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92)
- 2023(7405)
- 2022(6206)
- 2021(5981)
- 2020(5045)
- 2019(11457)
- 2018(11257)
- 2017(21669)
- 2016(12026)
- 2015(13076)
- 2014(12933)
- 2013(12454)
- 2012(11429)
- 2011(10379)
- 2010(10553)
- 2009(10067)
- 2008(10146)
- 2007(8993)
- 2006(7954)
- 2005(7547)
- 学科
- 济(41717)
- 经济(41616)
- 管理(40474)
- 业(37123)
- 企(31861)
- 企业(31861)
- 财(18047)
- 方法(17587)
- 数学(15427)
- 数学方法(15241)
- 制(15061)
- 农(12034)
- 务(11593)
- 财务(11571)
- 财务管理(11549)
- 中国(11278)
- 企业财务(11118)
- 体(10624)
- 业经(10330)
- 体制(9111)
- 融(8871)
- 金融(8869)
- 银(8584)
- 银行(8566)
- 行(8154)
- 农业(8067)
- 贸(7797)
- 贸易(7793)
- 易(7665)
- 学(7322)
- 机构
- 大学(166665)
- 学院(162969)
- 济(68788)
- 经济(67370)
- 管理(61956)
- 研究(54908)
- 理学(52880)
- 理学院(52277)
- 管理学(51553)
- 管理学院(51209)
- 中国(43406)
- 财(38034)
- 京(34553)
- 科学(29704)
- 财经(28921)
- 所(26993)
- 经(26261)
- 中心(25222)
- 江(24685)
- 研究所(23782)
- 农(22861)
- 经济学(22010)
- 北京(22008)
- 财经大学(21564)
- 范(21289)
- 师范(21094)
- 业大(20638)
- 院(19933)
- 经济学院(19743)
- 州(19482)
- 基金
- 项目(104806)
- 科学(83830)
- 研究(79437)
- 基金(78175)
- 家(66955)
- 国家(66397)
- 科学基金(57492)
- 社会(52402)
- 社会科(49718)
- 社会科学(49708)
- 基金项目(40913)
- 省(38876)
- 教育(37436)
- 自然(35345)
- 自然科(34540)
- 自然科学(34531)
- 自然科学基金(33993)
- 划(33417)
- 编号(31997)
- 资助(31329)
- 成果(28112)
- 制(26487)
- 部(24870)
- 重点(23467)
- 国家社会(22210)
- 教育部(22183)
- 创(22075)
- 课题(21876)
- 性(21600)
- 发(21423)
共检索到256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朱丽莉
从安然丑闻到倒签股票期权等一系列事件,使得股权激励制度受到极大质疑。自股权激励政策试点以来,我国企业正如火如荼地实行股权激励,在这样背景下深入分析美国股权激励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等,总结美国经验对中国公司治理的启示,对我国股权激励制度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困境 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解莹 树友林
股权激励方式起源于美国,近年来也为我国不少企业所采用,但由于各国社会制度、经济水平等的差异,股权激励也不尽相同。文章通过比较中外股权激励制度,探寻产生差异的原因,旨在为完善我国股权激励制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激励方式 经理人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浩 孙铮
本文回顾了西方研究中的相关文献,分析了股权激励契约的选择、条款设计、实际执行中的操纵、契约修改等关键环节,并讨论其经济后果。这些文献为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及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在中国较弱的市场监管环境下,股权激励契约结构的不完善将可能导致其激励失效。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契约结构 经济后果 研究综述
[期刊] 征信
[作者]
唐德鑫
美国信用评级监管制度的发展与改革很大程度上是在金融危机与动荡的驱使下被动进行的,成本高且容易陷于"路径依赖"的困境,应当避免重走美国"危机驱动"式改革的老路,积极主动地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各国已有的经验,尽快推动建立和完善信用评级监管制度框架。
关键词:
信用评级 评级机构 监管改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辛勇红
股权收益权信托受到委托人、融资方和信托公司三方追捧,但也面临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困境,存在各种风险,本文揭示的困境和风险,为我国股权收益权信托的法律框架重构作出理论准备。
关键词:
股权收益权信托 公示 强制执行公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春梅 马小茜
推行以剩余索取权为核心的股权激励契约是旅游上市公司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逻辑,也是缓解国有旅游上市公司法权上生产资料国有与事实上人力资本私有这一内在制度冲突的有效路径。然而自2005年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来,A股旅游上市公司仍未突破以年薪制为主导的管理层薪酬契约非效率均衡状态,管理层"象征性持股"与"零持股"现象普遍。本文以终极控制权为逻辑起点,采用Baron和Kenny提出的逐步法,对中国本土情境下A股旅游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契约实施困境的制度成因与经济后果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董艳 宋光辉 钱崇秀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激励公司高管最大限度地为股东创造财富的重要工具,其激励效应究竟如何一直是实务界和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股权激励效应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以期更全面地了解股权激励效应。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公司内外部环境对股权激励效应具有调节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环境视角的股权激励效应研究展望。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王宏昌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契约集,是个人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周其仁1996)。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周建共
