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95)
2023(14869)
2022(12400)
2021(11317)
2020(9268)
2019(20929)
2018(20359)
2017(38866)
2016(21261)
2015(23412)
2014(23051)
2013(22543)
2012(21030)
2011(19350)
2010(19541)
2009(18062)
2008(17431)
2007(15755)
2006(14203)
2005(12991)
作者
(62051)
(51859)
(51424)
(49008)
(33159)
(24551)
(23351)
(20188)
(19688)
(18476)
(17735)
(16894)
(16783)
(16483)
(16264)
(15904)
(15371)
(15055)
(14949)
(14841)
(12933)
(12850)
(12621)
(11861)
(11856)
(11543)
(11220)
(11107)
(10362)
(10250)
学科
(99548)
经济(99440)
管理(60781)
(54423)
(43327)
企业(43327)
方法(36042)
数学(32184)
数学方法(31911)
中国(24859)
(24196)
(24064)
(22462)
贸易(22455)
地方(22245)
(21953)
(20332)
(19701)
业经(19390)
(17080)
银行(17036)
(16808)
金融(16801)
(16459)
农业(15758)
(15341)
地方经济(14081)
环境(14054)
(13740)
(13502)
机构
学院(302613)
大学(302588)
(137669)
经济(135037)
管理(111654)
研究(109665)
理学(95390)
理学院(94354)
管理学(92861)
管理学院(92324)
中国(84465)
(64011)
科学(63839)
(62847)
(55909)
(53634)
研究所(50509)
财经(50031)
中心(49483)
(46317)
(45549)
业大(44688)
经济学(44338)
农业(42242)
经济学院(39940)
北京(39529)
(39274)
(38623)
师范(38160)
财经大学(37028)
基金
项目(198986)
科学(156650)
基金(145800)
研究(143059)
(128592)
国家(127528)
科学基金(108102)
社会(94497)
社会科(89766)
社会科学(89748)
(76465)
基金项目(75745)
自然(68432)
自然科(66932)
自然科学(66910)
自然科学基金(65760)
教育(65554)
(64928)
资助(59825)
编号(55800)
成果(45734)
重点(45085)
(44600)
(43573)
(41206)
国家社会(40204)
课题(39731)
创新(38659)
教育部(38450)
科研(37811)
期刊
(156276)
经济(156276)
研究(96763)
中国(60429)
学报(49625)
(48601)
(48330)
科学(43760)
管理(42335)
大学(37707)
(35978)
金融(35978)
学学(35866)
农业(32346)
教育(30167)
经济研究(27903)
财经(25784)
技术(24460)
业经(23466)
(22367)
问题(20397)
(19843)
国际(18269)
(16978)
世界(15994)
技术经济(15445)
统计(14542)
商业(14128)
(13899)
(13369)
共检索到469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谭小芬  李兴申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许多国家构建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逆周期性调节本国信贷市场与跨境资本流动。本文研究在美国货币政策影响下各国使用宏观审慎政策对跨境债券基金净资本流入的溢出效应。结果发现,当美国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时,各国收紧宏观审慎政策会导致跨境债券基金净资本流入增加,削弱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进一步研究表明,实施严格固定汇率制的国家会丧失货币政策独立性,收紧宏观审慎政策将带来显著的溢出效应;美国货币政策具有非对称性影响,宽松的美国货币政策相对紧缩的美国货币政策影响更为显著;该溢出效应在国别层面存在异质性,一国经济增速越低、政策利率水平越低、金融发展水平越低、汇率浮动弹性越低、政治越稳定,收紧宏观审慎政策对跨境债券基金净资本流入的影响越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红玉  耿广杰  
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衡量的是市场主体对美联储政策利率路径或政策行动的不确定性感知,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跨境资本流入会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使用72个经济体1995年第一季度—2022年第三季度跨境资本流入数据,研究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境资本流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会显著降低跨境资本总流入、证券投资资本流入和其他投资资本流入;第二,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分别通过加剧全球金融周期和提高风险溢价降低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跨境资本流入;第三,总体和部分子类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跨部门国际溢出效应依赖于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不同强度,整体呈现出一定的非对称性特征,并且该非对称性特征在新兴经济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对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有效识别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资本流动和宏观调控效果的负向影响,加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书朦  
在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资本项目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跨境资本双向流动趋势愈发明显,对我国经济金融平稳运行产生的冲击和影响不容忽视,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确有必要。本文在对同样是新兴经济体的智利、韩国、巴西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历史实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其经验,得出我国如何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重要启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思晖  樊明太  
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下,对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双支柱"的互动作用做出评价。研究表明:在正向利率冲击下,相较于单一货币政策,模型加入最低资本充足率监管有利于减少经济波动和促进金融稳定,这一政策效果随着表外资产进入宏观审慎的监管范围而更加显著;将货币政策改为数量规则后,结论基本不变。总的来看,"双支柱"政策对降低经济波动和抑制金融风险具有明显效果,在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之前,数量型货币政策在我国仍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书朦  
在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资本项目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跨境资本双向流动趋势愈发明显,对我国经济金融平稳运行产生的冲击和影响不容忽视,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非常必要。本文在对同样是世界新兴经济体的智利、韩国、巴西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监管历史实践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其经验得出我国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海霞  吕守军  
信贷市场摩擦与BaselⅡ的银行资本监管会加剧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波动性,这促进了"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的引入。本文运用一个带有抵押品约束的DSGE模型分析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对经济周期、福利改善和金融稳定的影响,基于中国经济的模拟检验得到如下结论:(1)宏观审慎监管中的LTV规则可以降低福利损失,此工具在维持金融稳定方面是有效的;(2)两种政策如何协调应根据具体经济情况而定,研究表明,经济体在面临需求冲击时两种政策可以相互促进,而面临供给冲击时可能会产生冲突;(3)最优政策组合的福利分析表明,LTV规则对房价应做出更强的反应,而修正泰勒模型中加入宏观审慎监管后的政策效率比标准泰勒模型更好,说明两种政策的互动能显著地增强经济体系的稳定性。鉴于此,我国政策当局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应当有效发挥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的协调效应,共同实现经济与金融稳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谭小芬  童临风  赵茜  
