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85)
- 2023(4579)
- 2022(3854)
- 2021(4103)
- 2020(3143)
- 2019(7826)
- 2018(7574)
- 2017(11595)
- 2016(7791)
- 2015(9003)
- 2014(9343)
- 2013(8438)
- 2012(8206)
- 2011(7861)
- 2010(8257)
- 2009(7453)
- 2008(7397)
- 2007(6296)
- 2006(5759)
- 2005(5457)
- 学科
- 教育(19271)
- 济(19062)
- 经济(19031)
- 中国(13263)
- 管理(10955)
- 业(9414)
- 学(8693)
- 理论(7843)
- 方法(6869)
- 企(6859)
- 企业(6859)
- 农(6168)
- 教学(6069)
- 数学(5563)
- 数学方法(5403)
- 发(5244)
- 财(4596)
- 发展(4590)
- 展(4467)
- 融(4437)
- 金融(4436)
- 研究(4201)
- 贸(4070)
- 贸易(4069)
- 农业(4016)
- 易(3954)
- 业经(3928)
- 制(3777)
- 和(3661)
- 银(3659)
- 机构
- 大学(106712)
- 学院(98656)
- 研究(45731)
- 济(31831)
- 经济(30892)
- 教育(30665)
- 中国(28081)
- 管理(27167)
- 科学(27048)
- 范(26963)
- 师范(26840)
- 京(25737)
- 所(24131)
- 理学(22733)
- 师范大学(22719)
- 理学院(22213)
- 研究所(22102)
- 管理学(21524)
- 管理学院(21301)
- 中心(18658)
- 北京(17580)
- 江(16681)
- 农(16282)
- 院(16161)
- 财(15746)
- 技术(14413)
- 州(12930)
- 农业(12855)
- 研究院(12693)
- 业大(12671)
- 基金
- 项目(60430)
- 研究(51232)
- 科学(48526)
- 基金(40361)
- 家(35353)
- 国家(34897)
- 教育(32381)
- 社会(28895)
- 科学基金(27553)
- 社会科(26859)
- 社会科学(26854)
- 成果(23619)
- 划(23500)
- 省(23355)
- 编号(23333)
- 基金项目(20071)
- 课题(20041)
- 年(17032)
- 自然(16108)
- 重点(16103)
- 资助(16039)
- 部(15759)
- 自然科(15695)
- 自然科学(15687)
- 自然科学基金(15402)
- 规划(14565)
- 发(14343)
- 性(14266)
- 教育部(13921)
- 项目编号(13692)
共检索到173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万金
美国道德教育从1955年到2005年,经过50年的演进和派别之间的竞争与互补,从衰退走向复苏,从寻求革新走向回归传统,形成了美国德育的整体框架———六大势力和三大阵营。六大势力为:澄清道德价值、发展道德认知、弥补道德情感、训练道德行为、回归传统美德、激发道德动机。其中,前四种势力属于革新阵营,第五种势力属于传统阵营,第六种势力属于超越阵营。
关键词:
美国 道德教育 德育 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华敏 夏立军
德国在现代教育方面堪称一流,其道德教育也被赋予了深厚的传统和底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尽管中德两国道德教育的性质有本质区别,但借鉴德国先进的道德教育方式与实践经验,对我国德育模式的建构及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是具有积极的启迪意义的。
关键词:
德国 道德教育 德育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静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没有悠久的历史,但却汇聚了许多不同的文化,其道德教育同样多姿多彩,富有特色。没有统一教材,教育形式多样美国特殊的移民文化,也带来道德教育的多样化。美国高校强调道德教育的多元性,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没有全国统一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和教材,政府只是通过高等教育相关政策对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作出规定。在具体实施中,政府不干涉,各州各高校道德教育非常自由,可以结合自身实际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冬娜
本文在对高校道德教育模式追根溯源的基础上,分析其不同发展历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从中得出对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道德教育模式 道德教育 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秋月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威胁和挑战,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开始重视低碳、节能、防治污染等环保工作,并掀起了一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浪潮。美国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因其起步早、成效快和规范有序,成为世界各国争先学习和仿效的对象。因此,研究分析美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其特色,结合中国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中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建议和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准,助力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卢艳红
社会实践活动是意义世界创生的现实基础,意义世界的形成一般根源于人类生活的内在矛盾,意义只有在理解的过程中产生,意义世界的形成是以人类的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为前提的,其形成过程是一个人的主体性及价值标准不断彰显、提升的辩证发展的过程。意义世界形成的一般特点给道德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启示,即道德教育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道德教育无论如何都不能远离生活;道德教育要关注青少年学生道德敏感性的培养;创设真实的道德冲突是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坚持一元价值导向的引领始终是道德教育的主旋律;道德教育的成功进行呼唤教育者的教育智慧。
关键词:
意义世界 形成特点 道德教育 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晶晶 朱小蔓
