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81)
- 2023(17376)
- 2022(14735)
- 2021(14012)
- 2020(11596)
- 2019(26727)
- 2018(26040)
- 2017(49960)
- 2016(27476)
- 2015(30720)
- 2014(30297)
- 2013(30040)
- 2012(27953)
- 2011(25482)
- 2010(25201)
- 2009(23194)
- 2008(22597)
- 2007(19509)
- 2006(17243)
- 2005(15358)
- 学科
- 济(106427)
- 经济(106303)
- 管理(75146)
- 业(71089)
- 企(57317)
- 企业(57317)
- 方法(48657)
- 数学(42841)
- 数学方法(42363)
- 中国(31094)
- 农(30024)
- 财(26983)
- 学(24516)
- 贸(23528)
- 贸易(23518)
- 业经(23087)
- 易(22962)
- 制(19914)
- 农业(19843)
- 地方(19460)
- 银(17167)
- 银行(17095)
- 环境(16764)
- 和(16405)
- 行(16379)
- 融(16297)
- 金融(16296)
- 理论(16236)
- 技术(16181)
- 务(16046)
- 机构
- 大学(393232)
- 学院(388087)
- 济(159738)
- 经济(156507)
- 管理(149636)
- 研究(141717)
- 理学(129586)
- 理学院(128102)
- 管理学(125865)
- 管理学院(125206)
- 中国(105772)
- 科学(88651)
- 京(85204)
- 所(72965)
- 财(71229)
- 农(71220)
- 研究所(67035)
- 中心(62371)
- 业大(62286)
- 财经(57122)
- 农业(56407)
- 江(55311)
- 北京(54563)
- 经(52281)
- 范(51467)
- 院(51370)
- 师范(50868)
- 经济学(48472)
- 州(44401)
- 经济学院(43749)
- 基金
- 项目(268688)
- 科学(209841)
- 基金(195928)
- 研究(191159)
- 家(174504)
- 国家(173103)
- 科学基金(145784)
- 社会(120552)
- 社会科(114209)
- 社会科学(114181)
- 基金项目(102781)
- 省(101828)
- 自然(96309)
- 自然科(94030)
- 自然科学(94001)
- 自然科学基金(92352)
- 划(88191)
- 教育(87149)
- 资助(81544)
- 编号(75980)
- 成果(62150)
- 重点(60854)
- 部(59743)
- 发(57384)
- 创(55400)
- 课题(53181)
- 科研(51933)
- 创新(51764)
- 教育部(50532)
- 国家社会(50180)
- 期刊
- 济(170522)
- 经济(170522)
- 研究(118391)
- 中国(73274)
- 学报(69611)
- 农(64364)
- 科学(62047)
- 管理(53853)
- 大学(51846)
- 财(51252)
- 学学(48838)
- 农业(44563)
- 教育(42039)
- 融(36560)
- 金融(36560)
- 技术(30337)
- 经济研究(29131)
- 财经(27684)
- 业经(26634)
- 经(23772)
- 业(23628)
- 问题(22242)
- 贸(20138)
- 科技(19455)
- 图书(19300)
- 版(18995)
- 国际(18644)
- 世界(18341)
- 业大(18270)
- 技术经济(17903)
共检索到572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范德胜
美联储从2008年11月首次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截至2012年12月,前后共出台过四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每次出台的背景和内容都不同,所期望解决的问题也有差异。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逻辑是什么?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世界和中国经济产生了怎样的深刻影响?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积极措施应对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一、美国历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内容、背景和效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永刚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在采取第一轮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后,还可能采取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并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此,文章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的机理出发,在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所应采取的应对策略,以减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资本流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香珍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美国先后两次推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创造定量的货币来实现较为宽松的货币流动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货币政策的一举一动都将对世界各国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实体,很容易受到国际资本的追捧,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边卫红 陆晓明 高玉伟 陶川
在2013年6月联邦市场公开委员会会议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向市场发出了调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伯南克的这一表态不仅通过预期作用于美国经济的增长路径,也使得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着外溢性政策冲击的风险。本文就当前市场对于美联储退出QE的预期逐渐强化的情势下,美联储将如何选择QE退出的时点和路径,美联储退出QE的后续影响以及对我国影响的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如何化解这一潜在的政策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姚斌
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深远影响并在各个层面引发共振。对此,本文在着重分析美、英、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从我国立场出发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对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陶士贵 姜智翔
本文采用2008年10月—2021年10月的月度数据,探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物价水平的影响。机制方面,考虑到量化宽松政策在国际上传导的方式,本文将汇率和贸易作为主要渠道,并加入金融渠道作为补充,分别代入VAR和SVAR模型中进行验证,以更全面地反映中美间的传导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的通货膨胀水平的确会受到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随着美联储逐步扩张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中国物价有上涨的趋势。而当美联储采取加息等措施时,中国将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但是这种压力并非是长期的,大约在5—6个月后逐渐减弱。同时,本文对疫情后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进行单独分析后发现,由于中国及时采取稳健措施,此轮的影响较之前而言并不明显。对此,我国应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加强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监测;合理引导和管控国际资本流动;加强对美国货币政策变化的预测、监控和应对。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家强 廖淑萍
