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2)
2023(8612)
2022(7405)
2021(6844)
2020(6038)
2019(14004)
2018(13673)
2017(26643)
2016(14287)
2015(16289)
2014(16489)
2013(16695)
2012(15765)
2011(14258)
2010(14782)
2009(14510)
2008(13554)
2007(12405)
2006(10769)
2005(9666)
作者
(41345)
(34528)
(34412)
(33087)
(21628)
(16705)
(16082)
(13368)
(13167)
(12306)
(11667)
(11552)
(10953)
(10921)
(10808)
(10675)
(10494)
(10080)
(9945)
(9906)
(8560)
(8426)
(8345)
(7974)
(7900)
(7851)
(7677)
(7634)
(6968)
(6964)
学科
(60579)
经济(60417)
(39001)
管理(37427)
(32521)
企业(32521)
方法(29650)
(26722)
金融(26719)
数学(24976)
数学方法(24762)
(24190)
银行(24170)
(23406)
中国(23122)
(18073)
(17236)
(14657)
业经(13952)
地方(13569)
(12388)
(12017)
财务(11988)
财务管理(11958)
(11554)
贸易(11546)
理论(11483)
农业(11462)
企业财务(11417)
(11236)
机构
大学(209626)
学院(206815)
(88301)
经济(86377)
管理(76621)
研究(70790)
理学(65462)
理学院(64725)
管理学(63553)
管理学院(63160)
中国(60143)
(43744)
(42611)
科学(41424)
(36354)
(35416)
中心(34984)
财经(33817)
研究所(32808)
(31106)
(30543)
业大(29551)
经济学(28577)
北京(28093)
(28022)
农业(27968)
师范(27781)
经济学院(25991)
(25488)
财经大学(25152)
基金
项目(131056)
科学(102252)
研究(97416)
基金(94485)
(80835)
国家(80090)
科学基金(67926)
社会(63168)
社会科(58812)
社会科学(58788)
(50943)
基金项目(49654)
教育(45432)
(43044)
自然(41988)
自然科(41010)
自然科学(40997)
编号(40637)
自然科学基金(40291)
资助(39396)
成果(34639)
(29993)
重点(29765)
(28505)
课题(27688)
(27239)
教育部(26031)
(25644)
科研(25542)
创新(25411)
期刊
(95555)
经济(95555)
研究(63703)
中国(40770)
(35331)
金融(35331)
(34216)
(32864)
学报(31960)
科学(28237)
管理(25746)
大学(24559)
学学(22795)
教育(22744)
农业(21158)
财经(17343)
技术(16422)
经济研究(15420)
(14799)
业经(14384)
问题(12675)
理论(11281)
(11263)
(10675)
统计(10487)
技术经济(10188)
实践(10183)
(10183)
(10154)
世界(9752)
共检索到317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根海  
2007年以来,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美,并蔓延到世界各地,这不仅对美国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同时也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社会根源在于其多年经济体制内存在的诸多弊端,以及外在消耗等。因此,凯恩斯主义回归美国经济生活是必要的。美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将不仅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前景有很大影响,同时也将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利平  
凯恩斯主义的逻辑与内涵就是针对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由政府从供给与需求、短期与长期、微观与宏观层面对经济进行干预以解决这些问题。文章认为,在应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实施了凯恩斯主义的救世政策。文章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前国内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危机后的凯恩斯主义政策效力,发现我国在金融危机中采取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并没有针对性地解决原有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国疆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特征是"可调节的资本主义"。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国政府的应对政策实质上仍然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但政策选择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并会对其未来国家干预的政策选择产生显著影响。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使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加速融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理论反思"课题组  杨春学  谢志刚  
从理论影响实践政策的角度来看,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此轮各国的救市政策本质上仍然属于凯恩斯主义式的救急方案,并不会改变西方社会中自由市场制度的根本基础。目前共享宏观经济学主流地位的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都是自由市场制度的拥护者,各种形态的凯恩斯主义反对的只是自由放任主义形态的市场经济。即使是新凯恩斯主义者对政府使用短期政策目标来管理长期经济增长的智慧也持谨慎态度。通过长期的争论,它们的理论分歧原本就在不断缩小,这次金融危机将会加速它们的理论融合。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袁辉  毛顺宇  
后凯恩斯主义认为,在当前的外汇市场上,汇率及其变化主要取决于短期资本流动,而非西方主流理论声称的"根本因素"。经济主体在根本不确定性的环境中,遵循启发式原则形成预期、作出判断、付诸行动,具有从众效应,易发生突然逆转,导致汇率不稳、波动频繁。后凯恩斯主义强调,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外汇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投资周期的约束造成收入流与支出流、现实收益与预期金融收益、非金融汇率与市场汇率等多个"紧张点",危机将率先以某个"紧张点"断裂的形式爆发,而后通过各种传导路径影响其他市场和整体经济。为此,后凯恩斯主义主张采取适度资本管控、合理引导预期、维护货币主权等措施,尽可能降低汇率大幅波动的不利影响,促进一国经济良性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少华  
