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51)
- 2023(5859)
- 2022(4957)
- 2021(4599)
- 2020(3929)
- 2019(8999)
- 2018(8985)
- 2017(17493)
- 2016(9387)
- 2015(10597)
- 2014(10685)
- 2013(10477)
- 2012(9805)
- 2011(8894)
- 2010(9111)
- 2009(8919)
- 2008(9109)
- 2007(8246)
- 2006(7484)
- 2005(7299)
- 学科
- 济(32137)
- 经济(32060)
- 管理(31137)
- 业(26359)
- 企(23095)
- 企业(23095)
- 制(21884)
- 银(19796)
- 银行(19651)
- 行(18343)
- 财(12814)
- 融(12577)
- 金融(12575)
- 度(12425)
- 制度(12422)
- 方法(12065)
- 体(11107)
- 中国(10527)
- 数学(10093)
- 业务(10054)
- 数学方法(9991)
- 体制(9957)
- 银行制(8824)
- 业经(8641)
- 农(8463)
- 务(7458)
- 财务(7441)
- 财务管理(7411)
- 企业财务(7056)
- 学(5827)
- 机构
- 大学(134322)
- 学院(129735)
- 济(56562)
- 经济(55270)
- 管理(48297)
- 研究(46148)
- 中国(44091)
- 理学(39487)
- 理学院(39058)
- 管理学(38630)
- 管理学院(38338)
- 财(33421)
- 京(29088)
- 财经(24791)
- 科学(23411)
- 银(23158)
- 所(22853)
- 江(22426)
- 经(22390)
- 中心(22358)
- 银行(22175)
- 行(20614)
- 农(20481)
- 研究所(19907)
- 经济学(18766)
- 北京(18732)
- 财经大学(18599)
- 州(17478)
- 经济学院(16734)
- 院(16426)
- 基金
- 项目(78797)
- 科学(62570)
- 研究(60504)
- 基金(58687)
- 家(49895)
- 国家(49497)
- 科学基金(42610)
- 社会(39953)
- 社会科(37884)
- 社会科学(37876)
- 基金项目(30176)
- 省(29066)
- 教育(28304)
- 自然(25571)
- 划(25041)
- 自然科(24973)
- 自然科学(24967)
- 自然科学基金(24546)
- 资助(23969)
- 编号(23735)
- 制(21746)
- 成果(21573)
- 部(19118)
- 重点(17994)
- 课题(17064)
- 教育部(17040)
- 国家社会(17033)
- 性(16970)
- 创(16627)
- 发(16107)
共检索到226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杰
一、银行监管中的原则导向所谓原则导向监管是相对于规制导向监管而言的。原则导向监管重点关注结果,规制导向监管则更关注过程。原则导向监管允许金融机构自主决定如何更好地达到监管要求,金融机构能够独立制定和实施一整套控制和管理制度措施,以便更好地兼顾业务发展目标和监管要求,而不是只为取悦监管当局。这种新监管理念特别注重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作用,强调识别和控制风险是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志超
金融演进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影子银行是金融创新的产物,是金融服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成果。脱离公共安全网的影子银行易于引发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因而包括美国、英国、新加坡在内的许多国家,都通过健全监管法制来努力地确定影子银行的实体和活动,以对其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监管。本文认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措施应当具有前瞻性和可调整性,既要关注凸显的风险,又要能够根据市场金融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本文参考国际社会影子银行的监管法制经验,建议我国应当树立监管法治化和动态化并重、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并重、运营透明性和分离性并重以及金融管制与金融创新并重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我国的影子银行监管法律制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涤凡 王俊青
我国金融业目前采取的是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监管的格局,面对实际存在的金融混业经营和加入WTO后金融开放的挑战,要提高我国银行监管效率,防范金融风险,就必须建立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机制,提高监管者素质和加强法制建设。
关键词:
监管效率 分业监管 混业经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商登珲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网络银行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由于网络银行正处于行业发展初期,立法规定、制度设计等都尚未作出有效的应对,网络银行监管的法律制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主要原因在于网络银行市场准入制度过严、风险性监管不完善和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因此,有必要建立灵活的市场准入制度,放宽资质和主体限制;提高风险性监管实效,强化系统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披露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完善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关键词:
网络银行 金融监管 法律制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向贤敏
随着金融的国际化以及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外资银行大量抢滩国内市场,这对我国金融乃至整个经济运行将产生深远影响,并使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显得尤为必要。为此,作者在分析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不足,借鉴国际经验,从监管目标入手,阐述了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关键词:
外资银行 监管 金融市场 金融风险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武如顺 王宇
美国银行的监管制度武如顺,王宇市场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既定取向,其发展必然会带来激烈的竞争和经营风险的扩大;而金融业的公众性这一内在属性则要求健全、规范的银行监督管理制度,以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和保障存款人的利益。美国的银行体系一直处在严格规范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根成
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建设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虽已初步成形,但与WTO关于金融监管规则相比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还存在立法空白、层次低、操作性差、重叠和矛盾多、与WTO规则不接轨等疏漏,应尽快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银行监管 银行监管法律制度 WTO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黎四奇 闫小龙
入世对我国而言蕴含着机会与挑战,但若从法律的视角分析,则其更意味我国相关法律的重构。这是由于我国现行相关法律的模糊性与抽象性、滞后性与不协调性等原因所引起的。对于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群的重构性思维便是因为上述原因而触发。在新法的重构中,其应注意两个问题:其一是遵循WTO中的相关规则对现行的外资银行监管法进行矫正,从而克服法律的滞后性与不协调性;其二是对新的法律制度,如存款保证制度、重组措施及信息标准等进行新的思维,以防止监管法律真空的出现。
关键词:
WTO规则 不足分析 重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黎四奇 闫小龙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路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的任务。中国银行是在国内各银行中与国际商业银行差距较小的一家银行,因为中国银行的40家海外分行完全是按商业银行模式经营的,在与国外银行的频繁交往中对国际商业银行的经营方法和惯例相对比较熟悉,应该说,中国银行向国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