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39)
- 2023(8519)
- 2022(7259)
- 2021(6767)
- 2020(5979)
- 2019(14181)
- 2018(14272)
- 2017(27305)
- 2016(14833)
- 2015(16724)
- 2014(16895)
- 2013(16604)
- 2012(15510)
- 2011(13967)
- 2010(14510)
- 2009(14124)
- 2008(13564)
- 2007(12153)
- 2006(10720)
- 2005(9900)
- 学科
- 济(58226)
- 经济(58151)
- 业(39663)
- 管理(39174)
- 企(32979)
- 企业(32979)
- 融(27897)
- 金融(27895)
- 方法(26495)
- 银(26001)
- 银行(25981)
- 行(25144)
- 数学(23832)
- 数学方法(23637)
- 中国(22618)
- 财(19963)
- 制(19161)
- 农(16294)
- 地方(13351)
- 业经(13333)
- 务(12529)
- 财务(12504)
- 财务管理(12460)
- 体(12367)
- 企业财务(11893)
- 贸(11490)
- 贸易(11480)
- 中国金融(11225)
- 易(11188)
- 农业(10810)
- 机构
- 大学(205152)
- 学院(203398)
- 济(87464)
- 经济(85500)
- 管理(75008)
- 研究(71329)
- 理学(63027)
- 中国(62393)
- 理学院(62332)
- 管理学(61375)
- 管理学院(60970)
- 财(45320)
- 京(43451)
- 科学(40953)
- 所(36793)
- 中心(35409)
- 农(35287)
- 财经(34524)
- 研究所(33029)
- 江(31989)
- 经(31227)
- 业大(28622)
- 北京(28161)
- 经济学(28142)
- 农业(27705)
- 范(26768)
- 师范(26507)
- 州(25763)
- 财经大学(25641)
- 经济学院(25568)
- 基金
- 项目(126818)
- 科学(98383)
- 研究(95452)
- 基金(90303)
- 家(77557)
- 国家(76860)
- 科学基金(64886)
- 社会(59335)
- 社会科(56287)
- 社会科学(56267)
- 省(49707)
- 基金项目(47650)
- 教育(44632)
- 划(41905)
- 编号(40099)
- 自然(40073)
- 自然科(39104)
- 自然科学(39090)
- 自然科学基金(38409)
- 资助(37457)
- 成果(34245)
- 重点(29097)
- 部(29015)
- 发(27940)
- 课题(27775)
- 创(26702)
- 性(25676)
- 创新(25030)
- 教育部(25022)
- 科研(24566)
共检索到323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包明友
新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旨在借此恢复人们对美国金融体系的信心,防止类似于当前金融危机的再度发生。方案的重点是赋予美联储以监管整个金融体系的新权力,同时创立一家新的个人消费者保护机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耿
我国资本价格普遍偏低,直接导致了经济体系的产能严重过剩,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保持资本价格与其稀缺性相符。当前我国加息的挑战来自国内利益集团的阻碍、认知上的困难、结构性通货膨胀和国际环境因素等诸多方面,但是提高基准利率不失为金融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基于此,本文给出中国金融改革的路线图,即:建立恰当的产权基础设施,对基准利率进行合理定价,突出市场引导和价格调控,进一步健全物价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金融稳定机制,进一步转变金融管理理念。
关键词:
金融改革 挑战 路线图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潘林伟
美国新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为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确立了新的方向。在现有分业经营体制下,我国金融监管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加强监管机构间的协调与合作,扩大监管范围和内容;利用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新机遇,加强与国际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提高银行业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监管改革 协调监管 国际化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全先银 闫小娜
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反映了美国政府对于其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体系的新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全球金融监管体系发展的理念与趋势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罗猛
美国财政部部长盖特纳在G20峰会前于国会听证时提出了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全面改革计划。本文系统回顾了该改革计划出台的背景、改革目标、主体内容,分析了各方反应。在此基础上,对该改革计划的重点内容作了分析和展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卫江
美国财政部于2008年3月推出了近80年来最广泛的金融监管改革计划,该计划引起了美国金融界各方的普遍关注和争议,正式实施该计划尚需时日,但一旦实施必将对美国金融监管和银行业运行产生深远的影响。次贷危机是促使推出金融监管改革计划的直接原因,也促使美国监管当局反思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放松金融管制的实践和美国监管体系中存在的弊端。改革计划并非要实施更加严格的监管,而是对伴随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实施更加有效的监管,促进多元化监管体系的有效衔接,建立一个更加灵活、更有效率的监管机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尹继志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和完善监管体系,美国财政部于2008年3月提出了现代金融监管架构改革蓝图,改革蓝图是对美国现行监管体系存在问题的检讨和修正,所传达出的金融监管新理念,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维护金融稳定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次贷危机 监管体系 双线多头 目标导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封文丽
