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72)
2023(10617)
2022(9525)
2021(9350)
2020(7931)
2019(18569)
2018(18804)
2017(37050)
2016(20324)
2015(22981)
2014(23355)
2013(23379)
2012(21557)
2011(19173)
2010(19475)
2009(17905)
2008(17776)
2007(15245)
2006(13458)
2005(11895)
作者
(57411)
(46982)
(46923)
(44791)
(29927)
(22379)
(21537)
(18508)
(17718)
(16999)
(16016)
(15530)
(14864)
(14705)
(14381)
(14349)
(14130)
(13978)
(13399)
(13230)
(11589)
(11561)
(11280)
(10666)
(10656)
(10632)
(10442)
(10366)
(9433)
(9169)
学科
(75095)
经济(74993)
管理(61150)
(56376)
(46780)
企业(46780)
方法(36041)
(32549)
数学(31440)
数学方法(31132)
中国(22908)
(20935)
(17323)
(16886)
财务(16825)
财务管理(16770)
业经(16244)
企业财务(15939)
(15667)
地方(15548)
(14644)
贸易(14637)
(14270)
财政(13795)
(13558)
银行(13523)
农业(13358)
(12784)
(12671)
理论(12625)
机构
大学(287680)
学院(284026)
管理(113963)
(112036)
经济(109482)
理学(98499)
理学院(97440)
管理学(96003)
管理学院(95477)
研究(92897)
中国(70443)
(61751)
(61718)
科学(56404)
(46994)
财经(45611)
研究所(42093)
(41210)
中心(41064)
(40526)
(40217)
北京(39943)
业大(39705)
(37969)
师范(37701)
财经大学(33677)
(33607)
(33101)
经济学(33019)
农业(31781)
基金
项目(186799)
科学(145491)
研究(140740)
基金(134154)
(114976)
国家(113993)
科学基金(97291)
社会(86297)
社会科(81668)
社会科学(81645)
基金项目(71966)
(71729)
教育(64403)
自然(62296)
自然科(60746)
(60737)
自然科学(60731)
自然科学基金(59612)
编号(59597)
资助(55636)
成果(50046)
(41991)
重点(40865)
课题(40015)
(39104)
(38419)
项目编号(37450)
教育部(36171)
创新(35745)
科研(35593)
期刊
(123503)
经济(123503)
研究(91006)
中国(51081)
(49394)
学报(41095)
管理(40997)
科学(37511)
(36803)
教育(32967)
大学(31400)
学学(29073)
农业(26273)
(25595)
金融(25595)
技术(22892)
财经(21667)
经济研究(19855)
业经(19777)
(18212)
问题(16663)
图书(16241)
理论(15768)
实践(14555)
(14555)
现代(13308)
(13285)
技术经济(13272)
(13065)
科技(12960)
共检索到421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曾晓东  徐朝科  
近年来,安然、安达信、世通、强生,一个个"财富500强"里的行业巨擎,相继卷入财务丑闻中,有的甚至因财务问题而轰然倒塌。为什么在美国这样一个号称世界最完善的金融财务制约机制中,财务丑闻竟然会像瘟疫一样蔓延?研究美国的财务欺诈案件,有助于我国财务审计制度的完善,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世利  吴长勇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第99号审计准则《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欺诈的关注》简介:财务欺诈风险的产生条件,财务欺诈审计的主要规定。美国这一审计准则对中国审计职业界的启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蒋树宽  
文章分析了安然、银广夏两个典型财务欺诈案例作弊手段的异同、主要成因、特点及监管体制弊端 ,以及我国如何吸取教训 ,避免丑闻重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马玉超  
一,美国世通公司财务欺诈案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电信行业的“巨无霸”——世通公司(Worldcom)2002年6月25日晚间承认,在过去的5个季度里虚报了38亿美元的利润。Worldcom的这一丑闻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公司财务欺诈案。消息一经传出,投资者信心重挫,美国股票价格和美元价格风雨飘摇,急速下跌。Worldcom股票价格狂跌了940%以上。毫无疑问,世通公司财务欺诈案成为继安然事件之后再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源  李连友  