金融危机后,各国广泛实施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以维持金融体系稳定。同时,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金融机构受到各国多层次的审慎监管,由此产生的溢出效应不容忽视。文章研究了在正常情况及美国货币政策冲击下,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流出国与资金流入国宏观审慎政策对跨境基金资本流动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在正常情况下资金流出国宏观审慎政策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在美国货币政策对跨境资本流动产生冲击时,资金流入国宏观审慎政策更有助于缓解冲击造成的不利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书朦  
在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资本项目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跨境资本双向流动趋势愈发明显,对我国经济金融平稳运行产生的冲击和影响不容忽视,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非常必要。本文在对同样是世界新兴经济体的智利、韩国、巴西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历史实践进行深度分析基础上,借鉴其经验得出我国如何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构建的重要启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怡彧  胡小文  
区别于现有封闭经济下的宏观审慎研究,在开放经济下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研究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搭配效果,同时考察不同汇率制度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效应。结果表明:(1)宏观审慎监管会降低货币政策对通胀调控的效果;但面对外部冲击时,审慎监管有助于缓解通胀波动。(2)融入宏观审慎监管后,完全浮动汇率制度的通胀目标制货币政策不能发挥其优越性;反而外汇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能降低经济波动。(3)审慎监管水平越高越能促进金融稳定,而且不影响居民的福利损失。因此,货币当局调控通胀的同时兼顾产出、汇率和金融的稳定,可采取宏观审慎与外汇管理浮动相结合的政策框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贺俊  胡家连  张玉娟  
本文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从存在性检验和强度测算两个方面予以分析,运用虚拟变量刻画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并引入Gumbel Copula上尾相依系数来检测其波动效应的存在。实证结果不仅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也证明了美国货币政策的负波动效应,以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传统货币政策间的协同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谷慎  岑磊  
本文使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及其配合策略。分析结果表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既相互补充、也存在潜在冲突。在经济受到技术冲击时,单独使用货币政策可以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加入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反而加剧了政策预期效果的不确定性;在经济受到金融冲击时,货币政策配合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共同维护金融经济的效果更明显。基于此,本文提出明确宏观审慎监管部门及其权限、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和建立政策协调配合小组等建议,以实现两种政策的协调配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岑磊  谷慎  
通过构建包含家庭、企业家、零售商、商业银行和政府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探讨宏观审慎政策效应及其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是福利增进的,引入宏观审慎政策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在供给冲击下,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存在潜在冲突,在需求冲击下,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相辅相成;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利率来稳定房价,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同时使用时,其最优配合策略是货币政策当局负责维护物价稳定,宏观审慎政策当局负责维护金融稳定。基于此,本文提出明确宏观审慎政策当局及其权限,确保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由不同部门作出,以及成立政策协调配合委员会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姜华东  
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社会达成了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共识。文章基于资产价格视角,分析了宏观审慎监管、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之间的联动关系,认为单一的宏观审慎政策或货币政策都难以应对资产价格失控问题。结合国际经验,提出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可以从目标设定、操作实践等多方面进行协调合作,以熨平资产价格波动,促进金融稳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培新  
由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监管之间关系研究的热潮是对以往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理论的一次深刻反思,将有可能导致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政策实践上的重大调整。这是当前全球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领域的最前沿、最热门的课题。从近期国外机构的研究来看,认为:(1)现有的通货膨胀指标不能全面准确反映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必然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周期;(2)可以从经济金融变量中提取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早期预警信息,这为采用"逆风而动"的货币政策策略创造了条件;(3)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需要调整,以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4)调整后的货币政策策略仍不足以应对金融失衡,需改进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一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海霞  
近年来宏观审慎监管引入后如何实现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的相互协调,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与监管当局面临的新课题,国内外文献对此展开了深入而系统的探讨并得到了诸多颇有成效的结论。从制度安排来看,两种政策的目标应符合丁伯根原则,其相互协调应根据具体宏观经济状况而定;从政策评估来看,大多数学者采用DSGE模型来评估两种政策的协调关系,也有一些学者使用其他方法如代理模型来研究;从预期管理的角度,已有研究从公司融资约束、银行风险承担、银行信贷增加等影响微观主体的因素出发来分析两种政策的协调效应。基于此,未来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拓展空间,如从福利改善与金融稳定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两种政策的协调效应、模型中应逐步引入股票市场的作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模型分析等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