当代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基于西方关怀伦理的思想传统,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诺丁斯的关怀所具有的具体性、个体性、主体间性等特征彰显了鲜明的时代个性。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强调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对学生体验和感受的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和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提出了道德教育的四种方法,以身作则、对话、实践和认可。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命就要尊重并合理引导生命的个性、差异性;即便每个人都实现了最好的自我,差异仍然难免。
关键词:
诺丁斯 关怀 道德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炜 陈洁
为更好应对全球科技战略博弈,美、欧等主要工业化国家一直着力探索工程教育系统变革路径,以加速实现工程技术创新。本文借鉴全球工程教育变革创新的先进经验,运用历史回溯法和关键事件分析方法,翔实梳理了美国工程教育研究发展演进的阶段性特征,深度总结了工程教育研究学术共同体中专业性社会组织、学术研究机构和高校学科组织三个核心主体的角色功能,提出应当构建有机融合社会网络、研究规范和专业培训等多重作用机制的工程教育研究学术共同体,进而推动建设与我国“新工科”教育改革、理论建构、专业实践和师资能力相匹配的社会支持系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汪静 李晓琴
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法律职业教育应当涵盖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当始于法律职业准入前,即学生在接受高等法学职业教育的同时,就应当接受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然而,我国的法学职业教育长期以来着力重视基本法律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传授,却忽视了教导学生如何在将来的职业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来寻求现实法律的公正,如何保持职业的操守与规范,如何保证职业的廉洁性。美国的法学职业教育非常重视法律职业道德的教育与培养,对美国法学职业教育中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进行系统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拓展思路为完善我国法学职业教育中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体系所借鉴。
关键词:
法律职业 法律职业道德 职业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郅庭瑾 曹丽
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伦理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维度,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伦理迈进的过程中,体现了教师从职业走向专业化的发展趋势。通过深入比较中西方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对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专业化和教师队伍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
美国 教师 职业道德 专业伦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小敏
哈佛道德推理课程是哈佛大学本科核心课程七大部分之一,道德推理课程帮助学生接受较高的道德标准,以经典阅读和探究性学习为主,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西方伦理道德观念的建构,使学生具备作出合理的道德和政治选择能力。哈佛道德推理课程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课程建构方面的科学性,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有很好的启示。
关键词:
哈佛大学 道德推理课程 高校道德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孙颖 安俐静 怀丽
在道德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违反学术道德的现象也成为备受社会瞩目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以学术研究后备群体——博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该群体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包括学术底线、学术正义和学术自觉三个层面。因此今后在构建博士生的学术道德教育体系时,应该以该群体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三个层面的认知架构为基础,逐步纠正博士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以降低他们未来实施学术不端行为的可能性,为社会培养具有高尚学术道德水平的学术队伍。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学术认知 道德规范 教育构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唐汉卫
传统与现代、宗教与世俗、自由与保守、一元与多元是贯穿于20世纪美国道德教育的内在张力。分析和透视这些基本关系,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把握20世纪美国道德教育的历史脉动,而且对我国的道德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 道德教育 品格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伟平
一 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改善他们的道德品质,使他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要求?对于这一各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美国中小学长期以来所奉行的是“准则中性”(Values neutrality)策略。在相当多的美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师眼里,中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活动,充其量不过是一次“旅行”罢了。其主要任务是接受一定的专门训练,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江琦 纪婷婷 邓欢 马静
面对日益突出的社会道德问题,传统的"道德认知教育"显得力不从心。认知神经科学对道德领域的介入,可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说明道德判断既是"认知推理的"也是"情绪直觉"的过程,在某些道德情境中情绪直觉过程还起着主要作用。培养学生们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内化情感充裕的道德知识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带给我们的最重要启示,也是解决现行认知德育教育低效的根本途径。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德育教育除了应从德育内容的科学选择入手外,还要合理运用教育设计、教育实施和教育评价等一系列整合性实施策略。
关键词:
道德判断 认知神经科学 情绪 道德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