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79)
- 2023(8783)
- 2022(7185)
- 2021(6344)
- 2020(5302)
- 2019(11549)
- 2018(11151)
- 2017(20892)
- 2016(11229)
- 2015(12171)
- 2014(11781)
- 2013(11689)
- 2012(10935)
- 2011(10189)
- 2010(10249)
- 2009(9460)
- 2008(8948)
- 2007(7801)
- 2006(7121)
- 2005(6308)
- 学科
- 济(67828)
- 经济(67770)
- 管理(30042)
- 业(26584)
- 方法(22256)
- 企(20336)
- 企业(20336)
- 数学(20188)
- 数学方法(20084)
- 地方(16329)
- 学(14102)
- 中国(13237)
- 农(12515)
- 地方经济(12017)
- 业经(11721)
- 财(11266)
- 贸(9753)
- 贸易(9748)
- 易(9397)
- 环境(9332)
- 农业(8918)
- 制(8609)
- 融(7930)
- 金融(7930)
- 产业(7618)
- 经济学(7522)
- 银(7328)
- 银行(7292)
- 和(7004)
- 行(6997)
- 机构
- 大学(171201)
- 学院(168865)
- 济(81169)
- 经济(79907)
- 研究(65450)
- 管理(61082)
- 理学(53306)
- 理学院(52629)
- 管理学(51795)
- 管理学院(51487)
- 中国(47347)
- 科学(40531)
- 京(35103)
- 所(34276)
- 农(33963)
- 财(33178)
- 研究所(31637)
- 中心(28290)
- 业大(28097)
- 财经(27174)
- 农业(27053)
- 经济学(26675)
- 经(24812)
- 江(24250)
- 经济学院(23920)
- 院(23101)
- 北京(21987)
- 范(21623)
- 师范(21300)
- 科学院(20606)
- 基金
- 项目(116352)
- 科学(91635)
- 基金(87085)
- 家(79117)
- 国家(78503)
- 研究(77584)
- 科学基金(65738)
- 社会(53439)
- 社会科(50843)
- 社会科学(50827)
- 基金项目(46373)
- 省(43996)
- 自然(43149)
- 自然科(42163)
- 自然科学(42147)
- 自然科学基金(41433)
- 划(38124)
- 资助(34358)
- 教育(34202)
- 编号(27735)
- 重点(27065)
- 发(26283)
- 部(25522)
- 创(23932)
- 国家社会(23448)
- 计划(22888)
- 科研(22772)
- 创新(22558)
- 教育部(21540)
- 成果(21367)
共检索到249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峰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动荡,导致发达经济体整体衰退,全球经济大幅减速。美国经济长期透支被认为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经济长期透支意味着经济体的总支出持续大于总产值或总收入。美国经济长期透支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郭强 张明 董昀
美国经济的长期性停滞令人沮丧,但并非无法改变的宿命。从理论层面看,美国的经济学家在分析美国经济长期性停滞的根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方案,其实质是:通过矫正经济政策的缺陷,实施恰当的政策组合,进而改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管理,从而摆脱经济长期性停滞困局。从政策层面看,未来几年,美国为了摆脱经济长期性停滞的风险,可行的选择是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提高投资率与刺激出口。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郭强 张明 董昀
美国经济的长期性停滞令人沮丧,但并非无法改变的宿命。从理论层面看,美国的经济学家在分析美国经济长期性停滞的根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方案,其实质是:通过矫正经济政策的缺陷,实施恰当的政策组合,进而改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管理,从而摆脱经济长期性停滞困局。从政策层面看,未来几年,美国为了摆脱经济长期性停滞的风险,可行的选择是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提高投资率与刺激出口。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安拓 史明霞
本文基于我国目前投资增长过快、资源消耗过大、投资效率下降、财经风险积聚的现实, 给出我国宏观经济呈现出透支趋势的基本判断,并提出相应的财政、货币和宏观调控对策和建议,以实现 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投资 透支 协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徐剑明
本文在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透支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出发,探讨了人类社会只不过是太阳能照射下诞生出来的一个耗散结构,所谓的工业文明也只不过是化石能耗散的一种表现形式,化石能枯竭极易导致工业文明崩溃。进而提出我国应确立"先用可再生能源后用化石能"的原则以及应以"平衡"思想指导各级政府经济调控等相关讨论。
关键词:
