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23)
2023(7723)
2022(6734)
2021(6114)
2020(5677)
2019(13288)
2018(13215)
2017(26871)
2016(14427)
2015(16611)
2014(16860)
2013(16989)
2012(16059)
2011(14527)
2010(14629)
2009(13991)
2008(14208)
2007(12853)
2006(11033)
2005(9951)
作者
(42452)
(35707)
(35596)
(34191)
(22914)
(17213)
(16663)
(13817)
(13378)
(12898)
(12041)
(11848)
(11278)
(11155)
(11150)
(11130)
(11125)
(10466)
(10419)
(10283)
(8797)
(8731)
(8713)
(8072)
(8068)
(8035)
(7982)
(7958)
(7146)
(7040)
学科
(67632)
经济(67557)
管理(46264)
(45622)
(38388)
企业(38388)
方法(38272)
数学(34543)
数学方法(34316)
(21305)
(15351)
财务(15328)
财务管理(15290)
(15143)
企业财务(14744)
中国(13937)
(12662)
贸易(12662)
业经(12516)
(12283)
(11753)
(10989)
地方(10593)
农业(10197)
(10055)
金融(10053)
(9375)
银行(9355)
(9306)
理论(9300)
机构
大学(223521)
学院(217596)
(93410)
经济(91624)
管理(88730)
理学(76764)
理学院(76018)
管理学(74986)
管理学院(74554)
研究(68420)
中国(52387)
(45598)
(45096)
科学(39282)
财经(36612)
(34324)
(33543)
(33250)
中心(33126)
(31492)
研究所(30840)
业大(30518)
经济学(29453)
北京(28818)
(27527)
财经大学(27304)
师范(27284)
经济学院(27035)
农业(26745)
(25368)
基金
项目(141298)
科学(111966)
基金(105292)
研究(102964)
(90255)
国家(89533)
科学基金(77549)
社会(66403)
社会科(63146)
社会科学(63125)
基金项目(55753)
(53034)
自然(50158)
自然科(49048)
自然科学(49032)
教育(48727)
自然科学基金(48230)
(45345)
资助(44494)
编号(42448)
成果(35630)
(33412)
重点(31080)
教育部(29340)
(28764)
(28686)
人文(28322)
大学(27763)
科研(27628)
国家社会(27614)
期刊
(95061)
经济(95061)
研究(61772)
(37291)
中国(36032)
学报(32429)
管理(29146)
科学(28305)
(28159)
大学(24232)
学学(22380)
(21321)
金融(21321)
教育(19453)
财经(18929)
农业(18770)
技术(17611)
(16076)
经济研究(16011)
业经(14248)
图书(14130)
问题(13179)
(12324)
理论(12253)
技术经济(11785)
统计(11647)
实践(11166)
(11166)
(11017)
国际(10712)
共检索到314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龚柏华  任瑞  
美国证券投资者诉新浪公司(SINA Corporation)证券信息披露欺诈案,是中国公司在美国涉诉的证券信息欺诈案之一。本案对于中国公司到美国上市并进行信息披露具有借鉴作用。本文在归纳基本案情、法院推理和法院判决的基础上,对该案做了简要评析,并提请中国相关公司应注意证券欺诈诉讼的要求及相关法律规定。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龚柏华  孔莉  
本文涉及美国私人投资者告主营机构在中国但在美国上市的前程无忧公司证券发行欺诈。美国法院认为原告的起诉无法满足指控证券欺诈的详细性和充足性标准,驳回了原告的起诉。本文对该案的基本案情、法院推理、法院判决作了归纳,并就该案相关方面对中国有关方面的启示作了简要评析。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龚柏华  刘震  
美国证券投资者及海外证券投资者在美国法院诉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指控其在美国发行证券时信息披露欺诈,美国法院判定指控不成立。本文在归纳基本案情、法院推理和法院判决的基础上,对该案做了简要评析,并提请中国相关公司在美国发行证券时,应注意美国证券法关于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以及避免被指控信息披露欺诈的注意事项。本案对中国公司今后到美国上市并进行信息披露有借鉴作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弗兰克·伊斯特布鲁克   丹尼尔·费雪   袁增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弗·伊斯特布鲁克  丹·费雪  雨廷  
