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037)
2023(21879)
2022(18382)
2021(17260)
2020(14421)
2019(32786)
2018(32132)
2017(61590)
2016(33606)
2015(37497)
2014(37386)
2013(36811)
2012(34156)
2011(31005)
2010(31147)
2009(29153)
2008(28251)
2007(24877)
2006(22137)
2005(19990)
作者
(97603)
(81180)
(80382)
(76791)
(51854)
(38726)
(36543)
(31685)
(31074)
(29085)
(27712)
(27265)
(25917)
(25810)
(25437)
(25030)
(24130)
(23843)
(23412)
(23301)
(20247)
(20172)
(19736)
(18476)
(18292)
(18013)
(17934)
(17738)
(16420)
(16025)
学科
(141394)
经济(141231)
管理(97340)
(91381)
(75151)
企业(75151)
方法(58597)
数学(51300)
数学方法(50796)
中国(41627)
(39990)
(36519)
(31027)
金融(31019)
地方(30252)
(30242)
(30235)
银行(30160)
业经(29990)
(28906)
(28897)
(27472)
贸易(27453)
(26697)
(25750)
财务(25666)
财务管理(25612)
农业(24420)
企业财务(24407)
理论(21530)
机构
大学(476894)
学院(474615)
(200971)
经济(196843)
管理(180237)
研究(169054)
理学(154762)
理学院(153041)
管理学(150536)
管理学院(149714)
中国(132558)
(101737)
科学(101474)
(95166)
(86134)
(81717)
研究所(78154)
中心(76783)
财经(75034)
业大(70566)
(70100)
(68239)
北京(64926)
农业(64218)
经济学(62304)
(61703)
师范(61045)
(60643)
(56337)
经济学院(56092)
基金
项目(315809)
科学(247095)
基金(229599)
研究(229199)
(201747)
国家(200064)
科学基金(169826)
社会(146205)
社会科(138647)
社会科学(138611)
(121224)
基金项目(120086)
自然(109392)
自然科(106824)
自然科学(106792)
教育(104999)
自然科学基金(104914)
(103072)
资助(95421)
编号(92034)
成果(76141)
重点(71277)
(70412)
(67752)
(65349)
课题(64310)
创新(61094)
国家社会(60857)
教育部(60423)
科研(60303)
期刊
(222476)
经济(222476)
研究(147608)
中国(94043)
学报(78750)
(74282)
(74146)
科学(69695)
管理(66114)
大学(59173)
(57501)
金融(57501)
学学(55912)
教育(50429)
农业(49825)
技术(38350)
财经(37933)
经济研究(37495)
业经(33860)
(32618)
问题(28464)
(26000)
(25158)
国际(23075)
技术经济(22925)
(22567)
世界(22374)
理论(21921)
科技(21497)
图书(21082)
共检索到722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严佳佳  梁英豪  
通过构建开放经济视域下含有金融加速器的两国DSGE模型,利用2006—2020年的季度数据和脉冲响应技术结合中美货币政策实践进行模拟检验,从实体经济债务视角就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进行解释论证,结果表明,美国货币政策调整使得中国实体经济企业债务偏离稳态水平,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债务的风险累积和风险暴露程度存在异质性,并且冲击结果受到中国应对措施的影响。基于此,货币当局应寻找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与实现中美货币政策国际协调之间的平衡点,完善金融风险监管制度,构建公平有序的信贷资源配置环境和稳定汇率预期。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朱太辉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高债务与金融体系高风险并存,实体经济高杠杆已成为当前我国宏观金融脆弱性的总根源。这背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是,实体经济债务究竟如何影响金融体系稳定?本文首先通过梳理分析了"金融不稳定假说""债务-通货紧缩理论""金融加速器理论""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等经典理论,探析了实体经济的债务扩张、债务收缩、债务供给和债务需求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理论机制和具体路径。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构建了一个实体经济债务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债务周期解释框架,统筹考虑了实体经济债务的扩张时间(周期波长)、增长速度(周期波幅)、结构变化对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本文研究的政策启示是,实体经济去杠杆和金融体系防风险具有内在统一性,关键在于优化资金的配置结构和提高债务的利用效率。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ROGERS John  
“去美元化”逐渐成为当前世界的重要现象。理解国际金融体系的主要特征、美国的货币政策、美元的主导地位,有助于理解“去美元化”现象,进而认识并应对其可能的重要影响。本文通过讨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最近收紧政策的背景以及未来几年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前景,分析了美元主导地位的构成,进而讨论了全球“去美元化”的前景。本文为ROGERS John教授2023年6月17日在成都举行的中国西部国际金融峰会上的演讲,本刊编译此文,以飨读者。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丁志国  徐德财  赵晶  
本文基于FAVAR模型实证研究了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价格体系的直接影响和间接传导机理。结果表明,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构成了中国价格体系短期下行的动力;虽然中国价格体系对美国投资市场收益率的波动具有短暂免疫性,但随后会形成具有差异性特征的冲击;M2主导的美国市场流动性对中国价格体系形成显著且持续性最长的正向溢出,而路径主要为贸易、信贷、利率和预期等渠道。因此,中国货币政策选择必须基于外部冲击表现出灵活性和针对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晶晶  
由于2000年以来美国货币政策以宽松为主,现着重分析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影响。一是贸易顺差快速增长。美元低利率和美元流动性宽松及上述两者带来的对中国出口商品需求的持续增加是贸易顺差规模快速增长背后的一个重要推手。如美国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变量变动与滞后12个月的中国对美贸易出口和顺差变动走势有着较高的一致性。美国货币供应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谷慎  汪淑娟  胡耀平  
基于蒙代尔-弗莱明-多恩布什模型和麦克杜加尔模型,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厘清了美国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异质性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TVP-SV-FAVAR模型,以中美两国2005年8月至2017年12月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金融稳定有显著影响,其主要通过贸易和资本渠道作用于中国金融稳定,且其影响呈现动态变化特征;(2)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整体上不利于中国金融稳定,其不利影响在政策实施后期逐渐减弱;(3)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前期有利于中国金融稳定,实施后期不利于中国金融稳定,且近年来,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中国金融稳定的不利影响逐渐增强。本文对中国如何采取相应对策抵御美国货币政策冲击,进而维护中国金融稳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捷  
