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53)
- 2023(7541)
- 2022(6188)
- 2021(5374)
- 2020(4468)
- 2019(9891)
- 2018(9679)
- 2017(18578)
- 2016(9698)
- 2015(11044)
- 2014(11136)
- 2013(11120)
- 2012(10912)
- 2011(10064)
- 2010(10385)
- 2009(9948)
- 2008(9616)
- 2007(8955)
- 2006(8270)
- 2005(7729)
- 学科
- 济(68025)
- 经济(67973)
- 管理(31165)
- 业(28732)
- 企(22799)
- 企业(22799)
- 方法(22091)
- 数学(19546)
- 数学方法(19353)
- 地方(16392)
- 中国(13553)
- 技术(12750)
- 地方经济(12423)
- 学(12087)
- 农(12072)
- 业经(11314)
- 财(10271)
- 农业(8915)
- 贸(8861)
- 贸易(8855)
- 环境(8567)
- 易(8530)
- 制(8408)
- 融(7920)
- 金融(7920)
- 经济学(7769)
- 产业(7233)
- 体(7189)
- 技术管理(7064)
- 银(6963)
- 机构
- 大学(158424)
- 学院(156703)
- 济(78924)
- 经济(77554)
- 研究(59306)
- 管理(56108)
- 理学(47581)
- 理学院(47036)
- 管理学(46275)
- 管理学院(45965)
- 中国(43669)
- 科学(33646)
- 京(33327)
- 财(33185)
- 所(30575)
- 研究所(27415)
- 经济学(26652)
- 财经(26389)
- 中心(25970)
- 江(24251)
- 经(23915)
- 经济学院(23823)
- 农(23754)
- 北京(21394)
- 范(20693)
- 院(20603)
- 师范(20510)
- 业大(20489)
- 财经大学(19268)
- 州(18762)
- 基金
- 项目(97011)
- 科学(76874)
- 基金(71460)
- 研究(70637)
- 家(62413)
- 国家(61953)
- 科学基金(52627)
- 社会(48325)
- 社会科(46061)
- 社会科学(46050)
- 省(36675)
- 基金项目(36504)
- 教育(31771)
- 自然(31473)
- 自然科(30799)
- 自然科学(30793)
- 划(30528)
- 自然科学基金(30242)
- 资助(29656)
- 编号(26408)
- 发(22391)
- 重点(22119)
- 部(22084)
- 成果(21844)
- 国家社会(21432)
- 创(20157)
- 教育部(19209)
- 创新(19113)
- 课题(18740)
- 发展(18509)
共检索到252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松 安义中
本文认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出现了“美国现象”,它传递了两个信息:一是传统的经济周期已不复存在,“新经济”呼之欲出;二是过去的世界经济周期的同步性现象下在消失。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知识经济革命。即:(1)新技术革命,主要是开发人力资源,以资源利用型的经济增长为特征,周期性不明显;(2)知识进步的节奏加快,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使周期性的需求不足得到缓解;(3)知识技术进步的速度加快,使技术引进者难以引进吸收最新技术,技术引进者的优势丧失,从而造成了世界经济周期非同步现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门熙新 黄擎明
第二部分软技术作用下生产函数的理论模式与评价一、软技术进步的含义与度量 (一) 软技术进步的含义 1.软技术进步体现在数量上的增加即根据某一系统目标任务的需要,原来没有采用的软技术,现在已有若干种软技术被采用,这从采用软技术数量上表明其进步。 2.软技术进步体现在质量水平上的提高软技术质量水平的高低,包括二重内容:其一,就某一种软技术的应用来说,其本身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门熙新 黄擎明
第一部分软技术的特点、功能与作用一、什么是技术技术是一个受时间制约的相对概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技术有着不同的内涵,人们对技术也有不同的理解。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扩大到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技术中的科学知识因素增加了,技术活动中的物质手段不仅指原来意义上的工具和设备,即硬件,而且包括标明工具设备互相作用方式、活动程序和过程的软件,以及各种方法和手段。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高永刚 李海瑛
经济增长和就业是我国面临的两大难题 ,技术进步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 ,可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 ,会造成工人的失业。如何调节这一矛盾呢?本文认为只有“有选择”地发展技术 ,才能实现“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目标。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就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吉川洋
按照经济学的标准理解 ,经济增长是个“长期性”的问题 ,所以是由供应方这个主要因素来决定的。但是 ,本文中介绍的模型说明了制约经济增长的原因是现有的产品、产业、部门的需求的停滞。如果需求成长的话 ,资本就能进行积累 ,经济就会增长。已有的产品、部门的需求可以描绘成 S型的减速曲线 ,所以要维持经济增长的话 ,就必须创造出新产品、新部门来让需求高速成长。这种能创造需求的技术革新力量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说 ,在“长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 ,认为“需求”的问题是有双重含义的标准理论并没有成功地把握住经济增长的本质。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平 殷明明 王伟
本文在1960—2014年间112个主要国家与地区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基础上,从技术进步的视角出发,对技术进步在汇率错位影响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中介作用进行了全面考察,并通过改变汇率错位的测度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对基准模型结论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汇率低估对技术进步和人均GDP增长率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汇率低估带来的技术进步显著促进了人均GDP增长率的提升;汇率低估除对经济增长有直接影响外,还通过技术进步渠道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技术进步的中介作用显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样本下技术进步在汇率错位
关键词:
汇率错位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玉娟
