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77)
2023(13931)
2022(11533)
2021(10658)
2020(8721)
2019(19863)
2018(19161)
2017(36484)
2016(19774)
2015(21967)
2014(21514)
2013(21550)
2012(20327)
2011(19053)
2010(19079)
2009(17988)
2008(17542)
2007(15643)
2006(14175)
2005(13031)
作者
(59186)
(49664)
(49353)
(46923)
(31779)
(23747)
(22092)
(19271)
(18983)
(17534)
(17276)
(16085)
(16074)
(15853)
(15648)
(15183)
(14708)
(14377)
(14216)
(14176)
(12471)
(12303)
(12018)
(11356)
(11310)
(11120)
(10742)
(10400)
(9930)
(9760)
学科
(102347)
经济(102252)
管理(55521)
(51159)
(39531)
企业(39531)
方法(38668)
数学(34741)
数学方法(34475)
中国(27137)
(24016)
(21465)
(21058)
贸易(21048)
地方(20922)
(20549)
(19808)
业经(19124)
(17329)
农业(15976)
(15053)
金融(15052)
环境(15051)
(15034)
银行(14990)
(14498)
地方经济(13826)
(13375)
(12427)
(11971)
机构
大学(301612)
学院(297714)
(142580)
经济(140284)
研究(112751)
管理(108943)
理学(93402)
理学院(92309)
管理学(91012)
管理学院(90468)
中国(86435)
科学(65100)
(63564)
(63327)
(58010)
研究所(52716)
(50999)
财经(50823)
中心(48928)
经济学(46965)
(46436)
(43196)
经济学院(42241)
业大(41940)
北京(40767)
农业(40126)
(39545)
(39350)
师范(39166)
财经大学(37727)
基金
项目(192523)
科学(152917)
基金(144389)
研究(137285)
(127799)
国家(126794)
科学基金(107170)
社会(93311)
社会科(88779)
社会科学(88759)
基金项目(74489)
(70229)
自然(67484)
自然科(65974)
自然科学(65953)
自然科学基金(64852)
教育(62017)
(61467)
资助(59837)
编号(51402)
(44764)
重点(44049)
(42650)
成果(42325)
国家社会(40610)
(39538)
教育部(38610)
中国(37328)
创新(37249)
人文(36791)
期刊
(159637)
经济(159637)
研究(99215)
中国(55636)
学报(48586)
(46600)
(45938)
科学(44869)
管理(40841)
大学(36648)
学学(34646)
(33081)
金融(33081)
农业(31002)
经济研究(28514)
财经(27530)
教育(26318)
(23914)
业经(22321)
技术(22172)
问题(21224)
(20660)
国际(19178)
世界(18084)
(17052)
技术经济(16120)
统计(14454)
商业(13264)
(13030)
(12915)
共检索到458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毕玉江  
笔者通过对世界33个主要经济体建立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GVAR,GlobAl VectoR AutoReGRessiVe),模拟分析了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产生的影响作用,探讨了美国实行Qe与退出Qe可能产生的经济效应。与其他同类研究方法相比,GVAR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将各国之间的经济波动相互联结,可以同时考虑多种经济冲击的跨国传导渠道及其冲击效应,能够尽最大可能挖掘现实数据隐含的经济关系。研究发现,当美国货币供给增速提升时,中国通货膨胀短期上升之后回复最初的状态。为应对可能的输入型通货膨胀风险,中国降低货币供给增速,促使短期利率提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升值。美国在宽松货币政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晶晶  
本文简要介绍了2000年以来美国以宽松为主的货币政策,剖析了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及国际贸易、资本流动、汇率、利率和流动性的传导渠道;分析了其对中国经济金融状况的影响,贸易顺差快速增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压力加大、投机趋利性资金流入增加、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投放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晶晶  
由于2000年以来美国货币政策以宽松为主,现着重分析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影响。一是贸易顺差快速增长。美元低利率和美元流动性宽松及上述两者带来的对中国出口商品需求的持续增加是贸易顺差规模快速增长背后的一个重要推手。如美国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变量变动与滞后12个月的中国对美贸易出口和顺差变动走势有着较高的一致性。美国货币供应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丽丽  
美国货币政策一百年前已经开始影响中国经济,虽事关国家利益,却少为人知。本文运用格兰杰非因果性检验等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14年9月美国货币供应量、发电量等13个指标进行分析,提出转型国家货币政策传导的要素价格管制媒介理论。研究认为,美国货币供应量通过发电量、出口价格等影响国内物价水平、利率、进出口;汇率对进口、利率、物价影响显著,对出口额、美元供给无显著影响,人民币升值对解决中美贸易失衡作用有限;汇率通过利率影响经济和货币供给。因此,在如何应对美国货币政策增加国民财富问题上,中国货币政策作用有限,非货币政策效果明显,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则是长久之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贺俊  胡家连  张玉娟  
本文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从存在性检验和强度测算两个方面予以分析,运用虚拟变量刻画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并引入Gumbel Copula上尾相依系数来检测其波动效应的存在。实证结果不仅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也证明了美国货币政策的负波动效应,以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传统货币政策间的协同效应。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婕  曹为宇  
本文利用时变参数的VAR模型(TVP-VAR模型),分析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动态影响机制。为区分美国传统货币政策和非传统货币政策影响的异质性,分别使用联邦基金利率和美国总资产负债规模作为美国货币政策测度变量。考虑到参数的时变特征,使用TVP-VAR模型进行估计分析,进而得到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总产出的冲击程度。结果发现,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在20个月内对中国总产出的影响是正向的,中国宏观经济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过程,而且主要是通过利率渠道产生影响;从非传统货币政策角度看,美国总资产负债规模的单位正向变动,导致中国经济总产出瞬时下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产出受到的负向影响逐渐减弱,这主要是通过预期渠道产生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卫国  赵阳  杨楚薇  
