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54)
- 2023(9012)
- 2022(7377)
- 2021(6778)
- 2020(5626)
- 2019(12974)
- 2018(12173)
- 2017(23871)
- 2016(12268)
- 2015(13503)
- 2014(13447)
- 2013(13165)
- 2012(11931)
- 2011(10839)
- 2010(11183)
- 2009(10933)
- 2008(9671)
- 2007(8353)
- 2006(7412)
- 2005(6836)
- 学科
- 济(47496)
- 经济(47447)
- 管理(35188)
- 业(33601)
- 企(28980)
- 企业(28980)
- 银(26651)
- 融(26642)
- 金融(26642)
- 银行(26630)
- 行(25544)
- 方法(20594)
- 中国(19505)
- 数学(17273)
- 数学方法(17130)
- 财(16508)
- 制(15384)
- 业经(12303)
- 农(12082)
- 中国金融(11096)
- 地方(10202)
- 务(9986)
- 财务(9965)
- 财务管理(9945)
- 理论(9917)
- 企业财务(9556)
- 学(9295)
- 贸(8969)
- 贸易(8956)
- 农业(8704)
- 机构
- 大学(172969)
- 学院(170558)
- 济(74363)
- 经济(72897)
- 管理(65543)
- 理学(56521)
- 理学院(55941)
- 研究(55840)
- 管理学(55240)
- 管理学院(54919)
- 中国(51808)
- 财(38152)
- 京(35473)
- 科学(30806)
- 财经(30269)
- 中心(28015)
- 经(27680)
- 所(26575)
- 农(26285)
- 经济学(25294)
- 江(24205)
- 研究所(24100)
- 银(23206)
- 财经大学(23085)
- 经济学院(22969)
- 业大(22939)
- 融(22413)
- 银行(22388)
- 北京(22213)
- 金融(22008)
- 基金
- 项目(112723)
- 科学(90129)
- 研究(84572)
- 基金(84136)
- 家(72155)
- 国家(71542)
- 科学基金(62125)
- 社会(56650)
- 社会科(53997)
- 社会科学(53984)
- 基金项目(44184)
- 省(42833)
- 教育(38726)
- 自然(37843)
- 自然科(36995)
- 自然科学(36986)
- 划(36399)
- 自然科学基金(36362)
- 编号(33538)
- 资助(33297)
- 成果(27989)
- 部(25915)
- 重点(25620)
- 创(24722)
- 发(24333)
- 国家社会(24315)
- 教育部(23038)
- 创新(23009)
- 课题(22803)
- 制(22406)
共检索到259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雄
近期,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风暴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问题。大部分学者采用凯恩斯主义的典型观点,认为是市场失灵(需求不足)或者说政府的管制和干预不够造成了经济的萧条。为了应对萧条,政府应该尽早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拯救市场,刺激经济。而在奥地利学派的米塞斯和罗斯巴德看来,大萧条的根源并不是经济的自由放任,恰恰是政府的干预,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正确做法不是去刺激经济、积极救市,而应该是放弃干预,采取自由的市场原则。本文试图就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来解读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和应对策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玲 雷良海
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奥地利学派重新进入经济学者的研究视野。奥地利学派最著名的理论就是商业周期理论,其注重企业家精神,认为市场过程是企业家的发现过程。通过企业家,市场才能发现最适合公众需要的、最能够有效配置稀缺生产要素的手段。本文从公司金融的视角展示一家公司怎样在信贷扩张的市场信号指引下开展不当的投资项目,企业家为何更倾向于具有耐耗性的固定资产投资;怎样将另一项失败的商业项目通过清算过程转化。从而得出:信贷扩张下企业更倾向投资不动产;无论扩张性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在衰退期都不能使经济走出衰退;增加储蓄并促进清算阶段的资本转换是走出经济衰退的必然过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俊明 谷超
奥地利学派认为货币需求结构变化是诱发危机的真正原因,货币需求结构的变化导致不同主体的购买力对比发生变化,致使不同产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并导致资源配置结构的变化。但是,这种资源配置结构本身并不反映实际的资源相对稀缺度,一旦货币需求的影响减弱了,资源结构就会回调,进而引发经济振荡。当货币需求结构变化持续到足以影响绝大多数经济部门的程度时,资源结构的回调就表现为广泛的行业振荡,也就是衰退和萧条;由于现有的垄断货币发行体制使得货币发行者可以回避超发货币的成本来发行货币,尽管人们并不知道这个程度是多少,但货币超发迟早会达到这样一个程度。因此,消除危机的方法是引入一种竞争性的货币发行机制,以解决发行货币...
