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39)
- 2023(14815)
- 2022(12799)
- 2021(12309)
- 2020(10108)
- 2019(23706)
- 2018(23295)
- 2017(45487)
- 2016(24611)
- 2015(27780)
- 2014(27545)
- 2013(27366)
- 2012(25443)
- 2011(23201)
- 2010(23036)
- 2009(21149)
- 2008(20538)
- 2007(17601)
- 2006(15562)
- 2005(13967)
- 学科
- 济(98810)
- 经济(98698)
- 管理(68393)
- 业(64379)
- 企(52209)
- 企业(52209)
- 方法(45910)
- 数学(40716)
- 数学方法(40287)
- 中国(29271)
- 农(26415)
- 财(25663)
- 贸(24349)
- 贸易(24340)
- 易(23841)
- 业经(20614)
- 学(19620)
- 制(18723)
- 地方(18157)
- 农业(17288)
- 银(16818)
- 银行(16785)
- 行(16098)
- 融(15670)
- 金融(15669)
- 环境(15305)
- 和(14962)
- 策(14933)
- 理论(14731)
- 技术(14703)
- 机构
- 大学(349544)
- 学院(344938)
- 济(149087)
- 经济(146186)
- 管理(137716)
- 研究(121782)
- 理学(118929)
- 理学院(117661)
- 管理学(115927)
- 管理学院(115306)
- 中国(93630)
- 京(75098)
- 科学(71555)
- 财(67665)
- 所(60730)
- 研究所(55279)
- 财经(54182)
- 中心(53962)
- 农(51148)
- 经(49607)
- 江(48680)
- 北京(48518)
- 业大(48250)
- 经济学(46231)
- 范(45912)
- 师范(45588)
- 院(44414)
- 经济学院(41886)
- 财经大学(40516)
- 农业(39887)
- 基金
- 项目(234365)
- 科学(185419)
- 研究(173978)
- 基金(172541)
- 家(149724)
- 国家(148533)
- 科学基金(127392)
- 社会(111179)
- 社会科(105557)
- 社会科学(105535)
- 基金项目(90469)
- 省(87091)
- 自然(81457)
- 教育(79632)
- 自然科(79569)
- 自然科学(79552)
- 自然科学基金(78158)
- 划(74750)
- 资助(72244)
- 编号(70075)
- 成果(57847)
- 部(53763)
- 重点(52075)
- 发(49798)
- 课题(48308)
- 创(48115)
- 教育部(46645)
- 国家社会(46320)
- 人文(44924)
- 创新(44902)
- 期刊
- 济(158187)
- 经济(158187)
- 研究(110081)
- 中国(64065)
- 学报(50805)
- 管理(50040)
- 财(48929)
- 科学(48519)
- 农(46166)
- 大学(39337)
- 教育(38455)
- 学学(36615)
- 融(35643)
- 金融(35643)
- 农业(32418)
- 技术(28232)
- 经济研究(26858)
- 财经(26342)
- 业经(23944)
- 经(22569)
- 问题(20840)
- 贸(20656)
- 国际(18613)
- 图书(18100)
- 世界(17250)
- 业(17228)
- 理论(17091)
- 技术经济(16586)
- 科技(15733)
- 现代(15402)
共检索到514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聂菁 金洪飞
货币政策的国际溢出效应一直是开放经济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美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出口的溢出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中国行业层面的出口数据,运用SVAR模型分析发现,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出口整体上表现为"以邻为壑"效应,但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对于低技术行业有微弱的正向溢出效应,对中高技术行业有一定程度的负向溢出效应。方差分解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于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制品、机械设备制造等行业的出口波动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因此,为应对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带来的风险,应当重点关注这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渤 苏宇慧 于震
本文采用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GVAR模型),选取24个代表性的国家和经济体实证考察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溢出效应。不仅考察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直接溢出效应,即集中分析美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中国经济各方面的影响,以此衡量中国经济受到冲击;而且评价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间接溢出效应,即从美国整体经济情况变化、对发达国家政策示范效应、对发展中国家冲击压力和国际经济波动等4个角度,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之后,由于政策引致的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中国经济可能带来的间接影响。此外,还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进行了展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理 余慧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实施了大规模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些政策促进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同时也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产生了较强的溢出效应。本文选取2008年7月至2013年11月的月度数据,以美联储的基础货币与购债规模为自变量,以金砖五国的经济产出、物价水平、进出口贸易、汇率、资本市场波动、货币供应量为因变量,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的技术方法,研究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金砖五国的溢出效应。结论显示,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金砖国家的影响效果持续而稳定,尤其在短期内会导致金砖国家的实体经济产出上升、促使金砖国家的货币升值,并推动金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晓兰 赖明勇
基于2008年10月~2014年3月的30个工业行业出口面板数据,运用FGLS方法,根据不同工业行业要素密集度考量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工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呈现出显著负面影响,通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对我国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出口产生显著负面影响,美国实际工业产出对我国三类工业行业出口呈现出显著正面影响。
关键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溢出效应 工业出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洋
