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29)
- 2023(9557)
- 2022(8181)
- 2021(7892)
- 2020(6575)
- 2019(15758)
- 2018(15895)
- 2017(28173)
- 2016(16958)
- 2015(19607)
- 2014(20499)
- 2013(19379)
- 2012(18188)
- 2011(16518)
- 2010(17227)
- 2009(15497)
- 2008(15863)
- 2007(14553)
- 2006(12526)
- 2005(11436)
- 学科
- 济(55681)
- 经济(55615)
- 管理(42453)
- 业(39236)
- 企(31874)
- 企业(31874)
- 方法(27106)
- 数学(23574)
- 数学方法(23256)
- 教育(22315)
- 中国(20153)
- 农(17049)
- 财(16770)
- 理论(15286)
- 学(14342)
- 教学(12867)
- 制(11690)
- 业经(11650)
- 农业(11265)
- 地方(10738)
- 贸(10523)
- 贸易(10517)
- 务(10500)
- 财务(10472)
- 财务管理(10435)
- 易(10200)
- 技术(9931)
- 企业财务(9772)
- 和(9543)
- 银(8853)
- 机构
- 大学(234483)
- 学院(230738)
- 济(81433)
- 管理(79315)
- 经济(79071)
- 研究(78760)
- 理学(67209)
- 理学院(66280)
- 管理学(64902)
- 管理学院(64414)
- 中国(54454)
- 京(51736)
- 科学(47778)
- 范(43443)
- 师范(43128)
- 财(40628)
- 所(40523)
- 教育(39907)
- 江(39180)
- 农(36541)
- 中心(36512)
- 研究所(36385)
- 师范大学(34972)
- 北京(33938)
- 业大(32088)
- 技术(31471)
- 财经(31231)
- 州(31140)
- 农业(28660)
- 经(28045)
- 基金
- 项目(140996)
- 研究(113702)
- 科学(109602)
- 基金(94188)
- 家(80197)
- 国家(79308)
- 科学基金(66250)
- 社会(64968)
- 教育(63229)
- 社会科(61072)
- 社会科学(61052)
- 省(58307)
- 编号(52204)
- 划(50574)
- 基金项目(49020)
- 成果(46428)
- 自然(40355)
- 课题(39851)
- 自然科(39311)
- 自然科学(39298)
- 资助(38807)
- 自然科学基金(38591)
- 重点(33502)
- 年(33399)
- 部(33129)
- 发(31205)
- 项目编号(30939)
- 性(30233)
- 创(29550)
- 规划(29534)
- 期刊
- 济(91804)
- 经济(91804)
- 研究(78858)
- 教育(69732)
- 中国(59503)
- 财(35027)
- 学报(33202)
- 农(32411)
- 科学(28917)
- 技术(27058)
- 管理(26798)
- 大学(26044)
- 学学(22105)
- 农业(21786)
- 职业(18665)
- 融(18560)
- 金融(18560)
- 财经(15262)
- 业经(15155)
- 图书(14340)
- 经济研究(13905)
- 经(13131)
- 坛(12895)
- 论坛(12895)
- 业(12823)
- 技术教育(12518)
- 职业技术(12518)
- 职业技术教育(12518)
- 问题(12007)
- 财会(11105)
共检索到362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戴伟芬
美国绩效标准本位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变革体现为四个维度:教师观,强调教师是从事复杂工作的专业者;知识观,认为教学知识是复杂的情景化知识;教学观,倡导教学要基于情境,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评价观,主张教学评价要注重个体发展和整体质量。美国教师教育相关院校和机构依据上述理念,基于自身特点选择并调适相应的教师教育标准,对教师的职责、教学理论及评价方式等进行多方面改革探索,实践中改革者在各维度所做的改变和尝试可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优化和教师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提供启示。
关键词:
绩效标准本位 美国 教师教育课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根红 彭志红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国家层面的重要问题,也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需要借助实践活动方可实现,要求人们具备生态文明意识,主动参与建设。大学生群体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大业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此为切入点,针对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标准建设方式提出建议。
关键词:
“课程思政”理念 生态文明教育 课程标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剑峰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明确提出了教师教育课程"实践取向"的基本理念和"具有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的课程目标,充分强调了教育实践课程的"实践性"和"研究性"。我们认为,构建研究性教育实践课程,培养未来教师的研究性教育实践素质,应是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对"研究性教育实践素质"的含义和特征作出了界定,并从关注成长的课程核心目标、全程全景的课程结构模式、情境反思的课程实施策略等方面,对师范院校构建研究性教育实践课程进行了理性的思考,提出了实践操作策略的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峡
公民教育是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怎样通过课程设计体现我国在新时期公民教育的目标、主张和内容,是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美国的社会科课程是基础教育中承载公民教育的主体,面对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美国从政府到社会各界,不仅深刻意识到所面临的科学技术的挑战,也同样感受到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在更加多元化的社会中正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在"以标准为本"的课程改革运动中,美国社会科协会研制了《全美社会科课程标准——卓越的期望》。其中为培养出更加富有行动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的主导思想、内容主题与结构,都体现出不同于传统综合课程的建构主张和方式,对于我国发展和构建新的公民教育课程,深有启示。
关键词:
美国社会科 课程标准 主题内涵 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尊伟
