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35)
2023(13197)
2022(11045)
2021(10244)
2020(8934)
2019(20595)
2018(20174)
2017(39582)
2016(20755)
2015(23631)
2014(23518)
2013(23271)
2012(21126)
2011(18740)
2010(18845)
2009(17896)
2008(16596)
2007(14586)
2006(12246)
2005(10811)
作者
(57266)
(47890)
(47542)
(45441)
(30130)
(22992)
(22161)
(18769)
(18214)
(16937)
(16176)
(15994)
(15145)
(14831)
(14750)
(14568)
(14552)
(14123)
(13779)
(13699)
(11647)
(11547)
(11545)
(10949)
(10860)
(10787)
(10529)
(10519)
(9589)
(9467)
学科
(83037)
经济(82948)
(62123)
管理(61630)
(51299)
企业(51299)
方法(42618)
数学(38260)
数学方法(37803)
(27866)
金融(27863)
(25753)
银行(25730)
中国(25486)
(24975)
(24769)
(24162)
(18686)
贸易(18675)
(18268)
业经(18206)
(17677)
地方(16758)
(16711)
财务(16659)
财务管理(16622)
企业财务(15820)
农业(15434)
(14529)
理论(13206)
机构
学院(290133)
大学(288922)
(122918)
经济(120500)
管理(117011)
理学(101597)
理学院(100634)
管理学(98998)
管理学院(98457)
研究(89470)
中国(76339)
(58444)
(56177)
科学(52450)
(47113)
中心(46499)
财经(45727)
(43302)
业大(42210)
(41820)
(41515)
研究所(39423)
经济学(38743)
农业(37327)
北京(36082)
(35575)
经济学院(35305)
师范(35204)
财经大学(34221)
(34003)
基金
项目(197645)
科学(156745)
基金(145419)
研究(144852)
(124981)
国家(123973)
科学基金(108231)
社会(93126)
社会科(88638)
社会科学(88612)
(77551)
基金项目(76888)
自然(69973)
自然科(68439)
自然科学(68420)
教育(67433)
自然科学基金(67190)
(64794)
资助(59841)
编号(59160)
成果(46643)
(44602)
重点(44067)
(42358)
(42004)
课题(39298)
创新(39269)
教育部(38916)
科研(38812)
国家社会(38732)
期刊
(123339)
经济(123339)
研究(81271)
中国(49256)
(44458)
(43914)
金融(43914)
(42560)
学报(40861)
管理(40103)
科学(37769)
大学(32085)
学学(30264)
农业(27878)
技术(26084)
教育(26000)
财经(22145)
业经(21702)
经济研究(20380)
(18945)
问题(16617)
理论(15176)
(14995)
统计(14459)
技术经济(14297)
商业(14080)
实践(13899)
(13899)
(13862)
(13331)
共检索到417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金龙  周小燕  
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虽已持续几年,其影响尚未结束,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致了欧债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因此现阶段对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的分析仍具有重要意义。从次贷产品链的视角入手,分析危机发生的最直接因素,得出次贷产品链缺乏止损机制、信用评级不可靠、收益脱离实体经济、衍生品本身存在缺陷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少勤  邱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白钦先  主父海英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是过度衍生和过度虚拟的金融资源危机,是全球经济金融发展的最大的不可持续,再次尖锐地考问虚拟经济与金融的本质及二者有无边界。金融必须尊重极限,仅用增长规模和财富聚敛作为衡量成功的惟一尺度,正破坏着珍贵的金融资源。通过生态阈值的警醒、逻辑斯蒂增长模型的提示,应该认识到金融发展和扩张同样有其不可逾越的金融阈值。面对人类贪婪而自负的挑战,次贷危机的爆发证实了金融临界点的客观存在性。沙堆实验、混沌论提供了理性认识金融阈值的科学方法,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更为现实的道德标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蔡祥锋  蔡青青  
本文结合美国及世界经济的现实情况,从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脆弱性的角度分析了本次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并通过构建动态模型阐释了全球经济失衡对美国的外部冲击及金融内在脆弱性对美国资产的价格和风险水平的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薛熠  何茵  
始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带来的资产市场泡沫破灭和市场流动性的缺乏重创了美国经济。本文利用美国的实际资产回报率和广义货币供给量这两个指标,按照Lumsdaine andPrasad(2003)的方法创建了一个衡量金融危机"共同因素"的单变量指标;并在测度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主要指标的真实值和假设没有危机时的预测值差距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似不相关模型(SUR)考察了美国此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们的实证研究基于1992年1月至2009年6月的月度数据,结果显示:(1)我国的进口和出口因美国危机受到显著、持续并重大的负面影响,危机的深化加剧了我国进口和出口的下降;(2)美国的危机使我国的财政和货币...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红军  
