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51)
2023(13494)
2022(11629)
2021(11394)
2020(9367)
2019(22156)
2018(22552)
2017(40816)
2016(23885)
2015(27170)
2014(27815)
2013(26049)
2012(23703)
2011(21493)
2010(21724)
2009(19410)
2008(18866)
2007(16354)
2006(14506)
2005(12773)
作者
(64544)
(53196)
(53003)
(50791)
(33927)
(25510)
(24433)
(20982)
(20611)
(19384)
(18327)
(17774)
(17010)
(16916)
(16499)
(16380)
(16243)
(15873)
(15255)
(15176)
(13568)
(13346)
(12916)
(12245)
(12154)
(12018)
(11849)
(11747)
(10770)
(10642)
学科
(76818)
经济(76710)
管理(59037)
(52050)
(44017)
企业(44017)
方法(34544)
数学(29644)
数学方法(29244)
中国(27780)
教育(26360)
(21355)
(20560)
(20544)
理论(20123)
(18138)
业经(17749)
地方(15784)
教学(14842)
农业(13665)
(13644)
技术(13499)
(13334)
银行(13288)
(13025)
(12702)
(12700)
金融(12694)
(12685)
贸易(12680)
机构
大学(318532)
学院(310952)
管理(115442)
(109924)
研究(109345)
经济(106973)
理学(99192)
理学院(97920)
管理学(95944)
管理学院(95344)
中国(75245)
(70494)
科学(68079)
(55156)
(53349)
(53142)
师范(52701)
研究所(50256)
(49406)
中心(47928)
(47919)
业大(45883)
北京(45777)
教育(44855)
师范大学(42802)
财经(41593)
(39801)
技术(39407)
(38469)
农业(38437)
基金
项目(209996)
科学(164278)
研究(162254)
基金(145685)
(125917)
国家(124685)
科学基金(105516)
社会(96077)
社会科(90522)
社会科学(90496)
(84367)
教育(82949)
基金项目(76772)
(72891)
编号(70175)
自然(67232)
自然科(65609)
自然科学(65593)
自然科学基金(64354)
成果(61211)
资助(59861)
课题(52112)
重点(48144)
(47419)
(44788)
(43783)
项目编号(43048)
(42826)
大学(41323)
教育部(41080)
期刊
(122216)
经济(122216)
研究(104582)
教育(78508)
中国(75153)
学报(50380)
(44675)
科学(43822)
管理(42106)
(39781)
大学(39581)
学学(34429)
技术(31284)
农业(31224)
(24898)
金融(24898)
图书(19958)
财经(19714)
职业(19713)
业经(19695)
经济研究(18762)
(16773)
(16126)
(15182)
论坛(15182)
问题(15159)
科技(14889)
理论(14877)
(14236)
(14163)
共检索到477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苗耘  刘莉  
分析了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为解决教育哲学博士(Ph.D.)和教育博士(Ed.D.)趋同的问题而实施的教育博士"顶峰体验"改革的经验,并为我国教育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了建议:以实践为导向,设置问题解决的真实情境;提供优秀的师资保障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冯大鸣  菲利普·海林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秀峰  高益民  
美国教育博士(Ed.D)培养的"学术化"问题即教育博士与教育学哲学博士(Ph.D)在培养模式上趋同的问题比较突出,美国教育博士培养机构对此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范德堡大学教育学院从培养目标、招生录取、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师资、学位授予等方面改革了教育博士的培养模式。通过对其教育博士和教育学哲学博士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化理解教育博士培养的专业学位特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马金晶  靳玉乐  
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将问题导向的学习理论、团队合作理论、项目管理理论、学校组织变革和教育改革理论作为教育博士培养的理论基础,通过重点改革课程设置和优化评价方式,重构了一个更具适切性的教育博士培养体系,为我国教育博士培养提供了现实的选择路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谢梦  童颖之  
跨学科理念滥觞于美国,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由单一学科向跨学科的结合与转变不仅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解决日益复杂的现实社会问题的客观需要。当代科学发展与知识创新越来越呈现出学科交叉、融合、渗透以及整体化的趋势,新的知识生产呈现跨学科性的基本特征。知识贵为整体,过度分化的学科知识消解了社会科学研究者对复杂的社会事实与问题的认识能力,以及消解了作为整体的思想活动的能量。跨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受复杂问题的解决需求与知识创新的驱动而生,美国研究型大学重审原有培养"学科守门人"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将跨学科理念融入博士生培养全过程。跨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逐渐成为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博士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本研究通过对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社科类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理念与实践以及组织制度保障进行研究,为其他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价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旭  
