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82)
2023(12233)
2022(10791)
2021(10241)
2020(8622)
2019(20081)
2018(19977)
2017(39542)
2016(21543)
2015(24054)
2014(24257)
2013(24001)
2012(22008)
2011(19714)
2010(19515)
2009(17934)
2008(17901)
2007(15602)
2006(13636)
2005(12229)
作者
(61989)
(51009)
(50637)
(48444)
(32902)
(24591)
(23255)
(19965)
(19413)
(18403)
(17623)
(17248)
(16249)
(16199)
(15953)
(15772)
(15311)
(15246)
(14722)
(14616)
(12552)
(12510)
(12485)
(11641)
(11565)
(11312)
(11312)
(11293)
(10296)
(10128)
学科
(79808)
经济(79701)
管理(62674)
(61723)
(53788)
企业(53788)
方法(40255)
数学(34738)
数学方法(34325)
(24788)
(21847)
(21700)
银行(21700)
(20296)
中国(20174)
(18913)
(18667)
业经(18025)
(17972)
财务(17912)
财务管理(17885)
企业财务(17104)
(16352)
金融(16351)
地方(14775)
理论(14393)
(13800)
贸易(13788)
(13403)
(13037)
机构
大学(304252)
学院(298614)
管理(120071)
(114753)
经济(112155)
理学(104006)
理学院(102834)
管理学(101079)
管理学院(100522)
研究(98264)
中国(78127)
(65111)
科学(61314)
(55726)
(49746)
(48382)
研究所(45331)
财经(45188)
中心(45112)
业大(44524)
(42605)
北京(41350)
(41185)
(39489)
师范(39089)
农业(38329)
(35703)
(35417)
经济学(34232)
财经大学(34147)
基金
项目(204848)
科学(160217)
基金(149232)
研究(148268)
(129929)
国家(128851)
科学基金(110562)
社会(91898)
社会科(87090)
社会科学(87068)
基金项目(79867)
(78596)
自然(73614)
自然科(71900)
自然科学(71882)
自然科学基金(70592)
教育(68425)
(67133)
资助(62363)
编号(60034)
成果(49500)
(45756)
重点(45343)
(42439)
(42128)
课题(40699)
科研(39794)
创新(39525)
教育部(39302)
大学(38586)
期刊
(119850)
经济(119850)
研究(91094)
中国(53470)
学报(48992)
科学(43850)
(43431)
管理(43120)
(42772)
(38655)
金融(38655)
大学(36889)
学学(34503)
教育(33533)
农业(28608)
技术(23413)
财经(22110)
经济研究(18808)
(18524)
业经(18436)
理论(16302)
图书(16169)
问题(15474)
(15214)
实践(15151)
(15151)
科技(14160)
(13669)
技术经济(13503)
现代(13218)
共检索到437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永忠  
美国银行破产立法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着与普通公司破产法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源于“银行是特殊主体”的理论假设和立法对安全、效率的价值追求。研究美国银行破产法的特殊性可以为加快我国的银行破产立法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插三  
文章分析了影响美国破产程序中实质合并规则的判断因素及该规则适用中各方利益主体的平衡关系,阐述了实质合并规则的基本原则、合并的前提条件等核心问题,并与公司法中的"揭破公司面纱"制度进行了比较。实质合并规则已经逐步发展成为独立于"揭破公司面纱"规则的一项旨在破产法程序中就债务人财产向债权人进行公平分配的制度。从尊重公司独立性这一公司法核心原则出发,应严格界定实质合并规则的适用条件,慎用实质合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破产法、一是(?)起草,脱稿后送修订法律馆共同商定,于光绪32年4月(1905年5月)奏准颁行的《破产律》。该律分呈(?)破产、选奉董事、债主会议、清算帐目、处分财产、有心倒骗、清偿进限、呈请销案,附则等(?)69条。该律颁行后不久,因上海钱业大亨所请,即宣布40条(即关于经手努力项公款的商家(?)暂缓执行。1907年11月,农工商部又奏请该律交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关迎霞  
新《企业破产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银行不良资产回收率的提高、有利于追回被恶意转移的财产、防止恶意逃废债;另一方面又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担保债权有可能面临职工债权、破产费用等侵蚀、提前停止计息影响银行信贷计息系统和受偿数额、可撤销行为期限延长使银行清收保全工作风险加大、金融机构破产制度将增大同业交易损失风险几率、破产企业重整制度对银行而言喜忧参半。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任海涛  徐涛  
