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98)
- 2023(12415)
- 2022(10379)
- 2021(9321)
- 2020(7803)
- 2019(18181)
- 2018(17965)
- 2017(34359)
- 2016(19095)
- 2015(21726)
- 2014(21859)
- 2013(21752)
- 2012(20352)
- 2011(18531)
- 2010(18751)
- 2009(17509)
- 2008(17536)
- 2007(15786)
- 2006(13723)
- 2005(12888)
- 学科
- 济(79052)
- 经济(78942)
- 管理(59300)
- 业(50813)
- 企(41962)
- 企业(41962)
- 方法(34304)
- 数学(30339)
- 数学方法(30077)
- 财(23732)
- 农(20808)
- 中国(20269)
- 制(19389)
- 贸(19199)
- 贸易(19192)
- 易(18792)
- 学(16445)
- 业经(16267)
- 环境(16228)
- 地方(14821)
- 融(13939)
- 金融(13935)
- 银(13913)
- 银行(13885)
- 出(13558)
- 务(13348)
- 财务(13316)
- 农业(13275)
- 财务管理(13273)
- 行(13263)
- 机构
- 大学(276026)
- 学院(273214)
- 济(116973)
- 经济(114459)
- 管理(101749)
- 研究(94145)
- 理学(86657)
- 理学院(85689)
- 管理学(84352)
- 管理学院(83818)
- 中国(72689)
- 京(58144)
- 财(57121)
- 科学(55015)
- 所(47594)
- 农(44874)
- 财经(44203)
- 中心(43528)
- 江(43082)
- 研究所(42654)
- 经(39969)
- 业大(39032)
- 经济学(37348)
- 北京(36877)
- 范(36099)
- 师范(35749)
- 农业(35097)
- 院(33939)
- 经济学院(33912)
- 州(33487)
- 基金
- 项目(177298)
- 科学(139250)
- 研究(132158)
- 基金(128518)
- 家(111144)
- 国家(110250)
- 科学基金(94031)
- 社会(84145)
- 社会科(79795)
- 社会科学(79772)
- 省(69088)
- 基金项目(67260)
- 教育(62260)
- 自然(58892)
- 划(58271)
- 自然科(57483)
- 自然科学(57464)
- 自然科学基金(56445)
- 编号(53503)
- 资助(52549)
- 成果(44890)
- 部(40672)
- 重点(40562)
- 发(38250)
- 课题(37919)
- 制(37367)
- 创(37035)
- 教育部(35289)
- 国家社会(35073)
- 创新(34828)
- 期刊
- 济(129114)
- 经济(129114)
- 研究(84588)
- 中国(58446)
- 财(46307)
- 学报(41110)
- 农(40894)
- 管理(37479)
- 科学(37332)
- 教育(33541)
- 大学(31886)
- 学学(29572)
- 融(27906)
- 金融(27906)
- 农业(27170)
- 技术(24666)
- 财经(22266)
- 经济研究(20990)
- 业经(19328)
- 经(19109)
- 问题(17527)
- 贸(16785)
- 业(15404)
- 国际(15004)
- 理论(13552)
- 技术经济(13391)
- 世界(13378)
- 版(13241)
- 图书(12400)
- 统计(12264)
共检索到421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永
美国的二氧化碳历史排放,要求其在《巴黎协定》中承担相应的财政资助责任。特朗普因此决定退出《巴黎协定》。美国退不退出《巴黎协定》,都不能逆转美国地方政府主导的北美碳定价体系,更不能逆转欧盟和各国的碳定价减排体系。已经初具规模的全球市场化碳定价机制、政府化碳定价机制和中国的全国统一碳市场定价体系,将在未来碳资源配置、碳政治博弈、碳经济转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姬
2017年3月28日,特朗普在美国环保局签署了一份名为"能源独立"的行政令,这份行政命令最重要的内容是要求"暂缓、修改或废除"奥巴马政府的《清洁电力计划》。《清洁电力计划》是奥巴马政府环境能源政策、气候政策的核心,也是美国政府履行《巴黎协定》的重要基础。如今,这位个性鲜明、不按常理出牌的美国新总统,试图改变美国的能源政策及气候政策。众所周知,特朗普一直以"反气候变化、振兴传统能源"著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姬
2017年3月28日,特朗普在美国环保局签署了一份名为"能源独立"的行政令,这份行政命令最重要的内容是要求"暂缓、修改或废除"奥巴马政府的《清洁电力计划》。《清洁电力计划》是奥巴马政府环境能源政策、气候政策的核心,也是美国政府履行《巴黎协定》的重要基础。如今,这位个性鲜明、不按常理出牌的美国新总统,试图改变美国的能源政策及气候政策。众所周知,特朗普一直以"反气候变化、振兴传统能源"著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杜强
气候变化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合作共治成为全球共识。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是全球气候治理新挑战。中国在既往的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中,采取了积极行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展现出负责任、敢担当的大国形象。未来,中国应回应国际社会的期待,主动担当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主导者角色,共同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气候治理机制。
关键词:
巴黎协定 气候治理 策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杜强
气候变化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合作共治成为全球共识。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是全球气候治理新挑战。中国在既往的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中,采取了积极行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展现出负责任、敢担当的大国形象。未来,中国应回应国际社会的期待,主动担当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主导者角色,共同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气候治理机制。
关键词:
巴黎协定 气候治理 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江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然而,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美国并未真正退出该条约。因为《巴黎协定》的条文规定明显限制了美国的退约行为。对此,国际法形式主义理论认为,正是基于法律形式的存在,国际法对美国的退约行为产生了相应的制度粘性。未来,对中国而言,一方面,应重视《巴黎协定》后续规则构建中的形式要件,积极把握规则设计的剩余权力。另一方面,也应与美国开展富有成效的对话与沟通,以期促成全球温室气体减排。
