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75)
2023(14699)
2022(12428)
2021(11669)
2020(10032)
2019(23089)
2018(22419)
2017(43621)
2016(23286)
2015(26559)
2014(26259)
2013(26428)
2012(24828)
2011(22527)
2010(22934)
2009(22173)
2008(21881)
2007(19843)
2006(17567)
2005(16313)
作者
(66239)
(55164)
(54968)
(52493)
(35270)
(26418)
(25312)
(21281)
(21054)
(19727)
(18924)
(18598)
(17861)
(17680)
(17358)
(17112)
(16175)
(16078)
(16002)
(15902)
(13996)
(13534)
(13366)
(12709)
(12545)
(12529)
(12275)
(12233)
(11116)
(11039)
学科
(99427)
经济(99317)
管理(68065)
(68038)
(56972)
企业(56972)
方法(44102)
数学(38521)
数学方法(38224)
(35194)
银行(35049)
中国(34833)
(33404)
(32443)
金融(32440)
(28164)
(27822)
(25369)
业经(21199)
(21098)
贸易(21075)
(20550)
地方(19899)
(19073)
(17723)
财务(17684)
技术(17674)
财务管理(17637)
农业(16982)
企业财务(16865)
机构
大学(341528)
学院(335148)
(149643)
经济(146691)
管理(125725)
研究(118391)
理学(106392)
理学院(105182)
管理学(103656)
中国(103328)
管理学院(103002)
(72493)
(72006)
科学(66608)
(59967)
财经(56712)
中心(56328)
研究所(54013)
(52698)
(51475)
(50967)
经济学(48785)
北京(46958)
(44875)
师范(44540)
经济学院(43998)
业大(43621)
财经大学(42152)
(41573)
农业(41354)
基金
项目(209731)
科学(166221)
研究(156701)
基金(154503)
(132978)
国家(131875)
科学基金(112813)
社会(102942)
社会科(97722)
社会科学(97695)
基金项目(80360)
(78797)
教育(72208)
自然(68882)
自然科(67377)
自然科学(67358)
(67284)
自然科学基金(66233)
资助(63831)
编号(62080)
成果(52937)
(48735)
重点(47500)
(45796)
(45689)
国家社会(43659)
课题(43426)
创新(43044)
教育部(42637)
人文(40818)
期刊
(163283)
经济(163283)
研究(110926)
中国(71127)
(57619)
金融(57619)
(56958)
学报(49380)
(48154)
管理(46987)
科学(46262)
大学(38265)
教育(37252)
学学(35393)
农业(30644)
财经(30433)
技术(27232)
经济研究(27184)
(26186)
业经(23275)
问题(21843)
(20818)
国际(19770)
世界(18315)
(17929)
技术经济(17505)
理论(17256)
图书(15886)
统计(15661)
实践(15222)
共检索到532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四清  
内容一场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影响着世界经济。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也对其与新资本协议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大格局下,中国银行业为应对危机,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认真做出选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蔡祥锋  蔡青青  
本文结合美国及世界经济的现实情况,从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脆弱性的角度分析了本次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并通过构建动态模型阐释了全球经济失衡对美国的外部冲击及金融内在脆弱性对美国资产的价格和风险水平的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四清  
中国银行业对新资本协议在金融危机中所暴露出来的缺陷应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探索实施新资本协议的策略和方法,更好地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邹加怡  
韩国经济是外向型经济,分析其金融危机的原因不能把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割裂开来,韩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恰恰在于其产业政策与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协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龚唯平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龚唯平作者按照从个别、特殊到一般的分析方法,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作了三个层次的理论剖析。在此,略去了其第一层次的原因——直接原因,而刊出另两个层次的原因分析。——编者注一、经济落后国家的困境与危机的内在根源发现导致危机爆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胜邦  陈颖  
正在演进中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对银行监管制度的有效性提出了一系列挑战,刚刚开始在发达国家实施的新资本协议也是争议焦点之一。本文首先讨论业界争论的四个重要问题:(1)国际化大银行遭受重创与新资本协议实施的关系;(2)流动性危机与资本监管的关系;(3)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对资本监管的影响;(4)资本监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第二部分评述巴塞尔委员会最新发布的几个新资本协议修改建议,最后分析金融危机和修改建议对我国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志洋  宋玉颖  
