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04)
2023(11664)
2022(9106)
2021(8030)
2020(6551)
2019(14433)
2018(14062)
2017(26879)
2016(14760)
2015(16205)
2014(16178)
2013(15826)
2012(14536)
2011(13322)
2010(13401)
2009(12565)
2008(12295)
2007(10990)
2006(10115)
2005(9221)
作者
(45727)
(38558)
(38527)
(36409)
(24743)
(18242)
(17157)
(14907)
(14587)
(13497)
(13482)
(12637)
(12592)
(12163)
(11990)
(11761)
(11364)
(11175)
(11110)
(11004)
(9661)
(9643)
(9393)
(8878)
(8809)
(8698)
(8414)
(8130)
(7758)
(7580)
学科
(82960)
经济(82882)
管理(41299)
(38560)
(29897)
企业(29897)
方法(27361)
数学(24031)
数学方法(23854)
中国(19951)
地方(19500)
(18839)
业经(16977)
(16651)
(15247)
农业(13281)
地方经济(12882)
(12132)
(11546)
贸易(11541)
(11349)
金融(11348)
环境(11141)
(11137)
(10473)
银行(10427)
(10363)
产业(10323)
(9975)
(9729)
机构
大学(226582)
学院(223472)
(102770)
经济(101059)
研究(83737)
管理(80565)
理学(69833)
理学院(68983)
管理学(67765)
管理学院(67368)
中国(60923)
科学(51271)
(47156)
(43817)
(43760)
(43513)
研究所(40174)
中心(35721)
财经(35612)
业大(35578)
农业(34417)
经济学(33803)
(33166)
(32397)
经济学院(30286)
(29740)
北京(29514)
师范(29351)
(29140)
财经大学(26355)
基金
项目(149566)
科学(117855)
基金(110880)
研究(103361)
(99253)
国家(98460)
科学基金(82872)
社会(70402)
社会科(66744)
社会科学(66725)
基金项目(58535)
(57157)
自然(53024)
自然科(51812)
自然科学(51790)
自然科学基金(50895)
(48930)
教育(46435)
资助(43934)
编号(38372)
重点(34384)
(33694)
(32895)
成果(31144)
(30747)
国家社会(30572)
创新(28908)
科研(28614)
教育部(28051)
计划(28032)
期刊
(117783)
经济(117783)
研究(69022)
学报(41380)
(40250)
中国(40235)
科学(36640)
(32405)
大学(30779)
管理(29944)
学学(29343)
农业(26929)
(21148)
金融(21148)
经济研究(20942)
财经(18942)
教育(18102)
业经(17164)
技术(16758)
(16421)
问题(15722)
(14172)
技术经济(12239)
世界(12124)
(11932)
(11528)
国际(11496)
商业(10919)
业大(10626)
统计(10369)
共检索到334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凌云  宛敏华  
黄金非货币化使美国不用担心其国际收支逆差而导致黄金外流,也为美国长期大规模的经常项目逆差敞开大门。在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不断向美国提供实物商品和资源的同时,美国则不断向这些地方输出美元。通过经常项目逆差输出的美元在回流的时候形成了对美国金融资产的需求,刺激了各种证券以及可以证券化的收入流的扩张,引发了资本化运作的泛化。因此,美国也逐渐形成了以货币收入为核心的经济模式,推动了其虚拟经济的不断膨胀,使得虚拟经济逐渐成为了美国的核心经济,其核心需求自然也就转变为对虚拟经济的需求。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金梅  
此次金融危机引发的去杠杆化使得全球流动性过剩转变为了流动性紧缩,去杠杆化成为经济学界关注的主题。本文首先就美国当前的负债情况进行了历史比较和横向对比,说明了美国此次去杠杆的必要性;接着本文对比美国历次去杠杆化的过程和原因,指明了此次美国去杠杆化的特点;随后,本文比较了此次欧洲和美国的去杠杆化进程;最后,本文在基于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美国此次持续去杠杆过程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谢国忠  
这个会我每次都来,我每次讲的主要都是对下一年的看法,2005年我说我觉得下一年是能混过去,就是应该还行,结果2006年还是个挺旺的一年,出了不少事,但是还是挺旺的,IMF预测2006年的世界经济增长率是5.1%,比上一年还高一点,5%的增长率已经连续三年了,周期是从2003年开始的。连续四年都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是件好事情,但是我对经济的看法这几年有个变化,在东亚金融危机之后,我曾经认为经济增长主要是竞争力导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曲凤杰  
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前美国经济的高杠杆率形成的主要因素,以及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的去杠杆化的主要途径,得出了去杠杆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通过去杠杆化,美国经济实现了危机成本的对外转嫁,使金融业务模式更趋稳健,金融机构垄断程度提高,也为金融监管改革创造了条件。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Karen Dynan  
