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89)
- 2023(8853)
- 2022(7625)
- 2021(7598)
- 2020(6216)
- 2019(14571)
- 2018(14097)
- 2017(26924)
- 2016(14731)
- 2015(16433)
- 2014(16138)
- 2013(16071)
- 2012(15516)
- 2011(14572)
- 2010(14815)
- 2009(13909)
- 2008(13859)
- 2007(12350)
- 2006(11308)
- 2005(10450)
- 学科
- 济(62471)
- 经济(62384)
- 业(39808)
- 管理(37253)
- 企(28841)
- 企业(28841)
- 方法(23720)
- 农(21167)
- 数学(20972)
- 数学方法(20712)
- 中国(20617)
- 贸(15257)
- 贸易(15249)
- 易(14935)
- 农业(14703)
- 财(14558)
- 地方(13395)
- 制(12713)
- 策(12644)
- 业经(12403)
- 学(12053)
- 银(11285)
- 银行(11268)
- 融(11151)
- 金融(11149)
- 行(10992)
- 环境(9405)
- 及其(9099)
- 划(8896)
- 发(8694)
- 机构
- 大学(217095)
- 学院(212858)
- 济(98850)
- 经济(97137)
- 研究(86036)
- 管理(77586)
- 中国(66293)
- 理学(65807)
- 理学院(64930)
- 管理学(64003)
- 管理学院(63561)
- 科学(48262)
- 京(47762)
- 财(45153)
- 所(44183)
- 研究所(40104)
- 中心(37072)
- 财经(35232)
- 农(34577)
- 经(32247)
- 经济学(31751)
- 范(31438)
- 北京(31407)
- 江(31359)
- 师范(31237)
- 院(30570)
- 经济学院(28536)
- 农业(26970)
- 业大(26938)
- 财经大学(26123)
- 基金
- 项目(135429)
- 科学(107953)
- 研究(101991)
- 基金(101219)
- 家(88660)
- 国家(87958)
- 科学基金(73551)
- 社会(66743)
- 社会科(63252)
- 社会科学(63241)
- 基金项目(51498)
- 省(47315)
- 教育(46737)
- 自然(45057)
- 自然科(44029)
- 自然科学(44012)
- 自然科学基金(43293)
- 划(42684)
- 资助(42461)
- 编号(40036)
- 成果(35702)
- 部(32684)
- 重点(31287)
- 发(30913)
- 中国(28858)
- 课题(28854)
- 国家社会(28794)
- 教育部(28236)
- 创(27370)
- 性(27164)
共检索到339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蒲丽娟
贫困问题是一直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相比中国中西部地区,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地区同样面临自然条件恶劣、区位条件差等发展难题。但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阿巴拉契亚地区扶贫工作取得成功,积累了丰富的扶贫经验。为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国阿拉巴契亚地区贫困的主要表现,随后梳理了美国政府在该地区扶贫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最后总结并提炼出在当前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阿巴拉契亚山区的扶贫经验对中国中西部山区的启示。在今后中西部山区扶贫工作中,应当着重从法律法规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城镇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等几个方面,因地制宜地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丁建军 冷志明 于正东 李湘玲
经济多样性的减贫效应受多样性类型、空间尺度以及特定"区情"的影响。美国阿巴拉契亚地区的经验表明,在连片特困地区县域层面,产业多样性、知识多样性总体上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减贫,功能多样性、职业多样性则可能由于牺牲效率、不利于经济增长而加剧贫困。同时,4种多样性的减贫效应还受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贫困程度、失业率、人口密度、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和教育水平等客观"区情"的影响;在不同的"区情"下,4类经济多样性的减贫效应差异显著。此外,空间依赖性不容忽视,邻近县域经济多样性特点、基本"区情"对各自减贫效应产生交叉影响。在其他因素中,高中及同等水平的教育、就业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但政府转移支付直接增加穷人收入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白增博 孙庆刚 王芳
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各国政府的顽疾,美国贫困救助制度的完备性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贫困的异同点,结合美国以家庭为单位的贫困救助体系——劳动贫困家庭、老年人家庭、残疾人家庭、妇女儿童家庭以及低收入家庭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借鉴其经验,为完善中国贫困救助体系,推动精准扶贫和2020后反贫困工作在贫困救助立法、贫困线制度、鼓励就业分类救助以及多元主体参与方面提出了合理科学的参考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巴中地区是全国及四川省著名的贫困地区 ,其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十分落后。自 1993年以来 ,当地政府解放思想 ,负重自强、艰苦奋斗、决战贫困 ,创造性地走出一条扶贫攻坚的新路子 ,解决了90 %以上人口的温饱问题 ,创造了饮誉全国的“巴中经验”和“巴中精神”。本文提供了巴中地区扶贫攻坚的实践经验并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
巴中 扶贫攻坚 贫困农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成文 陈建平 陶纪坤
产业扶贫一直是我国扶贫开发的一种重要形式。从国外反贫困行动的实践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产业扶贫,特别是重视农业产业和旅游业在提高贫困农户收入水平、改善贫困农户生存状态中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实践,国外在农业产业和旅游业扶贫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实践经验,主要体现在产业扶贫形式和产业扶贫保障体系两个方面。学习和借鉴这些实践经验,对我国调整新时代产业扶贫政策具有极其重要的启迪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产业扶贫中要注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实现规模经营;开发金融和保险产品,健全保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慧 叶尔肯·吾扎提
西部地区是我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虽然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与东中部地区的收入差距却在不断的扩大。同时,随着全国贫困人口绝对规模的减少,贫困人口的分布进一步向西部地区集中,生态环境在诸多致贫因素中越来越突出。文章从西部贫困地区与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空间分布的关联性以及地区贫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深入解析了西部地区贫困和生态环境互为因果的耦合机理;分析了当前西部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生态环境、资金、人力资本、管理体制等方面的严峻挑战;提出了生态扶贫的概念和基本内涵,即: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同步进行,生态恢复与脱贫致富...
