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31)
- 2023(6918)
- 2022(5787)
- 2021(5063)
- 2020(4343)
- 2019(10040)
- 2018(9667)
- 2017(19468)
- 2016(10374)
- 2015(11777)
- 2014(11651)
- 2013(11929)
- 2012(11417)
- 2011(10523)
- 2010(10705)
- 2009(10238)
- 2008(9938)
- 2007(9027)
- 2006(8560)
- 2005(8083)
- 学科
- 济(67135)
- 经济(67071)
- 管理(32595)
- 业(32104)
- 企(28286)
- 企业(28286)
- 方法(22075)
- 数学(19586)
- 数学方法(19478)
- 财(16705)
- 地方(16289)
- 地方经济(12374)
- 中国(12353)
- 学(12296)
- 务(11973)
- 财务(11970)
- 财务管理(11950)
- 企业财务(11541)
- 业经(11432)
- 制(10335)
- 农(9954)
- 体(9036)
- 贸(8201)
- 贸易(8192)
- 融(8128)
- 金融(8127)
- 易(7894)
- 农业(7439)
- 和(7267)
- 环境(7192)
- 机构
- 大学(160843)
- 学院(157438)
- 济(77688)
- 经济(76397)
- 研究(62666)
- 管理(55723)
- 中国(47384)
- 理学(47098)
- 理学院(46545)
- 管理学(45905)
- 管理学院(45623)
- 财(35863)
- 科学(35445)
- 京(34323)
- 所(33224)
- 研究所(29723)
- 财经(27840)
- 中心(26142)
- 农(25676)
- 经济学(25413)
- 经(25326)
- 江(24250)
- 经济学院(22519)
- 北京(22419)
- 院(22235)
- 业大(20752)
- 财经大学(20725)
- 农业(20265)
- 范(19522)
- 师范(19256)
- 基金
- 项目(95767)
- 科学(74993)
- 基金(71077)
- 研究(67113)
- 家(63167)
- 国家(62710)
- 科学基金(52421)
- 社会(44780)
- 社会科(42603)
- 社会科学(42592)
- 基金项目(36372)
- 省(35130)
- 自然(33631)
- 自然科(32828)
- 自然科学(32815)
- 自然科学基金(32260)
- 划(30607)
- 资助(30575)
- 教育(30329)
- 编号(24577)
- 重点(22395)
- 部(22198)
- 发(21906)
- 成果(21429)
- 国家社会(19204)
- 教育部(19179)
- 创(19108)
- 科研(18421)
- 人文(18118)
- 创新(18023)
共检索到258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应世昌
探讨美国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方式,剖析它们与东道国在经济、科技和贸易诸领域的合作与摩擦将有助于我们认识亚洲新兴集团经济增长的外部因素,认识美国与新兴集团的经济关系及其对整个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曙明 黄茂莉
跨国公司与亚洲经济发展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赵曙明,黄茂莉近20年来,亚洲尤其是东亚经济发展的奇迹引起当代经济学者的注目,对其原因的分析也众说纷坛。笔者认为,战后经济自由化的浪潮,亚洲各国相继采取的开放政策,使得战后跨国公司得以蓬勃发展并在亚洲地区寻找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葛和平 吴福象
基于协整理论和Borensztein的模型,文章采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对跨国公司R&D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跨国公司R&D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时效相对较长,并且影响力度逐渐减弱。对考虑人力资本的跨国公司R&D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的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后,本文认为在目前跨国公司的R&D投资过程中,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跨国公司R&D投资的引入对国内投资也不存在"挤出效应"。
关键词:
R&D投资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画洋 丘东晓
本文考察了跨国公司的国际转包选择和发展中国家的集群式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我们扩展了Antras和Helpman(2004)的南北贸易模型,在总部服务密集度较高和较低的情况下,分别探讨了产业的多重均衡。本文证明,跨国公司在南方投资或外包从而形成产业集群时,那些相对工资较高的产业,其集群规模也较大,因为集聚效应抵消了较高工资对生产成本的负面影响。在总部密集度较低的产业内,北方可能出现空洞化;在总部密集度较高的产业内,北方的产业规模仍将大于南方,而且跨国公司不会在南方外包。这说明南方的高技术产业需要采取自力更生的政策来进行培育。
关键词:
国际转包 产业集群 集聚效应 多重均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夏申
国际投资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1992年世界投资报告》是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组织编写的年度世界投资报告的第二本,是数十名专家集体协作的成果。该书提供了充分的资料和有说服力的论证,是目前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阐述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葛伟
长期以来,广义的不完备技术在文献中被认为是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它所造成的低效益和缺乏竞争力通常阻碍了这些国家参与世界经济。开发必要的技术需要时间及实物、人力资本,而引进又十分昂贵。不幸的是,在大多数不发达国家无论是实物、人力资本,还是外汇的供应都不充分。更糟的是,某些类型的技术根本就不可买卖。比如管理技巧及经验,从国外是买不到的。那么这些国家怎样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呢?建立出口加工区是摆脱这种困境的一种办法,过去十几年来,很多不发达国家已经把出口加工区作为引进,推广先进技术和促进口导向增长的重要政策工具。全世界也建立起来的出口加工区的数目,从70年代不足100个,增至今天的1000有余。...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珮璘
