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85)
2023(11172)
2022(9947)
2021(9288)
2020(7913)
2019(18444)
2018(18413)
2017(36398)
2016(19563)
2015(22152)
2014(22067)
2013(22174)
2012(20202)
2011(18217)
2010(18176)
2009(16395)
2008(15736)
2007(13374)
2006(11519)
2005(9858)
作者
(55420)
(45667)
(45490)
(43321)
(29451)
(21920)
(20759)
(18016)
(17483)
(16440)
(15943)
(15306)
(14475)
(14342)
(14158)
(13809)
(13745)
(13588)
(13076)
(13005)
(11288)
(11131)
(11067)
(10263)
(10170)
(10139)
(10125)
(10056)
(9266)
(8995)
学科
(77801)
经济(77713)
管理(55968)
(55319)
(43937)
企业(43937)
方法(40963)
数学(36395)
数学方法(36060)
(19836)
(19488)
中国(19372)
业经(16165)
(15838)
地方(15395)
(15005)
贸易(14999)
(14513)
(13376)
农业(13169)
(12899)
财务(12832)
财务管理(12807)
技术(12188)
企业财务(12183)
理论(12152)
(11862)
环境(11648)
(11236)
银行(11201)
机构
大学(278122)
学院(272653)
管理(113603)
(108607)
经济(106191)
理学(99501)
理学院(98438)
管理学(96804)
管理学院(96285)
研究(88183)
中国(64603)
(58881)
科学(54078)
(49244)
(43189)
财经(40536)
(40444)
业大(40347)
中心(40274)
研究所(39402)
(38020)
北京(37351)
(37060)
(36470)
师范(36178)
经济学(32530)
(32423)
农业(31721)
(31372)
财经大学(30504)
基金
项目(193280)
科学(152265)
研究(142655)
基金(141314)
(122064)
国家(121076)
科学基金(104707)
社会(89649)
社会科(84990)
社会科学(84965)
基金项目(75314)
(73866)
自然(68375)
自然科(66780)
自然科学(66767)
自然科学基金(65584)
教育(65320)
(62815)
资助(59023)
编号(58381)
成果(47596)
(43338)
重点(42495)
(40289)
(39898)
课题(39208)
教育部(37601)
科研(37185)
创新(37132)
人文(36851)
期刊
(111005)
经济(111005)
研究(80154)
中国(47115)
学报(41728)
管理(39154)
科学(37728)
(35222)
(35016)
大学(31850)
教育(30757)
学学(29313)
农业(24776)
(22698)
金融(22698)
技术(22558)
图书(19574)
财经(18965)
经济研究(17961)
业经(17619)
(15973)
理论(14674)
问题(14440)
实践(13669)
(13669)
书馆(13238)
图书馆(13238)
技术经济(13002)
科技(12899)
(12695)
共检索到386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文登  
课后服务循证评估的兴起是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精神与社会需求的产物。其实施过程高度结构化,包括确定目标、明晰问题、选择评估方法、执行评估、撰写评估报告等五个步骤,拥有"课后服务项目效果数据库"等资源平台。美国课后服务循证评估历经多年发展,发现课后服务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增加学校出勤率、改善课堂参与度、降低问题行为、提升社会情感学习技能以及促进营养与健康。当前,课后服务循证评估研究还存在着组间变量容易混淆、组内难以保证同质性等问题,未来将继续以追求"最有效的课后服务"为目标,以"遵循最佳研究"为手段,促进课后服务内容的"精细化"、形式的"项目化"与实施过程的"标准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政云   卞婉婷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大学本位教师教育面临挑战与外部支持的共同推动下,美国大学开始主要依托本校教师教育参与课后服务的师资队伍建设。大学在全校层面通过提供相应的奖励、支持与保障,鼓励包括师范生在内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当地课后服务;教师教育项目层面,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加入课后服务的相关理论课程,并利用师范生的教育实践为课后服务输送专业师资;设计灵活高效的培训项目保障课后服务兼职教师的专业性;通过提供证书项目、颁发学位证书等方式拓宽课后服务专职教师的专业提升空间。美国大学参与课后服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实现了大学与课后服务之间的互利共赢,同时诠释了美国大学对服务社会职能的深刻理解与践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谷丽洁  周红利  
