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95)
2023(8478)
2022(7052)
2021(6320)
2020(5113)
2019(11393)
2018(11464)
2017(20384)
2016(11649)
2015(13201)
2014(13477)
2013(13058)
2012(12745)
2011(11870)
2010(12147)
2009(11170)
2008(10918)
2007(9923)
2006(9027)
2005(8480)
作者
(38049)
(31646)
(31488)
(29753)
(20188)
(15143)
(14388)
(12425)
(12200)
(11578)
(10794)
(10607)
(10537)
(10385)
(10217)
(9662)
(9442)
(9335)
(9281)
(9075)
(8223)
(8165)
(7846)
(7357)
(7292)
(7263)
(7185)
(6915)
(6740)
(6638)
学科
(47145)
经济(47083)
管理(27161)
(24521)
中国(18282)
地方(18193)
(17029)
企业(17029)
(15834)
(13042)
业经(12200)
农业(10807)
(10761)
金融(10754)
(10474)
银行(10439)
(10374)
方法(10374)
(10285)
地方经济(10166)
(9911)
(8340)
(8102)
数学(8092)
环境(8058)
(8044)
贸易(8034)
数学方法(7990)
理论(7706)
(7654)
机构
学院(167232)
大学(164849)
研究(71156)
(62496)
经济(60866)
管理(53151)
中国(52458)
科学(46656)
理学(43263)
理学院(42582)
管理学(41679)
管理学院(41366)
(40135)
(39323)
(38525)
研究所(35702)
农业(31837)
中心(31073)
(29327)
(29008)
业大(28660)
(25932)
(25771)
师范(25499)
(25200)
北京(25086)
(23270)
技术(23211)
科学院(22098)
财经(21523)
基金
项目(106781)
科学(81247)
研究(77670)
基金(72056)
(65384)
国家(64755)
科学基金(51982)
(45358)
社会(45267)
社会科(42647)
社会科学(42640)
(38324)
基金项目(37197)
教育(35262)
自然(33062)
编号(32271)
自然科(32208)
自然科学(32194)
自然科学基金(31571)
(30023)
资助(28861)
成果(28168)
重点(25368)
课题(25244)
发展(23535)
(23149)
(22200)
(21770)
计划(21651)
创新(20830)
期刊
(83429)
经济(83429)
研究(54390)
中国(45876)
(39834)
学报(34007)
科学(28579)
教育(27358)
农业(27229)
大学(24177)
学学(22552)
管理(22066)
(21221)
(19200)
金融(19200)
业经(15647)
技术(15128)
(14439)
经济研究(12869)
问题(10634)
财经(10348)
业大(9500)
图书(9303)
世界(9232)
(9215)
科技(9102)
(9034)
论坛(9034)
(8993)
国际(8245)
共检索到282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祁潇哲  贺晓云  黄昆仑  
针对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的问题,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国际组织及我国对转基因生物的食用安全评价框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目前全球对转基因生物的食用安全评价主要包括新表达物质毒理学评价、致敏性评价、营养成分分析、全食品安全性评价、食品加工对食用安全的影响、抗生素抗性评价;2)虽然目前全球基本形成了对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评价的原则和技术体系框架,但由于新型生物技术产品的出现,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评价的具体过程存在争议;3)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评价体系需要在营养学检测方面构建作物营养数据库,在毒理学检测方面构建毒蛋白数据库,在致敏性检测方面建立体外细胞评价模型,在非期望效应方面构建非期望效应评价模型。综上,面对新型生物技术产品,需要继续发展、完善已经建立的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评价原则和技术体系,以更好地保障人类健康。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秋妹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发而成的转基因生物,不仅会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产生影响,而且对现代农业生物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保障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议题。本文介绍了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防控的相关国际公约及国家立法,指出中国农业生物安全法律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立法缺乏综合性、主要制度中的风险评估和风险防御以及损害赔偿机制不健全,最后提出了优化中国农业生物安全制度安排的具体建议,以期为中国农业生物安全提供更有力的法律保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Richard E.Goodman  吴昊  胡斌  孟盼盼  梁力文  
本篇综述侧重于介绍美国本土的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的过程和进展。回顾了安全评价程序的建立过程,从1975年阿西洛马(Asilomar)会议上关于重组DNA技术的问题,自1984-1994年间第一例转基因作物进行田间试验到评估作为食物和饲料商业化生产时,美国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科学家之间的讨论。此外,一同回顾国际上的指南与美国的系统。整体过程还要考虑人类接触基因来源和表达蛋白是否有安全的或不安全的历史。食用蛋白安全性首要考虑因素为某些消费者是否对其过敏或者拥有转基因编码蛋白的IgE抗体,或者转基因食品会诱发乳糜泻,同时考虑表达蛋白的潜在毒性效果和对人或动物营养的影响。在美国,该过程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灿发  
作为生物多样性立法的重要组 成部分,生物安全立法已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中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虽然有了一些保护生物安全的法律规范,但并未建立起完整的生物安全法规体系,从而影响了中国对生物安全的管理,特别是对转基因活生物体越境转移的管理。为了履行国际公约义务和加强对生物安全的管理,必须加强生物安全的立法,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法规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晓  
加强农业法制,是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的稳定性、强制性等特征,使其在确保粮食安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把粮食安全中带有根本性、普遍性、长期性的问题,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相关法律,从更深层次着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唐华  周德翼  李成贵  
