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55)
- 2023(5832)
- 2022(4865)
- 2021(4505)
- 2020(3664)
- 2019(8438)
- 2018(7995)
- 2017(16077)
- 2016(8732)
- 2015(9430)
- 2014(9249)
- 2013(8974)
- 2012(8521)
- 2011(7834)
- 2010(8020)
- 2009(7368)
- 2008(7196)
- 2007(6464)
- 2006(5938)
- 2005(5399)
- 学科
- 济(33043)
- 经济(33003)
- 管理(24819)
- 业(23516)
- 企(18160)
- 企业(18160)
- 贸(14084)
- 贸易(14081)
- 易(13903)
- 方法(13588)
- 数学(12470)
- 数学方法(12301)
- 出(11724)
- 财(11582)
- 农(10862)
- 中国(9774)
- 口(8173)
- 出口(8172)
- 出口贸易(8172)
- 策(7844)
- 业经(6899)
- 制(6867)
- 农业(6835)
- 地方(6386)
- 及其(5983)
- 银(5897)
- 银行(5895)
- 行(5720)
- 融(5657)
- 金融(5657)
- 机构
- 大学(120445)
- 学院(120238)
- 济(56863)
- 经济(55808)
- 管理(46613)
- 研究(42816)
- 理学(39782)
- 理学院(39408)
- 管理学(38896)
- 管理学院(38659)
- 中国(32984)
- 财(28303)
- 京(25085)
- 科学(23040)
- 财经(21652)
- 所(21111)
- 经(19828)
- 中心(19307)
- 江(19014)
- 研究所(18857)
- 经济学(18545)
- 农(17155)
- 经济学院(16957)
- 北京(16188)
- 院(16152)
- 范(16046)
- 财经大学(15987)
- 师范(15968)
- 业大(15501)
- 州(14347)
- 基金
- 项目(78300)
- 科学(62961)
- 研究(59940)
- 基金(58297)
- 家(50191)
- 国家(49785)
- 科学基金(42725)
- 社会(39588)
- 社会科(37797)
- 社会科学(37792)
- 基金项目(29435)
- 省(28865)
- 教育(27762)
- 自然(26097)
- 自然科(25526)
- 自然科学(25520)
- 自然科学基金(25079)
- 划(24834)
- 资助(24703)
- 编号(23937)
- 成果(20254)
- 部(18606)
- 重点(17399)
- 发(17234)
- 课题(17010)
- 国家社会(16911)
- 教育部(16483)
- 创(16090)
- 人文(15929)
- 性(15664)
共检索到189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汪慧 丁建臣 李岩
本文从金融与实体两个层面梳理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中止的实际影响效应,简要阐述政策退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及对策,对美国可能实施的退出策略作出预期。
关键词:
量化宽松 中止效应 退出预期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谭小芬 熊爱宗 陈思翀
经过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从危机前的9000亿美元迅速膨胀到3.6万亿美元。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复苏,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预期逐渐升温。量宽退出的时点主要取决于就业市场状况,预计美联储从2013年第4季度开始放缓资产购买,2014年中结束量化宽松,2014年下半年以后的4-5年间逐渐出售长期债券资产,2015年第4季度前后开始启动加息进程。退出的工具包括动用各种数量工具吸收超额准备金、直接出售债券资产和上调联邦基金利率。一旦美国启动量化宽松的退出操作,将会出现美国债券收益率上升、美元升值、短期国际资本回流美国、新兴市场资产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等,中国需要对此做出前瞻...