文章首先论述了循证教育及其在专业群建设中的应用和赋权评估及其在专业群评估中的应用,然后阐述了基于循证教育理念的专业群建设赋权评估系统构建,最后提出了基于循证教育理念的专业群建设赋权评估的实施策略。评估人员:重视多方评估主体的价值观融合和评估能力提升;评估指标:重视个性化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估动态发展;评估方法:重视系列情境性证据的获取及质性研究方法运用;评估模式:重视以关键任务为监测目标的动态实施现状评估;评估流程:重视科学化评估流程的实施与及时反馈评估结果。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登珲   卞冰冰  
课后服务是一个充满情绪参与的过程,教师感知到什么情绪,就会回馈什么样的行动。情绪劳动是影响教师常规教学、课后服务质量以及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W市1300名小学教师的实证调查发现,课后服务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水平较高,存在一定程度的情绪耗竭风险;课后服务中教师情绪劳动水平受到性别、教龄、学科、职务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小学教师情绪劳动水平与教师的课后服务胜任感、组织支持感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小学教师在课后服务中分化出积极参与的“付出型”、中度参与的“挑战型”“应付型”与消极参与的“推脱型”四种情绪劳动类型,不同情绪劳动类型的小学教师在课后服务中的行为模式各不相同。个体特征、工作负担、组织支持、工作保健、情绪规则成为当下影响小学教师参与课后服务情绪劳动的主要因素。基于此,“看见”教师的情绪劳动,创造良好教育生态环境;加强工作负担的协同治理,减少教师负面情绪的生成;赋能教师情绪内力,分类给予指导,是打开教师“情绪密码”,持续推进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高巍   杨根博   龚欣  
教师是课后服务的实施主体,亦是保障课后服务质量的关键。为提升教师课后服务参与的积极性,探究其参与课后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对我国中西南北四省中小学教师参与课后服务意愿的调查发现:教师参与课后服务意愿处于中等水平;教师通过“服务学生获得精神满足”与“学生获得能力提升”的“结果期望”两个激励因素正向影响其参与意愿;“获得课后服务津贴”这一保健因素显著提升其参与意愿,“引入校外师资”降低在职教师参与意愿。其他特征如教师性别、教龄、学校性质与所处学段也显著影响其参与意愿。基于实证发现,提出如下建议:建立课后服务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教学活力;优化课后服务管理制度,落实弹性上下班制;夯实课后服务教研活动,多方协同合作教学;重视课后服务成果评价,促进教学评一体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曾文静   胡定荣  
英国教育部围绕循证教学在学校落地的现状及影响因素问题,对英格兰学校展开了为期两年的实证调查。调查有以下几点发现:一是循证教学在学校落地过程中面临着外部研究证据的价值认同、高质量证据的获取、证据的情境性应用三重困境;二是成功落实循证教学的学校具有以融合研究证据和实践智慧为导向、以学校领导为筛选和传播证据的核心力量、以“基于证据的反思与改进”文化为支撑、以高校专家为强大助推力的四大共性,学校的战略领导力是促使循证教学在学校成功落地的关键因素。这启发我们在推行循证教学的过程中,需以“语境证据主义”价值观为引领,形成对循证教学的合理认识;构建循证式领导力培养体系,激发学校领导层的能动性;搭建循证科研与教学互动平台,发挥高校专家的研究优势;开展系统的循证教学实践培训,提升教师的循证教学意识和能力;建设开放性的证据资源库,提供获取研究证据的渠道。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郑烨  胡春萍  
[目的/意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因其在项目评审中坚持"三公"原则,而在科学界颇负盛名,但其信息公开透明度如何,当前却鲜有研究。[方法/过程]基于循证评估原理,尝试构建科学基金信息公开实践评价的要素框架,并严格依据"要素-证据"关系链,从门户网站对比实测、NSFC工作人员认知评价,以及科学基金服务对象认知评价三个层面,对科学基金信息公开实践状况进行评估。[结果/结论]结果表明NSFC透明度状况良好,具体而言:门户网站透明度较高,但是在职能机构信息公开的内容、范围等10个方面与NSF还存在明显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艳虹  霍文瑶  胡晓毅  
二十一世纪以来,孤独症领域的循证实践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选择美国孤独症领域循证实践研究最具影响力的五个报告,即《国家孤独症发展报告-阶段1》(2009),《孤独症谱系障碍服务项目-基于环境考量的总结报告》(2010),《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青少年及成人的循证实践报告》(2010),《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青少年及成人的循证实践报告》(2014)以及《国家孤独症发展报告-阶段2》(2015),从入选循证实践报告的条件、循证实践的标准和循证实践的类型三个方面对报告进行分析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美国孤独症领域循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侯景丽  
