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0)
2023(11934)
2022(10072)
2021(9185)
2020(7560)
2019(17073)
2018(16887)
2017(32534)
2016(17809)
2015(19962)
2014(20018)
2013(19550)
2012(18555)
2011(17194)
2010(17272)
2009(16043)
2008(15254)
2007(13734)
2006(12495)
2005(11437)
作者
(50230)
(42126)
(41699)
(39888)
(26978)
(19863)
(19072)
(16230)
(16064)
(15178)
(14268)
(13798)
(13736)
(13427)
(13249)
(12961)
(12462)
(12178)
(12177)
(11884)
(10800)
(10169)
(10160)
(9739)
(9533)
(9290)
(9152)
(9013)
(8471)
(8323)
学科
(88666)
经济(88579)
管理(47295)
(40382)
(31318)
企业(31318)
方法(29042)
数学(26027)
数学方法(25776)
地方(23120)
中国(21343)
(21313)
(19592)
贸易(19583)
(19074)
(18764)
业经(16623)
(16584)
(15418)
地方经济(14200)
农业(13819)
(12973)
(12825)
金融(12817)
(12376)
银行(12361)
环境(12142)
(11991)
(11962)
(11700)
机构
学院(251621)
大学(250665)
(116309)
经济(113902)
研究(92841)
管理(91031)
理学(76632)
理学院(75746)
管理学(74543)
管理学院(74066)
中国(71837)
(54014)
(53625)
科学(52440)
(46772)
中心(41887)
研究所(41860)
财经(41611)
(40267)
(38479)
(37612)
经济学(37560)
(34481)
北京(34223)
师范(34204)
(34026)
经济学院(33651)
业大(33408)
(31252)
财经大学(30343)
基金
项目(159689)
科学(125646)
研究(121005)
基金(115009)
(99309)
国家(98469)
科学基金(83551)
社会(78039)
社会科(74012)
社会科学(74000)
(61819)
基金项目(59281)
教育(55271)
(51787)
自然(50782)
自然科(49575)
自然科学(49561)
编号(49258)
自然科学基金(48670)
资助(47938)
成果(41405)
(36163)
重点(35856)
(35712)
课题(35537)
国家社会(32655)
(32398)
教育部(31071)
(30870)
创新(30409)
期刊
(138551)
经济(138551)
研究(85927)
中国(52690)
(40982)
(35364)
管理(34832)
学报(34520)
科学(32912)
(30244)
金融(30244)
教育(29125)
大学(27276)
学学(25402)
经济研究(23881)
农业(23589)
技术(22558)
财经(21243)
业经(20461)
(18549)
问题(18261)
(17521)
国际(15966)
世界(14018)
技术经济(13142)
(12226)
统计(12221)
现代(11440)
理论(11126)
(11060)
共检索到404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栗亮  
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最明显的外部效应包括资本流动效应、跨国间的汇率变化或相对价格的变化。随着美国购债规模的持续收缩和结束,新兴经济体的政策应对将是一个亟需探讨和解决的话题之一。本文以新兴经济体为例,从外溢效应的理论、新兴经济体对于美国量化宽松退出的表现及可能的应对方式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最后得到相应的启示和结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大为  孙文奕  
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使流动性收紧、资产价格下降、长期利率上升、资本回流。而资本流动逆转将直接引发新兴经济体资产价格和汇率波动,通过汇率和贸易渠道影响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为应对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新兴经济体可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外汇缓冲政策、资本流动管理政策等减少资本流出的冲击。同时,新兴经济体还应加强区域货币合作,积极协调创建国际货币提供机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谢洁玉  周密  
美联储启动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进程,但全球经济并未因此而欢欣鼓舞。该项政策推出时曾经饱受诟病,政策真要退出却又引发更多担忧。新兴经济体受外部资本抽离而坠入经济悬崖的危险被反复提及,类似亚洲金融危机的经济动荡似乎又将重演。一、危机后美元强行介入新兴经济体市场2007年次贷危机发生后,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金亮  杨水清  刘园  
自2008年底以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实施了三轮大规模的资产购买计划(LSAP)和国债展期计划。大量的机构抵押支持债券,机构债务证券与长期国债的推出,为全球资本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这些资金一部分在美国本土银行体系内循环,降低了美国本土的融资成本;一部分通过利差交易流向全球高风险市场,导致美元全面贬值、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飚升、新兴市场资产价格膨胀等。2013年12月美国相继减少证券购买、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国债金额,实施5年多的量化宽松政策迎来重要的转折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金亮  杨水清  刘园  
自2008年底以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实施了三轮大规模的资产购买计划(LSAP)和国债展期计划。大量的机构抵押支持债券,机构债务证券与长期国债的推出,为全球资本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这些资金一部分在美国本土银行体系内循环,降低了美国本土的融资成本;一部分通过利差交易流向全球高风险市场,导致美元全面贬值、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飚升、新兴市场资产价格膨胀等。2013年12月美国相继减少证券购买、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国债金额,实施5年多的量化宽松政策迎来重要的转折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金亮  杨水清  刘园  
自2008年底以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实施了三轮大规模的资产购买计划(LSAP)和国债展期计划。大量的机构抵押支持债券,机构债务证券与长期国债的推出,为全球资本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这些资金一部分在美国本土银行体系内循环,降低了美国本土的融资成本;一部分通过利差交易流向全球高风险市场,导致美元全面贬值、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飚升、新兴市场资产价格膨胀等。2013年12月美国相继减少证券购买、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国债金额,实施5年多的量化宽松政策迎来重要的转折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后,国际资本出现回流,加速了新兴经济体市场泡沫的破灭,有效降低了通货膨胀水平与大宗商品价格,也将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境地。新兴经济体政策当局如何调节市场利率与加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管理来调控本国经济是当前宏观调控的核心问题。文章以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与退出为研究对象,侧重分析其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并探讨新兴市场如何应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维持本国金融市场与经济稳定。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田俊领  