本文探讨了美国证券监管的反欺诈和强制披露法规的一些功能,并由此得出结论认为,这些反欺诈和强制披露法规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支持法律干预的人们强调法律的有效性,而主张市场效用的则低估了市场化的成本,并且用实际的法规效率与想象中的市场效率进行比较,作者认为,正确的比较方法不是规制与市场的比较,而是一种管制与另一种管制之间的比较,但是,作者在实际分析了美国证券市场法律干预情况后,认为,由于政府和地方行政部门的扭曲,实际中的法律干预和管制比市场行为要更糟。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益兵  
广发证券内幕交易案始末2008年5月23日,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检察院对广发证券内幕交易案依法提起公诉,广发"券商借壳上市第一例"转变成"券商内幕交易第一案",成为市场的焦点。原广发证券总裁董正青、其弟董德伟和赵书亚三人成为继杭萧钢构的王向东、陈玉兴之后再次坐上被告席的公司高管。事发一年来,广发证券内幕交易案的整个交易流程第一次呈现在市场面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潘爱玲  张爱琴  
保护投资者权益是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消除信息劣势、保护投资者权益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本文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思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静然  姚王信  
包括会计信息在内的信息披露是强化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的投资者保护的主要措施。在会计准则强制披露要求的基础上,鼓励知识产权证券化各参与主体自愿披露与活动相关的信息,并结合监管和法制建设等途径,保护知识产权证券投资者的利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燕东  苗永菁  
以投资者保护作为视角来研究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说明了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性,指出了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投资者利益的保障基础。在对现阶段投资者会计信息需求趋势的分析下,提出了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齐恩平  吕永学  
追究证券欺诈者的民事责任,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应是证券法的主要任务。我国证券法确立了民事责任优先的原则,却缺乏可操作性。为防范证券欺诈,化解金融风险,我国应确立证券欺诈的民事责任制度,为证券欺诈的求偿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穹  廖原  
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应注重过渡时期的投资者适应性问题。国内中小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意识强烈和信息处理能力低下是问题的主要症结。从投资者导向型角度考量,信息披露中的过载问题、堆积现象客观造成了投资者信息处理能力不足、融资成本提高等事实。通过优化信息披露价值相关性内容、提供投资者权利清单、整合信息披露数据等方式,能够完善信息披露引导投资者决策的理论逻辑,并赢得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所预期的制度优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韩德宗  陈启欢  
本文用经济学分析及实证的方法研究了中国证券市场关于信息披露的欺诈行为。结论是 :当监管加强 ,欺诈的预期成本增加 ,欺诈上市减少 ,反之 ,欺诈上市增加 ;当一股独大时 ,市场监督容易失效 ,便产生持续信息披露上的欺诈行为 ,此时 ,社会公众股东承担的总成本是无欺诈条件下的代理成本与受欺诈导致的成本之和 ;监督失效时 ,削弱了诚实公司潜在的长期融资能力。实证结果表明 ,欺诈公司及其高层管理人员所受处罚量与其欺诈行为量的相关度很差 ,处罚的公平性值得商榷。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季冬生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丁骋骋  
证券欺诈表现为优势犯罪和短期行为两个特征。我国证券欺诈横行,一是由于证券监管的法制不完备所致,二是由于产权缺陷和市场机制不完善。规范证券市场,应从法律和伦理两个机制入手。一方面应加强证券监管,以消除优势犯罪存在的基础。同时进行彻底的产权改革,规范政府行为,以消除短期行为存在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在法律和伦理两个方面使证券市场的信誉机制真正发挥作用,使我国的证券市场不断走向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曾长虹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十余年来,频频出现的证券欺诈现象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健康有序发展的障碍。本文利用寻租理论和监管博奕模型,探讨了证券欺诈行为背后的经济学因素,并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规制我国证券市场欺诈行为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