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89)
- 2023(11984)
- 2022(9849)
- 2021(9332)
- 2020(7586)
- 2019(17100)
- 2018(16403)
- 2017(30807)
- 2016(16682)
- 2015(18233)
- 2014(17530)
- 2013(17210)
- 2012(16098)
- 2011(14743)
- 2010(14623)
- 2009(13572)
- 2008(13215)
- 2007(11540)
- 2006(10236)
- 2005(9119)
- 学科
- 济(64676)
- 经济(64603)
- 管理(45445)
- 业(42870)
- 企(32309)
- 企业(32309)
- 方法(27187)
- 数学(24855)
- 数学方法(24614)
- 中国(21765)
- 农(20383)
- 贸(17648)
- 贸易(17642)
- 易(17330)
- 财(17209)
- 业经(13846)
- 农业(13400)
- 制(13212)
- 学(12251)
- 策(11595)
- 银(11561)
- 银行(11526)
- 行(11110)
- 环境(10852)
- 地方(10595)
- 融(10574)
- 金融(10574)
- 及其(9526)
- 技术(9495)
- 务(9419)
- 机构
- 大学(235437)
- 学院(233646)
- 济(105612)
- 经济(103841)
- 研究(89058)
- 管理(87443)
- 理学(75393)
- 理学院(74542)
- 管理学(73486)
- 管理学院(73061)
- 中国(67809)
- 科学(52550)
- 京(50467)
- 财(46969)
- 所(45364)
- 农(43742)
- 研究所(41556)
- 中心(38917)
- 财经(37247)
- 业大(36512)
- 农业(34630)
- 经(34301)
- 经济学(33476)
- 江(33292)
- 北京(32583)
- 院(32499)
- 范(30468)
- 经济学院(30292)
- 师范(30122)
- 财经大学(27803)
- 基金
- 项目(159138)
- 科学(125817)
- 基金(118304)
- 研究(113475)
- 家(106231)
- 国家(105394)
- 科学基金(88349)
- 社会(74963)
- 社会科(71263)
- 社会科学(71247)
- 基金项目(61418)
- 省(58267)
- 自然(56979)
- 自然科(55705)
- 自然科学(55683)
- 自然科学基金(54759)
- 教育(51633)
- 划(51485)
- 资助(48462)
- 编号(43218)
- 部(36562)
- 重点(36415)
- 成果(34927)
- 发(34874)
- 创(33118)
- 国家社会(32436)
- 教育部(31209)
- 创新(31101)
- 课题(30861)
- 科研(30774)
共检索到351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建伟 杨琳
2010年一季度以后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弱化。在降息、扩大财政赤字规模等刺激经济增长的常规政策措施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为巩固经济复苏势头,美国采取了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非常规措施。量化宽松政策增加的基础货币将导致美元贬值,加大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刺激国际市场短期资本流向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稀释美国债务,加大其他国家持有美元固定收益资产的投资损失。中国持有的大量固定收益美元资产将因此大幅缩水,并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和短期资本大量涌入的挑战,需采取优化外汇储备投资结构、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入管控、加快实施国内企业"走出去"战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等多方面措施应对。
关键词:
美国 经济复苏 货币政策 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柏林
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是近年来一些经济体在传统货币政策失灵时使用的创新型货币政策,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持续量化宽松,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和面临的风险。本文对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概念及目标进行了专题研究,分析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并展望了未来政策取向。
关键词:
量化宽松 美联储 货币政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建莲
在全球经济复苏步履艰难的背景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推出了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量化宽松本质上是利率降无可降之时的非传统货币政策,其出台的背景具有特殊性,也就决定了该政策的理论框架和产生的影响具有特殊性。本文以QE3为背景,从理论上探讨了QE3可能的成效与影响,以期能够在全球经济调整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情况下,为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量化宽松政策 货币工具 经济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永刚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在采取第一轮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后,还可能采取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并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此,文章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的机理出发,在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所应采取的应对策略,以减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资本流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董杨
11月3日,美联储正式宣布重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宣布在未来8个月内购买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这是继2009年3月美联储1.7万亿美元注入流动性后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手段,试图通过注入流动性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量化宽松"是央行采用的一种货币政策。当银行利率、贴现率或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为零或接近零时,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珏
2012年9月美联储公布QE3经济刺激措施,期望以此鼓励人们贷款和开支,减少失业率,促使经济走出低迷增长困局。与以往有限期的计划不同,本次计划不设时间,采取行动直到经济改善。美国已经债务累累,大量债券的购买是否会进一步推动通胀?美国经济状况究竟如何?再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是什么?QE3可能会给他国尤其是中国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美国 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 背景与影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香珍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美国先后两次推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创造定量的货币来实现较为宽松的货币流动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货币政策的一举一动都将对世界各国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实体,很容易受到国际资本的追捧,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边卫红 陆晓明 高玉伟 陶川
