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26)
- 2023(6084)
- 2022(4975)
- 2021(4389)
- 2020(3690)
- 2019(7846)
- 2018(7786)
- 2017(14586)
- 2016(7711)
- 2015(8533)
- 2014(8526)
- 2013(8599)
- 2012(8618)
- 2011(8253)
- 2010(8951)
- 2009(8963)
- 2008(7757)
- 2007(7217)
- 2006(6811)
- 2005(6423)
- 学科
- 济(57462)
- 经济(57423)
- 管理(21409)
- 业(16536)
- 地方(15803)
- 方法(14476)
- 企(13458)
- 企业(13458)
- 数学(12106)
- 数学方法(12027)
- 地方经济(12019)
- 中国(11339)
- 学(10893)
- 业经(10215)
- 农(8907)
- 融(8348)
- 金融(8346)
- 制(7631)
- 财(7220)
- 环境(6944)
- 经济学(6900)
- 理论(6755)
- 贸(6664)
- 贸易(6657)
- 体(6586)
- 银(6403)
- 银行(6401)
- 易(6361)
- 发(6302)
- 和(6302)
- 机构
- 大学(130394)
- 学院(127776)
- 济(63283)
- 经济(62165)
- 研究(50162)
- 管理(42015)
- 中国(36968)
- 理学(34867)
- 理学院(34368)
- 管理学(33838)
- 管理学院(33576)
- 财(27803)
- 京(27718)
- 科学(27252)
- 所(25969)
- 研究所(23105)
- 财经(21765)
- 经济学(21049)
- 中心(20396)
- 范(20099)
- 师范(20017)
- 江(19881)
- 经(19556)
- 经济学院(18455)
- 北京(18220)
- 院(17253)
- 师范大学(16421)
- 农(16182)
- 州(15862)
- 财经大学(15771)
- 基金
- 项目(72510)
- 科学(57089)
- 研究(55555)
- 基金(52243)
- 家(44595)
- 国家(44208)
- 社会(37630)
- 科学基金(37195)
- 社会科(35647)
- 社会科学(35637)
- 省(27114)
- 基金项目(26502)
- 教育(25620)
- 划(22915)
- 编号(21775)
- 资助(21322)
- 自然(20996)
- 自然科(20479)
- 自然科学(20472)
- 自然科学基金(20094)
- 成果(19300)
- 发(17362)
- 重点(16820)
- 部(16466)
- 课题(16253)
- 国家社会(15911)
- 发展(14769)
- 教育部(14632)
- 展(14578)
- 济(14532)
共检索到213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海洲
全球危机的结局取决于大国自身的改革及大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规则等各方面的博弈。解决美国国债问题的关键在于美国经济增长的前景,美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取决于美国自身改革的力度和全球的博弈。如果欧洲危机恶化,欧洲的资金到美国投资,这些新增资金能够解决美国问题的话,五六年后,美国经济将会恢复常态。
关键词:
美国国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美国经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谭雅玲
自“9.11”广之后,美国经济面临综合性的危机凸起,归纳后主要表现在六大危机隐患: “9.11”事件的政治危机。“9.11”事件之后,伴随美国经济决策的不匹配与不恰当,其政治体制层面的矛盾表露愈加明显,而中期选举的临近,使得美国政治危机愈加凸起与尖锐。主要体现在国内外两个层面:从国内状况看,心理恐慌隐忧一直是干扰经济和制约金融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旭州 司马亚玺
尽管亚洲和欧洲经济危机的背景和细节有所不同,但深层次的根源并没有不同十五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我们经历了痛苦的调整和意义深远的经济与金融改革。我们不得不进行法律、监管和治理改革,商业部门不得不削减债务,而银行家们也变得更加谨慎和更具风险意识。今天,世界正在见证另一场金融危机,它与我们所经历的危机没有什么不同,我愿意与大家分享从亚洲金融危机得出的一些教训。这说起来有些讽刺,因为我们一直将欧洲视为榜样和标杆。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梅兰德
2012年2月27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32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欧洲债务危机前景与解决方案"。欧盟驻华代表团经济参赞梅兰德女士发表演讲时认为,欧债危机的发生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关系密切;欧洲经济和金融市场已经开始走向稳定,但依然非常脆弱;欧盟国家采取多项举措应对债务危机,取得一定成绩;世界各国应通过自身努力,促进本国和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丁育生
江苏省世界经济研究会于1992年12月24日在南京召开了世界经济形势讨论会。于会40余名专家学者,对"1992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及"关贸总协定与中国和江苏"两个专题进行了讨论。现将部分同志的口头或书面发言摘登如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严柱 王天龙
当前欧债危机出现了由希腊等"外围国家"向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国家"蔓延,从公共部门向银行业蔓延,从西欧国家向中东欧地区蔓延的趋势,可能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更大冲击。欧元区领导人亟待改变对欧债危机"重灾国"进行救助的危机应对思路,也应谨慎使用成员国"退出"和"债务重组"的做法。解决欧债危机的根本出路应该是加强欧元区的财政协调,克服欧元区制度缺陷,发行统一的欧元区债券(E-bonds)。繁荣稳定的欧洲不仅对世界经济发展有利,也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利。在欧元区发行E-bonds的条件下,中国应该积极支持欧元区度过危机,并吸取欧元区的教训。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江时学