2016年美国大选后,居民和企业信心上升,显示出美国人民期待新总统的政策能够提升短期和更长期的美国经济表现。不幸的是,这些期望有可能落空,原因是政策变化的范围可能有限,而且程度可能不及预期。按照历史标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近年来表现不佳。经济供给方面的趋势是导致产出增长放缓的主要力量。潜在产出增长放缓的另一个原因是生产率(每小时产出)增长趋势的放缓。当然,经济增长并不仅仅是由供给侧的因素决定的,对于货物和服务的需求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会通过增加需求在短期内提振国内生产总值,但是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Karen Dynan  
2016年美国大选后,居民和企业信心上升,显示出美国人民期待新总统的政策能够提升短期和更长期的美国经济表现。不幸的是,这些期望有可能落空,原因是政策变化的范围可能有限,而且程度可能不及预期。按照历史标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近年来表现不佳。经济供给方面的趋势是导致产出增长放缓的主要力量。潜在产出增长放缓的另一个原因是生产率(每小时产出)增长趋势的放缓。当然,经济增长并不仅仅是由供给侧的因素决定的,对于货物和服务的需求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会通过增加需求在短期内提振国内生产总值,但是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云珠  
本世纪开始之际,乔治·W·布什正式当选为美国新一任总统。布什上台后会实施一种怎样经济政策?他的经济政策与前任总统克林顿相比有什么特点?这种经济政策将会给美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当前倍受关注的问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俊江  范硕  
当前,美国经济正面临三大风险的威胁,这三大风险分别是巨额的"双赤字"及持续增长的债务、能源价格的大幅波动以及美国当前愈演愈烈的次级债务危机。这些风险将导致美国经济的下滑及美元的贬值,同时也会导致中国外贸出口增速减慢,以及给中国经济带来过多流动性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松  安义中  
本文认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出现了“美国现象”,它传递了两个信息:一是传统的经济周期已不复存在,“新经济”呼之欲出;二是过去的世界经济周期的同步性现象下在消失。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知识经济革命。即:(1)新技术革命,主要是开发人力资源,以资源利用型的经济增长为特征,周期性不明显;(2)知识进步的节奏加快,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使周期性的需求不足得到缓解;(3)知识技术进步的速度加快,使技术引进者难以引进吸收最新技术,技术引进者的优势丧失,从而造成了世界经济周期非同步现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唐任伍  
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2007年在保持一定程度增长的同时,"忧患"增加,不断攀升的油价引发价格上涨,房地产衰退导致泡沫破裂,次贷危机风险增大,生产成本提高导致失业率上升,居民消费态度更趋谨慎。进入2008年以后,美国经济"停滞"的趋势明显,但尚未"持久性衰退"或"全面衰退"。美国经济停滞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有限,只要中国政府及时防范,采取的措施得力,就能够将美国经济"停滞"带来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屹山  张鹏  
当今全球经济体系失衡的根源在于美元的主要储备货币地位,以及美国依靠美元的地位所进行的经济政策和"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由于各种原因,东亚无法像欧洲那样通力合作以隔阻美国经济政策的溢出效应,而中国亦无法依靠自己能力单独解决此问题。因此,中国暴露在美国经济政策溢出效应当中。这就要求我国时刻保持警惕,及时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避开可能出现的陷阱。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继勇  彭斯达  
美国是知识经济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国家 ,也是“新经济”出现的国家。知识经济和美国新经济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内在关联性 ,知识经济的发展对美国微观经济、经济结构和宏观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使 2 0世纪 90年代的美国经济呈现新的发展态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曲凤杰  
一、金融危机前美国经济的高杠杆率2008年危机前,美国家庭、政府和金融部门均陷入过度负债之中,美国经济的高杠杆率主要体现在居民、政府和金融部门。(一)家庭部门的高杠杆次贷危机爆发前的10年多,居民消费倾向明显上升。消费占GDP的比重从1998年的67%左右开始持续攀升,到2007年达到72%。伴随高消费的是美国居民负债不断增加。2001年以来,美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