美国是世界上医疗卫生费用开支最大的国家,医疗保险欺诈是造成这个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对医疗保险欺诈进行了反击,逐步制定和完善了反欺诈的相关立法,形成了多元化的反欺诈组织体系,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医疗保险反欺诈是美国今后医疗保险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医疗保险反欺诈的实践,给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海林  冷冰  
本文介绍和讨论了美国施乐公司财务欺诈案中所使用的具体手法及其影响 ,重点关注了与销售型租赁有关的提前确认收益的会计手法。在此基础上 ,本文结合美国经济形势等有关背景 ,分析了施乐等美国公司财务欺诈案频发的原因及相关问题 ,并总结了其带来的若干启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虹  
健康保险欺诈手段众多,给社会造成极大损失,也使保险公司深受其害。美国的商业健康保险非常发达,在健康保险反欺诈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这对于中国的健康保险反欺诈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喻少华  王安邦  
本文分析了财务报告欺诈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指出了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董事会和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审计师是财务报告真实公允的重要控制机制,财务报告欺诈与公司治理的缺陷紧密相关,财务报告欺诈问题,实质上就是公司治理问题,要防范财务报告欺诈,根源在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建新  
近几年,国内外接二连三地出现了财务欺诈案件。为了有效地防范财务欺诈,2006年7月15日,被美国总统布什称作“自罗斯福总统以来美国商业界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法案”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正式生效,在美上市的所有公司都要求按照该法案提交财务年报。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的财务欺诈案件,分析了财务欺诈的各种理论根源和具体成因,并且在借鉴美国防治财务欺诈措施的基础上,对我国财务欺诈的防范工作提出了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月梅  
国内各地不断涌现财务欺诈案件,给经济带来了很大程度的创伤。文章从财务欺诈的概念、目的、特征、表现形式等分析入手,提出一系列全面防范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丹  
本文首先诠释了公司治理生态的涵义,然后论述了公司治理生态与财务欺诈行为的相关性,接着从公司治理生态的角度剖析了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行为的成因,并提出了加强公司治理生态建设,治理财务欺诈行为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丽华  
财务欺诈案件不仅严重损害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使广大投资者蒙受了巨额经济损失,而且大大降低了审计人员的威信,审计质量也遭到空前质疑。笔者分析了财务欺诈的动因,阐述了舞弊审计的特征以及审计人员在舞弊审计中应采取的方法和技巧,使得审计人员可以更有效地追查揭露财务欺诈等舞弊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赵明凤  
国内外接连出现的财务造假案件,使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产生质疑并降低了投资信心。如何从源头上杜绝欺诈行为的发生,是摆在管理当局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对我国2004年及2005年在沪深两市上市A股因涉及财务欺诈而被处罚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研究,发现欺诈公司与非欺诈公司在财务指标上存着较大的差异:首先,财务欺诈行为在被发现前,公司的盈利指标和偿债指标存在较大异常;其次,财务欺诈公司中有46.2%属于ST公司(理论上把ST公司认定为财务危机公司),这说明财务危机也是导致财务欺诈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结果提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小明  
20 0 2年以来 ,美国的几家大公司相继曝出财务欺诈丑闻 ,这些案件对美国经济和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分析美国频繁出现公司财务欺诈案件的原因 ,了解美国政府防治企业舞弊的举措 ,对我国的公司治理与会计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毛志忠  
本文以一批世界著名大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陷入假账丑闻的陷阱为背景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 ,通过对公司造假手段的分析 ,认为其根本原因 :首先是在“他律”上产生问题 ,即现有的法律制度框架存在“缺陷” ;其次是“法律的真空” ,使公司无限放大利己动机 ,以致“道德缺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