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13)
2023(4027)
2022(3296)
2021(2805)
2019(5399)
2018(5342)
2017(10080)
2016(5324)
2015(6028)
2014(6094)
2013(6184)
2012(6116)
2011(6020)
2010(6177)
2009(6110)
2008(5592)
2007(4956)
2006(4881)
2005(4604)
2004(4156)
作者
(16776)
(14093)
(14008)
(13585)
(9071)
(6669)
(6413)
(5445)
(5431)
(5108)
(5045)
(4750)
(4620)
(4463)
(4453)
(4330)
(4188)
(4033)
(3970)
(3737)
(3696)
(3416)
(3381)
(3293)
(3279)
(3172)
(3002)
(2917)
(2807)
(2733)
学科
(50282)
经济(50255)
地方(14449)
管理(13550)
方法(12690)
地方经济(11610)
数学(11463)
数学方法(11418)
(9550)
中国(8553)
(7836)
(7628)
企业(7628)
业经(7362)
经济学(6229)
(5870)
(5556)
(5432)
金融(5432)
环境(5407)
(5389)
(5236)
产业(5052)
(4770)
(4476)
(4211)
银行(4204)
(4183)
贸易(4180)
资源(4162)
机构
大学(89320)
学院(87510)
(50510)
经济(49726)
研究(37247)
管理(29210)
中国(27295)
理学(24327)
理学院(24027)
管理学(23738)
管理学院(23559)
(20577)
科学(19482)
(19345)
(18730)
经济学(17557)
研究所(17279)
财经(16174)
经济学院(15423)
中心(15114)
(14599)
(13135)
(12711)
北京(12503)
(11962)
(11852)
师范(11801)
财经大学(11783)
科学院(11597)
社会(10799)
基金
项目(50295)
科学(39696)
研究(37183)
基金(37166)
(32040)
国家(31821)
科学基金(26535)
社会(26301)
社会科(25052)
社会科学(25046)
基金项目(18611)
(18509)
教育(16407)
资助(15868)
(15580)
自然(14794)
自然科(14422)
自然科学(14418)
自然科学基金(14166)
编号(13398)
(12573)
(12450)
经济(12348)
成果(11863)
国家社会(11679)
重点(11673)
(11584)
发展(10723)
(10599)
教育部(10252)
期刊
(64844)
经济(64844)
研究(34805)
中国(16506)
(15291)
管理(12772)
经济研究(11916)
(11353)
学报(11349)
科学(10955)
(9753)
金融(9753)
财经(9380)
大学(9035)
学学(8436)
(8284)
问题(8151)
技术(7631)
农业(7546)
业经(7166)
世界(7025)
教育(6605)
国际(6484)
(6399)
技术经济(6351)
统计(5822)
经济问题(5195)
经济学(4904)
经济管理(4765)
(4738)
共检索到148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伟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全球经济前景仍不乐观。有西方研究机构认为,受金融危机冲击,世界经济正处于"严重低迷"时期,已进入了经济周期的"谷底"。那么,什么是经济周期呢?它对全球经济走势会有什么影响呢?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泉  姜诗章  高铁梅  
从1991年进入回升期的我国本轮经济周期现在已经越过1993年的峰顶,开始缓慢地向本轮波动的谷底回落,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4次经济周期,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第九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实施,预计将在今年达到谷底。1.在本轮经济周期的谷底,宏观经济总量基本平衡,经济增长速度平稳回落,经济仍然蕴含着强劲发展势头,各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仍将处在高位上,形成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首次高位谷底。我们利用多种经济计量模型对1996年的宏观经济指标进行了预测,1996年的预测结果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232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左右;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4200亿元,比上年增...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郎丽华  张连城  
2010年,中国经济和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均呈现了强劲增长的势头,步入经济扩张期;但是进入2011年以来,随着欧洲部分国家债务危机的蔓延以及美国经济的回调,世界经济呈现复苏乏力态势,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也开始出现了回落。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第一季度GDP增长率回落到8.1%,第二季度进一步下降到7.6%。我国经济为什么会出现二次回落?未来几年中国的经济将呈现怎样的走势?政府应该做出怎样的政策选择?这是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影响中国本轮经济周期波长的政策因素,探讨中国未来几年的宏观经济走势以及政府的政策取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继勇  彭斯达  
美国是知识经济兴起最早、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美国经济资源的转换、增长机制的变革、投资效率的提高、生产与市场的协调,从而使美国经济运行具有了内在的稳定性,适度增长期延长,波动幅度减小,爆发危机的可能性下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永福  
次债危机之前关于美国经济周期"大缓和"(Great Moderation)的讨论曾经是宏观经济学界的一个热点,本文在危机过后对"大缓和"涉及的各种假说进行跟踪研究。研究发现,在美国新一轮经济周期中冲击的传导机制大大增强了,过去受到肯定的因素如产业结构演化、库存管理改善等对弱化宏观经济波动仍然发挥了一定作用,次债危机使得各界对金融创新的"双刃剑"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军荣  
二战后美国经济周期波动发生显著变化。相比二战之前,美国经济周期扩张期拉长,衰退期缩短,二者之间形成剪刀差。经济周期长度、扩张期跨度和紧缩期跨度的离散度远远大于战前。二战后至今,美国经济中周期出现(朱格拉周期)呈拉长的趋势,扩张期远远长于衰退期,中周期(朱格拉周期)和短周期(基钦周期)的波幅经历了从小到大的阶段性变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曹永福  
近50年来美国经济周期出现了稳定化的趋势,其中二战之后经济周期的波动性比二战之前有明显下降,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比80年代之前亦有显著下降。引起这种经济周期稳定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国宏观经济学界对这一现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文对该领域的主要文献进行了梳理,对不同的观点进行了比较,并从美国的争论中得出了对中国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玉华  
美国经济自1990年7月进入衰退以来,周期进程一再打破各种乐观预测,这一事实发人深思。它提示我们必须从更深的层次上去寻找决定或影响美国经济周期进程的因素。这些因素就是美国经济固有的一系列矛盾。在宏观层次上包括经济增长与个人收入增长之间的巨大反差、社会总投资与总储蓄之间的巨大缺口、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严重滞后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薛敬孝  张琦  
形成经济周期的原因很多 ,没有一种单一的因素可以做出全面的解释。对于美国的经济周期而言 ,战争是通过心理、政府支出、宏观政策等传导机制影响经济周期的重要变量 ,在其运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ARX模型对美国战后两次战争与经济周期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 ,战争的开始和持续往往会对实际产出造成显著的正向冲击 ,战争的结束对于经济周期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夏斌  
在本轮全球物价上涨以及随后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中,货币过度供应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华尔街的问题只是浅层次的技术层面原因,更重要的是国际货币体系存在问题,对美元供给没有约束。美国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将对全球包括中国产生重要负面影响,但是中国经济仍然具有持续发展的内在有利因素,而且本次危机也给中国提供了促进消费、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历史性机遇。中国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就业问题的同时,也应抓住机遇,主动调整国内经济结构,争取在改革国际经济秩序中发挥更大的话语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磊  孔宪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玉华  杨莉莉  
美国经济正在经历的第九轮周期扩展的一系列特点显示,这是一轮在信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时代出现的新经济周期。信息革命以其对美国经济产生的全方位影响成为新经济周期形成的技术创新因素;美国政府强有力且适度的宏观经济调控,则是新经济周期持续扩展的制度保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