关键词:
生态扶贫 西部地区 模式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春蕾 呼延钦
当前,我国贫困问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贫困人群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边缘性正在加深。国内一些非政府组织(NGO)的地方扶贫活动成为扶贫领域的亮点。本文通过对宁夏扶贫与环境改造中心的个案研究发现,NGO的扶贫机制呈现出多元联动筹资、坚持需求导向、关注能力建设、实施差别化扶贫等鲜明特点,这是实现其贫困高瞄准率,提高扶贫效率的重要支撑。这对于从扶贫项目设计、融资、实施和组织体系等方面优化当前我国政府扶贫政策具有十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扶贫机制 扶贫效率 扶贫政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成文 廖欢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精准扶贫是指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等社会治理主体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有计划性地对特定的贫困区域及其贫困人口进行帮助与扶持,以期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正向社会变迁过程。这一界定的政策启示在于:一是要用"协调发展理念"指导精准扶贫;二是要建立综合性的效益评价目标;三是要完善精准扶贫的政策体系。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社会变迁 社会学意义 政策启示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先军 黄速建
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恢复的进程中自然地改善了民众的贫困状态,表现为一种间接的扶贫方式,且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积蓄了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社队企业和乡镇企业为开端,以当前日益活跃的农村农民创业为趋势,在企业主动性行为和政策引导下,企业以多元化的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业农村的发展,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力量。要客观地认识企业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为企业扶贫提供支持;强化企业扶贫工作重点,突出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
关键词:
企业扶贫 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祝慧 莫光辉 于泽堃
文章概括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历程和新发展理念内涵,指出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困境是生存环境与发展空间之间的落差、资源利用与实际需求之间的距离、发展能力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等。文章认为,新发展理念与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政策导向、过程导向和路径导向方面存在价值契合,应从创新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理念、梳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优势和难点、整合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资源、发掘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潜力、改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方法、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持续发展内生能力等六方面建构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策略,以促进少数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国宝
农村小额信贷扶贫试验及其启示吴国宝引言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减缓农村贫困的努力,经历了经济增长推动和贫困人口目标瞄准两个阶段。从1978年到1985年,主要依靠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各地区农村经济的全面增长,同时也促使...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严贝妮 杨柳
[目的/意义]美国纽约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积极参与文化扶贫工作,减贫颇有成效,其实践经验对我国有参考价值。[研究设计/方法]采用网站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对纽约地区公共图书馆开展的四个代表性文化扶贫项目进行解析。[结论/发现]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四点启示:应加强对不同贫困群体的精准识别,提供人性化的延展服务;针对贫困地区未触网人群提供宽带支持,助力网络文化扶贫;研发图书馆app并细分数字资源,提供个性化的数字文化服务;重视与其他公共文化机构间的交流协作,积极推广图书馆服务。[创新/价值]总结纽约地区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项目的特点,并结合我国公共图书馆实施文化扶贫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供我国公共图书馆在文化扶贫中开阔思路。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文化扶贫 扶贫项目 纽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彩云 傅王倩
教育扶贫作为我国"十三五"脱贫攻坚的一项重点工程,需要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对发达国家教育扶贫相关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发现发达国家贫困地区教育支持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经费投入上,实行差异性的经费分配机制;在师资配置上,采取优惠政策、交流轮岗、定向培养等多种措施;在扶贫监管上,实施绩效管理模式和行动计划管理模式。鉴于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应加强立法,为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实施差异性的经费分配制度,建立贫困学校进入和退出机制,确保扶贫资金使用和扶贫对象精准;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确保师资保障精准;完善教育扶贫项目的监管制度,实行分层评估,确保扶贫成效精准...
关键词:
发达国家 贫困地区教育支持政策 精准扶贫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飞 向德平
新常态下贫困治理面临严峻考验,主流的发展视角解释力不足,难以解释精准扶贫不精准的逻辑悖论。引入社会治理的理论资源,可以为当前的精准扶贫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从精准扶贫的主体看,可以破除政府单兵作战的被动局面,构建多元贫困治理主体;从精准扶贫的执行结构看,可以丰富贫困治理中"政府—贫困群体"的线性结构,实现减贫主体间的多层次立体良性互动;从精准扶贫的方式看,可以突破传统救济式扶贫的路径依赖,为开发式扶贫探索新路。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社会治理 贫困治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飞 向德平
新常态下贫困治理面临严峻考验,主流的发展视角解释力不足,难以解释精准扶贫不精准的逻辑悖论。引入社会治理的理论资源,可以为当前的精准扶贫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从精准扶贫的主体看,可以破除政府单兵作战的被动局面,构建多元贫困治理主体;从精准扶贫的执行结构看,可以丰富贫困治理中"政府—贫困群体"的线性结构,实现减贫主体间的多层次立体良性互动;从精准扶贫的方式看,可以突破传统救济式扶贫的路径依赖,为开发式扶贫探索新路。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社会治理 贫困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