以服务业FDI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服务业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效应。技术进步效应的产生可以通过两条渠道:外资企业相对国内企业的要素生产率优势和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外溢。基于中国17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EVIEWS6.0实证分析了服务业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显示,服务业FDI的技术进步效应主要是通过外资企业提高自身要素生产率相对优势实现的,没有产生技术外溢。在研究期间,服务业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综合技术进步效应为负,没有产生促进作用。
关键词:
服务业FDI 技术进步效应 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谷石玫 周丽梅
现有关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文献,大多集中在技术进步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方面,缺少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互为因果的反馈性机理的研究。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进一步探讨,可以发现,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有较强的需求性和选择性,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则存在着较强的供给性和适应性。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需求 供给 适应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肖德 魏文婉
笔者采用1953年~2012年的经济数据,基于STR模型考察了人均GDP增长率、城市化率、技术进步率对能源消费强度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分别以滞后一阶的人均GDP增长率和滞后一阶的城市化率作为平滑转换变量建立ESTR模型,以技术进步率作为平滑转换变量建立LSTR模型,是最恰当的计量建模方法。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可以持续地降低能源消费强度,温和稳定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对降低能源消费强度有一定促进作用,而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则有显著的正向拉升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闯
本文把我国改革开放至今三十余载的经济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索洛经济增长模型、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出我国分地区以及全国在四个发展阶段中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技术进步率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指标的平均数值。经过对这三个指标具体数值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后发现:各地区以及全国的全要素生产率都呈现出提高的趋势,但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各地区以及全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进步率高低不同,第二阶段政治对技术进步产生了很大的阻碍甚至造成技术退步;各地区以及全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经济发展的后两个阶段稳步提高,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再明显。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率 经济增长贡献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张辉
本文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从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来,实证度量了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将其与技术进步的贡献相比较。实证研究表明,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中,虽然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一度十分显著,但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逐渐让位于技术进步,即产业结构变迁所体现的市场化的力量将逐步让位于技术进步的力量。此外,研究也发现,结构变迁效应的减弱并不表明市场化改革的收益将会消失,某些发展和体制的因素仍然阻碍着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这个层面来看,我国完善市场机制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贺执中 盛敏
本文借助计量分析方法,对外商投资的流量与行业投向效应,资本存量效应、进出口贸易效应以及技术进步效应作了如下实证分析,有若干结论是值得深思的。 一、外商投资的净流量与行业投向效应分析 本文中,外商投资(包括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其他投资)的净流量(NFDOI)是指我国利用外商投资的各年实际值(亿元);外商投资的存量是指各年外商投资净流量和扣除折旧费用之后的累积值。由于我国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华民 周鹏
美国经济继 1 0年快速增长后增长减速 ,是由世界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原因造成的。美国经济增长的减速 ,将影响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 ,受冲击最大的可能是东亚国家和地区。美国经济增长减速可能是中国对内进行结构调整、对外开放资本项目的一个较好机会。
关键词:
美国经济 增长减速 国际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孟庆雷 湛柏明
数理模型证明,在可出口品、可进口品和非贸易品的经济结构中,非贸易品受相对价格变化的需求效应和资源移动效应影响时,其数量变化的增减依赖于供求弹性的大小。统计数据显示,与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指数上升趋势相反,按支出法度量的美国非贸易品与可进口品的GDP数量指数呈下降态势;但是按产出法度量的非贸易品与可进口品的增加值指数与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指数保持一致的上升趋势。这表明相对价格变化的资源移动效应形成了生产的逆贸易效应。检验影响美国经济增长逆贸易效应的影响要因时,发现影响贸易部门投资的因素多于非贸易部门,贸易部门受投资因素影响的敏感程度大于非贸易部门。
关键词:
美国经济增长 逆贸易效应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