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44)
2023(11016)
2022(9664)
2021(9562)
2020(7844)
2019(18511)
2018(18788)
2017(34673)
2016(19897)
2015(22693)
2014(23075)
2013(21993)
2012(20327)
2011(18313)
2010(18415)
2009(16611)
2008(16210)
2007(14226)
2006(12563)
2005(10852)
作者
(55109)
(45412)
(45264)
(43188)
(29062)
(21920)
(20757)
(18004)
(17569)
(16470)
(15817)
(15072)
(14382)
(14194)
(14065)
(13921)
(13839)
(13634)
(12994)
(12888)
(11362)
(11323)
(10907)
(10393)
(10340)
(10122)
(10100)
(10003)
(9132)
(8982)
学科
(68472)
经济(68387)
管理(51402)
(47016)
(39795)
企业(39795)
方法(33099)
数学(28307)
数学方法(27881)
中国(23009)
教育(22771)
(18628)
(17964)
(16653)
理论(16313)
业经(14786)
地方(13496)
技术(12505)
(12164)
贸易(12158)
(12008)
农业(11813)
(11791)
(11677)
(10586)
财务(10522)
财务管理(10498)
环境(10485)
教学(10469)
企业财务(9918)
机构
大学(277558)
学院(270333)
管理(103405)
(95729)
经济(93220)
研究(92038)
理学(89797)
理学院(88679)
管理学(86915)
管理学院(86402)
中国(62267)
(61186)
科学(58449)
(46445)
(46211)
师范(45902)
(43338)
研究所(42496)
中心(40583)
(40096)
北京(39652)
(39651)
业大(39628)
教育(38357)
师范大学(37741)
财经(35133)
(33192)
技术(32479)
(32452)
(31927)
基金
项目(183413)
科学(144110)
研究(140200)
基金(129199)
(111372)
国家(110299)
科学基金(93714)
社会(83842)
社会科(78916)
社会科学(78893)
(72258)
教育(71017)
基金项目(68477)
(62812)
自然(60587)
编号(60220)
自然科(59148)
自然科学(59135)
自然科学基金(58035)
资助(53364)
成果(51801)
课题(43583)
重点(41626)
(41621)
(39038)
(37820)
项目编号(37345)
教育部(36166)
(35658)
大学(35377)
期刊
(104858)
经济(104858)
研究(87619)
教育(62093)
中国(57166)
学报(42940)
科学(38837)
管理(36979)
(36506)
大学(33355)
(31531)
学学(29638)
技术(27127)
农业(26229)
(18577)
金融(18577)
图书(17235)
财经(16569)
业经(16183)
经济研究(15681)
职业(14485)
(14036)
理论(13504)
(13311)
问题(13111)
科技(13058)
(12852)
论坛(12852)
实践(12617)
(12617)
共检索到399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桂香  
20世纪70年代女性史兴起后,进步主义教育成为美国女性主义教育史学的重要研究主题。基于对男性主导的进步主义教育研究的批判,女性主义者对杜威的生活经历与教育思想进行性别分析,同时在进步主义教育研究中添加被忽视女性的贡献,掀起重寻女性计划。20世纪90年代后,研究者关注到女性群体内部种族与阶级等差异,黑人女性的教育活动被纳入研究视野;在历史书写上不再满足于事实的陈述,将性别纳入社会权力系统中寻求话语分析。从简单添加到关注内部差异、从还原女性贡献到追寻历史解释,研究路径的转变体现美国史学与女性史学发展变迁的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诸园  周采  
战后,随着西方历史学的转向以及美国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美国女性主义教育史学研究模式也发生了嬗变,从传统教育史学向新教育史学迈进。美国女性主义教育史学经历了从妇女史到妇女教育史,再到妇女-社会性别教育史,而后,随着科学的发展,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史学开始对传统教育史学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和讨论,在全球史观的影响下,美国女性主义教育史学走向了整合与深化。教育史学家们围绕着妇女教育问题,引入了社会性别的分析范畴,探讨美国女性主义教育史学的发展趋势。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甘永涛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法国,传统女性主义教育持两种妇女观,一是“父权制”妇女观,二是“父权制”批判妇女观。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两种态度:一是激进女性主义的态度。二是当代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态度。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具有明显的先进性,但仍旧没有走出两性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对于传统女性主义教育的批判性重建,还必须从后现代文明中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观念需求借鉴。只分析性地找出传统、现代、后现代三种女性主义教育类型地一般特征与具体表现还是不够地,女性主义教育学更重要的使命,是要整合这三种教育资源,女性主义教育建构尚需要实现传统、现代、后现代三重视野的“视界融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甘永涛  王新华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三次浪潮出发,分析了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缘起,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后现代教育学的概念表述、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中唯本论、建构论等派别的观点,最后介绍了其他派别对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批判性观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文军  
