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89)
- 2023(11891)
- 2022(10136)
- 2021(9471)
- 2020(8155)
- 2019(19142)
- 2018(18838)
- 2017(35562)
- 2016(19672)
- 2015(22576)
- 2014(22582)
- 2013(22763)
- 2012(21447)
- 2011(19588)
- 2010(19656)
- 2009(18746)
- 2008(18777)
- 2007(16992)
- 2006(14777)
- 2005(13808)
- 学科
- 济(83406)
- 经济(83298)
- 管理(57295)
- 业(52446)
- 企(42077)
- 企业(42077)
- 方法(37409)
- 数学(33424)
- 数学方法(33178)
- 中国(25067)
- 财(24973)
- 农(22738)
- 贸(21044)
- 贸易(21037)
- 制(20929)
- 易(20638)
- 业经(16901)
- 学(15877)
- 银(14717)
- 银行(14683)
- 农业(14465)
- 融(14194)
- 金融(14190)
- 行(14074)
- 出(13930)
- 体(13772)
- 务(13727)
- 财务(13695)
- 地方(13660)
- 财务管理(13650)
- 机构
- 大学(293355)
- 学院(287495)
- 济(128948)
- 经济(126491)
- 管理(105906)
- 研究(105211)
- 理学(89979)
- 理学院(88940)
- 管理学(87671)
- 管理学院(87110)
- 中国(81657)
- 京(62803)
- 财(61724)
- 科学(60515)
- 所(54216)
- 农(49322)
- 研究所(48742)
- 财经(48121)
- 中心(47213)
- 经(43770)
- 江(43699)
- 经济学(41929)
- 业大(40731)
- 北京(40538)
- 农业(38927)
- 经济学院(37857)
- 院(37387)
- 范(37155)
- 师范(36811)
- 财经大学(35644)
- 基金
- 项目(184778)
- 科学(145306)
- 基金(136281)
- 研究(135734)
- 家(119190)
- 国家(118273)
- 科学基金(99489)
- 社会(88314)
- 社会科(83842)
- 社会科学(83819)
- 基金项目(70935)
- 省(68393)
- 教育(62264)
- 自然(61913)
- 自然科(60423)
- 自然科学(60397)
- 划(59412)
- 自然科学基金(59366)
- 资助(56484)
- 编号(53381)
- 成果(45595)
- 部(43613)
- 重点(42343)
- 发(39740)
- 制(38264)
- 国家社会(37894)
- 创(37879)
- 课题(37531)
- 教育部(37421)
- 中国(35931)
- 期刊
- 济(142474)
- 经济(142474)
- 研究(91832)
- 中国(60963)
- 财(49539)
- 学报(45734)
- 农(45598)
- 科学(41538)
- 管理(38758)
- 大学(34779)
- 学学(32434)
- 农业(30526)
- 教育(29774)
- 融(29301)
- 金融(29301)
- 财经(24976)
- 经济研究(23667)
- 技术(23370)
- 经(21503)
- 业经(20137)
- 贸(19873)
- 问题(19602)
- 国际(17667)
- 业(17431)
- 世界(16406)
- 技术经济(14457)
- 版(13948)
- 理论(13593)
- 统计(13067)
- 图书(12248)
共检索到446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彭德雷
WTO一审裁定中国对稀土等出口限制措施与WTO规则相抵触,这是继"原材料案"之后,中国在资源保护政策领域的又一次失利,美国等则可谓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一石击二鸟"。本案中,原被告围绕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措施的事实、法律实体和法律程序展开了激烈博弈;与此同时,裁判者内部对于相关法律问题的理解也开始出现分歧。本文对这起法律争议进行了评析,指出对中国而言,经历了WTO一系列败诉案例之后,对于自然资源出口的规制逻辑更应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和国际规则,以确保法律、政策和措施的合规性。
关键词:
WTO 稀土出口规制 法律争议 评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帆 刘慧芳
我国1998年开始实行稀土产品出口配额制度,并逐步降低稀土出口退税。2006年起,我国对稀土的贸易政策由促进出口为主转变为严格的出口管理,措施包括对稀土出口产品分类征收关税、禁止部分稀土产品出口、逐步紧缩出口配额等。出口管理措施对控制稀土的出口起到了一定作用,推动了稀土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不可避免地触及了以美日欧为代表的进口方的资源需求利益。2012年3月13日,美国、日本、欧盟向WTO争端解决机构提交了有关中国稀土的出口管理措施的"磋商请求"。同年7月,WTO争端解决机构成立专家组,针对中国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周晓唯 张露
我国作为稀土出口的第一大国并没有将稀土由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近年来我国出台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以挽回并逆转此不利局面。运用经济学研究方法通过利益分析来衡量国家政策调整的效果,从出口关税、配额和建立卡特尔组织等方面阐述我国现行政策在理论上的收益,表明政策调整初有成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需继续深化改革。
关键词:
稀土出口 出口管制 利益分析 规制效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白晓慧 杨朝霞
经济的全球化使得环境问题也逐渐成为了国际性的问题。为了实现本国贸易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很多国家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本国利益,甚至利用本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优势地位影响和迫使他国改变环境资源政策。以美日欧诉中国限制稀土出口案为范例,可以有助于看清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源和环境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促成我国提出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资源和环境保护 稀土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甲斌
