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88)
2023(4000)
2022(3243)
2021(2746)
2019(5145)
2018(5029)
2017(9491)
2016(4886)
2015(5575)
2014(5705)
2013(5908)
2012(5859)
2011(5719)
2010(6015)
2009(5815)
2008(5306)
2007(4738)
2006(4622)
2005(4423)
2004(3994)
作者
(15236)
(12908)
(12754)
(12339)
(8377)
(5919)
(5818)
(4907)
(4862)
(4657)
(4580)
(4346)
(4218)
(4088)
(4024)
(3958)
(3797)
(3715)
(3711)
(3405)
(3325)
(3082)
(3066)
(2969)
(2952)
(2902)
(2714)
(2619)
(2516)
(2474)
学科
(48287)
经济(48258)
地方(14579)
管理(11949)
地方经济(11668)
方法(11303)
数学(10149)
数学方法(10120)
中国(8314)
(8012)
(7606)
业经(7139)
经济学(6143)
(6025)
企业(6025)
(5334)
环境(5300)
(5241)
金融(5241)
(4784)
(4777)
产业(4642)
(4560)
(4365)
(4319)
资源(4149)
总论(4070)
(4052)
银行(4041)
(4027)
机构
大学(83797)
学院(81495)
(47655)
经济(46897)
研究(35044)
管理(26923)
中国(25321)
理学(22210)
理学院(21865)
管理学(21636)
管理学院(21446)
(19295)
(17932)
科学(17730)
(17440)
经济学(16666)
研究所(15905)
财经(15045)
经济学院(14588)
中心(14208)
(13538)
(12724)
(12077)
(11910)
师范(11864)
北京(11751)
财经大学(10912)
科学院(10559)
社会(10501)
师范大学(9882)
基金
项目(45726)
科学(36048)
研究(35130)
基金(33351)
(28209)
国家(28003)
社会(25021)
社会科(23828)
社会科学(23822)
科学基金(23327)
(16664)
基金项目(16594)
教育(15418)
(13990)
资助(13941)
编号(12984)
自然(12097)
(11888)
(11852)
经济(11787)
自然科(11775)
自然科学(11771)
成果(11651)
自然科学基金(11549)
国家社会(11022)
重点(10554)
(10543)
发展(10401)
(10271)
课题(9788)
期刊
(62573)
经济(62573)
研究(33473)
中国(16106)
(14214)
管理(12267)
经济研究(11476)
学报(9518)
科学(9507)
(9148)
金融(9148)
(9107)
财经(8799)
大学(7866)
(7823)
问题(7806)
教育(7535)
技术(7448)
学学(7222)
业经(6881)
世界(6840)
(6353)
国际(6329)
农业(6129)
技术经济(5999)
统计(5330)
经济问题(4977)
经济学(4771)
经济管理(4562)
改革(4499)
共检索到141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钟红  
本文通过对美国经济主要指标和先导性指标的分析,探讨了美国经济的走向和面临的主要风险。研究认为:美国经济基本面良好,虽然存在住房市场波动、消费者支出下降和通货膨胀上升等潜在风险,但整体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尚不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1998年以来的中国经济与80年前大萧条前的美国经济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中国经济正在进入高风险运行期:支持经济增长的三大长期因素正在发生变化,经济波动必不可免,货币信用扩张及“高增长病”,等等,因此,控制及化解风险应该成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主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袁跃东  方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寂沫  
本文通过对美国20世纪以来主要经济危机成因的分析,力图阐明导致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来自于市场经济自身所蕴含的一种矛盾,即由需求推动的市场内在扩张力与抑制这种扩张力的经济结构之间的矛盾。美国的经济发展史说明,市场自身的调节力量不仅无助于化解这种矛盾,反而可能使之加剧。从大萧条到次贷危机,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强大也是最成熟的市场化国家,也仍然没有能力去避免危机的发生,这足以说明这种矛盾是市场经济所固有的和内在的,只要一个国家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其经济发展,那么他就始终不能摆脱这种矛盾的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留彦  隋福民  
本文重新解释了1930年代早期美国的白银收购政策对中国经济和币制改革的影响。近年来,不少研究者根据商品本位下的自由银行模式来理解大萧条时期中国经济,认为自由银行制度保证了中国充裕的货币供给,由此避免了国际经济衰退向国内蔓延。本文认为,这一解释在美国白银收购政策之前是成立的,然而白银收购政策导致了中国白银流出以及汇率升值,引起了中国严重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并最终迫使中国放弃了银本位。这一时期的中国货币史为大萧条原因的研究提供了"自然试验场",它进一步验证了货币因素在导致大萧条加深和蔓延过程中的作用,这为当前货币当局应对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提供了经验教训,也提示我们本币快速升值导致的潜在风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夏清成  菅明军  
