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73)
2023(8587)
2022(6998)
2021(6563)
2020(5769)
2019(12917)
2018(12294)
2017(23526)
2016(13000)
2015(14747)
2014(14439)
2013(14489)
2012(13368)
2011(11626)
2010(11936)
2009(11358)
2008(11930)
2007(10595)
2006(9200)
2005(8397)
作者
(38282)
(31737)
(31502)
(29960)
(20406)
(15207)
(14409)
(12353)
(12092)
(11490)
(10752)
(10627)
(10307)
(10244)
(10070)
(9755)
(9510)
(9452)
(9244)
(9101)
(7914)
(7835)
(7558)
(7245)
(7232)
(7029)
(7023)
(6980)
(6393)
(6309)
学科
管理(48533)
(48509)
(46239)
经济(46164)
(43149)
企业(43149)
(33354)
方法(25154)
数学(22074)
数学方法(21805)
(19603)
财务(19591)
财务管理(19536)
企业财务(18756)
(16217)
中国(14227)
财政(12938)
(10974)
保险(10882)
(10704)
银行(10675)
(10452)
业经(10231)
(9970)
(9753)
(9649)
(9635)
(9537)
(9362)
制度(9353)
机构
大学(186986)
学院(181875)
(73015)
经济(71305)
管理(70772)
理学(60648)
研究(60529)
理学院(60066)
管理学(59026)
管理学院(58700)
中国(49838)
(48168)
(39802)
科学(35446)
财经(33941)
(30961)
(30878)
(28729)
(27975)
研究所(27357)
中心(27249)
北京(25578)
业大(25490)
财经大学(25378)
农业(22811)
经济学(22799)
(22495)
(21712)
(20831)
经济学院(20671)
基金
项目(116873)
科学(91649)
基金(86792)
研究(82467)
(76088)
国家(75460)
科学基金(65216)
社会(52759)
社会科(50090)
社会科学(50076)
基金项目(45132)
(44292)
自然(44024)
自然科(43073)
自然科学(43055)
自然科学基金(42343)
教育(39610)
(37870)
资助(37329)
编号(31780)
(27009)
成果(26586)
重点(26511)
(24502)
教育部(23528)
科研(23426)
创新(22846)
大学(22543)
(22424)
课题(22370)
期刊
(78422)
经济(78422)
研究(62321)
(46060)
中国(40186)
学报(29906)
管理(26996)
科学(25468)
(23507)
大学(23149)
(22688)
金融(22688)
学学(21775)
教育(20110)
财经(17691)
农业(15829)
(14918)
财会(13780)
经济研究(13773)
技术(13570)
会计(13217)
(9941)
业经(9913)
通讯(9226)
会通(9215)
问题(8953)
(8832)
(8808)
(8591)
统计(8475)
共检索到284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宇  叶德磊  
衍生金融工具价格并非标的金融资产价格的一元线性函数,因而使用衍生工具最终是否能够起到风险管理之目的虽倾向于正面但尚存争论。本文以美国财险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衍生品使用对财险公司价值和业绩的直接效应。运用Panel data模型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衍生工具运用之于财险公司价值及业绩影响性质不同。本文提出了中国衍生产品市场推出之后放开财险企业的投资准入的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字  叶德磊  
本文运用Panel data模型实证检验衍生品的使用对美国寿险上市公司价值和业绩的直接效应,结果证明了衍生品运用之于寿险公司价值及业绩的正面效应,从而为我国衍生产品市场推出之后放开对寿险企业的投资准入提供了正面的实证依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宇  叶德磊  刘锋  
本文以美国寿险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衍生品使用对寿险公司价值和业绩的直接效应,从而为中国衍生产品市场推出之后放开对寿险企业的投资准入提供了正面的实证依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宇  叶德磊  刘锋  
衍生金融产品价格并非标的金融资产价格的一元线性函数,因而使用衍生产品最终是否能够起到风险管理之目的虽倾向于正面但尚存争论。国际上现有研究基本都从讨论企业使用衍生品的动机和影响因素出发,间接推测衍生品使用对企业的影响。本文以美国寿险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衍生品使用对寿险公司业绩的直接效应,运用Panel data模型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衍生品运用之于寿险公司业绩存在明显正面效应,从而为中国衍生产品市场推出之后放开对寿险企业的投资准入提供了正面的实证依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齐绍洲  凌棱  
天气衍生工具作为一种特殊的风险管理工具,可以被广泛地用来规避反常的天气风险。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天气衍生工具的价值取决于诸如温度、湿度或降雨量等天气指数变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艳平  田鑫  
选用证监会行业分类下货币金融服务中的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1—2016年的季度数据,共计384个样本,实证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对商业银行当期及未来业绩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衍生工具公允价值计量仅对企业当期业绩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但提升幅度显著低于其在成熟市场中的表现。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存在微弱的负面影响,原因与公允价值计量特性和商业银行利用衍生工具的行为与动机有关。据此结论,从完善衍生品市场、丰富衍生品种类、加强对银行业的内外部监管等方面为更好地发挥衍生品公允价值计量的积极影响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应侠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建立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已迫在眉睫。会计计量是其关键问题之所在。本文在回顾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本文认为公允价值是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唯一选择。只有这样才更有助于真实反映会计主体的风险与价值。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剑  楚琦  杨杨  