“女性主义”(feminism)一词源于英语 ,泛指欧美发达国家中主张男女平等的各种思潮。①这一思潮的发展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 ,从18世纪现代主义开始盛行 ,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女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主要特征是 ,否定了经典女性主义“男女平等”的概念 ,从“平等”观走向“差异”观 ,承认男女之间的差异 ,以此为基础 ,分析男女性之间的关系 ,从女性的独特性出发 ,来看待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兴起在教育领域的反映 ,是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本文拟对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本质论与构成论的观点进行简要述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萍  
在女性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当代美国教师研究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关注女性的经验,强调建构杰出女教师的多重身份,关注教学工作对普通女教师的意义;在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论阐释上,主张重新探讨教学工作的公共属性,将关怀和养育融入专业化的概念内涵;在关于教学工作对教师性别身份认同的讨论中,主张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教学工作对不同群体教师的性别身份认同的影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辉  
本文从女性主义教育的思想基础女权主义运动入手 ,分析了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激进的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黑人女性主义、心理分析的女性主义和批判的女性主义 ,在此基础之上 ,论述了女性主义教育富有个性的研究对象、鲜明的研究主题和独特的研究视角 ,最后 ,展望了女性主义教育的前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群  
本文在厘清女性主义运动的三次思潮的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归纳女性主义的认识论基础和女性主义方法论,进而深入到现代西方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女性主义思潮,并描绘出女性主义运动、女性主义认识论、方法论以及教育管理理论研究中的女性主义研究的内在脉络。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忠敬  
女性主义理论不仅批判了课程文化中的男性霸权 ,而且批判了主流课程文化的认识论 ,对课程中存在的对女性的省略、忽视、刻板化和歪曲进行了揭露 ,对男性中心课程进行了批判。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汪霞  
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立场理解课程是课程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也是目前国际课程研究领域独具特色的理论流派之一。研究者把女性及其有关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重视女性的知识和经验,以女性自身的特点建构和发现意义。提出“关怀”是女性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也是教育最原始的职责,并建议采取关怀的而非技术的思维方式来修正和组织教育,倡导整合的思维模式,建立和谐、合作的人际关系、研究关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清  靳玉乐  
西方女性主义课程研究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特点在课程领域独树一帜,它从社会性别入手所开创的课程研究新视野以及所宣扬的反实证主义、反男性霸权、关注女性经验、倡导平等对话等方法论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斌贤  钱晓菲  
约翰逊对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兴起和传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历史贡献从未得到应有的评价,这成为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的一个未解之谜。传统的男性中心教育史学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约翰逊本人长期专注于推广有机教育学校实验、为学校募集更多经费而无暇参与进步主义教育协会的工作,她始终坚持激进的儿童中心论而难以适应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意识形态的转变,同样是其被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快速湮没的关键因素。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琴  
社会主义教育剧是1962~1965年最主要的戏剧思潮和戏剧样式。这些戏剧塑造了一批女性社会主义新人。她们身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她们不仅是图解其时政治理念的符号,而且直接孕育了样板戏中的女性形象。她们不仅是图解其时政治理念的符号,而且直接孕育了样板戏中的女性形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月茹  陈英敏  
女性主义教材观主张改革现存的课程,消除隐藏在课程尤其是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甚至提供女性自己的知识,为先进的性别文化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为教科书编制者提示了有关性别歧视问题多向度、纵深化思考的方向。但其也存在着过分强调性别平等,鼓吹女性认知优越论,课程内容改革定位发生偏差等缺陷。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进步主义是美国最为重要的教育思潮,对20世纪美国教育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及其变迁轨迹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关于进步主义教育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是歧见颇多。尽管进步主义教育作为一种思潮、一个运动具有极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但梳理百余年进步主义教育概念史,对各个时期出现的各种界定进行划分和辨析可以发现,进步主义教育的本质在于强调教育应该以儿童作为出发点,以儿童的整体发展为目的。进步主义教育是一种"儿童在中心"而非"儿童是中心"的教育观念,由此改变了教育思考和实践的方向,深刻影响了20世纪美国教育演变的轨迹,成为20世纪世界教育的重要遗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