一、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一)量化宽松政策概述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英国和欧元区国家采用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非传统的货币政策,当传统的货币政策失效时,中央银行可以使用QE政策工具,比如,从商业银行和其他私人机构那里购买一定数量的金融资产,提高金融资产的价格,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数量。通过购买长期政府债券,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以降低长期利率(伯南克,2009),防止通货紧缩。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成祥  卜振兴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加强,政策间的相互影响也愈发明显。2008年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也重创了美国经济,为了有效应对危机,美国推出了量化宽松政策。到目前为止,美国一共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其中第一、二轮宽松政策已经退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刚刚退出。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有力刺激了经济的增长,大大降低了国内失业率,同时,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其他国家的经济、金融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文章着重研究了美国退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人民币国际化和经济改革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文章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虹  马永健  
文章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研究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与退出对以G20国家为主要样本经济体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溢出效应差异比较显著;相对浮动汇率经济体,政策对钉住汇率经济体的影响较大;对中国而言,贸易渠道和输入性通货膨胀效应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作用于我国宏观经济的主要传导途径。另一方面,以美联储加息为主要标志的退出机制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常运行带来不小挑战,尤其应警惕潜在的通货紧缩和币值下行风险;此外,加息有助于缓解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但对我国股市可能造成短暂的负向冲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谭小芬  殷无弦  戴韡  
本文以11个新兴市场国家作为研究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考察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公告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结果发现:(1)美联储有关QE退出的公告事件导致新兴经济体货币贬值、主要股指下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2)2013年6月19日、2013年9月18日美联储的声明事件对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其影响在统计上相当显著,6月19日事件的影响程度大于5月22日事件;且不同国家受影响程度不同,巴西、土耳其等国受到的不利影响较大。(3)资产价格变动与各国经济状况有关,对于经济基本面更好、金融市场更完善的国家,受QE退出的不利影响较小。因此,新兴市场应努力巩固宏观经济基本面的长期稳定态势,降低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易宪容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无论是退出还是延续,都会对全球经济及市场造成巨大的影响。因为,当前以信用货币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国的货币政策既是本国的也是国际的,因此美国货币政策的任何变化都会对国际市场产生巨大冲击,而现代金融市场的本质异化更是把这种影响与冲击无限地放大。本文全面分析了美联储五年来推出QE所产生的实际效果,美联储的决策机制,QE退出可能时机、路径及方式,以及对国内外市场的重大冲击,并指出QE退出是一种必然,中国政府要估足QE退出对全球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并尽早地准备最好的应对方式,以便减弱QE退出对中国经济与金融的影响和冲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天国  
美国多年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已经开始进入逐步退出阶段。其中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重要变化在于提高基准利率,回收国际金融市场的流动资金,以实现资产负债表的正常化。本文基于1993-2013年世界宏观经济和金融数据,利用GMM方法和PVAR模型,重点研究美国提高基准利率时,通过实体经济渠道和金融市场渠道对新兴经济体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并且提出新兴经济体可以采取的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小宇  于依洋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速、中国通货膨胀率的三元非线性平滑迁移自回归模型,对美国常规货币政策时期和量化宽松时期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并且在常规货币政策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期,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高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小宇  于依洋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速、中国通货膨胀率的三元非线性平滑迁移自回归模型,对美国常规货币政策时期和量化宽松时期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并且在常规货币政策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期,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高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管涛  陈之平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将极大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和跨境资本流动。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和美国及其他经济体现实经济状况两个角度分析了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前景,认为这一政策是利弊权衡后的现实选择,但是退出的过程将充满风险。随着流动性的趋紧和美元利率的上升,当前国际经济体系中潜在的脆弱性有可能暴露,经济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上升。为了应对可能的不利局面,中国应及早练好内功,增强抵御和化解外部冲击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