本文首先对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进行了简要阐释,然后用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当前金融危机中的若干经济现象进行解释,最后,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分析视角,对政府干预及其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伍戈  谢洁玉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立足于短期视角,主张通过扩张货币或财政政策进行总需求管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成为主要国家走出危机的指导性政策方针。但凯恩斯主义存在特定的理论边界或现实约束条件,具体包括: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受到名义利率下限与流动性陷阱的约束;扩张的财政政策会受到政府既有债务水平及赤字率的限制;如果考虑跨期动态因素,当期过度的投资需求可能引发未来的产能过剩;从结构性视角来看,经济结构的扭曲因素会削弱总量性政策的效果;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日益加强的复杂交叉联系会制约宏观政策的实施。鉴于上述约束条件会影响凯恩斯主义在实践中作用的发挥,且当前中国正处于"三期叠加"的转型时期,笔者建议应保持中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付琼  
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理论界对新自由主义全面反思,重新认识凯恩斯理论价值。凯恩斯视角的汇率理论侧重国内经济目标,主张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一定程度资本管制,是实现汇率稳定、价格稳定、避免危机,拥有货币政策独立的根本途径,一国不能放弃管理本国货币的权力。本文从凯恩斯理论视角对今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提出建议,进一步完善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形成机制,谨慎推行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自由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国疆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特征是经济危机必然性的证明和国家干预的系统分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的应对政策实质上仍然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但政策选择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将促使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加速融合,并会对未来国家干预的方式和重点会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成林  何自力  
在自由主义经济信条的指引下,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进入新世纪以来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人们在反思西方自由市场经济思想弊端的同时,不断重温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刻剖析。西方主流经济学在解释当前发生的经济危机时,显得苍白无力。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相比,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深刻的阐述了经济危机的本质,即危机本质上是实体经济的危机。此外,后凯恩斯主义危机理论对当前的金融危机也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古里尔莫·卡尔凯迪  迈克尔·罗伯茨  张建刚  
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赢利能力不足,但凯恩斯主义者和紧缩主义者(紧缩政策的支持者)都不承认这一点。因此,他们解决危机的办法在现实中都难以奏效。凯恩斯主义者主张通过国家支持的刺激计划(再分配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但这并不能克服资本主义固有的利润率下降趋势,所以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并不成功。紧缩主义者希望通过缩减债务来提高赢利能力以刺激经济增长,但这些措施同样也不起作用。这些结论尤其适用于正处于危机中的衰弱的欧元区经济。我们通过对阿根廷的研究发现,2001年经济危机后,阿根廷的经济之所以恢复了增长,并不是由于竞争性的货币贬值政策所导致的,而是由于新的效率更高、剥削率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汉儒  
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对战后六十多年来美国财政政策历史沿革的考察,美国每当遇到经济增长放缓、有步入衰退的危险时,政府都会遵循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理论,利用财政工具扩大有效需求,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长期增长率的提高进行财政投入。次贷危机爆发是与美国政府多年来推行的赤字财政政策密不可分的。而在全球经济失调背景下,财政赤字的过度膨胀又为政府在应对危机、化解系统风险时设置了财政约束刚性的障碍。从中短期来看,为应对经济危机的威胁,防止产出出现大幅下滑,预计美国政府将采取以下财政措施:第一,冻结减税计划,防止赤字进一步扩大;第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帮助贫困家庭获得工作和生活必需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小亮  
在经济过剩危机理论上,凯恩斯主义分析的经济学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 其分析视野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其分析的聚焦点是市场,其理论重视反危机政策和措施 研究;马克思主义则是历史唯物主义,高度重视生产领域,从市场机制和市场制度相结 合的角度分析,并不着重研究反危机的政策和措施。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市场化改革中出 现经济过剩问题的研究,更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金成晓  王亚男  王猛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美国扭曲的经济增长方式及不平衡的经济结构。美国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消极影响,并进一步蔓延到全球,从而对其他经济体产生影响,也对我国经济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此,我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一方面避免经济的过快下滑;另一方面,也应适时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国内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