201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的类型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两类,营利性民办学校在现行法律体系下应属公司法人。营利性民办学校与一般公司最大的不同在其公益性特征,但现行商事法律规范却无法体现出这一特征上的差异。较一般公司而言,营利性民办学校应当在商事组织法与行为法方面适用更加严格的特殊规定。目前,《民办教育促进法》与《公司法》《破产法》等法律之间,在诸如营利性民办学校的终止事由、终止清算程序等方面还存在规范冲突。在法律适用上,应当通过法律推理与论证,既要明确营利性民办学校在终止活动中一系列的法律适用依据,又需对其中仍旧存在不合理规范缺陷加以矫正。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廖凡  
美国破产法传统上给予若干金融合约以程度不等的破产安全港保护。2005年《破产改革法》显著扩展了安全港的覆盖范围,尤其是在金融衍生产品领域,实质上由“特定保护”演变为“市场保护”。在金融合约的辨识和判定方面,破产改革法强化了业界惯例和市场实践的作用,压缩了法院自由裁量的空间。相比以前,金融合约安全港的界线更为清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沈莉  
作为经济活动的调节机制和正式制度,破产法对企业的退出市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实施的过程也会对企业家创业行为产生调节作用。如果创业者因其创业失败而得到重罚,那么他们将会失去创业精神,甚至放弃再次创业机会。本文对修订后的美国破产法相关规定对企业家创业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破产法实施的现状进行反思,提出高效、宽松和过程严谨的破产法对企业家创业行为有促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少华  
本文对2005年美国破产法改革进行研究发现,改革以前的个人破产法对债务人更有利,它为债务人提供了逃避债务的方便通道,鼓励了消费者借款消费,并允许债务人在具有偿债能力的情况下通过一定手段申请破产。改革以后的破产法对债权人更有利。美国个人破产法改革能引导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对那些过度借贷消费的行为进行惩罚,同时能更好地保护债权人的权益,因此有利于控制消费信贷市场风险,促进消费信贷市场健康发展,对我国消费信贷市场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刚  
随着我国企业破产案件大量增多 ,现行的 1986年《破产法》及 1991年的《民事诉讼法》已难以适用 ,为了使《破产法》能在司法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2 32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破产规定》”) ,并于 2 0 0 2年 9月 1日实施。鉴于多数破产企业最大的债权人是银行 ,因此 ,《破产规定》对破产法的发展和完善及对银行实现债权有实质性影响 ,本文对此从四个方面加以评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郑振华  熊幸红  
相对于旧《企业破产法》而言,2007年6月1日施行的新《企业破产法》扩大了适用范围,明晰了破产条件,健全了破产法律责任追究制度,规定了跨境破产,调整了破产财产范围和债权的清偿顺序,新设了管理人、重整和撤销权等制度,新《企业破产法》的实施对银行信贷业务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新旧《企业破产法》进行比较,详细分析了新《企业破产法》的实施对银行信贷业务产生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风险防范对策:正确选定融资对象,防范关联风险;严控贷款用途,关注借款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大变化;全面掌握债务人财产状况;依法监督管理人行为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怡  
一、《破产法》的实施,应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而最大的债权人是银行。 我国的金融机构处在转轨的变革过程中,现仍为国家经营,作为企业的血本之源,银行担负着为企业发放贷款的重要使命。自“拨改贷”以来,国家每年拿出600个亿来支撑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集体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靠着银行的贷款,作为自己积攒家底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资金来源,一旦企业资不抵债而破产,损失最大的无疑是银行。有报导记载,“1993年,吉林省32家破产企业中,银行无法收回的贷款高达1.2亿元。”如此破产法成为了不善经营者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堤  陈银泉  姜蕙若  葛文新  
《破产法》实施之后张堤,陈银泉,姜蕙若,葛文新辽宁是全国较早探索和实施企业破产的省份。自1986年沈阳市在全国率先对沈阳市防爆器材厂实施破产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正式实施以后,全省的企业破产工作有了较大进展。截至1994年6...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伟  
破产程序的价值是实现债权人利益的最大化,破产程序的目标是合理地利用和分配债务人资产,这是破产法中蕴含的经济原理。一个好的破产程序应该符合经济原理并保障其价值和目标的实现。我国的《企业破产法》对破产程序作了多方面的改进,力求保障债权人的利益,使债务企业达到有效率的结果。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小霞  谢可诗  杨福颖  
失权制度作为个人破产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对自然人债务人起到监督与惩罚作用。但是,由于失权制度本身所具有的限制性,必须明确该制度的实质内容。具体而言,我国的失权制度应采用裁判失权主义为原则,实质内容为限制高消费、限制特定任职资格、失权公示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