文章选取中美两国1996~2011年的数据,采用SVAR模型考察了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实际产出和通货膨胀的传导渠道及作用效果。研究表明,传导渠道的重要性依次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中美贸易差额、国际商品价格、人民币汇率。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冲击使得美国实际产出的增长幅度高于中国实际产出的增长幅度,中国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涨幅度高于美国消费物价指数上涨幅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增来  梁东黎  
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方法,研究美国货币政策正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动态影响。主要结论是:(1)在短期内对进口、出口、净出口产生正效应,在长期对这三者产生负效应。(2)在短期内对我国产出造成负效应(期间暂时出现对产出的正效应),从长期看对我国产出造成负效应。(3)通过对进口、出口、净出口和产出冲击的方差分解显示,美国货币政策正冲击对产出的影响最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荃  刘心睿  甘小军  
文章通过构建TVP-SV-VAR模型,分析了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的溢出影响。研究发现,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短期内会引起我国产出下降和通胀紧缩,渠道主要是人民币升值、净出口下降和金融市场波动,且这种短期负向溢出效应无论是在美国货币政策宽松还是紧缩周期都存在,中长期受益于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大幅资本流入,对我国产出有一定正向溢出效应。此外,在美国货币政策紧缩周期中,Taper阶段的不确定性对我国贸易、金融市场、经济增长的短期负向溢出效应最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子荣  白德龙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美经贸关系和金融关系的"辅车相依"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和影响力的日益彰显,中国还只是美国货币政策效应外溢的简单接受者吗?基于此质疑,文章采用边际分析法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是否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引发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但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不会显著改善美国对华贸易,却会抑制美国对华直接投资行为。此外,面对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外溢,美国货币政策反应不敏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阿忠  朱松平  
文章通过构建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GVAR),就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加息政策对中国经济实际产出的长期影响是正向的,人民币利率因此步入滞后的被动加息,国内通胀上升,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则相应降低,但对中国国内利率、通胀以及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影响相对较小;美国扩大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除短期会给中国产出水平带来正向影响外,其他方面同美联储加息所带来的影响正好相反。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对我国实际产出影响是正向的,带来低微的输入型通胀,利率小幅下降,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小幅上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阿忠  朱松平  
文章通过构建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GVAR),就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加息政策对中国经济实际产出的长期影响是正向的,人民币利率因此步入滞后的被动加息,国内通胀上升,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则相应降低,但对中国国内利率、通胀以及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影响相对较小;美国扩大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除短期会给中国产出水平带来正向影响外,其他方面同美联储加息所带来的影响正好相反。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对我国实际产出影响是正向的,带来低微的输入型通胀,利率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汪桥红  
基于FAVAR模型和1999年12月至2013年12月共169期的月度数据,本文研究了以市场利率和美元流动性调整所反映的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美国货币政策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溢出效应:美国货币市场利率的正向冲击,会导致中国货币市场利率产生同方向变动,并对中国GDP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美国利率的正向冲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出口规模的增加;另一方面,美元流动性的负向冲击会导致中国货币市场利率的下降,同时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它对于中国GDP并未造成明显影响。综合来看,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于中国货币市场造成了显著的冲击效应。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潘宏胜  
中国经济正面临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稳中趋降、第三产业占比上升、人口结构老龄化等结构性变化。文章认为,中长期的货币政策取向应关注和积极适应上述变化,保持稳健而适当趋紧的总体取向,更加突出稳定物价的目标,重新认识合理的货币总量水平和社会融资规模,以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一步发挥价格工具的调控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程刚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来自外部的冲击会通过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对一国的货币政策效率产生影响。基于VAR模型研究了美国主要经济指标对中国货币政策效率的影响。通过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外部冲击对我国货币政策效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的经济指标对货币政策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美国的通胀及美国的产出对货币政策效率影响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