本文比较了次贷危机与既往金融危机后发现:次贷危机爆发前的房价、股价攀升更为显著,而危机爆发后的跌幅也更为惨烈;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率要高于历次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平均水平。从行为金融角度分析,每一次危机演进的全过程,投资者的行为及心理均表现为危机前的非理性疯狂、危机来临时的极度惊恐。不同的是,每次危机投资对象有所差异。本轮危机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要更为深远,涉及面更为广泛,复杂程度也远甚于历次危机。最后,本文还探析了金融危机演进的基本规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利娜  
美国的金融危机虽发端于次贷,但本质是美国实体经济扭曲的增长方式"低储蓄、过度负债"所致。金融危机暴露国际货币体系美元本位的缺陷。应对全球的经济动荡,中国要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目标,需要运用税收、信贷政策维系市场的稳定,银行需要坚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也要坚守审慎的原则,在扩大内需的同时,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晔  
文章首先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联系与本质区别,发现次贷危机对欧美经济和汇率仅有短暂影响;其次通过对美国和欧元区国家的股票指数的相关系数分析,欧美国家相关系数在欧债危机发生前已经回归到非危机阶段;第三用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美国对欧债危机的金融传染影响较小。最后得到欧债危机金融传染是不受次贷危机影响的一个相对独立的事件的结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世坤  蒋清海  李丹红  
此次发端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波及了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不仅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严重混乱,而且引发实体经济大面积衰退。这场危机突出暴露了长期以来被世界各国奉为楷模的美国经济模式、美国宏观调控政策和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内在缺陷,并再度引起世界范围内对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变革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世坤  蒋清海  刘都生  杨兆坤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进而扩展成为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对美国和受波及的各国造成巨大损失和金融恐慌,而且还导致国际金融乃至国际经济秩序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此次金融危机造成的直接损失巨大,涉及范围广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此次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直接损失约为1.4万亿美元。而据日本瑞穗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世坤  蒋清海  刘都生  
2006年春,美国次贷危机初现端倪,随后愈演愈烈,逐渐演变为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危机的影响如此深远,令人始料未及。本刊在新年卷首,特推出由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撰写的三篇系列研究报告,以飨读者。这三篇报告全面分析了金融危机的成因、发展、影响和警示,对于完善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监管和创新、促进经济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昌忠泽  
历史上的任何一次金融危机过后,都会有一个痛定思痛、检讨和变革的过程。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对其成因和教训的研究立即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对于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学术界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和争论,代表性观点主要有金融脆弱性说(Wolf,2008)、金融创新过度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潘锐  
美国次贷危机起源于房地产泡沫的破裂,金融创新形成的多重利益链条使次贷危机深化,金融全球化则是次贷危机国际传导的背景条件。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动摇了美国的金融霸权,国际金融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球金融版图面临重绘的可能。对于中国而言,次贷危机为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易宪容  王国刚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是近20年来一连串事件长期信用无限扩张的结果。这种信用无限扩张的主要工具是影子银行。在金融全球化的国内外背景下,影子银行是一个创造流动性的新的融资体系。它的实质就是为了规避正式监管规则而由发起人设计一套如何把市场流动性转变银行流动性的金融产品及市场安排。其目标就是通过流动性增加来提高金融资产的杠杆率,过度地使用公共性的金融体系,从而为金融机构谋取利润最大化。这种新融资模式既为流动性的转换与聚集创造条件,也为流动性突然中断及整个金融体系突然崩溃留下巨大的隐患。本文就是从这个角度揭示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流动性传导机制及内在机理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