2012年10月24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40期"经济每月谈",主题是"积极应对国际冲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江时学认为,欧债危机前景可以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对中国的影响也是有利有弊。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不大,欧元不会崩溃。我们对欧洲伸出援助之手有利于提升中国国际地位;但不能因为希腊债务危机与高福利有一定关系,就忽视提高我国全民福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晶
一、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的发展轨迹始于2007年中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危机,美国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轰然倒塌,其风波波及全球,造成全球金融、股市动荡,特别是对美国的金融业造成了严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惠昶
从1992年9月中旬以来,欧洲货币市场上发生了一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货币危机。欧洲货币体系的成员国几乎无一幸免地被卷进了货币贬值的狂潮,英镑、里拉汇价狂泻不止,不得不宣布退出欧洲货币体系。面对这场危机,欧共体国家预感欧洲统一将遥遥无期。欧洲货币为什么会出现危机?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欧洲货币体系本身谈起。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立坚
近来,包括我刊在内的几家国内媒体,就希腊和欧元危机问题分别采访过孙立坚教授。现将孙教授综合整理的书面回答稿刊载,供读者参考。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胡乃武 周帅 郑超愚
从历史上看,世界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经验主要可以归结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通货膨胀预期作用的发挥以及合理的结构调整。中国在世界经济出现危机后迅速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强调树立信心、稳定预期,调整产业结构。结合国际和国内条件,可以预测中国经济的复苏将会经历三个阶段和三个转折点。
关键词:
危机政策 国际经验 复苏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婕
2009年以来,美国经济持续温和复苏。拉动美国经济实现稳健增长的深层次动因应从两个维度加以分析,一是强力的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组合的支持;二是增长理论框架下不同要素变动对经济增长潜力的拉动作用。当前,中国正处于化解结构性矛盾、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借鉴美国经验,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保持宏观政策的协调匹配是确保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基础;推进经济转型应保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平衡发展;着力构建政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为长期持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奠定坚实的基础;平衡不同经济部门的杠杆率,为资本积累创造条件;多维度保障我国长期能源安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森
本文结合最近国际权威机构的分析情况,对比了1929~1933年大危机和这次金融危机时美国政府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对世界经济能否尽快复苏作了研究。结论是,罗斯福政府治理危机的举措,其切入点首先是从自身的问题反思,进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步骤解决业已存在的经济问题;而这次危机以来,美国不仅出台了贸易保护主义为宗旨的救助方案,而且也对中国等新型国家的种种政策横加指责甚至干预,事实上这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延缓了美国自己和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尽管全球经济有复苏迹象,但不确定性和风险依然在加强而不是减弱。
关键词:
美国经济 经济危机 治理举措 经济复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一平
2011年11月23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29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热点问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朱一平博士指出,欧债危机现在处于关键阶段,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能否承担危机救助责任存在疑问,同时欧洲央行内部对于危机救助存在着意见分歧。目前来看,唯一的解决方案是走共同财政政策的道路,发行统一的欧元债券。鉴于目前欧债发展态势,建议中国增加从欧洲的进口,同时增加对欧直接投资,并在欧盟推出统一欧元债券基础上,增持欧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明棋
论文探讨了全球金融危机对欧洲的冲击与影响,认为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欧洲经济带来的衰退比美国更甚。论文从欧洲经济长期存在的矛盾在危机中集中爆发以及欧盟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缺乏远见卓识两大方面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论文还对欧盟经济的复苏前景及未来经济增长的出路作了分析预测,认为如果欧盟不能在创新以及以更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上作出努力和调整,欧盟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