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15)
2023(5793)
2022(4847)
2021(4242)
2020(3563)
2019(7943)
2018(7818)
2017(14875)
2016(8050)
2015(9090)
2014(9076)
2013(9202)
2012(9148)
2011(8740)
2010(8941)
2009(8559)
2008(8142)
2007(7366)
2006(7013)
2005(6547)
作者
(26637)
(22160)
(22139)
(21040)
(14336)
(10567)
(10113)
(8611)
(8577)
(7922)
(7906)
(7508)
(7310)
(7188)
(7153)
(6873)
(6626)
(6515)
(6441)
(6152)
(5666)
(5594)
(5556)
(5274)
(5140)
(4931)
(4835)
(4740)
(4719)
(4351)
学科
(56590)
经济(56535)
管理(19285)
地方(15451)
方法(15189)
(14644)
数学(13386)
数学方法(13263)
地方经济(11898)
(11757)
(11227)
企业(11227)
中国(11171)
业经(9308)
(8603)
(7472)
金融(7472)
(7277)
(7143)
环境(6890)
经济学(6865)
(6127)
农业(6104)
(6091)
(6081)
(6059)
银行(6055)
(5920)
(5911)
贸易(5907)
机构
大学(130140)
学院(126622)
(63412)
经济(62250)
研究(55317)
管理(40982)
中国(40608)
理学(34116)
理学院(33615)
管理学(33007)
管理学院(32769)
科学(32613)
(29882)
(28770)
研究所(27064)
(26608)
(23646)
中心(22988)
经济学(21396)
财经(20592)
(20062)
(19508)
北京(18989)
经济学院(18816)
农业(18810)
(18619)
业大(18008)
(17714)
师范(17482)
科学院(17102)
基金
项目(77332)
科学(59779)
基金(56142)
研究(54075)
(50593)
国家(50208)
科学基金(40717)
社会(35630)
社会科(33698)
社会科学(33685)
(28694)
基金项目(28044)
自然(25468)
(25259)
自然科(24825)
自然科学(24814)
自然科学基金(24380)
资助(24203)
教育(24028)
编号(19813)
(18771)
重点(18298)
成果(17702)
(17354)
国家社会(15409)
课题(15175)
(15159)
发展(15042)
(14829)
科研(14618)
期刊
(79542)
经济(79542)
研究(45710)
中国(26975)
学报(22523)
(22141)
科学(19820)
(19264)
管理(18120)
大学(16916)
学学(15869)
农业(15200)
经济研究(14131)
(13684)
金融(13684)
教育(12608)
财经(11496)
技术(10418)
(10162)
问题(9925)
世界(9671)
业经(9093)
国际(8514)
(8482)
(8345)
技术经济(7585)
统计(6586)
经济问题(6240)
经济管理(6049)
现代(5796)
共检索到211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于国安  宫淑玫  
自2000年中期以来,美国经济急速滑坡,到2001年3月结束了20世纪90年代的辉煌阶段。文章认为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的原因包括:投资过度、股市泡沫破裂、利率调整、“9·11”事件。美国经济的好转则与美国政府刺激经济的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分不开。从美国经济中,文章得出了增强消费者信心是关键、实行结构性减税是当务之急等五个有益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金柏松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向全面小康社会进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及国际化进程加快,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正在进入大力发展大型船舶、高速铁路、现代汽车、住宅建设、高效化工、新型能源、精密机械、IT产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向亚  郭继强  
我国自上世纪 90年代以来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就业弹性系数快速下降 ,并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就业弹性迅速下降的原因在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 )和我国就业增长的特征 (就业的“非正规化”趋势、有效就业量的增长、核心就业水平与就业增长 )。抑制就业弹性进一步下降的对策措施是 :加速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鼓励非正式就业 ;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扶持中小企业 ,扩大就业渠道 ;加快制度创新 ,培养企业家队伍 ;加速城市化进程 ,提高有效需求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晓燕  
美国经济在 2 0世纪 90年代持续发展的原因是重点发展信息业 ,提高劳动生产率 ;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虚拟经济 ;扩大内需和外贸 ,促进投资和消费。当然美国经济在其发展中也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美国经济发展的这些因素对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所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梁睿睿  韩冬冬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生升   刘慧慧   方敏  