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预计对美国经济的刺激作用有限,并会对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带来较严重的负面溢出效应。其中,美元泛滥可能引发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并刺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需要采取"堵疏结合、攻防有序"的手段,严格监控风险度高的短期流动资金,将长期资金流入有效疏导到金融短板加以利用,力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应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协作,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形成一定的制约。
关键词:
量化宽松政策 保护主义 国际资本流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锐
美元作为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关键货币,如此大规模的连续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势必给世界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中国作为最大的美国债权国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成为博弈的牺牲品,而中国的金融体制尚不完善,如何在保持自身稳定发展的同时又能抵抗强大的美国,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一道难题。中国要应对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减少购买美国国债的同时,加强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完善金融结构,加强自主工业化进程,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加快我国城乡城镇化进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资本流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葛永波 周倬君
继日本在2001年首次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P)之后,2008年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也纷纷采用QEP刺激经济发展。但目前美国经济前景依旧令人担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日本债务危机亦悄然升温,新兴经济体面临通胀困扰,非常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及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令人深思。文章对QEP的理论基础、传导渠道、逻辑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评价。
关键词:
量化宽松 理论基础 逻辑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虹 马永健
文章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研究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与退出对以G20国家为主要样本经济体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溢出效应差异比较显著;相对浮动汇率经济体,政策对钉住汇率经济体的影响较大;对中国而言,贸易渠道和输入性通货膨胀效应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作用于我国宏观经济的主要传导途径。另一方面,以美联储加息为主要标志的退出机制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常运行带来不小挑战,尤其应警惕潜在的通货紧缩和币值下行风险;此外,加息有助于缓解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但对我国股市可能造成短暂的负向冲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路妍 方草
本文采用VAR模型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实施及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汇率、利率作为核心媒介作用于中国短期资本流动,并且其政策调整或退出会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造成一定的冲击。其中,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影响较小;中美利差在短期内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影响明显,长期来看则趋于均衡;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身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在短期内影响明显,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会使中国短期资本流动发生逆转;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与中国短期资本流动之间保持很高的正相关关系。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降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或退出对中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超 陈乐一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先后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事实上遵循了"紧盯经济形势、相机而动"的基本策略,采取了"首先稳定金融体系,其次应对通缩风险,最后促进经济复苏"的具体步骤。美联储退出QE采取了"平稳退出战略",实际上选择了"首先停止资产购买,然后提高联邦基金利率,最后缩减资产负债表"这样一条路径。美国QE的退出已经对全球和中国的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鉴于美元占有主要世界货币的独特地位,美国退出QE对于我国来说不仅是一种机遇,更多地还是一种挑战,必须谨慎应对。
关键词:
量化宽松 货币政策 短期资本流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田俊领
一、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一)量化宽松政策概述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英国和欧元区国家采用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非传统的货币政策,当传统的货币政策失效时,中央银行可以使用QE政策工具,比如,从商业银行和其他私人机构那里购买一定数量的金融资产,提高金融资产的价格,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数量。通过购买长期政府债券,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以降低长期利率(伯南克,2009),防止通货紧缩。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小荣 杨东
本文从研究每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的不同背景及措施入手,研究该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深入探讨了该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造成冲击的途径:分别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利率汇率引起的国际资本流动两个途径进行具体分析,研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如何影响国内通货膨胀水平的,并进行预测。通过分析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的通货膨胀带来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防范正在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造成的负面冲击。
关键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国际资本流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宾建成 詹花秀 王凯
在分析美国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发展情况及金融危机期间我国短期资本流入状况基础上,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美国利率的变化对我国短期资本流动具有短期推动作用,但长期内趋于平衡;美国直接量化的货币政策会造成我国短期资本大量流入。
关键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短期资本流动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