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37)
2023(5638)
2022(4500)
2021(4164)
2020(3419)
2019(7537)
2018(7363)
2017(13980)
2016(7722)
2015(8597)
2014(8560)
2013(8193)
2012(7566)
2011(6907)
2010(7086)
2009(7028)
2008(7033)
2007(6266)
2006(5553)
2005(5341)
作者
(21017)
(17836)
(17671)
(16877)
(11226)
(8414)
(8042)
(6671)
(6653)
(6423)
(6076)
(5888)
(5817)
(5697)
(5668)
(5439)
(5294)
(5215)
(5116)
(5088)
(4515)
(4272)
(4202)
(3997)
(3984)
(3981)
(3978)
(3879)
(3544)
(3388)
学科
管理(29284)
(26727)
经济(26657)
(25007)
(22509)
企业(22509)
(12240)
(12050)
方法(9471)
(8553)
(7859)
财务(7842)
财务管理(7824)
数学(7781)
业经(7742)
数学方法(7699)
企业财务(7500)
(7496)
体制(7475)
中国(7430)
(6173)
银行(6162)
(5945)
金融(5943)
(5855)
(5296)
环境(5143)
(5008)
(4832)
制度(4831)
机构
大学(114110)
学院(111371)
(47047)
经济(46041)
管理(41754)
研究(37798)
理学(35398)
理学院(35047)
管理学(34629)
管理学院(34400)
中国(28894)
(26556)
(23476)
财经(20076)
科学(19726)
(18316)
(18121)
(17377)
中心(16844)
研究所(16043)
(15200)
经济学(15169)
财经大学(14938)
北京(14870)
(14444)
师范(14336)
业大(13948)
(13708)
经济学院(13545)
(13282)
基金
项目(71335)
科学(57178)
研究(55300)
基金(53153)
(45084)
国家(44706)
科学基金(38780)
社会(37293)
社会科(35381)
社会科学(35375)
基金项目(27360)
(26723)
教育(25812)
(22665)
自然(22632)
编号(22117)
自然科(22066)
自然科学(22060)
自然科学基金(21698)
(20907)
资助(20623)
成果(19991)
(16944)
重点(16219)
国家社会(16139)
课题(15552)
(15416)
(15334)
教育部(15204)
(14619)
期刊
(54864)
经济(54864)
研究(37081)
中国(24591)
(22924)
管理(16931)
(15552)
学报(15483)
科学(14567)
教育(13961)
大学(13023)
(12769)
金融(12769)
学学(11998)
财经(10706)
农业(9933)
(9160)
技术(8381)
经济研究(8191)
业经(8182)
问题(7174)
财会(6116)
(5948)
世界(5736)
(5717)
国际(5649)
会计(5641)
理论(5197)
(5148)
改革(5047)
共检索到175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勇  路娟  
对外制裁作为维护霸权地位、谋取霸权利益的主要政策工具,是美国维持芯片霸权的惯用伎俩。美国通过芯片制裁意欲将我国强行排斥在芯片全球产业链之外,企图全面阻止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随着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颁布以及新一轮出口管制措施实施,我国高科技产业在关键技术领域将面临“卡脖子”风险,芯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将受到一定阻碍,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产业将面临不同程度冲击。对此,建议在芯片领域实施新型举国体制,提前充实“反制工具箱”,争取“全球摇摆国家”资源,大力提升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市场渗透率,实现换道超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松  
任何新生事物都会经历一个从产生到衰落甚至消亡的过程,美元霸权自然也不例外,从其正式确立至今已经历了40多个年头,相继走过了产生、巩固和发展及目前的衰落期。客观地讲,美元霸权在其产生和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曾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推动全球化的进程中功不可没。但因其与生俱来的不公正,加之随着美元霸权逻辑的发展演变和内外因素的不断改变,已使其负面效应日益凸显。近二十年来,美元霸权为确保自身的延续引发了频繁的经济金融危机以及地区冲突和战争,已极大地阻碍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因此,美元霸权的消亡及新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巍巍  