2020年3月,美联储宣布实施"无限量"量化宽松。这一政策实施后,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是否变异值得关注。文章构建TVP-VAR模型,采用1996—2021年的月度数据对这一溢出效应的时变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程度存在一定差异。相比美联储前三次量化宽松,此次"无限量"量化宽松通过贸易渠道传导的溢出效应无明显变异,而通过汇率传导的溢出效应存在明显变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洋
2020年3月,美联储宣布实施“无限量”量化宽松。这一政策实施后,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是否变异值得关注。文章构建TVP-VAR模型,采用1996—2021年的月度数据对这一溢出效应的时变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程度存在一定差异。相比美联储前三次量化宽松,此次“无限量”量化宽松通过贸易渠道传导的溢出效应无明显变异,而通过汇率传导的溢出效应存在明显变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小宇 于依洋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速、中国通货膨胀率的三元非线性平滑迁移自回归模型,对美国常规货币政策时期和量化宽松时期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并且在常规货币政策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期,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高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小宇 于依洋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速、中国通货膨胀率的三元非线性平滑迁移自回归模型,对美国常规货币政策时期和量化宽松时期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并且在常规货币政策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期,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高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兰芬 韩立岩
本文通过研究五大代表经济体的货币供应量增长变动,估算出全球流动性扩张的规模。接着,通过格兰杰因果分析,得到全球流动性是中国和巴西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的原因,量化宽松政策溢出效应的政策渠道显著。然后,本文利用EGARCH模型描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同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和巴西的股市冲击,计量结果表明全球流动性扩张对中国和巴西的股市资产泡沫均有溢出效应,且对巴西的影响大于中国,说明量化宽松政策溢出效应的资产价格渠道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虹 马永健
文章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研究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与退出对以G20国家为主要样本经济体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溢出效应差异比较显著;相对浮动汇率经济体,政策对钉住汇率经济体的影响较大;对中国而言,贸易渠道和输入性通货膨胀效应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作用于我国宏观经济的主要传导途径。另一方面,以美联储加息为主要标志的退出机制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常运行带来不小挑战,尤其应警惕潜在的通货紧缩和币值下行风险;此外,加息有助于缓解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但对我国股市可能造成短暂的负向冲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湘云 张佳雯
经济及金融全球化条件下,量化宽松政策不仅影响美国国内经济及金融,其效应还溢出至其他国家,且日本、欧盟等也竞相采取宽松货币政策,这种恶性竞争将严重损害全球经济。本文首先基于改进的M-F模型探究了货币政策风险国际传染机理,然后从短期热钱资本、长期国际资本、国际贸易渠道三个角度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路径,并创新性地提出政府适应性学习行为也是重要的货币政策风险溢出路径之一,同时收集有关数据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通过上述路径对我国的溢出效应大小。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田俊领
一、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一)量化宽松政策概述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英国和欧元区国家采用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非传统的货币政策,当传统的货币政策失效时,中央银行可以使用QE政策工具,比如,从商业银行和其他私人机构那里购买一定数量的金融资产,提高金融资产的价格,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数量。通过购买长期政府债券,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以降低长期利率(伯南克,2009),防止通货紧缩。但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梁琳 黄蕊
美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对中国货币政策制定产生协同效应,并对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形成正向冲击。但冲击程度会受到人民币汇率升值、经济周期波动等因素的制约。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通胀问题的治理应更侧重于结构性的经济改革,促进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与转型,从而在经济内部引致真实的有效需求,实现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切实同步,最终依靠内生动力,平抑因货币扩张而造成的通胀风险,从根本上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
关键词:
量化宽松 通货膨胀 溢出效应 美国 中国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栗亮
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最明显的外部效应包括资本流动效应、跨国间的汇率变化或相对价格的变化。随着美国购债规模的持续收缩和结束,新兴经济体的政策应对将是一个亟需探讨和解决的话题之一。本文以新兴经济体为例,从外溢效应的理论、新兴经济体对于美国量化宽松退出的表现及可能的应对方式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最后得到相应的启示和结论。
关键词:
外溢效应 退出策略 新兴经济体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肖芍芳 黄洁文
次贷危机后,美国选择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贸易渠道和货币渠道传导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出口额、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有长期正效应,对产出则有短期的正效应,且贸易渠道是该政策传导的重要途径。中国应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冲击,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