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45)
2023(11901)
2022(10184)
2021(9244)
2020(7903)
2019(18323)
2018(17890)
2017(35346)
2016(19435)
2015(21715)
2014(21932)
2013(21834)
2012(20907)
2011(19378)
2010(19966)
2009(18842)
2008(18742)
2007(17189)
2006(15331)
2005(14063)
作者
(58456)
(49272)
(49083)
(46967)
(31556)
(23390)
(22301)
(19046)
(18461)
(17768)
(16950)
(16236)
(15976)
(15772)
(15673)
(15305)
(14672)
(14529)
(14346)
(14220)
(12504)
(12270)
(11997)
(11352)
(11283)
(11040)
(10862)
(10603)
(9949)
(9800)
学科
(101620)
经济(101532)
管理(53923)
(50936)
(40264)
企业(40264)
方法(39251)
数学(34937)
数学方法(34564)
(24320)
中国(23317)
地方(23066)
(22321)
(20755)
业经(18713)
(17292)
(16947)
贸易(16942)
(16365)
农业(15940)
地方经济(14661)
(14268)
金融(14265)
(14120)
银行(14083)
环境(13590)
(13510)
(12969)
(12869)
(12755)
机构
大学(295630)
学院(294098)
(134425)
经济(131805)
管理(108822)
研究(107071)
理学(93024)
理学院(91917)
管理学(90324)
管理学院(89754)
中国(79682)
科学(63891)
(62088)
(60792)
(55960)
研究所(50673)
(50365)
财经(48020)
中心(47462)
(45862)
(43431)
经济学(43134)
业大(41705)
(39796)
农业(39649)
北京(39442)
师范(39433)
经济学院(38731)
(37496)
(35418)
基金
项目(186305)
科学(146936)
基金(135954)
研究(135808)
(118230)
国家(117267)
科学基金(99396)
社会(87782)
社会科(83293)
社会科学(83268)
(71729)
基金项目(70780)
自然(62722)
教育(62342)
自然科(61258)
自然科学(61232)
(61009)
自然科学基金(60172)
资助(56935)
编号(54194)
成果(45791)
重点(42549)
(42426)
(41879)
课题(38251)
(37768)
国家社会(36483)
教育部(36293)
创新(35542)
科研(35510)
期刊
(155302)
经济(155302)
研究(93367)
中国(53736)
(46183)
(45788)
学报(44919)
科学(42035)
管理(39566)
大学(33853)
学学(31928)
农业(30633)
(29775)
金融(29775)
教育(28113)
经济研究(26247)
财经(24738)
技术(24629)
业经(22990)
(21441)
问题(20392)
(17156)
技术经济(16596)
(15976)
统计(15688)
世界(15264)
国际(15092)
商业(13982)
(13764)
理论(13633)
共检索到448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贾净雪  湛柏明  
数理模型证明,在可出口品、可进口品和非贸易品的经济结构中,非贸易品需求效应和资源移动效应的数量变化依赖于相对价格供求弹性的大小。回归分析表明,非贸易品相对价格与非贸易品相对需求和供给之间符合一般的供求规律,且价格上升所引起的供给增加大于价格上升所引致的需求下降,这意味着非贸易品在从国际部门吸收要素。以1955-2011年为样本,研究影响美国经济结构的形成因素时,结果显示经济政策是影响贸易部门的重要成本因素,财政税收政策对行业投资的调节作用大于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于国安  宫淑玫  
自2000年中期以来,美国经济急速滑坡,到2001年3月结束了20世纪90年代的辉煌阶段。文章认为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的原因包括:投资过度、股市泡沫破裂、利率调整、“9·11”事件。美国经济的好转则与美国政府刺激经济的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分不开。从美国经济中,文章得出了增强消费者信心是关键、实行结构性减税是当务之急等五个有益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郑河龙  
本文对于“9·11”后美国经济由衰退走向恢复的宏观经济表现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回顾:风雨飘摇的2001年、乍暖还寒的2002年、高涨凸现的2003年。笔者认为近期的美国经济呈现出如下四个特点:(1)企业投资持续低迷和个人消费支出强劲共存;(2)经济复苏与股市“熊市”同步;(3)美元贬值与贸易赤字增长同步;(4)生产率高增长、经济低增长和高失业率并存。本文分别从经济周期、经济政策(减税、降息、贬值)、反恐战争、新经济四个方面给出解释,并对2004年美国经济的走势作了一个预测。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Karen Dynan  
2016年美国大选后,居民和企业信心上升,显示出美国人民期待新总统的政策能够提升短期和更长期的美国经济表现。不幸的是,这些期望有可能落空,原因是政策变化的范围可能有限,而且程度可能不及预期。按照历史标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近年来表现不佳。经济供给方面的趋势是导致产出增长放缓的主要力量。潜在产出增长放缓的另一个原因是生产率(每小时产出)增长趋势的放缓。当然,经济增长并不仅仅是由供给侧的因素决定的,对于货物和服务的需求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会通过增加需求在短期内提振国内生产总值,但是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Karen Dynan  
2016年美国大选后,居民和企业信心上升,显示出美国人民期待新总统的政策能够提升短期和更长期的美国经济表现。不幸的是,这些期望有可能落空,原因是政策变化的范围可能有限,而且程度可能不及预期。按照历史标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近年来表现不佳。经济供给方面的趋势是导致产出增长放缓的主要力量。潜在产出增长放缓的另一个原因是生产率(每小时产出)增长趋势的放缓。当然,经济增长并不仅仅是由供给侧的因素决定的,对于货物和服务的需求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会通过增加需求在短期内提振国内生产总值,但是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云珠  
本世纪开始之际,乔治·W·布什正式当选为美国新一任总统。布什上台后会实施一种怎样经济政策?他的经济政策与前任总统克林顿相比有什么特点?这种经济政策将会给美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当前倍受关注的问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荣海  
