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76)
2023(3262)
2022(2711)
2021(2755)
2020(2328)
2019(5333)
2018(5345)
2017(9534)
2016(5728)
2015(6704)
2014(7159)
2013(6865)
2012(6326)
2011(5362)
2010(5633)
2009(5075)
2008(5499)
2007(4885)
2006(4190)
2005(3850)
作者
(14381)
(11676)
(11539)
(11306)
(7466)
(5562)
(5546)
(4712)
(4485)
(4360)
(3894)
(3848)
(3817)
(3811)
(3765)
(3674)
(3398)
(3351)
(3320)
(3306)
(2947)
(2877)
(2805)
(2754)
(2730)
(2626)
(2592)
(2592)
(2389)
(2346)
学科
(22858)
管理(21328)
(17060)
(15498)
企业(15498)
(13939)
经济(13909)
财政(12076)
(10453)
财务(10444)
财务管理(10385)
企业财务(9891)
(9586)
(6858)
中国(6375)
(5087)
(4968)
制度(4966)
方法(4950)
(4743)
理论(4723)
地方(4432)
(4311)
体制(4137)
(4091)
税收(4023)
(3992)
(3878)
银行(3875)
教学(3802)
机构
学院(70951)
大学(69308)
(24553)
(24174)
经济(23409)
管理(22525)
研究(21926)
中国(18875)
理学(17989)
理学院(17779)
管理学(17480)
管理学院(17340)
(15016)
财经(14279)
(13393)
(12661)
科学(12436)
(11827)
(10602)
(10404)
师范(10326)
中心(10300)
北京(10060)
财经大学(10017)
(9700)
研究所(9585)
财政(9094)
技术(8832)
职业(8826)
(8060)
基金
项目(35711)
研究(30972)
科学(26215)
基金(22639)
(18093)
国家(17856)
社会(16962)
社会科(15914)
社会科学(15907)
教育(15653)
编号(15072)
(14896)
科学基金(14857)
成果(14345)
(11801)
基金项目(11470)
课题(10910)
(9904)
资助(9736)
(9549)
项目编号(9535)
(8581)
(8578)
阶段(8559)
重点(8077)
阶段性(8011)
自然(7951)
研究成果(7814)
大学(7799)
(7776)
期刊
(33977)
经济(33977)
研究(29160)
(26853)
中国(20088)
教育(14914)
管理(8503)
学报(8396)
(8338)
金融(8338)
财会(8316)
会计(7871)
(7450)
财经(7300)
(7099)
财政(7099)
大学(6941)
技术(6481)
(6249)
(6180)
科学(6078)
通讯(5976)
会通(5957)
学学(5908)
经济研究(5633)
图书(5136)
业经(5073)
农业(4755)
职业(4228)
书馆(3994)
共检索到128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黄世忠  陈建明  
美国近期刮起的财务舞弊案风暴不仅使投资者和债权人损失惨重 ,也使社会公众对美国公司界丧失信心。这一连串的恶性财务舞弊案凸显出美国制度安排的结构性缺陷 ,迫使人们反思这些舞弊案的症结所在。本文提出 ,华尔街本末倒置的盈利预期、公司界扭曲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独立董事摆设性的督导模式、管理咨询机构有失偏颇的出谋献策、准则制定机构对规则基础游戏规则的偏好 ,以及会计职业定位紊乱重心偏离审计业务 ,是导致美国财务舞弊屡禁不止的六大病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龚勋  
一、上市公司加强财务舞弊监管的必要性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主要是依靠粉饰公司财务报表,通过财务报表企图蒙蔽监管者和投资者。上市公司采取舞弊行为的最大目的无非就是做大企业利润,利用上市这一稀缺性融资平台为企业"圈钱"。这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而且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完善我国初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2年我国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在上市公司施行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邵志高  邱玉莲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以增发新股为目的的财务舞弊现象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大股东不仅是舞弊收益的获得者,而且还是舞弊通道的制造者,而大股东的存在又是股票流通性不够的结果。因此,非流通股的存在是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症结所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历丽  张莉芳  肖小红  
近年来,美国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会计欺诈案,会计丑闻层出不穷,这不仅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损失,也使人们对一些公司的财务报告不再深信无疑。本文着重从美国上市公司中挖掘其舞弊的主要伎俩,并针对我国情况提出了防范财务舞弊的关键措施。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华金秋  
美国COSO舞弊财务报告研究对公司和管理人员的舞弊特征进行了辨别,在某种程度上可为审计人员提供预警信号。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华金秋  