关键词:
国际法 法律形式主义 《巴黎协定》 美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何彬
在全球变暖问题所引致的国际利益冲突中,美国因为其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受到举世瞩目。正因如此,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才会在美国国内以及国际社会引发巨大反响,并引起学术界的广泛热议,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运用修正的利益基础解释模型,纳入了三个重要的分析因素,包括生态脆弱性、减污的经济成本以及国内政治因素,分析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背后考量,并重点分析了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影响可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导致《巴黎协定》的成效大打折扣;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成龙
《巴黎协定》国际碳交易机制发生了巨大的嬗变并给相关制度设计带来了相应挑战。首先,其主体范围从局部参与扩大到全球参与,使得双重核算风险增加并牺牲了可惩罚性。其次,其减排目标由短期静态的绝对数量目标向长期动态的国家自主贡献加强转变,从而较难形成“自上而下”国际层面的总量控制并可能会产生反向的不正当激励。再次,减排指标由同一性转变为多样性,给建立稳健统一的会计核算规则带来了巨大挑战。最后,其价值取向从京都三机制侧重经济性转向侧重环境完整性,对《巴黎协定》国际碳交易机制如何平衡经济灵活性与更加严格的环境完整性要求带来挑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党庶枫 曾文革
国际碳交易是为凝聚气候治理集体行动的经济机制。《巴黎协定》创建了新碳交易机制,但减缓成果内涵不清,转让条件不明,国际转让机制与新核证机制关系暧昧,且核证机制的基线模式因缔约方争议而悬置,新碳交易机制形态与结构不确定性诸多。但从《巴黎协定》规范与缔约方争议中亦可推知新碳交易机制的新趋向。国际排放权的法律基础不存、减缓成果多元化与生成的去中心化,决定了国际排放交易机制的消亡。"部门核证机制"备受缔约方推崇,核证机制初显模式异变。新趋向下,中国肩负争取碳交易经济利益的压力,面临着碳市场连接的风险与机遇,以及部门核证机制的制度挑战。中国应在稳健有序的碳交易秩序建设中,逐步摸索碳市场连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邹骥 陈济 钟洋
绿色气候基金(GCF)是实现全球气候治理、开展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重要资金工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规定发达国家应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支持,由2010年坎昆会议决定建立的GCF是《公约》下资金机制的两个运营实体之一,也正是发达国家履行《公约》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的主要窗口。GCF的重要性也得到了二十国集团(G20)的认同。今年第二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联合公报在谈及气候资金问题时着重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龙圆圆 张海燕
本文以《巴黎协定》签署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碳风险对非标审计意见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面临的碳风险越高,审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低。机制检验表明,在环境规制下,企业在碳风险压力下主动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并提升了ESG表现,审计师则降低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审计师行业专长程度对企业碳风险的环境审计结果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在区分企业规模、内部控制质量时,碳风险对审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影响也表现出异质性。本文将碳风险与非标审计意见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为发挥环境审计作用约束碳排放行为提供了新视角,也对于深入推进减污降碳、实现双碳目标具有政策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薛睿
世界碳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将深刻改变未来碳市场的国际格局。世界碳市场的新变化,包括全球碳减排责任发生变化、国际碳减排目标及治理方式的变化、中国在全球碳市场的角色转变等,都反映了《巴黎协定》框架下世界碳市场发生的新变化。世界碳市场的变化为中国带来严峻的挑战,包括碳减排压力增加、争夺世界碳市场话语权竞争压力增大、低碳产业国际竞争压力增大等。中国要积极应对世界碳市场的变化,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展开碳市场国际交流合作、同《巴黎协定》缔约国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威胁。
关键词:
《巴黎协定》 世界碳市场 中国应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薛睿
世界碳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将深刻改变未来碳市场的国际格局。世界碳市场的新变化,包括全球碳减排责任发生变化、国际碳减排目标及治理方式的变化、中国在全球碳市场的角色转变等,都反映了《巴黎协定》框架下世界碳市场发生的新变化。世界碳市场的变化为中国带来严峻的挑战,包括碳减排压力增加、争夺世界碳市场话语权竞争压力增大、低碳产业国际竞争压力增大等。中国要积极应对世界碳市场的变化,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展开碳市场国际交流合作、同《巴黎协定》缔约国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威胁。
关键词:
《巴黎协定》 世界碳市场 中国应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明璗
持续了12天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于2016年11月19日在摩洛哥南部城市、素有"上帝故乡"之称的马拉喀什闭幕。马拉喀什气候大会不同于往年的联合国气候大会,此次大会既是联合国一年一度的常规气候大会,同时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2次缔约方大会和《巴黎协定》第一次缔约方大会。因此,此次气候大会在联合国气候大会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其确定了继《京都议定书》之后世界第二份具有法律约束力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