美国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基础教育发生了几次重大的改革,正是由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推动,教师教育也相应地进行了改革。其中有两次重大的教育改革,即能力主义的基础教育改革和标准评价运动的基础教育改革,教师教育也由“能力本位”转变到“标准本位”模式。本文主要通过比较这两种教师教育模式,探讨美国教师教育的变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方明生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将推动"育人为本"理念下的课程创新。推进"人类科学"研究是国际上大学研究的一个动向,与此相关的"人类发展"课程以其学际的、注重实践研究等特点已成为教师与育儿专业人员培养的通识课程。需要深入研究、努力构建注重个案研究与实践研究能力培养的"人类发展"通识课程。
关键词:
人类发展 通识课程 个案与实践研究能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常甜 马早明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从源起到发展至今,经历了古典自由教育课程实践模式、自由选修课程实践模式、分布必修课程实践模式、经典名著课程实践模式、核心课程实践模式、主题联结式课程实践模式等,本文主要从教育哲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分析这几种重要的课程实践模式以及相应的哲学基础理念背景,旨在从中发现通识教育相关合理的思想原则与理论方法,从而为我国的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课程实践模式 哲学基础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专家组 钟启泉 张文军 王艳玲
本文有针对性地选取英、美、法、日、俄罗斯、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展开国际比较研究,分析了国际教师教育标准研制的热潮及其背景,比较并归纳了各国各地区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内在逻辑和基本理念,探讨了各国各地区与课程标准相关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和管理方式方法,以期为我国制定和施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照。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课程标准 国际比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胡惠闵
随着教育整体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师教育正在发生着更深入的、整体性的变革,教师教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与调整再次成为变革的核心,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新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已成为改革的当务之急。文章从建立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目标、确定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的课程标准、形成以实践为取向的开放性的课程结构三个方面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课程标准 建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侠
教育实习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重要途径,不仅是学习实践知识、训练实践技能、生成实践智慧的过程,也是师德养成的过程。实习教师在师德实践方面存在敬业不足、丧失专业判断、言谈举止失仪等问题,实习中应加强责任意识及自主意识培养,可以通过建立德福相依的奖励机制、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借助个体道德体验促进德性生长等路径实施。
关键词:
“四有”好老师 实习教师 师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德芳
准教师实践知识的缺失成为当今教师教育课程批判的直接动因。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弄清教师教育课程所面临的现实处境,形成以实践知识的养成为价值导向的课程理念,以实践主体参与、合作与体验的课程运作策略;建立"灵活适宜"的管理制度;理清"差异多样"的学生需求;创立"合作共赢"的教育实践基地。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 实践知识 实践批判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在广东省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与英国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合作,开展了中英职业教育合作项目——英国先进职教理念的广东本土化实践。项目秉承能力分级培养理念,构建了突出汽车职业能力培养的职业能力教学要求与评价模块库,从而厘清了汽车职业能力的横纵向拓展路径,并定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该模块库,构建了"能力分级"的专业课程体系;利用"品牌企业院内培训中心"为纽带的校企合作平台、品牌企业院内项目化教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蒋喜锋 刘小强
美国绩效标准本位教师教育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的表现/能力本位教师教育。绩效标准本位教师教育以绩效主义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重新阐释了教师活动的对象、内容、主体和教师教育评价,形成了以中小学学生为中心的教师专业发展观、以教育增值为取向的教师教育质量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但在联邦政府高度重视绩效的背景下,美国教师教育政策愈来愈趋向绩效化、技术化和标准化,使其教师教育在追求学生成绩和促进学生发展、技术主义和人文主义、标准化和多样化之间出现失衡。
关键词:
美国 教师教育 绩效标准本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慧珠
本文探讨了16所大学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出台后其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异同,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大学课程改革多样性背后的社会背景。研究发现,首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领域以及小学教育基础领域的课程设置的最为广泛。其次,多数大学的教育见习与实习周数超过了标准提出的18周。这些结果都表明《标准》对现阶段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再次,16所大学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可以划分为技能偏向型,学科教学偏向型,教育理论偏向型等三个类型。不同的类型反应了该大学的历史渊源以及大学所在地的小学教育需求的实态。最后,多数学校代表的技能指向型大学尤其反映出其受《标准》影响的程度之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方明生
日本教育正在以"在‘宽松’的教育氛围中培养‘生存能力’"为基本方向,实现转型,在此背景下对教师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以教师的"实践性指导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正在重构教师教育课程,其思路与方法值得分析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