在经济舞弊案件中 ,财务报告方面的舞弊不容忽视。它不仅生成大量虚假会计信息 ,而且还大大增加了审计风险。本文介绍了美国COSO舞弊财务报告的最新研究成果 ,以期对我国防范舞弊性财务报告有所启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黄世忠  叶丰滢  
HPL 技术公司(HPL Technologies,Inc.,以下简称 HPL)是美国硅谷的一家软件制造商,创建于1989年,主营半导体软件的个性化开发、销售以及售后咨询和维护等业务。2001年7月31日,HPL 以每股11美元的价格发售了690万股股票,筹措了7590万美元,并在纳斯达克上市交易。在此后的连续三次季报中,HP L均报告了优异的业绩,股价也一度攀升至每股17.85美元。然而,好景不长,HPL 上市一年后便被钉在财务舞弊的耻辱柱上,其股票已于2002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荣艳  李明彩  
我国证券市场从成立至今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屡见不鲜,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投资者无法获取上市公司的真实信息,广大投资者利益受到损害。财务报告作为联系上市公司和广大投资者的纽带,是利益相关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财务报告舞弊直接影响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决策判断,使其做出错误的决策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有效的防范和监督财务报告的舞弊性,能维持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使我国证券市场能健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利  胡华夏  余跃洋  
资本市场形成以来,以上市公司为中心的财务舞弊事件频发,资本市场的诚信机制严重受挫,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以南纺股份为例,从舞弊三角理论的三要素入手,透过南纺股份财务舞弊的表象,分析了其舞弊的内在成因。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南方股份的财务舞弊的发生,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给我国上市公司的规范经营敲响了警钟,另一方面也为政策制定者规范资本市场环境、建立有效的惩戒机制提供了启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黄世忠  张胜芳  
废品管理公司虚增17亿美元利润总额的消息一公布,其市场价值骤然缩水60亿美元,投资者和绝大部分雇员承受了巨额损失,股价从每股35美元降至22美元,被其竞争对手兼并后原总部的1700名员工被解雇了1500名。而舞弊者们却从废品管理公司盗取了成千上万美元,凭借虚假的业绩,他们给自己发奖金、红利;凭借虚假的业绩,他们套现股票期权;凭借虚假的业绩,他们继续把持经营决策的控制权,继续作假,继续攫取名利。就在会计造假曝光的十几天前,班特若克还在沽名钓誉,向其母校捐资建设班特若克大厅。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钟远文  王玉蓉  
本文在对财务舞弊的国内外文献回顾与总结的基础上,剖析了国有企业改革、公司治理结构、政府行为缺失等影响因素,提出加强政府法律法规建设的完整和及时性,提高其行为透明度,完善公司内部和外部治理结构、建立监管理体系等,是解决我国企业财务舞弊问题的路径选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佳友  万春荣  
本文以2011-2015五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女性董事与财务舞弊的关系。同时,将女性董事持股比例作为调节变量,建立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女性董事显著抑制了企业的财务舞弊倾向,且女性董事比例与财务舞弊负相关;女性董事的持股比例与财务舞弊负相关,且对女性董事比例与财务舞弊的负向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应重视培养女性董事,同时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股权激励,以进一步完善女性董事的职能,进而有效遏制企业财务舞弊的发生,最终实现优化资本市场环境的目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丽华  
财务欺诈案件不仅严重损害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使广大投资者蒙受了巨额经济损失,而且大大降低了审计人员的威信,审计质量也遭到空前质疑。笔者分析了财务欺诈的动因,阐述了舞弊审计的特征以及审计人员在舞弊审计中应采取的方法和技巧,使得审计人员可以更有效地追查揭露财务欺诈等舞弊行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潘修中  
当前的财务舞弊大数据识别,实际上是先用显著指标对舞弊公司样本“画像”,再依据画像结果寻找与舞弊样本相似的有舞弊嫌疑的公司。这种通过舞弊样本“画像”识别财务舞弊的做法,存在着刻舟求剑、按图索骥、盲人摸象、准确率幻觉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的财务舞弊大数据识别忽视了财务舞弊“人的行动”本质。因此,有必要回到财务舞弊“人的行动”本质,重构财务舞弊大数据识别模式。重构财务舞弊大数据识别,应以演绎推理的方式获得真实舞弊行动的知识,并以真实舞弊行动作为识别重点。具体的思路是:首先通过假构法领悟真实的财务舞弊行动,再以指标组合的形式刻画财务舞弊行动,最后参照金税系统筛选出存在舞弊行动的公司。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丁静  
本文从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视角,将财务舞弊界定为雇员或者管理层有目的、有预谋、有针对性地利用隐蔽和欺骗手段进行财务造假,导致会计报表信息和披露违反公认会计原则并产生重大错报的故意和非正当行为。同时,本文将财务舞弊的概念与同样会导致财务报表信息扭曲或失真的两种会计行为——错误和盈余管理进行区分和厘清,以期提高注册会计师对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