关键词:
量化宽松 退出机制 溢出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虹 马永健
文章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研究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与退出对以G20国家为主要样本经济体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溢出效应差异比较显著;相对浮动汇率经济体,政策对钉住汇率经济体的影响较大;对中国而言,贸易渠道和输入性通货膨胀效应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作用于我国宏观经济的主要传导途径。另一方面,以美联储加息为主要标志的退出机制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常运行带来不小挑战,尤其应警惕潜在的通货紧缩和币值下行风险;此外,加息有助于缓解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但对我国股市可能造成短暂的负向冲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田俊领
一、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一)量化宽松政策概述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英国和欧元区国家采用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非传统的货币政策,当传统的货币政策失效时,中央银行可以使用QE政策工具,比如,从商业银行和其他私人机构那里购买一定数量的金融资产,提高金融资产的价格,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数量。通过购买长期政府债券,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以降低长期利率(伯南克,2009),防止通货紧缩。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梁婧 康立
2014年1月美国正式启动量化宽松政策(QE)的退出,未来QE如何退出不仅关系到美国经济发展,也会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造成冲击。结合历史经验、机构预测及相关测算,分析通货膨胀和就业这两个关键指标的未来走势,并在此基础上对量化宽松的退出时间及具体步骤做出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 失业率 通货膨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成祥 卜振兴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加强,政策间的相互影响也愈发明显。2008年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也重创了美国经济,为了有效应对危机,美国推出了量化宽松政策。到目前为止,美国一共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其中第一、二轮宽松政策已经退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刚刚退出。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有力刺激了经济的增长,大大降低了国内失业率,同时,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其他国家的经济、金融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文章着重研究了美国退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人民币国际化和经济改革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文章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怀筑 肇越 于李娜 何亮
美联储推出的两轮量化宽松政策,主要基于令人失望的失业率和持续低迷的宏观经济指标。但通过对美国当前失业率和新增投资的结构性分解,我们发现剔除房地产业、建筑业和相关行业的影响,美国经济的其它部分已出现快速复苏,2011年美国将会逐步从结构性复苏扩展为全面经济增长。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迅速膨胀和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的加速积累,一旦美国经济走势在近期释放出更强劲信号,大量超额储备很有可能进入实体经济,为美国的货币局势制造大的动荡。届时为了维持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政策的迅速转向可能就是美联储无奈的选择,而这将促使2011年成为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态的一年。
关键词:
超预期复苏 结构分析 量化宽松政策退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正位
2013年以来,对美国量化宽松(QE)退出的揣测不断,直接冲击了部分新兴经济体。2013年12月28日,美国QE退出正式拉开帷幕。事实上,这种由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简称"中心国家")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所引发的危机,在历史上已多次上演。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天生缺陷更加明显,特别是中心国家权责不对称,只顾收取"铸币税"的好处,却不愿承担国际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超 陈乐一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先后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事实上遵循了"紧盯经济形势、相机而动"的基本策略,采取了"首先稳定金融体系,其次应对通缩风险,最后促进经济复苏"的具体步骤。美联储退出QE采取了"平稳退出战略",实际上选择了"首先停止资产购买,然后提高联邦基金利率,最后缩减资产负债表"这样一条路径。美国QE的退出已经对全球和中国的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鉴于美元占有主要世界货币的独特地位,美国退出QE对于我国来说不仅是一种机遇,更多地还是一种挑战,必须谨慎应对。
关键词:
量化宽松 货币政策 短期资本流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近日有媒体报道,美联储正酝酿货币政策转向,欲结束其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一直使用的量化宽松政策。由此,主流观点认为,美联储一旦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将致使美元指数长期趋势由弱转强,不断走高,进而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下跌。一些研究报告根据这一逻辑推论,认为大宗商品价格将进入漫漫熊市。由于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企业界大多关注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所以我们就这些观点进行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谭小芬 殷无弦 戴韡
本文以11个新兴市场国家作为研究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考察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公告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结果发现:(1)美联储有关QE退出的公告事件导致新兴经济体货币贬值、主要股指下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2)2013年6月19日、2013年9月18日美联储的声明事件对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其影响在统计上相当显著,6月19日事件的影响程度大于5月22日事件;且不同国家受影响程度不同,巴西、土耳其等国受到的不利影响较大。(3)资产价格变动与各国经济状况有关,对于经济基本面更好、金融市场更完善的国家,受QE退出的不利影响较小。因此,新兴市场应努力巩固宏观经济基本面的长期稳定态势,降低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谢洁玉 周密
美联储启动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进程,但全球经济并未因此而欢欣鼓舞。该项政策推出时曾经饱受诟病,政策真要退出却又引发更多担忧。新兴经济体受外部资本抽离而坠入经济悬崖的危险被反复提及,类似亚洲金融危机的经济动荡似乎又将重演。一、危机后美元强行介入新兴经济体市场2007年次贷危机发生后,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驰
2013年12月19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货币政策决策声明中宣布,将从2014年1月开始,将每月850亿美元的资产采购规模削减至750亿美元,其中,国债采购规模从每月450亿美元降至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担保证券的采购规模从每月400亿美元降至350亿美元。这一决定标志着美联储在金融危机后实施5年的3轮量化宽松(QE)货币政策开始进入退出过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韩秀云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的重创,阻止危机的进一步蔓延,美联储在2009年3月启动了第一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简称QE1),截至目前已经推出了QE4。总体来看,2013年美国经济的复苏势头良好,失业率下降的速度也快于美联储2012年年底的预期,通胀水平依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势头的逐渐夯实,美联储也开始逐渐将量化宽松政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栗亮
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最明显的外部效应包括资本流动效应、跨国间的汇率变化或相对价格的变化。随着美国购债规模的持续收缩和结束,新兴经济体的政策应对将是一个亟需探讨和解决的话题之一。本文以新兴经济体为例,从外溢效应的理论、新兴经济体对于美国量化宽松退出的表现及可能的应对方式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最后得到相应的启示和结论。
关键词:
外溢效应 退出策略 新兴经济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