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15)
2023(5889)
2022(4997)
2021(4974)
2020(4025)
2019(9417)
2018(9322)
2017(18362)
2016(10496)
2015(11720)
2014(11885)
2013(11704)
2012(10884)
2011(9874)
2010(10253)
2009(9764)
2008(9891)
2007(9001)
2006(8248)
2005(7682)
作者
(27320)
(22470)
(22220)
(21479)
(14814)
(10481)
(10473)
(8690)
(8548)
(8485)
(7532)
(7470)
(7350)
(7227)
(7137)
(6900)
(6711)
(6688)
(6639)
(6588)
(5749)
(5518)
(5437)
(5281)
(5156)
(5139)
(5072)
(4969)
(4553)
(4424)
学科
管理(39692)
(34056)
经济(34001)
(33548)
(29774)
企业(29774)
(15460)
方法(14385)
数学(12024)
数学方法(11849)
(10722)
(10419)
(10323)
财务(10291)
财务管理(10265)
(10010)
企业财务(9750)
中国(9532)
(8749)
贸易(8744)
(8680)
银行(8676)
(8602)
业经(8472)
(8192)
(7484)
金融(7484)
(6753)
理论(6727)
农业(6447)
机构
大学(139361)
学院(138969)
(59351)
经济(57819)
管理(56905)
研究(46940)
理学(45732)
理学院(45249)
管理学(44799)
管理学院(44457)
中国(41612)
(34157)
(29973)
财经(24526)
科学(23900)
(23418)
(23330)
中心(22798)
(22249)
研究所(20326)
北京(19783)
(18653)
师范(18559)
(18540)
财经大学(18134)
经济学(17559)
(17257)
(16746)
(16369)
银行(15838)
基金
项目(78843)
研究(63496)
科学(62310)
基金(56652)
(46988)
国家(46536)
科学基金(40306)
社会(39084)
社会科(37071)
社会科学(37062)
教育(30178)
(29157)
基金项目(28359)
编号(27300)
(25190)
资助(24998)
成果(24854)
自然(24457)
自然科(23865)
自然科学(23860)
自然科学基金(23478)
课题(19266)
(18894)
(17593)
重点(17219)
项目编号(17119)
教育部(16785)
(16378)
人文(16272)
(16141)
期刊
(72664)
经济(72664)
研究(49201)
中国(31977)
(28443)
管理(25503)
(24258)
金融(24258)
教育(19613)
(16253)
科学(14549)
学报(13651)
技术(12601)
财经(12310)
大学(11754)
经济研究(10961)
农业(10902)
(10605)
学学(10380)
业经(10367)
国际(9636)
(9149)
世界(8744)
问题(8480)
(7972)
会计(7768)
图书(7765)
现代(7586)
理论(7374)
财会(7223)
共检索到238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联盛  
全球金融危机后,预期管理成为货币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并日益成为一种政策手段。美联储是预期管理内化为货币政策因子的典型代表,其预期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效果。美联储预期管理注重针对性、长期性和平衡性,基于其在市场体系中的核心影响力、长期的公信力以及体制上的政策主导权,通过明确的量化指标、恰当的前瞻性指引和充分的沟通机制有效地引导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以实现政策的目标。前瞻性指引是美国预期管理的核心手段,具有开放式指引、时间指引以及阀值指引等三种模式。美国预期管理实践值得中国借鉴,我国应将预期作为内生变量纳入到政策制定之中,积极构建与前瞻性指引相适应的指标体系,加强政策制定执行反馈各环节的沟通,并强化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宫芳  
本文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入手,主要探讨美联储审慎的货币政策在美国“新经济”中的作用。通过分析美联储在1998-1999年以利率为主线、以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为补充的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并具体剖析了其主要特点,最后对我国在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就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成家军  
20世纪30年代美国货币政策的失误与股市崩溃的教训20世纪30年代美国股市泡沫的破灭在导致美国股市崩溃的同时,也将美国和世界经济带入衰退。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经济繁荣发展的十年,科技创新层出不穷,经济持续增长。美国股市从1924年底开始上升,1929年9月份到达崩溃前的最高点,实际上真正开始大幅上升则是始于1926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廖薇  Sampawende J.-A.Tapsoba  李丽丽  
中国的金融体系越来越市场化,这对货币政策的环境产生了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这份报告研究了金融业改革渐进过程中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国际经验表明,金融体系的快速发展通常会导致货币需求函数的结构性转变,如金融创新和自由化改变了货币供给对实际收入和利率变化的敏感性。报告对中国的研究发现,2002-2008年期间货币需求、收入和利率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在2008年之后消失了,这期间也是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资产负债表和非银行金融中介的发展时期。报告认为,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M2的有效性在金融创新和金融改革的背景下下降了,凸显了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价格型调控)的重要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殷克东  赵昕  战德坤  
