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35)
- 2023(6139)
- 2022(5192)
- 2021(4955)
- 2020(4375)
- 2019(9920)
- 2018(9681)
- 2017(19783)
- 2016(10879)
- 2015(12476)
- 2014(12556)
- 2013(12399)
- 2012(11975)
- 2011(10731)
- 2010(10930)
- 2009(10525)
- 2008(10861)
- 2007(10005)
- 2006(8649)
- 2005(7925)
- 学科
- 济(51001)
- 经济(50934)
- 管理(37619)
- 业(33281)
- 企(28846)
- 企业(28846)
- 方法(27956)
- 数学(25499)
- 数学方法(25284)
- 财(18651)
- 务(11688)
- 财务(11675)
- 财务管理(11638)
- 中国(11599)
- 企业财务(11211)
- 制(10839)
- 农(10213)
- 融(9877)
- 金融(9877)
- 贸(9264)
- 贸易(9256)
- 银(9155)
- 银行(9148)
- 易(8965)
- 行(8624)
- 业经(8185)
- 学(8110)
- 家(7391)
- 体(7169)
- 地方(7119)
- 机构
- 大学(164118)
- 学院(158655)
- 济(71001)
- 经济(69640)
- 管理(62060)
- 理学(52907)
- 理学院(52413)
- 管理学(51706)
- 研究(51570)
- 管理学院(51393)
- 中国(43252)
- 财(38819)
- 京(34458)
- 财经(30144)
- 经(27570)
- 科学(26807)
- 所(25382)
- 中心(24833)
- 经济学(23728)
- 江(23539)
- 财经大学(22708)
- 北京(22165)
- 研究所(22052)
- 农(21686)
- 经济学院(21536)
- 业大(19513)
- 范(19390)
- 师范(19199)
- 州(18930)
- 院(18088)
- 基金
- 项目(97465)
- 科学(77961)
- 基金(74488)
- 研究(71747)
- 家(63206)
- 国家(62699)
- 科学基金(54812)
- 社会(48049)
- 社会科(45719)
- 社会科学(45705)
- 基金项目(38337)
- 省(34807)
- 自然(34593)
- 教育(34355)
- 自然科(33890)
- 自然科学(33886)
- 自然科学基金(33328)
- 资助(32722)
- 划(29932)
- 编号(27729)
- 成果(24534)
- 部(24046)
- 教育部(21665)
- 重点(21388)
- 国家社会(20446)
- 人文(20358)
- 大学(20020)
- 创(19551)
- 性(19274)
- 制(19122)
共检索到248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红 巫宁耕
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简称IMD)对于世界主要国家的竞争力进行评价,2004年美国竞争力再次居于全球第一。国家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范畴,针对国际市场以及竞争对手的变化,需要不断地设计、整合相关因素以取得突出的经济效益,并为企业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基础环境。政府对于国家层面的竞争力盛衰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不愿意仅仅停留于政府与市场关系方式的一些空洞争鸣,而要深入到具体产业中,对应特定时代,来探索政府的制度供给的实际效果。在市场经济体系中,证券市场对于经济稳定与发展产生很大的作用和影响。美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也和美国新经济一样令世界瞩目,顺应科技浪潮,推进企业成长,建立适宜的调整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徐海宁
在分析各种宏观政策可能性的基础上,才能对证券市场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在流动性过剩短期内不能根本性缓解的情况下,与通货膨胀、经济过热以及房价高企相比,接受一定程度的股市泡沫也许是一个最合适的选择。从长期来看,化解股市泡沫的根本途径不是打压股市,而是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在大量过剩的流动性从银行存款流向股市的时候,我们至少可以因势利导做两件事,一是调整我国的宏观金融结构;二是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实现产业升级,并以此实现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宏观调控 资产泡沫 产业升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中央对股市的政策调控,目标是要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以防止资本市场出现过热。由于这些政策目前尚处在开始实施阶段,所以效果还不明显。但一旦实施到位,证券市场将会出现较大的结构性调整。未来央行采取的利率政策和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是影响股市的重要因素,虚拟经济过热将会直接导致实体经济过热,因此,政府决策部门不仅要以CPI作为调控经济的目标,还要监控资产市场的变化情况。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桂祥
证券市场具有高度波动性,由于金融市场间的联动,其剧烈波动有可能给整个金融市场甚至国家的宏观经济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目前我国对证券市场的管理模式存在重监管、轻调控的现状,逆周期市场整体风险调节手段仍较缺乏。虽然证券市场存在高度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但是危机的出现和管控存在循环的规律性。在加强宏观审慎管理背景下,应当从法治化角度,明确证券市场宏观调控的责任主体,更多运用逆周期资本缓冲等直接手段对证券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旭
政府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是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的实现途径 ,是我国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要求。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邱华炳
美日投资宏观调控政策比较研究及其借鉴邱华炳投资宏观调控政策历来是西方发达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和日本也不例外。但是由于两国的经济发展历史、国情,以及经济管理体系不同,两国在投资宏观调控的基础、调控方式、调控目标和手段及其政策选择等方面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远东