美国有一套较成型有效的研究生培养体制和培养方法。我于1986年至1988年在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通过两年系统而严格的训练,对此深有体会,觉得那里的一些作法很值得我们借鉴或参考。 研究生与导师双向选择,益处很多 美国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限无统一规定,但一般可在两年左右完成。在硕士生入学的头半年或一年内,暂不选导师,研究方向也不确定,只上基础课。系里设一位由教授兼任的研究生顾问,根据每个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对课程的选择、学习期限乃至选定导师等事宜提供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亮  郭丛斌  
通过对某综合性高校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读体验的实证调查,呈现了教育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的现状。结果表明,教育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相对较高,其中师资队伍满意度最高,专业发展满意度较低,组织互动满意度最低,管理制度、课程教学和条件保障三个维度的满意度处于居中水平。具体而言,教育博士研究生对导师的学术水平、能够获得的学术指导、课程内容的理论与实践前沿性、专业图书资料和教学设施等硬件资源非常满意,而对课程种类丰富性、实践领域教师/导师比例、实践研修基地建设、学院组织的生生交流活动、学校毕业论文要求、职务和职称晋升等方面不甚满意。因此,本研究建议: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推进多渠道课程资源整合;适当提高实践领域教师比例,加强实践研修基地建设;建立交流沟通机制,加强对教育博士研究生的组织管理;丰富毕业考核形式,促进教育博士研究生职业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建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要求较高,高校对学生的培养除了需要提高专业技能外,还要提升其职业能力,让其更适应当下社会及未来发展所需。"体验式教育"在学生对职业能力培养方面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本文结合"体验式教育"的概念和形式,针对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所需能力,通过"体验式教育"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进行探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亚敏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和杰出人才,关键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要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温总理的讲话确实值得我们深思。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虽然在本科教学上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不少可见性成果,但与当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在前期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清理和反思目前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新广  孙刚  
本文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探索"职场体验—实境训练—顶岗历练"人才培养模式为例,研究人才培养与办学模式、管理体制、教学组织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推行"职场体验—实境训练—顶岗历练"模式的建构思路和操作方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席酉民  
“生命周期”似乎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人从出生到青年,再到壮年,然后慢慢衰老,死亡;产品也有生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事业从初创,发展,鼎盛,也要过渡到衰退期。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要想常胜不衰是不易的,顶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白晓云  
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包括描述、解释和评价三类反思技能和积极、开放、进取、坚毅四类反思人格特质。职前外语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要重视他们在"受教者""观教者"和"施教者"身份获取的教育体验,注重在学科教学法学习、微格教学、教育实习、返校回顾等阶段采取多样化的反思活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丁雪梅  雷稚蔷  甄良  宋平  杨连茂  
从分析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背景入手,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培养基金体系的设计思路、构成及实施办法,并总结了基金体系执行至今所取得的成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郑师渠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 ,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也可培养教师。这意味着中国师范教育相对独立的体系将被打破。文章对由此出现的两种主张进行了分析 ,认为我国高师教育会出现由高师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共同培养师资的双轨制 ,这种双轨制将会长期存在。文章还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主动适应高师教育改革形势所推出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方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芳  李戎  
为了应对外部的强烈问责并提高培养质量,西方大学提出了革新教育博士培养的新理念。西方教育博士培养改革始终围绕专业实践与学术研究的循环互动和深度联结这个核心,从明确界定教育博士的专业身份,构筑多重伙伴关系以获取外部支持,引进组群式互助学习模式而建立教育博士实践共同体,多样化课堂教学方式以及创新学习成果评价方式等五个方面重构了教育博士的培养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