资源 透支 隐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剑明
该文在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透支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出发,探讨了人类社会只不过是太阳能照射下诞生出来的一个耗散结构,所谓的工业文明也只不过是化石能耗散的一种表现形式,化石能枯竭极易导致工业文明崩溃;进而提出我国应确立"先用可再生能源后用化石能"的原则,以及应以"平衡"思想指导各级政府经济调控等相关讨论。
关键词:
资源 透支 经济增长方式 隐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彩虹
在经济学界,财政透支的不受欢迎程度似乎远远要大于财政赤字。对于财政赤字人们固然是痛恨而恼火的,但经济学家们并不都认为赤字一定就是坏事,有的学者还将财政赤字看成有条件下的重大的经济调整对策,但财政透支,理论界则好象有异口同声的指责,什么财政挤银行啦,造成货币的财政性发行啦,等等,不一而足。财政透支就这么一无是处了吗?回答是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明华 任晓炜
本研究希望发现金钱信用态度的那些因素影响信用卡透支功能的使用。我们在对美国目前最流行的信用和金钱态度量表进行调整的基础上,对影响我国信用卡拥有者透支行为的信用和金钱态度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我们发现14个因子中的4个因子对信用卡透支功能的使用有显著影响。这四个因子是:正面情感、保守和冲动消费,以及存款。最后,我们对研究结论和研究局限性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小燕
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第一要素,其地力状况直接决定着我国粮食生产能力,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和保证。近几年来,我国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以及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策略。然而,长期以来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产出"的耕地利用模式,重利用、轻保护,直接导致耕地资源超负荷运转,从而使得土壤肥力下降、生态失调和环境污染等耕地地力透支现象凸显,耕地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当前我国耕地地力透支是由土地产权机制、市场价格机制和外部性机制叠加共同作用造成的。因此,需要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完善耕地地力补贴政策,实施配套政策等措施,着力解决耕地地力透支问题。
关键词:
耕地地力 透支 影响机制 治理对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晓明
本文分析了处于经济周期中段的美国经济的特征并据此作出预期。主要结论是:近期,美国经济将持续增长,但增速有所降低;通胀压力日益增大,但仍在可控之下,羡联储极有可能在6月份提升联邦基金利率25年基本点。8月份是否继续加息,要视新的经济数据而定。由于利率目标升到5.25-5.5%,将标志着美国货币政策进入紧缩周期, 所以美联储会持谨慎态度。
关键词:
美国经济 周期中段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仁真 包蓉
经济胁迫本质上是一国利用经济力量来影响他国内政外交事项的行为。近年来,美国以霸权主义为导向,以全球经济主导地位为基础,以维护“人权”“安全”等为借口,以国内法律制度为依托,对经济工具的使用凸显胁迫特征。美国经济胁迫与不干涉内政原则相冲突,且可能违反美国在国际条约中所承担的义务,而无论是其所宣称的对经济主权的行使,对“人权”“安全”等的维护,对反措施的援引,还是国际条约的安全例外条款,均不足以作为其行为正当化的事由。美国经济胁迫已对他国的合法主权选择乃至全球多边体系造成严重影响。对此,中国需澄清何为经济胁迫,明确表达立场;充分发挥大国作用,坚持以多边形式解决问题;完善国内立法,适时采取反制措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尚明 张成虎
日间透支在支付结算过程中作为对资金流动性的有效补充,起到了系统“润滑剂”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使中央银行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对日间透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提高支付系统效率、降低支付系统风险的重要措施。本文描述了日间透支的三种管理方法,并通过模型加以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支付系统 日间透支 透支管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姜国和
在一次居民储蓄意愿调查中,有39.6%的人把“生病”作为储金第一备用选择。这充分说明了人们对健康和生命的重视。然而,如果这些人不是已经和正在享受必需保健,而是将过去和现在应该支付的保健投资节省下来储蓄,让身体作健康透支,就很不合算了。故此,在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拓展消费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当前,有必要注重启动卫生消费,引导保健投资。 (一) 谈起卫生消费,人们几乎无一例外地会说到医疗费太贵。诚然,这里有诸多原因,但毕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然而,病人医疗费用不等于人群卫生消费,病人医疗费用偏高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