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40)
2023(7472)
2022(6126)
2021(5476)
2020(4640)
2019(10296)
2018(9954)
2017(19352)
2016(10171)
2015(11376)
2014(11266)
2013(10977)
2012(9991)
2011(8899)
2010(9346)
2009(9458)
2008(8483)
2007(7709)
2006(6914)
2005(6678)
作者
(27033)
(22504)
(22149)
(21336)
(14212)
(10648)
(10263)
(8749)
(8395)
(8057)
(7640)
(7497)
(7256)
(7224)
(7086)
(7013)
(6612)
(6503)
(6445)
(6312)
(5704)
(5407)
(5303)
(5086)
(5084)
(5055)
(5029)
(4963)
(4510)
(4447)
学科
管理(35695)
(35251)
经济(35175)
(33512)
(29840)
企业(29840)
(26211)
金融(26209)
(23789)
银行(23784)
(23071)
中国(17876)
(17122)
(16885)
方法(12630)
(11461)
财务(11435)
财务管理(11412)
中国金融(10994)
企业财务(10957)
数学(10847)
(10813)
数学方法(10734)
业经(10461)
(9905)
体制(9536)
地方(8228)
(7902)
制度(7900)
(6768)
机构
大学(140797)
学院(139241)
(61586)
经济(60199)
管理(51942)
研究(46413)
中国(43959)
理学(43688)
理学院(43244)
管理学(42715)
管理学院(42433)
(34776)
(28831)
财经(26386)
中心(24031)
(23828)
科学(23002)
(22032)
(21903)
经济学(20615)
(20172)
财经大学(19782)
银行(19510)
研究所(19302)
(19057)
金融(18721)
经济学院(18564)
北京(18374)
(18361)
(18224)
基金
项目(87601)
科学(70148)
研究(68437)
基金(64971)
(54523)
国家(54044)
科学基金(47234)
社会(45802)
社会科(43583)
社会科学(43573)
基金项目(33695)
(33532)
教育(31549)
(27923)
自然(27632)
编号(27493)
自然科(27006)
自然科学(27000)
自然科学基金(26546)
资助(26009)
成果(24159)
(23890)
(20512)
重点(19863)
国家社会(19479)
课题(19385)
(19330)
(19141)
(18690)
教育部(18569)
期刊
(69200)
经济(69200)
研究(48179)
(33573)
金融(33573)
中国(31863)
(29189)
管理(21019)
(18027)
学报(17086)
科学(16384)
教育(15702)
大学(14697)
财经(14078)
学学(13641)
(11960)
经济研究(10863)
农业(10774)
技术(10636)
业经(9968)
问题(8609)
理论(7920)
国际(7685)
财会(7589)
(7489)
实践(7011)
(7011)
世界(6940)
会计(6699)
现代(6363)
共检索到228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郑金宇  
2019年6月末,媒体出现我国个别金融实体涉嫌拒绝美国地方法院传票要求而可能被美方"从美元金融体系中切断"的报道,导致市场出现一定波动。近年来,美国对世界各国发起的金融制裁频繁发生,既可能表现为经济制裁一种高级形式,也可能脱离经济制裁成为一项独立的政策工具,一般以精确打击的形式出现,具有成本低、易执行、威力大、难规避等特点。然而,金融制裁也并非洪水猛兽,金融制裁的泛政治化反而使其工具属性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婧  
金融制裁是指限制或者禁止被制裁国家、企业、个人及其他实体融通资金的行为。近年来金融制裁被广泛运用,美国是最主要的使用国。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实施金融制裁有其天然优势;另一方面是由于美国在"9·11"事件后大力改进金融工具和监管技术,用于追踪、识别和打击恐怖分子,其金融制裁工具的有效性明显提升。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冯聪  
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美元,确立了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绝对优势地位,控制了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美国对俄罗斯、伊朗、朝鲜等国家实施了金融制裁,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战略遏制的作用,迫使被制裁国在对外政策上不得不做出被动调整,甚至推动了个别国家的主权变更,影响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米晓文  
近年来,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为维护美国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对被认定违反美国经济制裁政策的美国企业及非美国企业频繁进行民事处罚。2017年3月7日,OFAC首次对我国企业进行重罚。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形势下,我国企业被OFAC处罚的可能性也在加大。本文分析了2009~2018年OFAC经济制裁处罚情况,并提出我国应对金融制裁的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殷明明  
美国通过以冻结资产为主,颁布融资禁令、限制美元交易为辅等手段,对他国进行金融制裁,从而导致被制裁国家经济增长放缓、货币贬值、股市大跌、资本外逃,被制裁企业业务受限、盈利下降。当前,中美经贸摩擦依然具有不确定性、长期性和严峻性。同时,我国资本市场日趋开放,必须高度关注美国金融制裁风险,做好风险预判,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重视合规风险、拟定应急预案、增强应对实力等方面做好前瞻性准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高源  陶士贵  郭磊  