美国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行政监管主要由农业部、环保署及食品药品管理局负责,部门之间分工明确,且建立了高效的协调机制和良好的公众参与制度;监管部门均设有下属专业的管理单位,强调检测评价报告以科学为依据;在管制方法上,以研究者为核心,以公司财产为担保,采用"自律"管制。这些特点的产生主要依赖于较完善的法律体系以及相当稳定的社会规范。根据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的现状,美国的监管体系值得我们借鉴:管理机构间的高度协调机制、专家知识的充分利用与信息共享,以及良好的公众参与制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嵇灵  
美国在关键基础设施的信息安全相关领域的法规主要围绕关键基础设施界定、机构设置、责任落实、政企合作、信息共享机制等方面展开,相关政策规定既有变化性又有延续性。总体上,有宏观层面国家顶层法规政策,细节上,有微观层面的具体针对性法规,同时,还有对进口关键基础设施的信息安全保护。总结美国基于关键基础设施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特点,对我国关键基础设施的信息安全建设是很好的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曲瑛德  陈源泉  侯云鹏  黄昆仑  康定明  
为较为全面地了解当前我国公众对转基因生物风险与安全的认识水平,有针对性地有效开展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交流,本研究在全国30个省(市、区)进行了4 239份问卷调查。经过对问卷答案的整理与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多数公众目前对转基因等生物技术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但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影响健康,对身体是否有害等方面却非常关注与小心,公众普遍最担心的是转基因生物可能带来的风险。政府和相关职能机构与科技研究部门,包括转基因生物制品的推广人员以及媒体与学界,通过对公众开展转基因等生物技术知识的教育宣传与普及并逐步建立方便公众交流的转基因风险交流平台,可以积极有效地进行转基因风险交流。其中要特别注重与青年等受教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承上  
美国作为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生产与出口的第一大国,对其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采取了宽松的监管模式。然而实践中,系统性环境风险、转基因环境污染等所引发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的诉讼增多,暴露了该监管模式的不协调问题。梳理并分析这些问题,对我国转基因监管制度建构的完善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毅华  
本文在简要描述了世界转基因玉米产业发展的现状后着重探讨了转基因玉米产业发展对世界和美国玉米单产及其波动的影响,展望了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的发展前景,并根据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应重视和加快研究相关应对措施的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Martina Newell-McGloughlin  刘海军  
2013年,美国生物技术作物种植面积达到了7 010万hm2,占全球种植面积(1.75亿hm2)的40%,主要转基因作物平均普及率近乎达到了90%。美国目前绝大多数被认证的生物技术作物都集中于改良农艺性状,其中尤其以抗生物逆境为主。在不远的将来,焦点仍会放在农艺性状特别是害虫的防治上,同时由于气候变化及耕地利用等一系列的外部环境压力不断增大,人们在耐非生物逆境胁迫方面也越来越有兴趣。农业生物技术不仅帮助世界范围内的农民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土地的生态状况,同时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些技术的使用减少了耕作活动(这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了水土流失和燃料的消耗。先进的害虫控制技术...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然  
加强党的法规制度建设,注重通过法规制度手段推进和带动党的建设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鲜明特点,体现了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不懈努力和接力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法规建设先后经历了拨乱反正和成文化探索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和体系化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系统完备的法规制度体系和科学高效的法规运行机制。不仅为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有效履行自身使命任务提供了基本法规制度遵循,还为党内法规制度的贯彻落实提供了有效机制,从而有效提升了管党治党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为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提供了可靠制度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冒乃和  刘波  
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是食品安全的基石 ,为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监控和国际贸易提供了基础。德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为我国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标准提供了借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峰  
面对外资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的严重威胁,我国主要通过外资准入立法、反垄断法、证券法、国家安全审查等法律制度加以防御。但是,我国产业安全法律保障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建议在外资准入立法方面,对新建投资和并购投资区分立法、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外资并购投资设置较高准入门槛;在反垄断法方面,《反垄断法》第7条需要完善配套细则和程序规定;在外资收购上市公司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目前外资收购上市公司时各种前置审查程序的协调安排;在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方面,需要在实施细则中进一步明确国家安全审查部际联席会议的组成成员和各自的职权分配;在具体的实施条例或者实施细则中必须增加对外资并购安全审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