如果说霸权国的核心利益就是护持其体系中霸权地位,那么,如果诱发一场针对挑战国的冲突能够更好地维护其国家的根本利益,霸权国可能会选择支持并乐见其依附者对潜在的挑战国发难。日本改变几十年来同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政策默契的根本原因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诱导。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参拜靖国神社并表明"是时候朝建设新国家迈出一步",这明显可能激化中日现有矛盾并引发东北亚各相关国家的不安,同时也表明日本的行为可能导致美国对美日同盟的失控,对此美国以"失望"一词表明其不会在战略上被日本绑架。可见,当前以美日同盟为核心的东北亚轮辐体系并非是确保该地区和平与安定的压舱石,可能正好与其宣传的结论相反,其更有可能是在某些条件下促使未来10年内中日之间外交僵化、在夹缝中艰难博弈的催化剂。中国若想改变在未来10年内的中日争端中的被动局面或至少避免美国对日本行为的无限度支持,就必须从提升自身战略力量或依靠结盟来增加制衡性力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艳  唐海贤  景昊  张斌  高茜  
结合数字电路相关课程的改革,针对数字电路中常用的74/54系列逻辑门芯片,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常用逻辑门芯片测试装置。该装置为电子技术相关理论和实践教学提供了快速、直观、稳定的测试方式,提高了实验室芯片检测的效率与准确率,同时也提高了理论与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孙西辉  吕虹  
根据联盟动机理论的逻辑,国际社会应该而且必须联合预防霸权出现或制衡已经形成的霸权。现实中的美国霸权虽然受到部分国家的制衡,但大多属于被动的反应式制衡且制衡程度不足,没有形成霸权制衡性联盟。霸权制衡性联盟缺失成为学术界需要认真思考的理论问题。换个角度来看,对霸权制衡性联盟缺失的研究,也是对建立霸权制衡性联盟所需条件的研究,这方面的必要条件主要涉及需求、意愿、能力和共同基础四个方面。第一,要不要制衡霸权国,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国家利益,但国家利益的具体指向并非一成不变,各国的国家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此外还要考虑霸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孙西辉  吕虹  
根据联盟动机理论的逻辑,国际社会应该而且必须联合预防霸权出现或制衡已经形成的霸权。现实中的美国霸权虽然受到部分国家的制衡,但大多属于被动的反应式制衡且制衡程度不足,没有形成霸权制衡性联盟。霸权制衡性联盟缺失成为学术界需要认真思考的理论问题。换个角度来看,对霸权制衡性联盟缺失的研究,也是对建立霸权制衡性联盟所需条件的研究,这方面的必要条件主要涉及需求、意愿、能力和共同基础四个方面。第一,要不要制衡霸权国,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国家利益,但国家利益的具体指向并非一成不变,各国的国家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此外还要考虑霸权正当性程度以及威胁/收益程度的界限。第二,想不想制衡霸权国,关键看潜在制衡国对制衡行为的"成本-收益"权衡。第三,能不能制衡霸权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但潜在制衡国的认知和决策能力非常重要。第四,建立霸权制衡性联盟需要找到潜在制衡国之间的共同基础,这应着眼于它们的制衡需求、意愿和能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凌云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让美元成为了当时唯一的国际货币,使其走上了霸权之路。而且,后来该体系的崩溃也拯救了当时美元的霸权地位,开创了黄金非货币化时代。从此,美国开始了长期大规模的经常项目逆差,通过不断输出美元来换回境外的商品、资源和服务,同时通过金融项目顺差使美元回流。这种循环大幅提高了境外对美国金融资产的需求,刺激了美国虚拟经济的膨胀,加速了其实体经济的持续衰退,引发了境外市场对美元信心的崩溃。这将大幅削弱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地位,引发全面的美元危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韩召颖  刘锦  
“芯片之争”是当前美国对华科技围堵的焦点。美国拉拢日本、韩国与中国台湾地区组建“芯片四方联盟”,试图对内重塑美国民主体制、强化芯片供应链弹性,对外重振同盟体系、遏制中国半导体技术发展,意欲借重塑“民主”认同之名,实现维持技术“霸权”之实。此举在意识形态与现实利益之间存在脱节,是拜登政府推行“民主技术联盟”的典型代表。美国国内政治的不确定性、成员间的利益博弈以及芯片供应链结构制约等因素导致“芯片四方联盟”的有效性面临挑战,但该联盟仍会给成员的技术安全和现有半导体产业的国际分工带来冲击,并可能对中国的芯片供应安全与技术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对此,中国在积极释放合作信号、争取更多国家支持的同时,需要弥补先发优势的不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剑煜  
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开始将贸易政策转向区域层面,对碎片化制度持有一种包容和参与的态度。本文为研究美国霸权与碎片化制度之间的关系,首先介绍了美国的贸易政策在空间范围上发生转向的历史进程。此后,本文从传统的贸易理论和制度霸权理论,分析了美国产生制度偏好的原因。本文从霸权贸易制度内、制度外和制度间层次三个角度,分析了美国和碎片化贸易制度之间的关系。最后,本文就制度内层次继续发掘,发现了美国贸易偏好的社会根源,阐述了霸权偏好背后的利益集团因素及对霸权可能的削弱作用。总而言之,美国霸权与碎片化贸易制度的关系本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剑煜  