关键词:
奥地利学派 经济周期 货币危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少华 王晓玲
本文首先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从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分析视角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也从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分析视角对政府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提出了自由放任的主张。本文在对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辨析的基础上,对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政府应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奥地利学派 经济学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威 于继超
奥地利学派认为经济的周期波动是由于中央银行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了名义利率偏离了自然利率,从而造成人们的投资失误,引起不可持续的经济繁荣和高涨,最终导致衰退。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产生,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美联储不断干预利率,刺激经济而造成的。此时,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通过梳理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跟踪其与主流学派的争论内容,旨在完整的阐述其理论的科学洞见及不足,为人们全面认识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提供参考。
关键词:
奥地利学派 商业周期理论 理论批评与回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延 姜腾凯
经济周期一直是宏观经济学长盛不衰的话题,而奥地利学派无疑是这一领域最重要的开拓者。一般认为,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从门格尔起、历经庞巴维克和米塞斯、至哈耶克得以确立,熊彼特则被排除在外,更有甚者将熊彼特从奥地利学派中分离出来,视其为以"创新"理论自立家门的一代宗师;及至当下,"创新"成为普遍性的话题,使得人们对熊彼特的理论研究更只重"创新",不看"周期"。其实,生于奥地利、求学维也纳、受教于庞巴维克的熊彼特无疑是一位奥地利学派的学者,奥地利学派的诸多重要理论都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主观价值论"、"生产过程论"等,熊彼特最重要的"创新"理论,也是受其老师庞巴维克的"迂回生产论"启发而来,因此,庞巴维克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周期理论,理所当然也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周期理论的一个分支。笔者分别对以哈耶克和熊彼特为代表的两派经济周期理论进行论述和对比,力求完整展示两种理论的异同之处,为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抛砖引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志铭
在产业组织理论发展过程中 ,除了主流的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外 ,奥地利学派也是一支不能忽视的力量。从市场是一个发现的过程的角度 ,他们为竞争、产业行为和垄断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并且深入研究了政府规制的危险性
关键词:
奥地利学派 市场过程 垄断 政府规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夏明
行为金融学的崛起,预示着当代金融学正发生一次"行为学转向"。但是,由于传统主流金融学的强大,这种"转向"并非彻底。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属于"人的行为学"的一部分,但与行为金融学的"行为"有很大区别。奥地利学派认为人的行为是人的意志的结果,人的行为都是理性的,行为和理性属同一概念;而行为金融学认为人的行为受心理活动的支配,不完全是主观意志的产物,因此存在非理性行为。理论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逻辑体系,兴起的行为金融学能否借鉴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思想促进其发展?本文尝试将两者联系起来,依据奥地利学派的观点,基于主观性视角对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作出评论,以此探讨发展行为金融学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
奥地利学派 行为理性 规则与秩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杜恂诚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德索托的《货币、银行信贷与经济周期》一书对我们认识民国时期出现的经济波动是有启迪的。他认为,银行系统的部分准备金制度扩大了信用媒介,成为经济周期的内因。以这一理论内核来考察民国时期的华资银行业,确实可以发现,银行过分扩张信贷会引发产业的过度投资和随后的经济波动,因为存在着即时价格信号与跨期投资效应的不对称,生产企业和金融业都可能落入这一不对称的陷阱之中。这种经济波动是否具有周期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姑且不下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银行信贷并不是多多益善。信用扩张是一把双刃剑,即使手续完备,形式上没有问题,过多的信贷也会成为引发经济波动的导火索。这一观点不仅可使我们更全面地总结...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詹向阳 邹新 程实
本文以经济周期为切入点,对美国实体经济近百余年的周期演化历史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短、中、长三条周期弧线出现"相切"现象,并改变了周期"稳定性增强"的长期演化特征;预计NBER将于2010年下半年判定2009年6~10月中的一个月为本次经济收缩阶段的波谷;这个拐点之后,美国经济将同时进入新的短、中、长周期的扩张阶段。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结构要素深度调整,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和渐进的过程,伴随着短周期向中、长周期的过渡,复苏将呈现出"先抑后扬"的整体特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雪松 罗朝阳
本文将金融周期和美联储加息置于影响金融危机的统一框架中,研究这两种因素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机制,并基于全球154个经济体1970—2017年的跨国面板数据,采用面板Logit模型系统考察其对银行危机、债务危机及货币危机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周期顶部和下降期容易爆发各类金融危机,美联储加息阶段各类金融危机发生概率显著增加。因此,在金融周期上升阶段要避免过度加杠杆,在金融周期顶部区域要采取结构性去杠杆策略,防范金融周期大起大落的波动风险;要保持合理的外债增长率、期限结构和适度的外汇储备水平,适时动态监管资本流动,防范美联储加息冲击引发的金融风险。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周期 美联储加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德旭 张捷
纵观人类的经济史,金融危机必然伴随着实体经济的剧烈波动甚至是严重的经济衰退,然而传统的周期理论却无法解释金融市场变化如何能够大幅度改变真实经济变量。伯南克等提出的"金融加速器"理论为理解金融市场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本文在对金融加速器理论的思想源头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资产价格泡沫与产出波动、经济周期的非线性、非对称性特征以及信贷的超常增长与金融不稳定性的关系等现实问题基于金融加速器的视角进行了透视。随着现代经济表现出愈来愈明显的金融经济周期特征,有必要高度关注金融加速器效应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渠慎宁 杨丹辉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全球贸易环境进一步恶化,也使中国出口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1970~2008年美国进口倾向变化的统计分析,探讨贸易保护的周期性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真实经济周期(RBC)理论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奥巴马推出"购买美国货"这一保护性措施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作用,并提出我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贸易保护 周期性变化 美国 金融危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强 武次冰
采用2004年第1季度到2008年第2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季度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对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约束可以通过货币政策传导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周期,表现出一定的顺周期性;同时研究也证明了资本约束下低资本水平银行的顺周期性明显要高于高资本水平银行,严格的资本约束具有逆周期性。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资本约束 宏观经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志娟 何惠珍
次贷危机后,我国经济曾一度低迷,那么怎样发挥银行信贷的资金链功能并保证经济迅速走出低迷,就势必成为政府的头等大事。文章在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银行信贷所凸显的一系列顺周期隐患的基础上,从"逆周期"的角度对银行信贷路径选择展开探讨,认为:只有增加逆周期资本缓冲、提高资本充足率,才能达到银行信贷控制监管的预期目的。
关键词:
银行信贷 “逆周期” 顺周期 信贷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