本文利用Taylor规则和McCallum规则的理论模型及其修正的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在过去16年中的运行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McCallum规则及其修正的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我国货币政策的松紧性,而通过控制修正模型的相对变化率的波动区间,可以实现对货币政策适宜程度的有效控制和平稳运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亚平  徐韬  兰茹佳  
美联储FRB/US模型基于信息的不同假设,分别采用了与模型相一致的预期和附加前瞻性政策变量的VAR预期,对预期进行了显性的刻画,并借助现代计算技术的发展,对预期进行了明确的求解,进而基于预期形成的各种假设条件对货币政策效应进行模拟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向前  郭强  
为应对金融危机与经济大衰退,在用尽传统货币政策的背景下,美联储实施了引导市场预期、扩张自身资产负债表规模与调整自身资产负债表结构等非传统货币政策。从理论来看,通过信号渠道与资产组合平衡渠道,非传统货币政策能够改善融资环境、刺激经济复苏;从实证来看,实施非传统货币政策,有助于维护主要金融市场的稳定,提高产出与增加就业岗位。但是,美国的失业率仍在8%以上,这表明,仅依靠货币政策并不能完全解决美国的就业问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碧云  易行健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美联储新任主席本.伯南克教授的货币政策思想--最优的货币政策框架进行系统的总结。一是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二是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三是美国的最优货币政策框架选择。最后本文对伯南克的货币政策思想进行简要的总结并从中引申出对我国货币政策框架选择的启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亚平  李甜甜  
在复杂经济形势下市场信心易波动,对稳定和引导公众预期的要求更高。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货币政策兼顾总量与结构调控、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经济运行复杂多变等多重因素增加了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难度。当前,我国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公众预期管理体系,需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逐步构建和完善货币政策预期管理体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亚平  李甜甜  
在复杂经济形势下市场信心易波动,对稳定和引导公众预期的要求更高。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货币政策兼顾总量与结构调控、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经济运行复杂多变等多重因素增加了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难度。当前,我国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公众预期管理体系,需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逐步构建和完善货币政策预期管理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北京  张英男  
近年来,全球有多家央行运用负利率作为刺激性货币政策。负利率政策拓宽了非传统货币政策的边界,也对降低融资成本、控制通缩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梳理了负利率政策的概念和相关理论,总结了各央行的政策实践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负利率政策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雅丽  
本文分析了美联储应对20世纪90年代美国股市泡沫的货币政策,认为美联储成功之处在于泡沫破灭之后进行的强有力干预,其对资产价格给予的密切关注也得到普遍认可,但是美联储在泡沫形成时期奉行的不干预政策则一直饱受争议。本文进一步指出,由于美国和美元的特殊地位,美联储的政策不具有普适性。从美国应对资产泡沫的货币政策中,我国央行可以得到以下启示:除了要密切关注资产价格外,还需要对资产价格实行对称干预,同时干预手段要多样化,政策措施也要连续,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干预资产泡沫。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栋  
财政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政策手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协调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美国经济是世界上最具有活力的经济,其日臻成熟的财政货币政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美国战后财政货币政策的发展演变,分析其主要经济背景和政策理论依据,从而总结学习其成功经验,汲取其失败教训。这对于我国现在和未来在宏观调控中协调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减少和避免经济政策中的失误,发挥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调控的最大积极效应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雷达  曹远征  
是数量控制 还是利率调节──美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及启示雷达,曹远征自从以费里得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在美国的兴起,便开始了现代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在货币领域中长达近二十年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货币政策手段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是通过利率还是直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