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73)
- 2023(17994)
- 2022(15454)
- 2021(14638)
- 2020(12122)
- 2019(27861)
- 2018(27482)
- 2017(51428)
- 2016(28806)
- 2015(32620)
- 2014(32813)
- 2013(31323)
- 2012(28568)
- 2011(25618)
- 2010(25929)
- 2009(23421)
- 2008(22565)
- 2007(19751)
- 2006(17259)
- 2005(15341)
- 学科
- 济(102217)
- 经济(102066)
- 管理(82786)
- 业(74651)
- 企(62961)
- 企业(62961)
- 方法(47217)
- 数学(41009)
- 数学方法(40379)
- 中国(32350)
- 财(30150)
- 农(28490)
- 教育(24612)
- 业经(24005)
- 学(23564)
- 制(23409)
- 理论(21309)
- 地方(20266)
- 务(18872)
- 财务(18787)
- 财务管理(18742)
- 农业(18683)
- 贸(18204)
- 贸易(18189)
- 技术(18024)
- 企业财务(17785)
- 易(17672)
- 银(16725)
- 银行(16683)
- 环境(16524)
- 机构
- 大学(395595)
- 学院(391838)
- 管理(150865)
- 济(147962)
- 经济(144428)
- 理学(130445)
- 研究(129185)
- 理学院(128954)
- 管理学(126512)
- 管理学院(125763)
- 中国(92354)
- 京(84683)
- 科学(77821)
- 财(71900)
- 所(62913)
- 范(60025)
- 师范(59569)
- 中心(59296)
- 江(59212)
- 农(57241)
- 研究所(57040)
- 财经(56920)
- 业大(55581)
- 北京(53749)
- 经(51670)
- 师范大学(48546)
- 州(47542)
- 院(47336)
- 教育(45115)
- 技术(45093)
- 基金
- 项目(266666)
- 科学(211163)
- 研究(202936)
- 基金(190768)
- 家(164152)
- 国家(162678)
- 科学基金(140471)
- 社会(125702)
- 社会科(118870)
- 社会科学(118842)
- 省(105211)
- 基金项目(100496)
- 教育(100206)
- 自然(89845)
- 划(89520)
- 自然科(87736)
- 自然科学(87714)
- 自然科学基金(86081)
- 编号(85572)
- 资助(78038)
- 成果(71441)
- 课题(60953)
- 重点(60481)
- 部(60372)
- 发(56804)
- 创(55577)
- 教育部(52901)
- 项目编号(52806)
- 制(51661)
- 创新(51631)
- 期刊
- 济(160740)
- 经济(160740)
- 研究(123378)
- 中国(82470)
- 教育(74591)
- 学报(58272)
- 财(55991)
- 管理(55154)
- 科学(53024)
- 农(51859)
- 大学(46491)
- 学学(41966)
- 技术(38886)
- 农业(35795)
- 融(32562)
- 金融(32562)
- 财经(27609)
- 业经(26445)
- 经济研究(24745)
- 经(23572)
- 图书(21999)
- 问题(20657)
- 职业(20341)
- 理论(18286)
- 业(17820)
- 版(17802)
- 科技(17542)
- 坛(17288)
- 论坛(17288)
- 技术经济(17062)
共检索到581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蔡国春
高等教育问责制是院校研究在美国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在此期间,学术质量一直是院校研究密切关注的主题。当高等教育问责成为政府监管院校的重要手段时,院校研究得以发展并日趋制度化。随着高等教育问责主题的变迁,院校研究的质量旨趣日益凸显,在应对外部质量责任、促进院校质量改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美国院校研究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功能与作用,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关键词:
高等教育问责制 院校研究 质量保障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韩双淼 傅浩东
随着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的进程,中考与高考作为高等教育的前置分流机制与社会的人才筛选机制的功能逐渐减弱,大学本科毕业生开始竞相通过考取研究生学位以获得竞争优势。依据考研的规模和热度,将过去二十余年划分为“考研冷”“稳增长”“两连降”和“考研热”四个阶段,并运用教育分流机制的视角系统地考察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性质与功能的变迁。研究发现,“考研热”现象本质是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高考及其前置分流机制功能弱化的一种递延效应,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从选拔顶尖学术人才向选拔高层次就业人才转移,同时承担着高考后置、社会前置分流的功能,呈现出部分“类高考”的特征。这既是系统的教育分流机制与个体的教育选择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不断与产业就业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相适应的表现。改革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应当规范并重塑中考、高考、考研等重要分流机制的功能分工,将其放置在教育分流机制的整体性变迁之中。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丁道勇
克伯屈在访问蒙台梭利并参观了罗马的"儿童之家"以后,成为蒙台梭利教育的重要批评者,助推了蒙氏教育在美国的衰落。克伯屈对于蒙氏教育的主要判断,记录在《蒙台梭利教育考察报告》这本书当中。通过对杜威和蒙台梭利的比较,克伯屈发现二者都重视科学、重视儿童自由,但是二者对于动手操作、儿童自由以及感官训练的看法存在重大分歧。与杜威的教育主张相比,蒙台梭利的教育主张更为落后。杜威、蒙台梭利都对二十世纪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他们的影响一直绵延至今。克伯屈对于蒙氏教育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蒙氏教育的得失。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建华
教育公平问题是时代问题,不同时代的教育公平具有不同的旨趣。新世纪以来,由于社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教育公平的问题随之凸显。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教育发展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但由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以及制度性不公,教育公平问题依然突出。从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并参照国际教育发展新趋势,新教育公平应在教育平等的基础上,以"高质量的教育"与"实质性的公平"为两翼,终极目标是让每一个人都享有适合自己的优质教育。
关键词:
教育平等 教育公平 新教育公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晓飒 李申申
