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25)
2023(11077)
2022(9826)
2021(9468)
2020(7904)
2019(18366)
2018(18385)
2017(36147)
2016(19885)
2015(22224)
2014(22400)
2013(21993)
2012(20438)
2011(18476)
2010(18900)
2009(17565)
2008(16254)
2007(13882)
2006(12292)
2005(10708)
作者
(56620)
(46791)
(46274)
(44261)
(29985)
(22268)
(21178)
(18386)
(17784)
(16903)
(15862)
(15549)
(14824)
(14783)
(14460)
(14430)
(14025)
(13990)
(13378)
(13283)
(11617)
(11462)
(11246)
(10640)
(10418)
(10388)
(10347)
(10279)
(9468)
(9164)
学科
(73402)
经济(73314)
管理(58249)
(54648)
(45973)
企业(45973)
方法(34232)
数学(29632)
数学方法(29233)
(20639)
(19771)
中国(18995)
业经(16471)
(16426)
地方(15157)
(14185)
贸易(14181)
(13797)
(13572)
农业(13564)
(13079)
理论(12875)
(12500)
财务(12437)
财务管理(12416)
(12370)
技术(12135)
环境(11835)
企业财务(11789)
(11614)
机构
大学(278406)
学院(276447)
管理(113138)
(108050)
经济(105535)
理学(97989)
理学院(96938)
管理学(95382)
管理学院(94881)
研究(92877)
中国(68277)
(59743)
科学(57720)
(50175)
(46554)
研究所(42459)
(42252)
中心(41518)
业大(41311)
财经(40016)
(39854)
北京(38164)
(37761)
师范(37489)
(36432)
(34308)
农业(32977)
(32560)
经济学(30844)
师范大学(30337)
基金
项目(190052)
科学(149031)
研究(141383)
基金(136953)
(118424)
国家(117406)
科学基金(100725)
社会(86390)
社会科(81758)
社会科学(81738)
(73588)
基金项目(72859)
自然(66369)
教育(65099)
自然科(64755)
自然科学(64741)
自然科学基金(63569)
(62508)
编号(59116)
资助(56991)
成果(49013)
(42039)
重点(42002)
课题(40622)
(40070)
(39131)
项目编号(36680)
创新(36351)
科研(36190)
教育部(36118)
期刊
(118064)
经济(118064)
研究(84116)
中国(48895)
学报(41734)
管理(41028)
科学(39385)
(38263)
(35939)
教育(34133)
大学(32015)
学学(29803)
农业(27061)
(25189)
金融(25189)
技术(23318)
业经(19543)
财经(18364)
经济研究(18217)
图书(15934)
(15524)
问题(15039)
理论(14405)
科技(13734)
(13543)
实践(13416)
(13416)
现代(12986)
技术经济(12882)
(11634)
共检索到402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素春  李娅  
在经济萧条时,财政刺激计划对于避免震荡、稳定市场、恢复信心、促进增长有重要作用。但当经济止跌企稳时,经济刺激计划要适时退出,否则会带来政府财政负担加大,赤字增加,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助长道德风险和逆市场化改革等一系列负外部效应。本文以美国为例,分析了美国经济救援和经济刺激计划的负外部效应。最后,提出了对中国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实施的反思与启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董杨  
11月3日,美联储正式宣布重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宣布在未来8个月内购买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这是继2009年3月美联储1.7万亿美元注入流动性后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手段,试图通过注入流动性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量化宽松"是央行采用的一种货币政策。当银行利率、贴现率或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为零或接近零时,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琤  
2008年欧美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采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在此种政策的作用下,西方各国经济呈现复苏态势;但同时也造成全球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目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已到了退出的时候,然而该项政策的退出是一个具有复杂性、依存性和外部性的系统工程,退出时机、退出策略和退出工具的选择三者相互依存和制约。大国货币政策在转变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货币政策的调整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即各国货币政策具有内在的相互依赖性和政策一体化效应。文章以美国为例,分析了中央银行(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对实体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提出了如何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并就我国应对美国退出量化货币宽松政策提出了...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范德胜  
美联储从2008年11月首次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截至2012年12月,前后共出台过四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每次出台的背景和内容都不同,所期望解决的问题也有差异。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逻辑是什么?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世界和中国经济产生了怎样的深刻影响?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积极措施应对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一、美国历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内容、背景和效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玉  张玉  
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关乎中国能源安全。采用货币乘数理论和内生性结构突变的平滑机制转移模型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对国际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铀燃料市场的冲击。在"一价定律"的框架下讨论了国际能源价格受到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后,波动如何传导至中国煤炭和石油市场。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通过乘数效应、货币贬值和贸易等途径使得国际原油、天然气、煤炭和铀燃料价格分别上涨了约28.23美元/桶、1.65美元/MMBtu、45.21美元/t和12.05美元/磅。而该政策通过贸易和汇率途径使得中国原油和煤炭价格分别上涨了约15.71美元/桶和10.03美元/t。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扭曲了能源市场的传导机制,使得国内外能源市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亮亮  苗永旺  
在金融危机救助的过程中,美国推出了大规模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对遏制金融危机的蔓延和促使经济复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条件下,美国在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规则、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对待资产价格的态度上都出现了新的变化,与常态时期的货币政策框架相比,体现了较大的差异性,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美国量化宽松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框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虹  马永健  
