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91)
- 2023(10760)
- 2022(8897)
- 2021(8186)
- 2020(6687)
- 2019(14907)
- 2018(14288)
- 2017(28112)
- 2016(15004)
- 2015(16665)
- 2014(16488)
- 2013(15958)
- 2012(14871)
- 2011(13386)
- 2010(14048)
- 2009(13696)
- 2008(13019)
- 2007(11898)
- 2006(10919)
- 2005(10365)
- 学科
- 济(55176)
- 经济(55085)
- 管理(51254)
- 业(49623)
- 企(43238)
- 企业(43238)
- 融(27467)
- 金融(27465)
- 银(25791)
- 银行(25786)
- 行(24991)
- 中国(23538)
- 财(22027)
- 制(20907)
- 方法(17862)
- 农(17308)
- 业经(15875)
- 数学(14868)
- 数学方法(14658)
- 务(13961)
- 财务(13922)
- 财务管理(13893)
- 地方(13551)
- 企业财务(13253)
- 体(13142)
- 策(12934)
- 贸(11780)
- 贸易(11767)
- 易(11563)
- 农业(11300)
- 机构
- 学院(209756)
- 大学(208543)
- 济(93101)
- 经济(91011)
- 管理(80510)
- 研究(71843)
- 理学(67479)
- 理学院(66810)
- 管理学(66053)
- 管理学院(65606)
- 中国(62788)
- 财(50409)
- 京(43147)
- 财经(37852)
- 科学(36408)
- 中心(34860)
- 所(34261)
- 经(34156)
- 江(33654)
- 研究所(30009)
- 经济学(29251)
- 财经大学(27961)
- 北京(27576)
- 农(27124)
- 州(26831)
- 范(26506)
- 师范(26328)
- 经济学院(26192)
- 院(26054)
- 银(25614)
- 基金
- 项目(128568)
- 科学(103121)
- 研究(102053)
- 基金(94069)
- 家(78774)
- 国家(78045)
- 科学基金(68271)
- 社会(67013)
- 社会科(63743)
- 社会科学(63732)
- 省(49453)
- 基金项目(47976)
- 教育(46641)
- 编号(42268)
- 划(41075)
- 自然(39981)
- 自然科(39065)
- 自然科学(39057)
- 自然科学基金(38398)
- 资助(38033)
- 成果(37114)
- 制(31606)
- 课题(29938)
- 部(29592)
- 重点(29008)
- 发(28590)
- 性(28344)
- 创(27934)
- 国家社会(27922)
- 项目编号(26671)
共检索到343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亚光 许坤 董艳
基于金融制裁数据和历史演化,本文将金融制裁的发展划分为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并对金融制裁的演化逻辑进行了分析,发现美国的新型金融制裁有针对性强、实施成本低、难以发现与防范、影响大、见效快等特征,如今已替代贸易制裁成为美国制衡他国的重要手段。新型金融制裁可通过切断目标国与全球的金融业务往来、切断美元流通结算渠道的方式让单边制裁手段达到多边制裁的效果。本文综合相关文献与案例,从金融政策、示警机制、国际关系、跨境支付体系、数据库构建等方面提出了中国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金融制裁 演化逻辑 制裁实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之光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持续加快,美国已然成为全球发起金融制裁最严厉的国家,且金融制裁频率和范围不断扩增、手段日益创新、处罚力度不断加深。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日渐升级,美国将中国作为重点金融制裁对象,并采取加征关税、签署法令、财政制裁等手段,试图遏制中国发展。此背景下,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受到极大冲击。基于此,中国应推进RECP落地实施,构建对外贸易市场新格局;健全落实阻断立法,增强反制实效;依托"双循环"构建契机,优化企业资产配置;深化央行数字货币应用,降低美元依赖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梁文莉
近年来,中美经贸关系取得巨大发展。然而,受经济下行、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华金融制裁逐渐频繁,致使两国贸易摩擦不断升温。在此过程中,美国借由金融制裁手段,不断通过金融制裁法案、高新技术企业贸易限制等方式,干涉中国经济发展。针对于此,应持续优化《反外国制裁法》,成立专业反制裁机构;落实对外贸易合作平衡点,加强信息共享程度;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加快数字人民币研制进程,以进一步强化金融制裁应对能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婧
金融制裁是指限制或者禁止被制裁国家、企业、个人及其他实体融通资金的行为。近年来金融制裁被广泛运用,美国是最主要的使用国。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实施金融制裁有其天然优势;另一方面是由于美国在"9·11"事件后大力改进金融工具和监管技术,用于追踪、识别和打击恐怖分子,其金融制裁工具的有效性明显提升。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殷明明
美国通过以冻结资产为主,颁布融资禁令、限制美元交易为辅等手段,对他国进行金融制裁,从而导致被制裁国家经济增长放缓、货币贬值、股市大跌、资本外逃,被制裁企业业务受限、盈利下降。当前,中美经贸摩擦依然具有不确定性、长期性和严峻性。同时,我国资本市场日趋开放,必须高度关注美国金融制裁风险,做好风险预判,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重视合规风险、拟定应急预案、增强应对实力等方面做好前瞻性准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亓哲君
2019年5月15日,城市金融研究所《金融论坛》编辑部举行"美国金融制裁:机制、影响与对策"研讨会,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做主题发言,来自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董事会办公室、战略与投资管理部、信贷与投资管理部、内控合规部、公司金融业务部、国际业务部、授信审批部、北京分行及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等部门的相关领导和同志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并进行了热烈讨论。
关键词:
影响与对策 金融制裁 研讨会 编辑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艳琴
从2001-2018年,美国对华反倾销力度在不断加大,做出肯定性裁决的案件占据绝大多数。美国反倾销主管机构在认定反倾销的过程中,通常是确定中国输美产品是否低于正常市场价采用的是替代国计价方式;在认定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的时候采用的是同类产品限定、美国生产商生产情况和中国生产商价格及相关信息综合判定;认定因果关系的时候采用的是趋势分析方法。基于这样的逻辑,中国政府和企业需要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加以应对。
关键词:
美国 反倾销 认定逻辑 肯定性裁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姚大庆
文章从各类制裁措施对美元国际地位及国际货币职能的依赖性角度分析了美国常用的8种对外金融制裁措施。在假设的场景下对比了中国实施类似金融制裁的可行性及原因,进而分析美国金融制裁对美元国际地位之反作用的影响因素,并对21世纪以来美国三次主要的金融制裁与美元地位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最后提出中国应对美国金融制裁的策略。
关键词:
美国金融制裁 美元国际地位 中国应对策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葛淼
金融制裁是经济制裁的形式之一,美国为实现其全球战略,频频挥舞制裁大棒,近年来也开始波及到中国的企业。对于单边金融制裁,首先必须认识到单边主义仍然是国家主权的自由意志,并且金融制裁作为一种经济强制手段,本质并未违反国际强行法,甚至可能形成一种国际习惯法。中国为有所应对,不仅应对美国单边金融制裁的法律体系、运行机制做相关解读,更有必要着重基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对美国单边金融制裁做出回应,尤其是如何构建国内的反制裁阻却机制。
关键词:
单边主义 金融制裁 域外管辖权 反制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菊隐 展进涛
中国在合成生物学领域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亟须尽快构建适合中国实际的合成生物学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和制度框架,并为全球贡献中国方案。研究欧美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关于合成生物学科技伦理治理的策动要素、具体路径及管理机制,探讨国际生物安全背景下中国的治理机制。研究显示,合成生物学的科技伦理问题主要涉及人类社会、农业、军事和经济等领域的伦理问题,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治理策略主要包括完善协调、决策和咨询机制,强化行政规制和科学评估与风险防控机制,建立严格的惩治机制,加大基础研究资金支持,重视科研人员自律机制的建立以及强调公众参与等。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合成生物学科技伦理治理经验,提出中国应建立健全新兴生物科技伦理的法治化体系,同时建立涵盖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全过程全环节的风险管理机制,对科技伦理进行常态化和长效性治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扬
"制度逻辑"和"组织身份"是组织多元化应对策略研究领域中近年引入的两个重要分析视角。文章首先对这两个视角本身的内涵、产生背景以及针对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其次,从"关注焦点"、"研究重心"、"驱动机制"、"来源"和"合法性机制"等维度对这两个视角下的研究进行了对比,并讨论他们各自研究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个整合分析框架,尝试从"场域制度逻辑中心度"和"组织身份——制度逻辑兼容度"两个维度对组织多元应对策略进行更为全面的解释。最后,我们对相关主题的研究进行了适当的展望。
关键词:
制度逻辑 组织身份 组织应对策略 合法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健 赵雪
市场化债转股是目前形势下批量降低企业负债率水平,缓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的重要手段。文章分析了市场化债转股的地位与作用,并与1999年实施的债转股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当前债转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市场化债转股 去杠杆 退出机制 资本占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净植
<正>美国“实体清单”制裁涉及我国上市公司概况近五年来,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制裁的中国上市公司数量迅速增加。2018年至2023年6月末,美国政府部门陆续将我国1099家主体列入管制“实体清单”,主要涉及军工领域、科技领域、核电领域、网络安全和人工智能(AI)领域等,对清单主体的股权交易、从美国获得技术和资金等实施限制。“实体清单”主体包括研究所145家、华为系列公司142家、中央集团公司41家(共下属98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140家、高校21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景超 李响 范嘉洵
早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西方国家就开始对俄罗斯实施了金融制裁。2021年底以来,危机持续升级。2022年2月26日,美国、加拿大、英国及欧盟发布联合声明,称将部分俄罗斯银行逐出SWIFT系统。至此,美欧各国对俄金融制裁达到高潮。在这场金融制裁中,俄罗斯受到了怎样的打击,又是如何进行应对的,而中国又能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值得我们关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捷 刘海越 高伟 齐静
在国际金融制裁的大环境下和联合国安理会的制裁决议覆盖范围内,离岸金融中心成为众矢之的,而离岸金融中心的金融情报机构更受瞩目。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国际金融制裁情况指出离岸金融中心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国际金融制裁的特点,就具体案例及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制裁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建议,其中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在于离岸金融中心的金融情报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