对于不可再生的稀土资源,基于对资源环境保护的目的,多年来我国都是实行保护性的开采政策。但是,现实中却直接取得扩张性的开发效果,赤裸裸地挑战政策目标。分析研究认为,国内供应过剩与国外需求陷阱互动是导致问题的总根源。1.利益的驱动与监管的约束,为供应过剩创造了条件。导致稀土资源生产供应过剩,其原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姜辉
稀土出口管制的目的在于保护战略性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中国实施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从数量、价格和信息3个传导机制对国际稀土市场产生影响。随着稀土管制强度的不断加大,中国稀土出口的地区结构及世界稀土出口的国别结构均发生了显著变化。管制政策给世界稀土贸易带来了显著的替代效应、创造效应和结构效应。澳大利亚、墨西哥和印度对中国稀土的替代效应尤为显著。香港和新加坡的稀土转口贸易比以前更为活跃。
关键词:
稀土 出口管制 传导机制 连锁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左 易福欢
本文提出政府政绩考核目标错位,稀土资源补偿、生态环境补偿与安全规制不足,生产和出口市场分散,六重机制叠加导致了稀土定价权缺失,尤其是实施出口配额管制后,中国稀土出口市场呈现出特有的"向日葵盘籽式"市场结构加剧了稀土出口价格竞争。本文结合发达国家稀土价格形成机制与政策经验,提出了增强中国稀土出口定价权的政策思路与建议,包括运用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置换缺乏效率、备受指责的出口配额政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文兰
2012年3月,美国就中国稀土出口管制问题向WTO提起诉讼,并得到了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响应。以稀土出口管制的法律溯源为切入点,对我国稀土管制措施进行了深刻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出口管制 稀土 利益博弈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晓燕
2014年中国在WTO稀土案中的败诉使中国稀土出口配额制和出口关税退出了历史舞台,稀土供需与定价将在新的规则下发生新变化。应该在遵循国际贸易规则的前提下,培育中国稀土出口定价能力,从而达到保护稀土安全、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关键词:
稀土资源 出口 定价能力 WTO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韩永红
我国为保护稀土等自然资源而采取的出口限制措施,在WTO体制下面临困境。为满足国家利益的刚性需求,我国应跳出利用WTO例外条款进行抗辩的法律困局,改变制度依赖路径,在履行国际法律义务的同时以国家安全为立法目标,重构出口管制法律体系,包括:制定《出口管制法》,整合出口管制清单、提升其全面性和技术性,加强促进出口管制遵守的制度建设,以及谋求加入多边出口管制机制,以推动区域性出口管制机制的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华
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其在低、中、高端各类产业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世界各国产业技术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近年来,世界稀土需求量一直呈几何级数的增长态势,而中国几乎以占全球23%的稀土储备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成为稀土贸易大国,但在交易价格上却未能获得与贸易大国相匹配的竞争优势,甚至因为交易条件和管理政策等原因频繁遭遇诉讼并败诉,付出了沉重代价。本文以为,中国在稀土贸易中话语权微弱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宏 金惠卿
稀土被誉为"21世纪的黄金和新材料之母",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价值和优异的光、电、磁、超导、催化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新能源、国防军事领域,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中国稀土储量曾占全世界的71.1%,但国务院新闻办2012年发布的《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显示,我国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秦天宝 王金鹏
近些年因资源出口限制措施引发的WTO贸易与环境争端开始涌现。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该案中各方的争议以及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体现了WTO贸易与环境争端解决的一些新特征。通过分析该案可以对资源出口限制措施与WTO规则的冲突有很好的认识。该案体现了WTO在维护贸易规则的同时日益关注资源与环境保护。就我国而言,该案凸显了协调国内法律与政策和WTO规则的必要性,也启示我国应合理进行资源出口限制,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维护自身利益。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正明 余为琴
中国稀土主要向世界1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通过数据分析,显示主要流向6个国家。为此,构建剩余需求弹性模型,结合ADF检验和Eviews回归分析,得出这6个主要国家的剩余需求弹性及其市场势力排名。最后针对中国如何将稀土资源优势转变为价值优势,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稀土 ADF Eviews 市场势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泽生 蒋帅都
本文实证研究中国稀土出口贸易的市场势力。计量研究发现,中国稀土出口贸易的实际市场势力比较微弱,出现"寡头"地位与市场势力缺乏共存的现象。利用微观贸易数据,发现中国稀土出口贸易呈现较强的竞争性市场结构特征,因此,虽然具有国家总量上的"寡头"地位,但却只能获得竞争性定价结果,出口贸易市场势力的缺乏成为必然。利用生存能力法对中国稀土出口贸易最优规模经济量进行估计,发现稀土贸易(生产)的最优规模经济区间为0.5-10%的市场份额区间,其他区间则是规模不经济的,为中国稀土贸易市场势力的增强和政策调整提供了实证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