美国经济治理的失灵根源于其经济基础中对抗性矛盾的激化,两党互斗的政坛乱象不过是经济基础中激化的矛盾在政治生活中的集中表现。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逐步呈现金融化趋势,不仅恶化了劳动力再生产的社会条件,也侵蚀着技术创新的产业根基,导致美国国内产业资本积累面临无法克服的困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面临巨大的断裂风险,这成为引发美国国家经济治理失灵的直接原因。从历史长周期视角看,美国经济金融化趋势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矛盾、资本积累与社会消费矛盾以及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矛盾累积深化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续,这从根本上决定了美国国家经济治理的制度边界。三重矛盾的累积深化严重挤压了美国经济治理的政策空间,使其陷入顾此失彼的制度性失灵。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马晓河  
纵观美国经济崛起历程,经济快速增长期与城市化加快推进期同步,即城市化与工业化高度协调,城市化从早期发展小城镇到大城市进而再向城市群(带)、城市精明增长方向演变,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在城市间均衡发展,这些都是美国崛起的关键所在。进入大国博弈新时代,我国也将进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期,应积极借鉴其发展经验,逐步解决城镇化与工业化不协调、城镇化发展滞后问题,加快解决地区、城乡、城镇之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均衡问题,在资源高度稀缺的条件下尽早实施城镇"精明增长"计划。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晓河  
纵观美国经济崛起历程,经济快速增长期与城市化加快推进期同步,即城市化与工业化高度协调,城市化从早期发展小城镇到大城市进而再向城市群(带)、城市精明增长方向演变,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在城市间均衡发展,这些都是美国崛起的关键所在。进入大国博弈新时代,我国也将进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期,应积极借鉴其发展经验,逐步解决城镇化与工业化不协调、城镇化发展滞后问题,加快解决地区、城乡、城镇之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均衡问题,在资源高度稀缺的条件下尽早实施城镇"精明增长"计划。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胡又欣  
2000年4月以来纳斯达克指数的下跌有多方面原因,本文认为其本质是对前期网络经济过热的适度降温,并不能就此否定新经济的存在。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引发的这一轮经济增长还将继续,我国可从美国经济中得到启示,把握机会加入这一轮经济长波,实现经济的腾飞。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萧芍芳  
根据世界银行2006年年度报告,未来两年全球经济成长趋于减缓。美国因房地产市场回落而引发消费下降,这会导致美国进口的减少。欧盟经济在2007年有可能陷入短期停滞。中国不能将经济安全建立在欧美人的过度消费之上,而应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之下,将扩大内需与完善社保体系、扩大进口、新农村建设、缩小收入差距以及宏观调控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加以妥善解决,以此确保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文  冯文韬  
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经济学家们通过提炼美国的发展经验,建构了美国本土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形成了美国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但是,这些美国本土形成的经济学理论因为专注于探讨国内经济问题而很少从国际经济层面看待国家发展的问题,所以在20世纪上半叶逐渐被边缘化。反观当下,中国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也存在"重国内而轻国际"的情况。文章旨在通过揭示经济学发展中的"美国经验"背后所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和内在规律,以此提出对中国经济学构建的启示。通过考察美国主流经济思想的演变历程,文章发现:(1)美国的主流经济思想先后经历过三个重要的阶段,分别是1815年至20世纪初的美国学派经济思想、1918年至1945年的美国制度主义学派和1945年至今的新古典经济理论。(2)美国的经济现实经历了一个从短缺到过剩的过程,与之对应,经济思想也完成了从强调发展生产力到注重国际自由贸易的转向,这说明美国经济思想的演变与美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调整密切相关,理论的重要性取决于被解释对象的重要性。因此,中国经济学构建不但要关注和聚焦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伟大成就,并积极从中汲取和提炼经济学的学术话语养料,从而更好地阐释中国与世界在今天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而且更应重视中国与世界格局新变化对中国未来发展提出的新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