股权激励将公司的长远发展、股东的长期利益与管理层的切身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管理层的积极性,这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尤为重要。尽管管理部门不断完善了相关制度,但现阶段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却仍面临着以下问题:①股价非市场化使股权激励难以发挥作用。我国现阶段的股票价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程仲鸣 夏银桂
本文在代理理论的框架下,基于中国国有企业与制度变迁背景,就经理人股权激励与公司价值关系进行分析,并以2001-2006年宣告实施股权激励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的改善作用。结果发现,对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实行股权激励能提高公司价值,受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股权激励更能明显增加公司价值。并且,股权分置改革这种制度变迁进一步改进了原有的激励效果。上述研究发现为理解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的改善、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国家控股 股权激励 公司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媛媛
微软宣布弃用股票期权制度使股票期权经受前所未有的拷问。本文在对股票期权进行研究后,认为分红配股是就经理人过去的绩效给予奖励,这一方式通过利润分享和利益一致的制度让经理人在追求其个人利益的同时,兼顾股东的利益。对经理人分红配股将是未来公司对经理人薪酬激励的最佳方案选择。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股票期权 分红配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长江 郑慧莲 严明珠 许静静
本文以2005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公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的公司为样本,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设计的股权激励方案的特征及其激励效应。我们发现,上市公司设计的股权激励方案既存在激励效应又存在福利效应。我们认为,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激励条件和激励有效期的改善,来增加股权激励方案的激励效果。激励型公司和福利型公司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公司治理结构安排。本文以泸州老窖的股权激励方案为例,提出了如何设计合理股权激励方案的建议。本研究的贡献在于首次系统地总结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总体特征,并根据标准区分激励型和福利型公司,为监管层的进一步监管和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股权激励计划 激励效应 福利效应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辛宇 吕长江
本文以泸州老窖2006年6月公布的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最终未能施行)以及其2010年1月公布的股权激励计划修订稿为案例分析对象,分析薪酬管制背景下的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定位困境问题。我们发现:在薪酬管制的背景之下,泸州老窖这家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兼具激励、福利和奖励三种性质,而这种性质的混杂性最终会导致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陷入定位困境,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激励效果。最后,针对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问题,我们提出了若干政策性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瑞
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在价值创造与提高劳动生产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广泛认可和重视。各国也在极力推动本国科学技术的提高,并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地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正逐步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我国经历了一段较长时期的计划经济,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应用较为薄弱,地区发展参差不齐等情况对我国科学技术的成果转化形成了较大的现实阻力。为了更好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学技术的价值,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树林,于桂礼
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各地合作医疗体制相继解体,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受到很大冲击。近几年来,因病致贫、因贫致病现象在广大农村又有发生,缺医少药现象在一些农村仍然存在,为解决这一现象,重振合作医疗体制又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各地相应地建立了不同形式的集资医疗联合体。笔者综合各地在建立集资医疗体制和笔者进行的集资医疗调查中发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了重振医疗合作体制的面临困境和解决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