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93)
2023(2507)
2022(2236)
2021(2214)
2020(1951)
2019(4740)
2018(4657)
2017(9190)
2016(4836)
2015(5091)
2014(4965)
2013(5144)
2012(4821)
2011(4579)
2010(4832)
2009(4545)
2008(4402)
2007(3749)
2006(3463)
2005(3329)
作者
(13654)
(11466)
(10980)
(10721)
(7309)
(5388)
(5176)
(4384)
(4349)
(4081)
(3864)
(3836)
(3744)
(3605)
(3466)
(3441)
(3353)
(3234)
(3194)
(3146)
(2773)
(2764)
(2690)
(2669)
(2517)
(2491)
(2486)
(2462)
(2380)
(2187)
学科
(18995)
经济(18962)
管理(8409)
土地(7834)
(7189)
(6793)
(5198)
企业(5198)
(4867)
方法(4843)
中国(4480)
经济学(4131)
数学(3922)
关系(3830)
数学方法(3790)
问题(3769)
(3330)
(3321)
金融(3321)
(3279)
农业(3167)
地方(3167)
(2956)
贸易(2954)
业经(2952)
(2869)
理论(2733)
(2705)
经济关系(2703)
对外(2702)
机构
大学(66953)
学院(62769)
研究(27438)
(24588)
经济(23982)
中国(21175)
管理(21128)
理学(17419)
理学院(17116)
管理学(16662)
管理学院(16515)
科学(16479)
(16404)
(14865)
研究所(13400)
(13371)
(11912)
中心(11906)
(11130)
师范(11062)
北京(10795)
农业(10742)
(10373)
(10091)
业大(9948)
师范大学(9393)
财经(8870)
教育(8116)
(8082)
科学院(8064)
基金
项目(39620)
科学(30515)
研究(29156)
基金(28578)
(25584)
国家(25391)
科学基金(20369)
社会(17690)
社会科(16662)
社会科学(16653)
基金项目(14312)
(13962)
教育(13721)
(13094)
自然(12939)
自然科(12600)
自然科学(12596)
自然科学基金(12353)
编号(12058)
资助(11717)
成果(11372)
(9360)
重点(9197)
课题(8820)
(8497)
(7681)
教育部(7658)
(7654)
大学(7570)
科研(7542)
期刊
(29382)
经济(29382)
研究(21546)
中国(19663)
(13046)
教育(11274)
学报(10931)
科学(10760)
农业(8966)
(8494)
管理(8252)
大学(8112)
学学(6932)
(6567)
金融(6567)
(5623)
世界(5187)
图书(5107)
国际(5000)
国土(4896)
土地(4575)
经济研究(4560)
(4503)
技术(4406)
资源(4126)
财经(4010)
书馆(3953)
图书馆(3953)
业经(3783)
问题(3773)
共检索到109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沈开举  赵晓毅  
近年来,中国土地管理领域暴露出土地利用规划变更随意、违法占地现象层出不穷、征地拆迁范围过宽过滥等一系列突出问题。一些地方"一届政府、一届规划",大搞"形象工程"、"政绩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彭茂  
城市群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成都城市群将带动四川融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然而,国内城市群的发展并无太多经验可循,各地城市群也在摸索中不断前进,显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多。利用文献研究、比较与借鉴等研究方法,分析土地利用审批程序(ULURP)的核心理念,结合成都城市群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提出ULURP对成都城市群发展的借鉴及启示,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规划委员会的设置与运行、竞争机制的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参与机制的引入、沟通机制的建立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雅兰  
公众参与是民主政治的重要方式,普遍存在于现代民主国家之中。中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众有权真正的参与到政治、经济、社会事务中,自然中国的土地利用规划亦需要公众参与。通过介绍美国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特点,对比中国目前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现状,分析中国规划的公众参与与美国相比的不同之处,以及美国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对中国的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彭茹燕   王柏源   王敬  
城市更新目前已成为我国增强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本文在系统分析日本城市更新的目标、内容及实施模式等的基础上,从顶层制度设计、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土地生产功能实现、土地资产价值表达以及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等五方面,提出了优化我国土地利用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美球  魏晓华  刘桃菊  
公众参与是国际上土地利用规划的一个基本原则,公众参与不仅平衡了公众利益与土地产权主体权益的关系,而且为规划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公众参与的地位与作用、公众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公众参与的行为与积极性等方面对海外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结合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要求,提出要从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加强制度化建设、改进公众参与方式方法等方面推进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从而提高我国编制规划方案的质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美球  魏晓华  刘桃菊  