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大量银行倒闭、工厂破产,数千万人失业,成千上万家庭无家可归,全国上下处于一派萧条和动荡之中。从1929年5月到1932年7月,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55.6%,国民生产总值从1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琦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对大萧条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更广阔的国际视角对大萧条进行研究,尤其对金本位制在大萧条中扮演的角色给予了深切关注。研究表明,大萧条期间的金本位制扮演了在国际间传播萧条的角色,并且束缚了各国中央银行的操作空间。尽管从总需求角度对大萧条的研究长期以来表现为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严重对立,但新近的研究达成的一个基本共识是:货币金融因素是导致大萧条的必要条件之一。而21世纪以来,真实经济周期学派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大萧条的"总供给之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昌黎  
日本经济从1991年第二季度起开始滑坡,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因这次经济危机发生在泡沫经济崩溃之后。被称之为“泡沫经济崩溃萧条”,或称之为“平成萧条”。这是战后日本发生的第11次经济危机,也是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大力推行金融自由化、国际化后的第一次危机。具体表现为:企业活动停滞;个人消费不振,住宅投资减少;泡沫经济崩溃;金融危机严重。本文从日本经济的内部因素和综合因素方面探讨造成这次经济萧条的原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小川  
本文对新古典经济学在这场全球经济危机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清算和理论与历史的反思,探讨了新古典经济学"铸成如此大错"的理论和历史渊源。文章认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完美理性和完善市场假定在经济理论和政策实践中的误导作用,对这场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指出经济学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按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来理解、分析和描述世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兰日旭  
:大萧条与次贷危机虽然在表象上都源起于美国的股市,并波及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社会各行各业,但两者的传导路径、爆发原因与应对措施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根本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大萧条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完成工业化、出现产业结构同化的条件下,由以农业为核心的生存型向工业为核心的生产型经济结构转化之后,出现的一次产能过剩与全球市场容量萎缩之间的危机;而次贷危机则是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一般制造业的国外转移,由生产型向以服务业为核心的财富型经济结构转化以来,出现的一次财富性收入与实体性收入之间不对称条件下引发的长期透支消费崩溃的危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克里斯·哈曼  王少国  苏东旭  
文章对1930年代经济危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详细介绍了各经济学派对当时危机的理论解释。通过比较1930年代大萧条和当前经济危机,文章发现这两次危机虽然存在巨大差异,但是都出现了利润率下降的现象。此次经济危机并不简单是由于金融系统内部缺乏监管造成的,反映的是整个系统的问题。政府应加强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而这会对政治和意识形态产生巨大的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建平  
日本始于 90年代初期的经济长期大萧条,至今仍在延续。造成长期萧条的主要原因 是泡沫经济的后遗症、国内传统市场的饱和、日元升值的影响、经济社会体制的老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韩德强  
在谈论全球化时,我们常常注意到一种貌似中立的观点,即全球化虽然会带来两极分化,但却能使世界经济增长,因此只要注意更加公平的财富分配,全球化将给所有人都带来好处。然而,在我看来,全球化不但会造成全球两极分化,而且会使世界经济衰退。在本文中,我将试图阐述以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资本流动自由化为核心的全球化如何导致世界市场需求萎缩,进而使世界经济全面衰退的历程。本文还进一步论证,未来10年将是世界经济大萧条的10年,其烈度将超过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2000年4月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崩盘为标志,大萧条已经到来。本文的观点是以对竞争和危机关系的全新理解为基础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