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27)
2023(9389)
2022(7927)
2021(7382)
2020(6153)
2019(14001)
2018(13613)
2017(26229)
2016(14381)
2015(15878)
2014(15656)
2013(15651)
2012(14708)
2011(13421)
2010(13268)
2009(12714)
2008(12689)
2007(11252)
2006(10180)
2005(9312)
作者
(44956)
(37278)
(37101)
(35689)
(23723)
(18195)
(16916)
(14507)
(14389)
(13224)
(12884)
(12498)
(12063)
(12040)
(11926)
(11515)
(11440)
(11268)
(10934)
(10709)
(9334)
(9265)
(9240)
(8577)
(8573)
(8291)
(8272)
(8251)
(7596)
(7478)
学科
(54320)
经济(54243)
管理(39870)
(37325)
(30403)
企业(30403)
方法(26467)
数学(23543)
数学方法(23271)
(21899)
税收(20438)
(20273)
(18785)
(13917)
中国(13860)
(13522)
(13522)
贸易(13513)
(13010)
(12821)
(12743)
银行(12692)
(11816)
业经(11291)
(10026)
财务(10003)
财务管理(9982)
(9574)
金融(9574)
企业财务(9458)
机构
大学(210278)
学院(205913)
(84893)
经济(83284)
研究(74650)
管理(73542)
理学(63348)
理学院(62622)
管理学(61376)
管理学院(61058)
中国(60660)
科学(47838)
(45325)
(45165)
(43396)
(40352)
研究所(36485)
农业(35004)
财经(34715)
业大(34632)
中心(33379)
(31617)
(31267)
北京(28989)
经济学(27138)
(26149)
财经大学(25922)
(24872)
(24818)
经济学院(24695)
基金
项目(135210)
科学(104704)
基金(100394)
(91480)
国家(90750)
研究(89318)
科学基金(75549)
社会(57816)
社会科(54913)
社会科学(54898)
基金项目(52450)
自然(51609)
自然科(50492)
自然科学(50473)
(50208)
自然科学基金(49623)
(44446)
资助(42284)
教育(40332)
编号(33606)
重点(30627)
(29863)
(27801)
成果(27404)
计划(27332)
(27313)
科研(26928)
创新(26184)
教育部(25033)
大学(24930)
期刊
(90964)
经济(90964)
研究(68827)
学报(42872)
中国(38589)
(37783)
科学(34885)
(34119)
大学(31045)
学学(29479)
(27104)
金融(27104)
管理(27094)
农业(24719)
教育(17145)
经济研究(17014)
财经(16956)
(15950)
(15676)
(14442)
(14031)
税务(13906)
技术(13745)
业经(13214)
国际(12034)
业大(11479)
问题(11408)
(11281)
(11246)
商业(10386)
共检索到320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鲍灵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彩虹  
通贷膨胀既与经济发展紧紧缠绕,又时时刻刻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威胁。于是,我们编发了陈彩虹的《现代储蓄与通货膨胀》一文。该文指出:现代储蓄对于通贷膨胀有内在的生成作用,它通过现代的商业银行体系来实现这一功能,现代储蓄存在的现实性,决定了通贷膨胀的不可消灭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晏艳阳  宋美喆  
与以往研究不同,笔者首次以1978年~2009年我国居民的广义储蓄数据为基础,根据Houthakker和Taylor提出的动态存量调整模型构建理论框架,利用ARDL方法,分别估计了预期通货膨胀、非预期通货膨胀对居民储蓄总额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期通货膨胀对居民储蓄行为有显著影响,且金融储蓄受影响程度远大于实物储蓄;除了居民存款外,预期通货膨胀对其他储蓄形式的影响均为正;非预期通货膨胀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甘小军  甘小武  潘永强  
强制储蓄理论认为增加货币供给引发的通货膨胀会加剧收入分配两极分化,文章利用中国16个省份1990—2016年相关数据采用动态GMM方法实证检验得出:通货膨胀导致低收入组、中等偏下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等偏上收入组等组别收入份额持续下降、高收入组收入持续上升,加剧了居民收入两极分化,与古典强制储蓄效应理论分析相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兵  李翠莲  
本文探讨了"金砖国家"通货膨胀周期的协动性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研究认为,"金砖国家"通货膨胀周期波动存在较强的协动性。SPSS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金砖国家"通货膨胀周期协动性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世界通货膨胀波动的冲击和发展中大国因素的综合作用。"金砖国家"通货膨胀周期可以分为"大起大落"型和比较稳定型。中国通货膨胀周期波动虽介于这两者之间,但更具有"大起大落"的倾向。本文的研究结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形成原因及其在未来加强经济合作和政策协调的必要性,同时也为当前中国治理通货膨胀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润亮  
我国通货膨胀的周期性成因分析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邮编:540001李润亮我国自经济休制改革以来,经历了三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一次是发生在1985年.当年的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为8.8%;第二次是发生在1988~1989年,1988年的社会商品零售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军  