近三年,中国金融体系内的流动性快速增长同时实体经济的增速不断下滑。本文认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快速增加的流动性导致企业的负债率和库存占比上升,由于供求的结构失衡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快速的资产扩张导致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下滑,最终宽松的货币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文章指出目前恰当的政策是通过结构性的改革释放有效需求和增加有效供给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本文采用了所有非金融A股上市公司的累计数据作为实体经济的代表,通过对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比较研究以及数量分析的方法,来分析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洪  
马来西亚在取得独立以后,将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国内经济发展成就显著,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对外贸易总额持续扩大,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马来西亚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经济环境的原因,又有政府经济政策的调节作用。其中,金融体系作为国内投资活动中资金不足者和资金剩余者之间的中介,在提高国内储蓄,增加资金供给,稳定经济增长,平衡国内外经济关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拟对战后马来西亚金融体系的发展变化,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以及金融发展对国内经济增长的作用作一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孟亮  李明贤  
金融体系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起“中介”作用,货币渠道过程是通过金融市场从货币政策冲击到市场零售利率的价格传导过程,信贷渠道是通过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的数量传导过程。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同时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我国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应该考虑区域金融差异的客观事实。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风险的内生积聚成为货币理论和政策关注的焦点。文章对货币政策、金融风险和跨期产出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并以2006年10月-2018年3月的中国数据为基础,构建SVAR模型对中国的现实进行实证检验,其中,采用时变的修正CRITIC赋权法合成时变权重金融压力指数来衡量中国的金融风险。研究表明,旨在稳定通货膨胀和短期产出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对日益严重的金融风险的长久忍耐,造成金融体系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加深和不确定性的上升,从而为未来的产出稳定埋下祸根。也就是说,金融体系风险的内生积聚导致货币政策对产出稳定的效应不仅仅是当期的,还是跨期的。对此,文章提出基于短期目标的货币政策不足以维持长期产出稳定,货币当局需要考虑金融风险的内生积聚,将跨期产出稳定纳入货币政策框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钱宗鑫  刚健华  
本文研究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货币政策对中国主权债务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在样本期间内有两次大幅度的跃升。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上升跟全球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有关,但本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这两个原因对中国的主权债务风险也有影响。扩张性货币政策冲击显著加大了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但降低了主权债务风险,而对实体经济影响有限。本文的发现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在全球金融风险较高的情况下,采取更加审慎的货币政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骏民  王兴  
虚拟经济的自我膨胀机制及创造GDP的特殊方式,决定了货币政策冲击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不对称影响。运用S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美国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这种不对称效应的存在。货币政策是决定美国虚拟经济兴衰的直接变量。因此,从长期看,美国要恢复实体经济,实现"再工业化"就不能仅仅通过货币政策来调整经济,必须考虑到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不对称影响,从结构性政策入手来调整美国经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志洋  
面临低通货膨胀率的环境,2008金融危机表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稳定金融体系存在局限性。其原因在于,传统宏观经济理论忽略了金融冲击对实体经济的传导,且货币政策忽视了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不同步问题,进而忽略了金融体系的失衡,因此导致宏观审慎监管的角色缺失。本文从宏观审慎的视角,分析货币政策与金融体系稳定的关系,认为货币政策应专注于经济体的调控,金融体系的稳定应由宏观审慎监管负责,且两个部门既要相对独立,又要密切联系,这样才能保证整体经济健康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志洋  
面临低通货膨胀率的环境,2008金融危机表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稳定金融体系存在局限性。其原因在于,传统宏观经济理论忽略了金融冲击对实体经济的传导,且货币政策忽视了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不同步问题,进而忽略了金融体系的失衡,因此导致宏观审慎监管的角色缺失。本文从宏观审慎的视角,分析货币政策与金融体系稳定的关系,认为货币政策应专注于经济体的调控,金融体系的稳定应由宏观审慎监管负责,且两个部门既要相对独立,又要密切联系,这样才能保证整体经济健康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师  郑直  王颖  
通过建立一个具备货币替代、金融加述器和负债美元化的中型开放经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利用中国宏观季度数据进行贝叶斯估计,结果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及汇率制度可由一个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形式的货币政策规则加以经验描述,货币政策的传导受到金融摩擦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特征因素的影响;并且,金融摩擦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特征会造成更为积极的货币政策干预,弱化货币政策在稳定经济方面的表现,并带来更大的福利损失。因此,应该探索一系列更为灵活的外汇政策,加快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