企业使用金融衍生工具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冲风险减少财务困境和业务成本,降低税前收入的波动,并且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税盾效应降低企业的实际税负,提升公司价值。目前有关金融衍生工具是否能够提升公司价值存在不同的研究结论。本文对我国采矿、石油以及化工行业286家A股上市公司2008—2017年使用金融衍生工具的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考虑了公司降低有效税率活动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确实能够达到提升企业价值的作用,但是当企业存在降低有效税率活动时,其在使用衍生品过程中会模糊经济实质、规避有效监督,反而会对公司价值形成损害。本文首次考虑了税收规避活动在金融衍生工具与企业价值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并提供了实证检验结果,剖析了金融衍生工具未能达到提升公司价值预期的问题所在,丰富了现有税收学术研究,同时给我国上市公司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郦彬  
本文在分析了信用衍生工具对商业银行意义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信用互换、信用期权和信用关税票据等几种目前市场上最常见信用衍生工具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最后,本文根据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对信用衍生工具在中国可能的应用及具体措施设计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义超  肖海霞  
本文采用2007-2008年沪深上市公司中32家使用衍生工具的公司和553家未使用衍生工具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衍生工具使用对上市公司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衍生工具的使用会显著地增加公司的系统性风险,而对于公司股票收益率的波动性的增加程度却不明显。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贾炜莹  兰凤云  陈宝峰  
西方主流理论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可以降低公司的风险,国内学术界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为此,本文以我国1151家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2007年横截面数据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并对公司风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情况与国外不同,我国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对公司的系统风险和破产风险均有微弱的增加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施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衍生金融工具的需求与风险与日俱增。基于中国的制度背景,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考察内部治理要素对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效应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作为内部治理变量的股权结构、董事会机制和管理层治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其中控制人性质、股权制衡度、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二职分离、高管持股比例的制约作用比较显著。研究还发现,上述内部治理要素具有协同效应。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勇  卢伟强  
美国对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管理黄勇,卢伟强衍生金融工具自本世纪70年代在美国诞生以来,便成为西方各国竞相关注和发展的热点,然而其高风险性又给商业银行招致巨大灾难。本文拟从以下两方面对衍生金融工具作一阐述:①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②美国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荣林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具有套期保值、价格发现和交易成本低的特点,所以它常常作为企业理想的理财工具;然而,衍生金融工具也具有杠杆操作、高度投机的特点,它常常导致诸多企业因操作衍生工具而倒闭破产的事件的发生,这类事件不胜枚举。为了降低风险,减少甚至杜绝企业和个人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黑箱操作的可能性,满足社会各界人士对财务报表报告的要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多年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发布了一系列的有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准则和公告。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苏哲  
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国际市场中的价格、利率或汇率风险,使企业管理层可以关注核心经营业务;另一方面,过度的衍生业务投资又会在企业内部积聚巨大的风险。加强对衍生工具投资的风险管理和外部监控已成为我国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