文章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研究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与退出对以G20国家为主要样本经济体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溢出效应差异比较显著;相对浮动汇率经济体,政策对钉住汇率经济体的影响较大;对中国而言,贸易渠道和输入性通货膨胀效应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作用于我国宏观经济的主要传导途径。另一方面,以美联储加息为主要标志的退出机制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常运行带来不小挑战,尤其应警惕潜在的通货紧缩和币值下行风险;此外,加息有助于缓解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但对我国股市可能造成短暂的负向冲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理  余慧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实施了大规模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些政策促进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同时也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产生了较强的溢出效应。本文选取2008年7月至2013年11月的月度数据,以美联储的基础货币与购债规模为自变量,以金砖五国的经济产出、物价水平、进出口贸易、汇率、资本市场波动、货币供应量为因变量,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的技术方法,研究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金砖五国的溢出效应。结论显示,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金砖国家的影响效果持续而稳定,尤其在短期内会导致金砖国家的实体经济产出上升、促使金砖国家的货币升值,并推动金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小荣  杨东  
本文从研究每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的不同背景及措施入手,研究该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深入探讨了该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造成冲击的途径:分别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利率汇率引起的国际资本流动两个途径进行具体分析,研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如何影响国内通货膨胀水平的,并进行预测。通过分析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的通货膨胀带来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防范正在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造成的负面冲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渤  苏宇慧  于震  
本文采用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GVAR模型),选取24个代表性的国家和经济体实证考察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溢出效应。不仅考察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直接溢出效应,即集中分析美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中国经济各方面的影响,以此衡量中国经济受到冲击;而且评价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间接溢出效应,即从美国整体经济情况变化、对发达国家政策示范效应、对发展中国家冲击压力和国际经济波动等4个角度,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之后,由于政策引致的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中国经济可能带来的间接影响。此外,还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进行了展望。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肖芍芳  黄洁文  
次贷危机后,美国选择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贸易渠道和货币渠道传导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出口额、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有长期正效应,对产出则有短期的正效应,且贸易渠道是该政策传导的重要途径。中国应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冲击,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路妍  方草  
本文采用VAR模型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实施及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汇率、利率作为核心媒介作用于中国短期资本流动,并且其政策调整或退出会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造成一定的冲击。其中,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影响较小;中美利差在短期内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影响明显,长期来看则趋于均衡;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身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在短期内影响明显,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会使中国短期资本流动发生逆转;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与中国短期资本流动之间保持很高的正相关关系。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降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或退出对中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永刚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在采取第一轮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后,还可能采取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并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此,文章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的机理出发,在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所应采取的应对策略,以减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建伟  杨琳  
2010年一季度以后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弱化。在降息、扩大财政赤字规模等刺激经济增长的常规政策措施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为巩固经济复苏势头,美国采取了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非常规措施。量化宽松政策增加的基础货币将导致美元贬值,加大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刺激国际市场短期资本流向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稀释美国债务,加大其他国家持有美元固定收益资产的投资损失。中国持有的大量固定收益美元资产将因此大幅缩水,并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和短期资本大量涌入的挑战,需采取优化外汇储备投资结构、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入管控、加快实施国内企业"走出去"战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等多方面措施应对。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琳  
为应对金融危机负面冲击,美联储于2008年10月份启动了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2010年11月份再度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拟于半年内向市场投放6000亿美元购买国债。目前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良好,特别是2010年12月份公布强劲经济数据后,2011年1月6日美国再次重申将继续实施第二轮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