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833)
- 2022(1591)
- 2021(1501)
- 2020(1175)
- 2019(2657)
- 2018(2726)
- 2017(5281)
- 2016(3012)
- 2015(3217)
- 2014(3278)
- 2013(3468)
- 2012(3423)
- 2011(3368)
- 2010(3398)
- 2009(3197)
- 2008(3102)
- 2007(2672)
- 2006(2356)
- 2005(2415)
- 2004(2147)
- 学科
- 济(10597)
- 经济(10583)
- 管理(5801)
- 方法(5103)
- 业(4533)
- 企(4330)
- 企业(4330)
- 数学(4174)
- 数学方法(4134)
- 融(3303)
- 金融(3303)
- 理论(3140)
- 银(2693)
- 银行(2692)
- 中国(2641)
- 行(2596)
- 学(2444)
- 财(2432)
- 贸(2235)
- 贸易(2233)
- 易(2187)
- 制(2052)
- 业经(1951)
- 教育(1595)
- 务(1543)
- 策(1543)
- 财务(1533)
- 财务管理(1532)
- 国际(1505)
- 法(1482)
- 机构
- 大学(45343)
- 学院(40944)
- 济(19123)
- 经济(18709)
- 研究(16466)
- 中国(14858)
- 管理(13567)
- 理学(11165)
- 理学院(11021)
- 管理学(10869)
- 管理学院(10793)
- 京(9824)
- 财(9732)
- 所(8476)
- 财经(7665)
- 中心(7625)
- 科学(7590)
- 研究所(7532)
- 范(7208)
- 师范(7182)
- 经(7126)
- 融(6990)
- 金融(6942)
- 北京(6842)
- 经济学(6693)
- 师范大学(6258)
- 人民(6240)
- 银(6051)
- 经济学院(6050)
- 财经大学(5926)
共检索到71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明朝 韩龙
2007年,美国参众两院针对人民币汇率提出的十几份法案,这些法案与此前的法案相比体现出了不同的特征,其中的一个突出内容是把人民币汇率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提交WTO解决。美国若根据GATT第15条第4款向WTO申诉,不仅有悖于国际经济秩序的安排和IMF与WTO的国际分工,而且我国的汇率安排也不构成对GATT目的实现之妨碍。美国若依据反补贴协定禁止性补贴的规定,把人民币汇率问题提交WTO,或径直由美国采取反补贴措施,则难以满足财政资助、利益给予和专向性等标准。美国这些举动胜算不大,但我国应对这些动态进行跟踪研究,做好准备。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立法动向 反补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刚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全球经济失衡尤其是中美经济不平衡越来越明显,人民币汇率中美博弈不断升级就是这种失衡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最为直观的反映。国外学者主要从中国经常账户顺差上涨的成因、人民币与全球经济不平衡的关系、人民币需升值的程度及其可能效应、WTO框架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合法性、工业化国家的潜在反应以及中国的潜在反应六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人民币低估 汇率 货币操纵 货币争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丁剑平 黄嬿
四十年之前人民币有过"双轨制"(人民币调剂价swap rate),四十年之后人民币也存在"双轨制"(离岸人民币汇率offshore rate),但今昔不能同日而语,而是螺旋式上升,发生质的变化。一个是在官价之外兼顾企业的换汇成本,一个则是与资本完全自由流动下的汇率的波动来观察联动效应。四十年之前中国正视官价"高估"问题,四十年之后中国又开始正视货币国际化问题。目前的"中间价""参考篮子"和"逆周期因子"都还只是过渡时期的权宜措施。将特别提款权与亚洲的另一货币(日元)作为比较可知,中日两国汇率都是适应着企业竞争力来变动的:及时消除"高估"能让企业幸存下来;及时剔除"低估"能磨砺企业的竞争力。随着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协方差的收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将会"水到渠成",但不会"一劳永逸"。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彭红枫 陈文博 谭小玉
随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以及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引起了理论界及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的时机、收益与成本、战略目标与路径选择、程度衡量、前景测算、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对国内外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尹刚
试析人民币汇率近期走向尹刚回顾1994年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几个主要因素,无论是对外贸易顺差、外商来华投资大量增加,还是金融宏观紧缩,归根到底就是外汇供应增多,人民币供应相对减少。正是外汇的供大于求,促成了人民币汇率的上升。那么,1995年的外汇和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卓红 邢尧
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7年时间缓慢升值超过30%;2012年10月汇率出现明显异动,甚至触及"涨停板",引发各界对政策走势与宏观经济的进一步关注。本文分析了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对我国市场资金流动、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物价、贸易和就业等因素的可能影响,挖掘当前特殊时点下异动行情所隐含的经济含义。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量化宽松政策 政治性经济周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南琪 周彬 胡铃