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通货膨胀与家庭储蓄的作用关系。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家庭储蓄数理模型,由此建立家庭储蓄与通货膨胀因素之间的关联机制;利用所建模型在数学上严格证明家庭储蓄率与通货膨胀率为正向关系;利用1978~2013年统计数据实证分析通货膨胀因素与中国家庭储蓄率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家庭储蓄与通货膨胀为正向关系。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朱富强  
目前国内爆发的通货膨胀是社会经济无序发展的必然结果:一者,无序发展是粗放性的,这导致资源价格的不断上升;二者,无序发展导致社会收入分配两极化,从而人为压低了必需品的价格。如果不解决社会体制内在的缺陷,中国社会的通货膨胀问题必然会周期性地复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石振宇  
本文在传统新凯恩斯三方程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金融周期方程,尝试在一个统一的模型框架下探讨金融周期、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的内生时变动态关系。研究发现,金融危机时期和非危机时期金融周期与通货膨胀间的相互时变联动存在显著差异,金融周期波动对通货膨胀变动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且基本不受危机影响;货币增速剪刀差可能通过市场流动性对货币政策调控金融周期与通货膨胀的力度起到抵消或放大作用,且具有顺周期特征,因此,货币政策当局可考虑引入逆周期调节的宏观审慎政策对金融周期、通货膨胀以及货币增速剪刀差的顺周期局限进行调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周恒  张晶晶  
文章构建TVP-VAR-SV模型考察了中国货币政策和周期波动对CPI和PPI通货膨胀的传导幅度、速度和持续时间的时变特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CPI具有非对称性传导;货币政策和周期波动对PPI的影响幅度较大,传导速度较快但持续时间较短,而对CPI的影响幅度较小,传导速度较慢但持续时间较长;2008年之后,货币政策和周期波动对CPI和PPI的传导均发生了结构性变动,影响幅度降低但持续时间大幅延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磊  李颖  邵明振  
我国经济增长在2010年1季度创造新一轮经济周期的高点后转入下降阶段,2010年3季度至2011年1季度的经济增速均保持在9.7%左右,出现少有的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但与此同时,物价仍处于本轮上升周期中,CPI上涨率从2010年3季度的2.9%攀升至2011年1季度的5%,通货膨胀压力继续增强,货币政策调控不断趋紧,抑制通货膨胀成为2011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此外,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出现波折,各种不确定因素加大。在这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凌翔  张晓峒  
本文运用MRSTAR模型研究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周期阶段划分、通胀率周期波动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性动态特征,通胀率不同阶段相互转移的路径及其内在机理。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率波动可以划分为通货紧缩、通缩恢复、温和通胀以及严重通胀四个阶段,通胀率波动不同阶段的划分不仅依赖于通胀率的水平,也依赖于通胀率的增加量;在一个波动周期内,通胀率不同阶段的典型转移路径为:通货紧缩→温和通胀→严重通胀→温和通胀→通货紧缩;我国通货紧缩与温和通胀持续时间较长,而严重通胀持续时间很短;冲击对通胀率系统不具有持久性影响,正向冲击与负向冲击的影响具有非对称特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方  史倩倩  
1978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强劲且波动剧烈,中国经济波动存在明显的繁荣—衰退周期。政府的凯恩斯主义宏观调控政策使得政府支出在中国繁荣—衰退周期中扮演重要角色。笔者尝试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框架下,引入政府支出的外部性、政府支出对通胀的逆向调整及政府支出的货币融资渠道,来解释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中的繁荣—衰退周期。研究表明:(1)政府支出波动是中国繁荣—衰退周期的重要诱因;(2)政府支出的外部性是中国繁荣—衰退周期形成的关键机制;(3)政府支出的货币融资渠道及对通胀的逆向调整有助于解释中国通胀波动的顺周期性及滞后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方  史倩倩  
1978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强劲且波动剧烈,中国经济波动存在明显的繁荣—衰退周期。政府的凯恩斯主义宏观调控政策使得政府支出在中国繁荣—衰退周期中扮演重要角色。笔者尝试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框架下,引入政府支出的外部性、政府支出对通胀的逆向调整及政府支出的货币融资渠道,来解释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中的繁荣—衰退周期。研究表明:(1)政府支出波动是中国繁荣—衰退周期的重要诱因;(2)政府支出的外部性是中国繁荣—衰退周期形成的关键机制;(3)政府支出的货币融资渠道及对通胀的逆向调整有助于解释中国通胀波动的顺周期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成  王彬  马文涛  
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大幅波动,不可避免地给各国经济带来冲击和影响。本文利用小波变换频带分析方法,结合VAR和多元GARCH-BEKK模型,考察了不同经济周期下中美两国通货膨胀与国际油价间的溢出关系。结果表明,国际油价只在短周期里对中国通货膨胀有显著的单向均值溢出效应,而二者之间不存在任何方向的波动溢出效应;美国通货膨胀与国际油价则在多数周期下具有显著的均值与波动溢出效应。本文认为尽管当前中国通货膨胀与国际油价的关系并不显著,但随着石油消费对进口依赖的不断提高,能源安全问题将成为未来中国需要应对的挑战,因此相关部门应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完善国内石油市场化建设,增强能源意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应对未来石油冲击对经济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