21世纪以来,金融制裁的使用日趋频繁和成熟,已成为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常态化工具。通过梳理2014—2022年美国对俄罗斯实施的各项金融制裁,基于政策量化思想和指数衰减函数构建了金融制裁效力指数,从政策目标、作用对象和参与主体总结其趋势特征,归纳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对俄罗斯金融制裁的新突破。为展现金融效力指数的应用,使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验证美国金融制裁对俄罗斯卢布汇率、物价水平及出口商品的冲击。其启示是:中国应高度重视美西方对外经济金融制裁带来的严重冲击和影响;深入研究金融制裁的逻辑和规律;借鉴俄罗斯反制裁的创新方式,健全对外制裁和反制裁体系;通过国际组织建立国际经济金融制裁的约束机制;进一步优化中国经济金融对外开放政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颖  刘晓星  柴璐鉴  
本文从理论层面探讨金融制裁的传导机制,并选取1945-2017年全球303起金融制裁案例实证检验影响制裁有效性的因素。研究发现:金融制裁有效性与目标国被制裁成本、多边制裁等因素呈显著正相关,与目标国政治经济不稳定性等因素呈显著负相关;且两国友好关系等因素在金融制裁的威胁阶段与实施阶段有效性不同。鉴于此,建议中国应加快建设涵盖金融制裁与反制裁的对外政策工具箱,并将制裁威胁阶段纳入考量范围,同时通过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等方式,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徐以升  马鑫  
金融制裁主要指使用各种金融手段的经济制裁,最终目的是限制被制裁方的资金融通活动,从而最终迫使被制裁方接受制裁条件。美国是20世纪以来世界上使用对外金融制裁最多的国家,美国逐步构建了一个囊括成文法、总统决议及财政部规章的全面金融制裁法律体系,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履行金融制裁职能。美国金融制裁的手段,包括冻结或冻结并没收资产、冻结或取消国家间或国际机构融资、切断获取美元和使用美元渠道、禁止全球金融机构与被制裁对象交易、制裁对方银行体系。只有美国有能力发动比较彻底的金融制裁,美国的参与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金融制裁的成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郑联盛  
金融制裁日益成为美国对外经济交往的政策工具。通过依托美元霸权体系、强化清单系列制裁和次级制裁,以及提升制裁"聪明"程度,美国金融制裁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美国的金融制裁具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政策目标及组织框架,可分为针对特定国家的制裁、清单系列制裁、行业性制裁等类别,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清单系列制裁。美国财政部以司法管辖区为界将制裁分为一级制裁和次级制裁,针对非美国实体的次级制裁凸显了美国的域外管辖权。美国金融制裁可分为对个人或私人部门银行的单点式制裁、对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的打压式制裁、对中央银行的破坏式制裁和对特定国家的紧急资产冻结等模式。不同的金融制裁清单和制裁模式对被制裁实体造成差异化的破坏性影响。针对美国金融制裁,中国应该多措并举、综合施策、重在规避,并寻求多边合作、深化金融体系改革,从而有效应对美国多样化制裁的潜在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葛淼  
金融制裁是经济制裁的形式之一,美国为实现其全球战略,频频挥舞制裁大棒,近年来也开始波及到中国的企业。对于单边金融制裁,首先必须认识到单边主义仍然是国家主权的自由意志,并且金融制裁作为一种经济强制手段,本质并未违反国际强行法,甚至可能形成一种国际习惯法。中国为有所应对,不仅应对美国单边金融制裁的法律体系、运行机制做相关解读,更有必要着重基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对美国单边金融制裁做出回应,尤其是如何构建国内的反制裁阻却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姚大庆  
文章从各类制裁措施对美元国际地位及国际货币职能的依赖性角度分析了美国常用的8种对外金融制裁措施。在假设的场景下对比了中国实施类似金融制裁的可行性及原因,进而分析美国金融制裁对美元国际地位之反作用的影响因素,并对21世纪以来美国三次主要的金融制裁与美元地位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最后提出中国应对美国金融制裁的策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之光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持续加快,美国已然成为全球发起金融制裁最严厉的国家,且金融制裁频率和范围不断扩增、手段日益创新、处罚力度不断加深。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日渐升级,美国将中国作为重点金融制裁对象,并采取加征关税、签署法令、财政制裁等手段,试图遏制中国发展。此背景下,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受到极大冲击。基于此,中国应推进RECP落地实施,构建对外贸易市场新格局;健全落实阻断立法,增强反制实效;依托"双循环"构建契机,优化企业资产配置;深化央行数字货币应用,降低美元依赖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亚光  许坤  董艳  
基于金融制裁数据和历史演化,本文将金融制裁的发展划分为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并对金融制裁的演化逻辑进行了分析,发现美国的新型金融制裁有针对性强、实施成本低、难以发现与防范、影响大、见效快等特征,如今已替代贸易制裁成为美国制衡他国的重要手段。新型金融制裁可通过切断目标国与全球的金融业务往来、切断美元流通结算渠道的方式让单边制裁手段达到多边制裁的效果。本文综合相关文献与案例,从金融政策、示警机制、国际关系、跨境支付体系、数据库构建等方面提出了中国的应对策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程慧  韦琦琦  
中国经济崛起引发美国担忧,美国政府不断通过各种手段遏制中国,近一个时期更倾向于采取成本小、目标精准、威力更大的金融手段制裁中国。本文通过梳理美国金融制裁的不同手段,分析美国金融制裁打击经济基本面的运行轨迹,对中国可能的传导路径及影响,提出应对美国金融制裁的中国方案。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瑛  黎萌  
美国的单边金融制裁大部分情况下是一种经济强制行为,而无论是国际成文法还是国际习惯法都未一般性地禁止这类金融制裁行为。某一种具体的金融制裁措施最终是否具有国际合法性,还需要根据其是否与现有国际法原则相统一、是否违背美国的国际条约义务或承诺来判定。美国单边金融制裁中违反国际管辖原则以及违反美国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具体承诺的行为,不具有国际法上的合法性。对其中违反国际法的金融制裁措施,可以实行阻断并通过在国际组织和美国法院诉讼来维护权利,同时建立、健全中国的金融制裁法律制度来依法反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