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可将基于BBC规则的监控汇率带体制作为近期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关键词:
货币政策 BBC规则 监控汇率带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魏秀敏
改革开放以来,外汇风险越来越成为我国外贸企业,特别是国有外贸企业所面临的一种严重的市场风险。人民币汇率走势越来越为外贸企业所重视。 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已经连续三年“稳中趋升”以后的汇率走势如何呢?笔者仅采取非限制性预测方法对人民币汇率走势作一般性的分析。 一国汇率变动趋势通常与国际收支、利率水平和通货膨胀相关。例如,70年代末期美元汇率下跌与该国国际收支中经常收支恶化直接相关,1980年该国经常收支出现较高顺差后,美元汇率随即上升。另外,造成70年代末美元汇率下降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当时该国通货膨胀率偏高,人们大量把美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鞠颂
人民币汇率币值的定价问题,一直被认为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之一。美国政府始终认为,人民币汇率与其对华贸易逆差存在着强烈的负相关关系,通过人民币升值,是可以缓解中美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进一步消除中美贸易摩擦。中国政府则认为,中美贸易巨额顺差是美国自身经济内部失衡和对华歧视性贸易政策的结果,与人民币汇率币值所谓低估无关。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进出口贸易总量 外部失衡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金山 李宁
本文系统回顾了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视角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将以往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在初步探索阶段,大量研究主要从实证角度简单度量生产率与价格水平、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关注其效应是否成立。在深入发展阶段,研究重点逐渐转移到对该效应的假设条件、传导机制及其他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剖析,对标准模型进行各种方式的拓展。另外,在实证检验方面开始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数据的选择、分析和处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杨红
总体看,2002年我国金融运行健康平稳。主要特点为: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货币流动性稳步上升;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长迅速,居民储蓄增速加快;金融机构贷款增加较多,结构继续优化;金融机构经营效益显著提高;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关键词:
金融运行 货币供应量 贷款 基础货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查贵勇 温耀庆
近来,国际金融市场上刮起了一股“人民币升值”的风潮,本文试图针对主要鼓噪者美日等国的贸易逆差进行分析,明确指出中国出口、中美贸易逆差、中日贸易逆差都与人民币汇率无密切关系,而美日“人民币升值”论是别有用意,其应该采取相应措施缓解国内经济和政治问题,而非采取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陆长荣 丁剑平
近10年来,人民币异军突起,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新生力量。在全球贸易融资、贸易支付以及外汇交易等领域逐渐成为主要货币,这引起了国外理论界的高度关注,而有关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学界,成果丰富。本文基于学术史视角梳理、分析并总结,有助于把握我国学界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的发展轨迹和演变规律。有别于传统视角偏重于"问题与观点",本文以"时间序列"为基本线索,将我国学界的人民币国际化研究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人民币国际化初探阶段(1989-2000年),人民币"区域化"热潮阶段(2001-2007年),重视全球货币体系改革与"脱区域化"阶段(2008年至今)。尝试从纵向上厘清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的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小五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人民币币值保持稳定,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稳步提高,人民币周边流通日益扩大,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时机越来越成熟。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项卫星 王冠楠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美元汇率问题日渐凸显,美国政府的汇率政策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美国的汇率政治不断发展。这种汇率政治在弱势美元政策时期成为导致汇率保护主义加剧的重要原因。在中美两国之间长达十年之久的人民币汇率之争的背后,是这种汇率政治,即不同的政策主体或角色之间围绕汇率政策的出台所进行的博弈、斗争、折冲樽俎以及妥协的过程。从本质上看,最近十多年来的中美人民币汇率之争,既不是货币金融问题,也不是贸易问题,而是汇率政治问题。尽管中国在短期内难以摆脱这种汇率政治的影响,但是中国应该通过加快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实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并加强与美国政府部门的磋商、协调以及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