文章研究了1980~2008年美国排放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政策效应。文章首先指出美国的碳排放量和经济增长之间长期存在稳定的数量关系。接下来,在简单回顾研究动态的基础上,运用邹至庄检验的方法,以1989年为结构断点,结合从里根政府和奥巴马任职初期所采取的不同政策,综合分析了美国碳排放量和经济增长的政策效应。最后,得到了分析的结果,文章认为,美国政府对美国碳排放量减少的政策是随着美国经济的增长而逐步推进的,中国政府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应当推出适应本国经济增长的减排技术,吸取美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降低政策共同推进的经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玉梅  
与欧洲相比,美国有机农业发展比较晚,有机农业面积比重较低,但美国政府认识到有机农业发展的潜在优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立法规范有机农业发展,对有机农业转换期采取财政补贴和认证成本分摊。美国2008年农业法案提高了补贴标准,并制定了与转换期配套的贸易、技术、信贷、保险和研究政策。美国政府政策支持的直接效应是减少了有机农业进入者成本,推动了有机农业和食品贸易发展,间接效应是创造了就业、提高了有机农业进入者的净收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汪素芹  叶伟春  
在当今开放的世界经济中 ,一国经济的繁荣或萧条会通过各种传导机制传送给他国并引起他国相应地产生繁荣或萧条 ,我们称这种效应为溢出效应。本文通过对开放经济条件下简单的凯恩斯模型研究 ,得出美国经济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为 :美国经济增长或下降 1个百分点 ,将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或下降 0 .0 95个百分点。这与现实基本相符 ,据此提出我国应更好地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 ,积极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依靠扩大内需等来降低美国经济对我国经济溢出的负效应的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祖基  刘希鹏  王立元  
不同模式的宏观政策协调不但会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差异性影响,也会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宏观经济效应。本文在新凯恩斯框架下构建理论模型,并基于贝叶斯参数估计和数值模拟分析政策协调对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宏观经济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数量型货币政策比价格型货币政策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收入型财政政策比支出型财政政策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价格型货币政策和收入型财政政策的政策协调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对消费、就业和产出的促进作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和支出型财政政策的政策协调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对通货膨胀的稳定作用;货币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目标与稳定经济波动这一目标存在着Trade Off现象,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目标与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目标存在着Trade Off现象。因此,建议采取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为辅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具体操作体现在减息为主结合降低税率水平为辅的政策协调组合来应对经济增速下滑和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威廉·C.杜德利  赵天奕  
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其速度不仅要考虑经济预期,还要参考金融市场对去货币政策宽松化的反应为应对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美联储共实施了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零下限的联邦基金利率为实现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制定的就业和通货膨胀目标作出了贡献。2015年,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及FOMC双重目标的实现,联邦基金利率可能会提高,美联储会适度收紧货币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孟庆雷  湛柏明  
数理模型证明,在可出口品、可进口品和非贸易品的经济结构中,非贸易品受相对价格变化的需求效应和资源移动效应影响时,其数量变化的增减依赖于供求弹性的大小。统计数据显示,与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指数上升趋势相反,按支出法度量的美国非贸易品与可进口品的GDP数量指数呈下降态势;但是按产出法度量的非贸易品与可进口品的增加值指数与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指数保持一致的上升趋势。这表明相对价格变化的资源移动效应形成了生产的逆贸易效应。检验影响美国经济增长逆贸易效应的影响要因时,发现影响贸易部门投资的因素多于非贸易部门,贸易部门受投资因素影响的敏感程度大于非贸易部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斌  余冬筠  
信息化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首先依据信息化综合指数模型测算了我国近十几年来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估计了信息化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带动度和对三次产业的差别影响,发现信息化对工业增长的贡献最大;而后将信息化细分为信息产业本身的发展和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渗透这两方面,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两方面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最后考察了信息化对工业内部若干典型行业的带动问题。通过上述逐层的定量实证分析,试图解释信息化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复杂影响以及相应的调整取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