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开始将贸易政策转向区域层面,对碎片化制度持有一种包容和参与的态度。本文为研究美国霸权与碎片化制度之间的关系,首先介绍了美国的贸易政策在空间范围上发生转向的历史进程。此后,本文从传统的贸易理论和制度霸权理论,分析了美国产生制度偏好的原因。本文从霸权贸易制度内、制度外和制度间层次三个角度,分析了美国和碎片化贸易制度之间的关系。最后,本文就制度内层次继续发掘,发现了美国贸易偏好的社会根源,阐述了霸权偏好背后的利益集团因素及对霸权可能的削弱作用。总而言之,美国霸权与碎片化贸易制度的关系本质上就是制度霸权与区域层面贸易公共物品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制度内受到霸权国制度供给能力、意愿、利益诉求和利益集团的影响,在制度外受到全球层面和区域层面其他贸易制度的影响,在制度之间受到追赶国实力和地位的影响,因此美国的制度霸权对碎片化贸易制度采取了有限包容和参与的态度。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骏  
美元霸权是美国利用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特殊地位,攫取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成果,并在危机时转嫁自身风险的特权。要理解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离不开对美元霸权运行机制的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重点就是在理论上研究清楚美元霸权的运行机制及其前提条件、约束条件等。为此,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第一,历史演变分析。对美元霸权的崛起、确立、鼎盛等时期,以及现今状况进行考察。第二,理论分析。分析"新自由主义"理论、"华盛顿共识"等美元霸权理论基础。第三,美元霸权的运行机制分析。提出五种美元霸权的具体表现形式,抽象出美元霸权运行机制的四个阶段、七个约束条件。第四,相关结论。明确指出,短期内扭转美元霸权不太现实,我国还需着力加强自身实力建设。此外,笔者还就美元霸权削弱的可能性、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国际化、美国"逆全球化"行为、中美"金融战"等话题,提出了自身观点。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永亮  
美国人相信他们的那一套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他们有义务、有权利向全世界推广 ,从而把一个意识形态多元化的世界用美国的价值观念统一起来。正是这种救世主式的狂妄引起了美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摩擦和冲突。美国霸权心理产生的根源既来自于二战后美国在全球国际体系中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地位 ,也源自于其独特的文化因素。具体来说 ,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⑴美国的基督教文化 ,⑵美国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 ,⑶美国独一无二的全球实力。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辉  
霸权是一个现代概念,在当代这一角色由美国承担,它由资本的三种形式构成,并随主导性资本形式的变换呈泡沫式发展。在霸权发展的每一阶段,资本都与某一对象相结合,以获得增值、扩张霸权,却在下一阶段毫无顾惜地将其丢进霸权他者的垃圾箱。随着他者最高形式的萎缩,霸权也走到了其周期的末端,成为新霸权的他者。而他者能否成为新的霸权,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光海  杨震  
机制霸权是美国霸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后冷战时代美国对这种形式的霸权的倚重呈日益增强趋势。本文从国际机制与美国霸权的关系的角度入手 ,对美国加强机制霸权的原因和战略意图进行了探讨 ,并以联合国安理会和北约为例 ,分析了美国对待现存国际安全机制的不同态度和政策及其所依据的标准和原则。最后 ,文章还从宏观上对美国机制霸权的前景进行了预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新谦  
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实施马歇尔计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保护其国内经济、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美国不仅要求西欧国家将取得援助的“必要条件”写进总报告,而且还必须体现在双方签订的一系列双边协定和《1948年对外援助法》中。不惟如此,在具体执行马歇尔计划的过程中,美国又附加了诸多苛刻的条件。这样,美国的霸权和受援国的主权之间就出现了激烈碰撞。然而,由于西欧国家在战后经济重建中有求于美国,为了获得援助,它们不得不以牺牲主权为代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