在2013年6月联邦市场公开委员会会议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向市场发出了调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伯南克的这一表态不仅通过预期作用于美国经济的增长路径,也使得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着外溢性政策冲击的风险。本文就当前市场对于美联储退出QE的预期逐渐强化的情势下,美联储将如何选择QE退出的时点和路径,美联储退出QE的后续影响以及对我国影响的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如何化解这一潜在的政策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姚斌
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深远影响并在各个层面引发共振。对此,本文在着重分析美、英、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从我国立场出发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家强 廖淑萍
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预计对美国经济的刺激作用有限,并会对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带来较严重的负面溢出效应。其中,美元泛滥可能引发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并刺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需要采取"堵疏结合、攻防有序"的手段,严格监控风险度高的短期流动资金,将长期资金流入有效疏导到金融短板加以利用,力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应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协作,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形成一定的制约。
关键词:
量化宽松政策 保护主义 国际资本流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范德胜
美联储从2008年11月首次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截至2012年12月,前后共出台过四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每次出台的背景和内容都不同,所期望解决的问题也有差异。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逻辑是什么?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世界和中国经济产生了怎样的深刻影响?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积极措施应对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一、美国历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内容、背景和效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锐
美元作为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关键货币,如此大规模的连续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势必给世界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中国作为最大的美国债权国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成为博弈的牺牲品,而中国的金融体制尚不完善,如何在保持自身稳定发展的同时又能抵抗强大的美国,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一道难题。中国要应对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减少购买美国国债的同时,加强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完善金融结构,加强自主工业化进程,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加快我国城乡城镇化进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资本流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天锋
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美国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出台背景,认为它是美国实现经济复苏的不二选择,而较低的物价水平则是该政策得以实施的重要前提。本文的研究认为,本轮量化宽松政策将使中国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进一步上涨,中国将面临输入性通胀压力,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压力也将会加大,中国外汇储备也将面临大幅缩水风险。最后,针对二次"量化宽松"的影响,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成祥 卜振兴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加强,政策间的相互影响也愈发明显。2008年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也重创了美国经济,为了有效应对危机,美国推出了量化宽松政策。到目前为止,美国一共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其中第一、二轮宽松政策已经退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刚刚退出。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有力刺激了经济的增长,大大降低了国内失业率,同时,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其他国家的经济、金融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文章着重研究了美国退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人民币国际化和经济改革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文章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陶士贵 姜智翔
本文采用2008年10月—2021年10月的月度数据,探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物价水平的影响。机制方面,考虑到量化宽松政策在国际上传导的方式,本文将汇率和贸易作为主要渠道,并加入金融渠道作为补充,分别代入VAR和SVAR模型中进行验证,以更全面地反映中美间的传导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的通货膨胀水平的确会受到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随着美联储逐步扩张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中国物价有上涨的趋势。而当美联储采取加息等措施时,中国将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但是这种压力并非是长期的,大约在5—6个月后逐渐减弱。同时,本文对疫情后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进行单独分析后发现,由于中国及时采取稳健措施,此轮的影响较之前而言并不明显。对此,我国应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加强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监测;合理引导和管控国际资本流动;加强对美国货币政策变化的预测、监控和应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