[目的/意义]循证采购模式以用户为导向、以数据为基础,辅以图书馆的专业分析,有利于图书馆馆藏的优化发展,因此对图书馆循证采购模式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方法/过程]介绍美国两个图书馆联盟电子图书和多媒体资源的循证采购实践情况,包括操作方式、操作流程和实践结果,并对项目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图书馆开展循证采购模式需做好数据准备工作、适当的宣传推广、选择适合的资源供应商、提出准确完善的使用量统计需求,并结合多重证据进行决策。同时提出我国图书馆的EBA模式发展思路。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齐月  
美国布莱恩特大学和德雷塞尔大学引领的UVR(使用程度、使用价值和投资回报)项目定义和计算了图书馆资源的使用量、使用价值和投资回报并对其进行了综合价值评估。该项目将图书馆服务划分为8类,并分别计算了每类服务的UVR。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借鉴其先进经验,在开展服务价值评估时应重视深度成本计算、服务价值的广度发展,综合运用会计学、经济学的方法,集合多方力量展开项目调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赟   丁洁琼  
学校处于教育政策执行结构的最底层,其政策执行往往决定着教育政策的最终效果。运用米特-霍恩框架对F小学的课后服务政策执行进行分析,发现学校在政策过程中面临着多重困境,包括政策目标与标准的宽泛化,教师、空间和经费资源保障不足,政府与学校间的“事责财权”不匹配,执行组织关系松散且具有“间歇性重构”特征,社区环境的结构性固化和家长的功利化参与,执行个体的认知偏离和利益冲突。突破个案来看,要促进学校有效执行教育政策,则需提高区县级教育决策质量,扩大政策执行资源供给,健全学校与政府间的沟通机制,重构符合专业化特点的学校组织架构,优化多元协同的执行环境,提升教师的教育政策执行力。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蒋辰   袁曦临   孙莉玲   武秀枝  
为加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质量、量化评估服务效果,本研究以阅读推广服务中最基础的工作——主题书展为切入点,采用循证图书馆学(EBL)的理念进行效果测评设计,提出了一套系统有效的测评流程,并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证明了此流程的有效性,为进一步优化和改进主题书展服务效果提供了最佳证据。本研究提供的案例剖析不仅可以作为高校图书馆主题书展效果测评方法进行推广,也可以给其他类型阅读推广服务的设置及优化提供路径参考和证据支持。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琚沅红  牟冬梅  郑晓月  李茵  
本文在医学领域嵌入式知识服务模式要素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循证医学的临床诊疗过程嵌入式知识服务模式构建探究。以循证医学为理论基础和框架,以临床路径理念为宗旨,以嵌入式知识服务相关技术和资源为依托,以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等临床问题为嵌入点,结合嵌入式知识服务模式的组成,将嵌入式馆员所提供的信息或知识嵌入临床诊疗过程的各嵌入点,并基于循证医学模式对各嵌入点进行分析,使临床诊疗过程更具普适性的同时提高临床诊疗的效能,为后续医学领域嵌入式知识服务相关研究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及手段,促进医学领域嵌入式知识服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美  周南照  
美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要求"核心学科"的所有教师专业素质必须"高度合格",每个班级必须有一名优秀教师。美国联邦政府把"投资优秀教师"、"投资卓越教学"作为政策重点。本研究以美国优秀科学教师专业标准及基于标准的评价、认证作为重点,从理论与实际结合描述与剖析优秀科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阐释基于标准的科学教师评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冰  程天君  
政策能否有效执行事关政策目标的实现。本研究以"过程-事件"分析方法透视学校课后服务执行的动态过程,揭示隐藏于其中的实践逻辑及生成机制。研究发现,学校课后服务遵循着"权宜性执行"的实践逻辑,表现出"重策略而轻规则""、重硬指标而轻软指标""、重短期而轻长远"的特征,造成了"高参与率、低实效性"名实分离的执行偏差。政策制定的一统性与政策执行的灵活性、压力型体制下的层层加码与学校组织运行资源匮乏、教育竞争的愈演愈烈与学校关系网络下的共谋行为分别为权宜性执行的生成提供了制度空间、组织基础和社会土壤。促进学校课后服务的有效实施,需要统筹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推动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转变,优化社会环境以形成执行合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