 高益民
社会科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和语言学研究的"社会转向"使得批判话语分析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方法。以新加坡国立大学章程为例,运用英国社会语言学家诺曼·费尔克拉夫提出的以文本为中心的批判话语分析的三维模型,应用到大学章程文本的研究中,并借用语料库分析软件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从情态系统和互文性两个视角深入分析章程文本的语体、风格和话语角度,呈现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格局。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袁昱明
我国精英教育文化价值观和话语长期左右和操练教育大众化层面的远程教育,形式隐蔽,危害深远,把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培养成精英教育价值观和行动模式的奴隶,使远程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边缘化,理论研究失语,事业发展“失范”。把精英教育的话语霸权、越界使用、独断、结构主义等剥离出来,开展教育文化批判、教育话语批判和教育价值判断批判刻不容缓。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绍明 扈中平
戴伊克的批判话语研究综合社会认知心理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社会认知在社会结构和社会话语之间的协调作用,通过心理模式、语境模式、事件模式研究生产和再生产意识形态的具体过程,并根据"意识形态方块"等方法研究意识形态话语结构的各个层面。教育学批判话语的权力分析从话语/社会分析、批判语境分析和交际事件分析三个阶段阐释话语结构和权力结构的交互状态。这种批判话语研究范式能更好地揭示教育问题,体现教育学研究的人文精神。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浩
英国高等教育具有良好的国际声誉,这与其顺时施宜的教育政策密不可分。基于批判话语分析的视角对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文本特征以及政策制定、实施过程进行系统梳理,发现其政策文本擅于使用被动语态隐藏权力主体、运用名词化结构增强文本权威性、利用情态动词明确权责划分。并且,不同时期的法案在政策内容的生产、分配以及消费方面都体现出政策话语与政治话语、民间话语间的明显互文。在此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共同参与高等教育话语权的争夺,在相互的抗衡与妥协中构建合理的话语秩序。
关键词:
英国 高等教育政策 政策文本 话语分析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曾妮
换导师并非中国大学特有之事务,但其在中国的遭遇却具有本土特征。小小事件所反映出的中国大学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直指制度与人心,不得不令人深思。以个案教师对"换导师为何不容易"的访谈文本作为原始材料,展开批判话语分析,力图揭示整个文本的解释性主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细致的语词意义分析,最后呈现出不同话语之间的权力结构。经分析发现,受访者之所以认为换导师在中国是一个"事件",乃是因为其认为,是否有学生关乎着"身份",而身份是十分重要的。受访者在访谈中使用的"身份"概念具有三种意涵,而其中大多数情况皆指社会声望之意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罗博 朱丘毅 张晋朝
[目的/意义]分析开放政府数据政策蕴含的公平价值、话语策略及其社会影响,为规范开放数据流动与利用、促进数据公共价值的实现提供思路。[研究设计/方法]基于组织公平理论与批判性话语分析框架,选取中美两国不同时期具有节点意义的全国性开放政府数据政策,对其进行文本向度的关键词、词丛与公平维度分析,并从话语实践向度分析两国政策输出公平价值的话语策略及其演变,最后结合社会实践向度,讨论政策话语对开放数据实践公平秩序的影响。[结论/发现]两国开放政府数据政策对公平价值的话语建构经历了从法理上的权利平等、经济层面的价值导向,向社会学意义的普适公平的渐进发展,其间对程序公平、信息公平与分配公平各有侧重,并运用互文、连贯等话语策略嵌入这一价值,进而作用于开放政府数据实践的平等化、价值化、冲突化趋势中。[创新/价值]从理论层面探讨中美开放政府数据政策的公平价值及其话语构建策略,阐释政策话语对开放数据实践的影响;实践层面为政府数据治理厘清方向,并为开放数据政策体系的完善提供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罗博 朱丘毅 张晋朝
[目的/意义]分析开放政府数据政策蕴含的公平价值、话语策略及其社会影响,为规范开放数据流动与利用、促进数据公共价值的实现提供思路。[研究设计/方法]基于组织公平理论与批判性话语分析框架,选取中美两国不同时期具有节点意义的全国性开放政府数据政策,对其进行文本向度的关键词、词丛与公平维度分析,并从话语实践向度分析两国政策输出公平价值的话语策略及其演变,最后结合社会实践向度,讨论政策话语对开放数据实践公平秩序的影响。[结论/发现]两国开放政府数据政策对公平价值的话语建构经历了从法理上的权利平等、经济层面的价值导向,向社会学意义的普适公平的渐进发展,其间对程序公平、信息公平与分配公平各有侧重,并运用互文、连贯等话语策略嵌入这一价值,进而作用于开放政府数据实践的平等化、价值化、冲突化趋势中。[创新/价值]从理论层面探讨中美开放政府数据政策的公平价值及其话语构建策略,阐释政策话语对开放数据实践的影响;实践层面为政府数据治理厘清方向,并为开放数据政策体系的完善提供启示。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伟
王夫之针对清初颓靡的士风与诗风,以理学为基础,继承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的传统,结合心学的时代思潮,对传统诗学“诗言志”“诗缘情”的抒情传统和明清诗学中的尚情传统进行了重新梳理。他主张情志合一,认为只有“贞志”“大欲”“公意”可入诗,并细致区分了四种不同层次的“意”,提出了“俱不在意”和“不得以名言之理相求”的原创性命题。王夫之融合“志”“欲”“意”“理”“势”,构建了废虚返实的诗学精神和以主情崇正为主要特征的审美情感论。船山诗学中的“情”范畴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的人民性具有理论的契合点,其诗学范式、方法、格局和境界对当代文学理论的建构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船山诗学 明清时期 尚情传统 “情”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郑永流 周洲
在当代分析法学看来,法律规范性与法律存在着概念上的必然关联,是法律规范的先天属性,法律具有规范性意味着法律能够为人们提供行动理由。分析法学就法律规范性提出了“承认论”“道德论”和“证立论”三种方案,但这些方案均无法解决“行动—理由”悖论,故并不能真正论证法律的规范性。分析法学的法律规范性研究之所以未竟其功,直接原因在于其元理论思维方式将语言置于比人们的行动和实践更原初的地位,忽视了法律规范性最终是在实践情境中生成的。根本原因是当代分析法学始终未摆脱的沉思传统和理智主义认识论的桎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茂军 孟凡杰
教育话语分析是指通过对教育话语的考察与分析,探寻教育真理、指导教育实践的过程。教育话语分析强调在历史和社会两个向度上开展教育研究,在解读话语意义的同时考察教育话语与社会的演变与互动;教育话语分析采取批判和多元的立场,洞察教育话语背后的力量与真实性,强调话语研究的语境与解释性。教育话语分析的基本过程包括话语主题的选取、话语生成与作用机制分析、话语解释与指导话语实践。教育话语分析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有利于凸显教育研究的实践旨趣,促进教育研究的人本化,以及强调教育研究结果的语境化。
关键词:
教育话语 话语分析 研究范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基本范畴分析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启示:建构文学理论面对文学实践的中介范畴
隐形冠军企业战略更迭情境下的组织身份变革机理研究——基于微观层次的话语-历史分析框架
文化理论的分析与批判及其在大学文化研究中的应用
公共演讲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以2014年奥巴马北京APEC工商峰会演讲为例
地方师范大学章程的师范性话语分析——基于对21所地方师范大学章程的文本分析
阿普尔批判教育研究视域中的教师角色分析
重新界定教育与知识——吉鲁基于美国公共价值危机的批判性分析
准确把握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新动向——对相关重要问题的分析与判断
“悬置”与“离我远去”:教育学质性研究价值中立立场分析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