在巴塞尔协议规则下,运用Va R预测模型的组合构建风险管理策略,包括保守型和积极型策略。从实践应用出发,运用沪深300指数检验这两种风险管理策略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市场风险模型的Va R和每日资本要求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巴塞尔资本协议能够有效覆盖存款类金融机构可能的市场风险损失。第二,从每日资本要求测算结果来看,保守型风险策略的违反次数最小,但会导致较高的资本要求,对于希望保持在巴塞尔协议II绿色区域的银行是更好的选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雅菁  
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爆发了席卷世界的第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这次危机使整个西方社会遭受了重创,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动荡,甚至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经济原因。美国成功应对了这次危机,之后从英国人手中得到了世界经济主导权,它的政策措施和市场体制也被其他国家不断借鉴。可是历史总会重演,80年后,美国的金融体系又出现了危机,殃及经济发展,乃至全球金融市场。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两次危机的原因、经济表现和相关措施,为我国健全金融市场机制提供经验,确保经济稳健成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欣  
从美国次贷危机到国际金融危机,全球银行业遭受了巨大冲击。据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有25家银行倒闭或被接管,2009年,这一数字上升为140家。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4月发布的报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蔡卫星  高明华  
本文在简要回顾金融危机对银行业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金融危机产生根源的各种观点进行评述,提出了应基于更微观层面的公司治理视角来研究危机爆发原因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本文系统考察了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银行业公司治理中存在的缺陷。最后结合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及中国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加强银行业公司治理机制建设的几点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白永秀  王颂吉  
万解秋教授认为,欧债危机是金融危机的延续,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和结构的失衡,低效率的经济运行和增长动力的衰退,难以用国家债务来填补,当然也不可能用发行货币来解决,金融危机以及随后的债务危机是这种经济衰退危机的必然表现,而仅仅想通过债务发行和货币投放就能解决问题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它有可能招致更严重的经济衰退和危机,这也是我们现在所应该引以为戒的。白永秀教授认为,欧债危机从深层原因来看,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效率与公平、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责任与权利之间矛盾激化的必然产物。钱津研究员认为欧洲债务危机不是市场化的信用危机,而是政府信用的危机。传统的陈旧的货币理论直接导致了经济相对脆弱的一些欧洲...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济广  
引起当前西方经济走向萧条的真正原因不是政策失误、监管疏忽和金融投机,不是次贷危机引起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引起经济危机。社会化的产品及其所包含的剩余价值为资本家个人所占有,决定了生产与消费脱节的可能和必然,决定了投资不足和投资需求由热到冷,触发生产过剩并引起经济危机。现代金融资本通过对利润的有力掠夺,进一步破坏消费市场,通过诱导过量生产、制造虚假繁荣,引领经济循环。只有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方式、合理的微观企业制度基础和科学的金融体制才能避免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和停滞衰退。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红侠  
不健全的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被认为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巴塞尔协议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由此遭到了金融界的质疑。本文在分析了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后,简要介绍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主要框架,并对其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防范作用及对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意义进行了论述,最后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几点启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光溪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其实反映了盛极则衰、创新毁灭、月盈则缺的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客观必然性。资本主义高度发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虹  
美国次贷危机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而导致金融危机暴发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模式与基本金融体系存在问题。全球金融危机向全球经济危机转化已经很难逆转。因为,投资者与消费者的悲观情绪导致世界经济衰退,负财富效应的显现导致消费需求严重萎缩,金融危机会在不同类型国家逐次传递,先是传递到过度消费型国家,再传递到过度生产型国家,最后传递到过度资源供应型国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