本文分析了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新方案出台的背景,解读了方案要点,讨论了社会各界对方案的争议,最后阐述了该方案所产生的影响及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邢天才 杨敏 于菁
以环中国圈中俄印三国的战略合作推动世界经济政治稳健持续发展的反危机对策为出发点,在美元、欧元的货币格局上大胆创意构建第三极"货币合作"机制,改变现有世界经济的金融风险结构和英美市场经济"经典模式",对于整个亚洲乃至世界都有显著的战略意义。后危机时代,应当加强中俄印经济合作,加强经济合作对货币合作的主动引导功能,将经济合作作为货币合作的基础,以中俄印区域经济政策的协调、区域融资便利机制的构建、债券市场与危机预警体系的建立以及货币合作监督机制的建立作为切入点,构建中俄印三国货币合作循环模式。
关键词:
货币合作 经济合作 中俄印 后危机时代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杜姝一
美国大萧条以来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已经总统签署形成法律,该法案对金融系统以及金融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新法案在金融机构资本标准、有序破产、规模和经营范围限制以及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条文解读,分析了新法案对美国金融机构的经营前景、盈利能力的影响,为投资者研究美国金融机构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机构 监管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国楼
考虑到美国监管机构的多头并立,建立由各主要监管机构负责人组成的委员会对于保证美国金融体系的完整和稳定显得尤为重要2010年7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以下简称"该法案"),美国成为引领危机以来国际监管改革浪潮的先行者。该法案最终通过,也使得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朝野围绕金融监管改革的争吵在立法层面暂告一段落,并开启了实施层面的监管改革新进程。未来两年内,美国各监管机构将按监管改革法案确定的原则制定详细的监管规则,这其中又少不了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的博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威廉·马格努森 范连颖 王燕燕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美国的金融监管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多德-弗兰克法案》对金融业进行全面系统监管的力度之高,是罗斯福新政以来从未有过的。但是,美国自金融危机以来实施的金融监管改革,是以过时的金融服务内容和金融服务提供方式为前提的。金融监管未能考虑到金融科技公司的兴起及其在各个方面引领的变化。事实上,从银行业的运营方式,到融资方式,甚至货币本身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金融科技时代,这些变化要求全面重新认识金融监管。文章认为,监管机构把重点放在"大而不能倒"的大型金融机构风险防范方面,从而忽视了规模小且分散的金融市场引发的风险,而这些风险在性质上与大型金融机构引发的风险是不同的。由于分散的金融科技市场更容易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透明度更低,而且更可能助长市场参与者采取过度冒险行为,所以这些风险在许多方面比大型金融机构引发的风险更大。文章最后提出了应对金融科技独特风险和脆弱性的监管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婧 杨光
对照美国近百年来主要的金融体制变革和法规调整,我们发现在"混业经营→分业经营→综合经营"发展路径基础上,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确立的分业经营界限和原则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按照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不同性质金融业务之间仍然是不可交叉的,并实行所谓的"伞型监管"模式,以满足对金融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的监管要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主要解决宏观审慎监管问题,也进一步厘清了商业银行的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军 杜征征 殷裕品
美国金融部门自我膨胀,再加上没有进行风险调整的激励机制,导致美国经济过度金融化,是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危机发生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次贷危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但金融利益集团在金融监管法案通过过程中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极力阻挠法案顺利通过。本文认为金融利益集团将会在法案实施过程中继续阻挠法案实施,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将会虎头蛇尾,难以有效预防下一次金融危机发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振涛
与声势浩大的改革过程相比,新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最终内容却显空洞,同时,与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改革措施相比,最终形成的改革内容缺乏历史意义2010年7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的里根大厦正式签署新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法案的签署标志着美国即将进入大规模金融监管改革的新时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