建设教育强国,开展"双一流"建设,必须充分挖掘我国高等教育的内生资源,以实现优秀高等教育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国传统高等教育最具本原价值的内容主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以思想原创为大学生命的真谛、寓道德规范教育于教育教学之中的育人方法、自由平等的学术争鸣风气、基于"道"和"情"的融洽师生关系,以及注重质疑论辩的古典研讨性教学方法。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桂生
"师",原为效法之义。由此引申为以可资效法或可资鉴戒之人为"师"。这种"师"的观念在传统的师资文化中,一直传承至今。在教与学组织萌生以后,逐渐形成以授业为职能之师,即弟子的"业师"。随着时代变迁、授业职能的演变,师资文化日益复杂。其中存在今古师资文化的异同与中西师资文化的异同,师资文化本该成为研究的对象,然而实际情况未必如此,个中缘由也就值得研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唐晓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健 杨建国
作为当代美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重要议题的高等教育问责制的发展历史并不长,滥觞于20世纪60年代,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21世纪以来又出现了"自愿问责"的新气象。美国高等教育问责制的历史,表现为从关注高等教育资源"输入"及其使用效率的问责阶段,到聚焦高等教育的结果性和输出性的问责阶段的演进,展现了美国社会各界"为质量而问责"的真实脉动。美国高等教育问责制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因质量而问责"、"为‘问责’而立法"、"寻求多元化机制的合力",以及"独特的高校联盟文化"等方面。以此为鉴,我国高等教育问责制的建构与实践,需要以压缩政府管理空间扩充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以法律法规供给保障高等教育问责行动,以多元主体参与激活高等教育问责机制,以完善信息公开助推高等教育问责落定。
关键词:
问责制 高等教育 美国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鲍道宏
教育行动研究问世70年来,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即技术取向、实践取向和批判取向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行动研究虽几经变更,但贯穿其中的却是不变的对话精神。它始终以理性的"行动研究"为基本形式与主要依据,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在研究与行动之间谋求并达成对话。
关键词:
教育行动研究 取向 行动 对话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屠莉娅
不同时期教育政策研究有着不同的研究旨趣或意图,旨趣的变迁又直接影响着教育政策研究的基本内涵、内容取向与研究范式。比照国际教育政策研究的三次旨趣变迁,三十多年来,我国教育政策研究也逐步发展了从政府管理取向到学科科学取向到综合理解取向的研究线索,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本土特征,暴露出政府主导性、结构性失衡和基础性薄弱等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对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旨趣变迁及其本土特征的解读,获得有关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现状的基本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关照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
认识旨趣 教育政策研究 旨趣变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柳亮
近年来,"自愿问责制"(VSA)的兴起为美国公立学院和大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反映了美国公立院校领导层应对新挑战的基本思考。"大学肖像"模板是"自愿问责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包含学生与家庭信息、学生经历与体会以及学生学习结果三个截面的内容,体现了整合性与集约化并举、规范化与弹性结合、创造性与渐进性兼顾等特点。虽然"自愿问责制"的发展伴随着质疑且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难题,但其发展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问责制 自愿问责制 公立院校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蔡建东
学科理论知识性质的判断是学科研究方法问题讨论的逻辑起点。本文从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入手,结合实践哲学关于理论和实践关系的新认识,在理论上揭示出教育技术学要真正确立起"桥梁学科"的地位,必须着力发展"教育的技术知识"。对这种技术知识的理解,需要从科学、技术、工程三元划分的视角把握其直接面向实践的现实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曾雨荪
民国初期,女性报刊是女性自我表达、社会参与的重要媒介,报刊上登载的图书广告重构着女性的阅读空间,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变迁的生动反映。《香艳小品》《香艳杂志》《中华妇女界》是民初具有代表性的女性报刊,文章以三种女性报刊所登载的图书广告为研究对象,从图书广告的时代背景、内容倾向、阅读人群、推广策略等多维度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探究民初女性报刊图书广告对民初女性阅读产生的影响,以为当代图书广告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民国初期 女性报刊 图书广告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倪超美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教学质量管理是国家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提出的新要求,同时更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问题长期困惑和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教育大众化的特点及其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探索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育大众化 教学质量 保障措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黄福涛
影响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形成和发展的苏联高等教育模式 ,最早可以追溯到 19世纪法国拿破仑时代高等教育体制的影响 ,这一模式的基本雏形形成于沙皇俄国时代 ,确立于 2 0世纪30年代的苏联教育改革。就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而言 ,2 0世纪 30年代形成的苏联模式对新中国的教育影响很大 ,而战后、特别是 6 0年代之后苏联高等教育对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影响甚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