与传统跨国公司相比,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在多个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FDI动因方面,除了资产运用动因外,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FDI还包括资产寻求动因;在所有权优势方面,网络关系、资本支持、独特的制度环境是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所有权优势的表现和重要来源;从成长与演化特征来看,这两类跨国公司也存在一定的区别;近年来发展的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理论,如LLL分析框架、非平衡理论等与包括OLI理论等在内的传统跨国公司理论也有重要的不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沈铭辉
纵观二战后的世界经济发展史,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可以说是多数经济体保证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成功发展模式。亚洲经济体开放型增长共性经验及其增长路径表明,利用外资和外部市场仍是广大发展中经济体实现经济起飞的可行选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董有德
一、引 言 内生增长理论,又称“新增长理论”(Arrow,1962;Romer,1986;Lucas,1988;Grossman andHelpman,1991)使经济发展理论重新焕发生机。这种新理论将一些诱导增长因素,例如干中学、通过教育和培训培养人力资本、R&D、公共物品和基础设施、知识溢出等视为内生变量。所有这些因素都与知识的产生和流动有关。知识可以自我增长并且它是收益递增的,就像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牛泽厚
本文从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对经济增长要素的影响两个角度分析跨国公司税收政策经济增长效应。结论是在母国跨国公司税收政策配合的情况下,东道国跨国公司税收政策对东道国经济增长有一定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跨国公司税收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税收政策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霞
亚洲开发银行在4月11日发布的半年度《亚洲发展展望2012》报告中表示,全球经济需求的疲软将影响亚洲(除日本外)2012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但随着私人部门消费逐渐提供支持,该地区2013年的经济增速将实现反弹。该行预计亚洲经济体今年的经济增速将达6.9%,低于该行在去年12月份公布的7.2%,明年的经济增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健 王春法
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兴工业经济体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其产业结构转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国家或地区在1996年出现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引人注目。其次,从新兴工业经济体自身的特性入手,提出了新兴工业经济体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新兴工业经济体要维持较高经济增长速度所必须注意的问题。文章指出其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既有经济周期因素的影响,也是它们自身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表现。1996年该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只是一种相对下降,它并没有验证克鲁格曼命题。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延生
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预测《欧do闻》4月16日报道:亚圳开发银行在其发表的下年度报告书《亚洲开发展望》中预测,亚太32个加盟国家和地区1994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7.0%,1995年也将继续维持7·2%的高增长.从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情况看.19...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海红 陈晓莉
论文选择了若干亚洲地区经济体(中国、日本、香港特区、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印度),考察其在1975~2002年间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关系,以及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否与经济增长有关。我们的主要发现是:(1)经济增长是否在长期内对实际汇率产生决定性影响与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制度特征有关;(2)除了菲律宾,其他样本经济体中实际汇率错位在长期内对经济增长没有决定性的影响;(3)我们对Huang和Malhotra(2004)有关亚洲汇率制度是否影响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进行扩展性分析后发现,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否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和国内的市场以及价格体系的完善程...
关键词:
实际汇率 经济增长 汇率制度 亚洲经济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