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09)
- 2023(14183)
- 2022(11691)
- 2021(10840)
- 2020(9090)
- 2019(20546)
- 2018(19634)
- 2017(37446)
- 2016(19942)
- 2015(22318)
- 2014(21780)
- 2013(21633)
- 2012(20097)
- 2011(18267)
- 2010(18448)
- 2009(17728)
- 2008(16956)
- 2007(14818)
- 2006(13195)
- 2005(12222)
- 学科
- 济(79558)
- 经济(79435)
- 管理(58718)
- 业(56105)
- 企(45816)
- 企业(45816)
- 方法(34264)
- 数学(30035)
- 数学方法(29803)
- 中国(29627)
- 融(28517)
- 金融(28514)
- 银(26475)
- 银行(26430)
- 贸(25753)
- 贸易(25733)
- 行(25555)
- 财(25363)
- 易(25106)
- 制(22721)
- 农(21699)
- 业经(18199)
- 务(15879)
- 财务(15849)
- 财务管理(15818)
- 学(15494)
- 企业财务(15068)
- 体(14940)
- 地方(14435)
- 农业(14316)
- 机构
- 大学(292511)
- 学院(287665)
- 济(130808)
- 经济(128590)
- 研究(106015)
- 管理(104777)
- 理学(90193)
- 理学院(89169)
- 管理学(87878)
- 管理学院(87361)
- 中国(86960)
- 京(61600)
- 财(61564)
- 科学(60920)
- 所(53738)
- 农(52076)
- 财经(48984)
- 研究所(48954)
- 中心(48244)
- 经(44777)
- 经济学(43198)
- 业大(42778)
- 江(41393)
- 农业(41263)
- 经济学院(39144)
- 北京(39119)
- 院(37657)
- 财经大学(36777)
- 范(35317)
- 师范(34857)
- 基金
- 项目(191787)
- 科学(151394)
- 基金(143630)
- 研究(136558)
- 家(127502)
- 国家(126514)
- 科学基金(106580)
- 社会(91677)
- 社会科(87242)
- 社会科学(87224)
- 基金项目(75106)
- 省(70760)
- 自然(67526)
- 自然科(66033)
- 自然科学(66005)
- 自然科学基金(64905)
- 教育(61814)
- 划(61501)
- 资助(58590)
- 编号(51447)
- 部(44610)
- 重点(44227)
- 成果(42869)
- 发(41221)
- 创(40777)
- 国家社会(40074)
- 制(39375)
- 教育部(38520)
- 创新(38462)
- 科研(37212)
- 期刊
- 济(137383)
- 经济(137383)
- 研究(90378)
- 中国(57210)
- 学报(49655)
- 农(47630)
- 财(47071)
- 科学(44579)
- 融(42614)
- 金融(42614)
- 管理(38543)
- 大学(37925)
- 学学(36044)
- 农业(31477)
- 财经(25164)
- 经济研究(24609)
- 教育(24446)
- 贸(22141)
- 经(21630)
- 国际(20833)
- 业经(20011)
- 技术(19594)
- 问题(19282)
- 业(17175)
- 世界(17046)
- 版(14387)
- 理论(12839)
- 技术经济(12711)
- 业大(12443)
- 科技(12387)
共检索到440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蒋瑛 曾忠东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贸易溢出效应"初步显现,为此本文就美国金融危机通过贸易传导渠道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一、金融危机贸易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金融危机的贸易传导机制是指一国发生的金融危机,以国际贸易为传导渠道,直接或间接对另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昊虹
金融危机通过对进口的抑制和对出口的刺激改变了美国的对外贸易结构,这些影响首先传导到贸易收支账户,使美国的贸易收支状况得到改善;之后进一步传导到国民收入账户,减少了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冲击。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贸易收支账户 国民收入账户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方虹 张帆
东亚的"雁行"国际分工与组织模式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衰落,其带动东亚贸易发展的作用下降。全球金融危机对东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不仅加大了东亚的金融风险,也给其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造成巨大的调整压力。在金融危机中,东亚出口增长下降,持有的巨额美元资产面临着损失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加剧,管理与调控难度加大。在此背景下,东亚一方面要转变贸易发展模式,调整结构,另一方面要加强相互间的经济合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柒江艺 阳立高
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体系其实是一个"世界市场网",而正是这张网导致了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和蔓延。商品是导致一切市场经济矛盾的核心主体,而资本主义制度又内生性地决定了国际贸易是金融危机在"世界市场网"中向全球扩散最直接、最主要的传导渠道。本文基于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新审视,首先对"世界市场网"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然后,根据资本主义的内在固有矛盾,对金融危机贸易传导的内在根源进行剖析;接着,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就金融危机通过贸易传导扩散为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机理深入展开研究;最后,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如何在"世界市场网"下进行危机防范与治理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婷婷 杨丹茜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因采用合理救助政策而快速复苏,对于金融危机救助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具有长期的理论意义和战略需要。危机救助不仅仅作用于金融本身,贸易也是发挥救助作用的重要渠道。故而,本文从美国次贷危机救助政策及其传导机制入手,梳理了美国次贷危机救助手段,更将次贷危机救助政策的传导渠道分为金融渠道和贸易渠道分别进行研究。笔者采用VAR模型,以2008~2018年间的月度美国国债利率、M2、财政支出、道琼斯指数、汇率、进出口量以及工业增加值等数据作为样本,研究其救助政策传递渠道及其有效性。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能够通过金融与贸易双向渠道发挥作用,且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效果更快显现;同时,财政政策由前期贸易情况决定,并且仅能通过贸易渠道发挥救助作用,两种救助政策具有长期影响。鉴于美国使用上述政策的效果,笔者认为我国在应对金融危机时应当建立研究框架,采用大数据等手段支持金融压力指数等实时检测指标,合理救助,明确部门分工,以便危机爆发时有完善的事前、事中、事后应对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华 赵俊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危机的传导更快且难以控制。美国金融危机蔓延至今仍未见底,已经损害到实体经济。研究其传导渠道,能够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产生并减弱危机的影响。本文在总结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基础上,从国内与国外两个角度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如何从房地产市场传导至信贷市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从国内传导至全球的路径。最后做出简要结论。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传导机制 路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华 赵俊燕