研究目的:比较分析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土地利用规划,为中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加拿大BC省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思路、公众参与、社会经济与环境评价、监督体系方面建立了较为成功的机制。研究结论:中国应从重视对规划区域用地冲突问题分析、公众参与制度化建设、社会经济与环境评价内容与方法的健全、融实施评估和效果评估为一体的监督体系建设等方面来完善土地利用规划。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玉梅  张晓玲  
研究目的:介绍FAO出版的《土地利用规划指南》中规划的空间体系、编制的步骤和方法,并提出对中国的借鉴。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介绍方法。研究结果:中国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应加强土地评价,建立规划的空间体系,重视规划的实施和监测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结论:借鉴国际经验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水平。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屠帆  赵哲远  
研究目的:分析美国社区规划对于乡村地区土地利用引导的途径。研究方法:案例研究。研究结果:美国社区规划主要通过分区条例下严格的密度控制、突出乡村特色、保护环境、提供支持性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的具体做法有效的促进了乡村地区建设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结论:美国社区规划为中国开展村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康  金涛  
棕地再开发是当代西方国家重要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之一。本文界定了棕地的概念与特征,分析了其成因及棕地再开发的环境、社会、经济效益和广阔前景。并将棕地再开发与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如紧凑城市和理性增长,及城市用地改造策略如旧城更新和工业区置换进行了比较与区分,指出它在城市土地可持续发展与循环利用方面的优势。接着论述了棕地再开发策略在美国、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实践情况,对其再利用模式和机制进行了归纳,这些国家制定与实施了不少环境与经济方面的宏观计划与实施细则,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注入、税收减免、交通引导、保险保障、基建投资等途径大力支持和引导棕地再开发。最后明确了在我国实施棕地再开发策略的优势,认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洪敏  金凤君  
研究目的:剖析紧凑型城市土地利用理念及其对中国土地利用的启示。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紧凑型城市的"紧凑"内涵可以从规模、功能及形态3个维度理解,紧凑型城市土地利用理念可解析为土地高强度利用,土地功能适度混合,与交通耦合的土地利用方式,分散化集中的土地利用形态。研究结论:紧凑型城市的土地利用理念为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及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邝敏仪  郝晋珉  丁忠义  杨君  段瑞娟  
研究目的:把概念规划引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善其编制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概念规划是为城市规划服务的,通过与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对比可知,概念规划的理念与方法可引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研究结论:引入概念规划理念与方法,强化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引导空间分区,指导用地指标分解以及用途管制规则,促使指标控制与分区控制相结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洁  
基于信息熵的基本原理,计算了东京23区以及市部和岛部的信息熵和均衡度,分析了其土地利用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对中国十大城市的信息熵和均衡度进行讨论,通过各城市之间以及与东京的土地利用比较发现,我国城市在工业用地比例上明显偏高,城市的土地利用应当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功能定位密切结合,充分发挥城市的级差地租优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景刚  欧名豪  张全景  张效军  
研究目的:概要介绍城市理性发展理念在美国的应用及其保障措施一:法律保障和经济政策激励,以期启示中国的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论:中国应转变现有的土地利用规划思路,借鉴城市理性发展理念,应用城市发展边界(U GB)技术、建立土地监控系统以及设立并促进土地开发权的流转。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扬章  
研究目的: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土地规划)编制程序,为《土地管理法》修改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价值分析和规范分析。研究结果:分析得出提高土地规划编制程序的民主性具有重要意义,并认为可以通过完善人大参与和公众参与提高编制程序的民主性,进而指出现有法律关于土地规划编制程序民主性规定的不足,对提高土地规划编制程序民主性的法律保障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结论:地方各级土地规划应当经同级人大常委会或人大审议,全国土地规划应当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同意;县级以上土地规划草案可采用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等各种方式征求意见,乡镇土地规划草案应当召开听证会征求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