市场经济体制发源和成熟于西方 ,因此 ,研究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应大量研究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同理 ,探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建立起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 ,对市场运行实行导向的监控弥补市场经济本身的弱点和缺陷 ,也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经验 ,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新型的宏观调控体系服务。我们不能以“中国特色”为借口 ,来排斥人类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从而堵塞我们步入世界共同发展的大道。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市场机制 经济政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巴曙松
证券市场发展与宏观金融调控——日本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及其反思巴曙松近年来,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沉重地打击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和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时至今日,日本可以说依然挣扎在泡沫经济破灭的阴影里不能自拔。这引起了国际金融界对日本证券市场及其发展历程的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自力
股票、债券作为资金融通的一种重要方式,已为人们所熟悉,它的出现不仅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而且也给金融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拟从股票、债券的发行和转让对货币流通的影响出发,探讨中央银行在证券买卖条件下的金融宏观调控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管亚梅 柳岸青
回顾 2 0 0 1年的证券市场 ,“银广夏”事件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使得证券市场与会计行为如何规范便迫在眉睫。我们有必要借鉴有 2 0 0年证券市场演化历程的美国的经验而完善我国的会计规范实施机制 ,使“银广夏”事件不再重演。
关键词:
证券市场 会计行为 会计规范实施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慧敏
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和主要任务,"扩大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加快发展场外交易市场"。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存在严重缺陷,即层次结构形成"倒金字塔"式,且层次间无法形成对接,市场功能难以有效发挥,广大的中小企业无法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本文以美国证券市场分层结构功能视角出发,并对中国分层结构联系与积极发展的场外市场提出建议。
关键词:
证券市场 分层结构 场外市场 资源配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娄文龙 胡象明
近年中央政府对住房市场进行了数轮宏观调控,但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基于住房市场中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存在着委托-代理的博弈关系,该文首先构建了宏观调控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住房市场中博弈模型,并以新公共管理为分析框架探讨地方政府选择的博弈策略,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认为地方政府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职能,同时中央政府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关键词:
住房市场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博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邦驰 梁宝柱
借鉴西方国家经验强化我国财政宏观调控力度刘邦驰,梁宝柱财政历来是世界各国政府干预经济,影响社会经济活动,调节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平衡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矛盾的最基本手段。因此,在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正确认识财政的职能作用,从我国国情出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卢兴光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综合效益好、成长潜力大、物质资源消耗少、知识技术密集等特征,能够长远地引导经济社会,但是仍然存在着区域发展有待协调、政策效果不明显、产业发展环境不够完善等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宏观调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探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宏观调控国际经验,最后提出了国际经验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宏观调控的启示。
关键词:
战略性 新兴产业 宏观调控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国辉
自1979年起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至今已有20年。在这20年里,不论从指导思想或目标模式上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从改革重点上的以价格改革为中心的市场机制的完善到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的市场主体的重塑,中国的经济改革始终坚持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