本文在总结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基础上,从国内与国外两个角度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如何从房地产市场传导至信贷市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由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由国内传导至全球的路径。最后得出简要结论。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传导机制 路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建良 赵俊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危机的传导更快且难以控制。美国金融危机蔓延至今仍未见底,且已经损害到实体经济。研究其传导渠道,能够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产生并减弱危机的影响。本文在总结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基础上,从国内与国外两个角度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如何从房地产市场传导至信贷市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由国内传导至全球的路径。最后做出简要结论。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传导机制 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冯小兵 黄烨菁 朱琳
本文利用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贸易的月度数据,分析了在美国金融危机冲击下澳元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和澳大利亚出口厂商定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厂商的价格歧视及歧视程度随产品的不同各异。由于中国某些产品和澳洲当地产品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出口价格粘性"现象在中国向澳大利亚出口定价中有所体现;另一方面,由于澳大利亚的资源禀赋优势,某些产品拥有国际定价权,"出口价格粘性"现象在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出口产品中没有得以体现。
关键词:
汇率波动性 当地价格粘性 中澳贸易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姜鸿
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次贷危机,而深层次原因是超前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金融监管缺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失衡。美国金融危机通过影响中国的出口、投资和消费,传导到我国的实体经济,但对我国实体经济的总体影响程度有限。短期内我国应采取措施促进出口,长期内则应扩大内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危机 实体经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庆君 张荔
本文基于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不断扩散的背景,通过两国经济的数理模型分析,以及对中美两国国际收支特征和中美两国资本循环流行过程的现实考察,来研究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传导机制。中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特征是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双顺差,伴随着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美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特征是经常项目逆差、资本流入长期稳定增长和对外投资的高增长。中美两国资本循环流行过程形成的依存关系是美国用美元买我们的商品,再通过其资本市场的强大吸引力使我们把得到的美元再借给美国,美国则把借来的美元再投资给我们并且继续购买我们的商品。而这种国际收支长期非均衡发展形成的依存关系成为金融危机的主要传导机制。
关键词:
国际收支失衡 双顺差 金融危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沙文兵
本文选取中国与G7国家双边贸易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金融危机导致G7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失业率上升、金融市场动荡和国内需求萎缩,由此带来的贸易传播效应给中国出口贸易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从具体的传递渠道来看,G7国家实际GDP指数下降、股票价格指数下跌和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波动对中国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较为显著;而G7国家失业率增加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较小且并不显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妍 覃正
为探索未来物联网技术环境下金融危机的传导情况,文章研究了物联网技术对金融危机贸易渠道传导的影响。首先从贸易渠道传导理论分析物联网技术对金融危机贸易渠道传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SPSS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心理预期与金融危机贸易渠道传导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由此推证物联网技术可以影响金融危机的传导。研究有助于探索未来物联网技术环境下金融危机的传导情况,对减小金融危机传播范围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对开放中的中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陶涛
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加工贸易产业,在为转型升级努力的关键时刻,突遇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试问:严峻形势下的中国加工贸易产业,如何熬过这个寒冬?如何兼顾保增长、扩就业的大局问题与加工贸易产业的长期策略?金融危机带给中国加工贸易产业的只有"危"吗?中国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又将走向何方?当今的中国又该采取怎样的战略和方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